竞赛与教育:艾萨克·斯特恩小提琴大赛的启示
一场国际小提琴大赛,因竞赛而聚集严肃目光。然而,小提琴是一种乐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汗水甚至血水,以及无数学生日日夜夜的辛勤训练与执着热爱,因而以见微知著的层面而言,它更是一种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
第一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于2016年8 月在上海启幕。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一部享誉国际的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而为中国观众所知的斯特恩,在1979 年中美恢复邦交的风口浪尖毅然来到中国传播小提琴音乐教育。纪录片的时间跨越20 年,在1999 年斯特恩重访的纪录片中,这种笑容更多地被疑虑取代,沉思良久,从他的话语中可窥见一斑,他讲“这一次来,关心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心”。
所以,本专题由小提琴大赛起,落脚点则在于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播。我们,不仅要做音乐教育大国,更要做音乐教育强国。
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比赛只是一个手段,如何通过比赛的影响把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推广得更好更成熟,这才是应该首先去完成的使命。
1935 年3 月,为纪念著名波兰小提琴家亨里克· 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 -1880)100 周年诞辰,在华沙举办了以维尼亚夫斯基姓氏冠名的为期两周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小提琴大赛之一,更是迄今已知创办最早的国际小提琴大赛。
20 世纪初期的波兰并不算是欧洲强国,不过却是最早举办国际性音乐大赛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还要追溯到波兰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大赛——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此大赛创办于1927 年,每五年举办一次;1935 年之前,在华沙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大赛(1927 年和1932 年),并且从中累积了一些经验,在社会中也取得了一些正面的效应。大赛让音乐艺术在波兰人民的生活中传播开,而并不像以往那样,音乐是只有少数人才了解和掌握的一门艺术。有了成功举办这两届大赛的经验和信心,波兰人对于举办其他大型国际音乐比赛的热情大为提升。第二届肖邦大赛结束不久,在波兰作曲家即维尼亚夫斯基的侄儿阿达姆· 维尼亚夫斯基(Adam Wieniawski,1879 -1950)的发起之下,以波兰著名小提琴家亨里克· 维尼亚夫斯基为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正式诞生。它的目的不仅在于纪念和传承他伯父的音乐,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具有小提琴天赋的青年一个展示和走向国际的平台。
翻开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历届获奖者名单,几乎所有得奖者都是来自欧美或者俄罗斯的选手,很少有亚洲选手能在这种国际大赛中获得名次。直到1972 年,日本选手石川静在第6 届比赛中获得银奖,打开了亚洲选手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牌的大门。日本从亚洲来说,是最早参加各项国际音乐比赛的国家之一。
随着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创办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在欧洲和美洲出现了许多迄今为止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小提琴比赛。1945 年开创的卡尔· 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1950 年创办的巴赫国际音乐比赛,1954 年开创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1958 年开创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1965 年开创的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1984 年创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1983 年开创的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等等。虽然在这些世界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晚于日本选手被世界知道,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选手们逐渐开始在各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牌。1980 年,胡坤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4 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五名,这是第一位中国大陆选手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荣获名次。1986 年,薛伟在第11 届卡尔· 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在第8 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1987 年,吕思清在第34 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随着亚洲人开始在国际比赛中的获奖,小提琴这门艺术,渐渐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中埋下了种子。笔者作为一名80 后,正是从80 年代末期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当时身边很少人会选择学习小提琴,且了解的人也很少。相比当时钢琴被人们了解的程度,小提琴要更晚一些。但80 年代却是中国小提琴发展迅速的时代。在笔者记忆中,有一个比赛几乎伴随着那时候所有中国学习小提琴的琴童一起成长,它就是1983 年在英国开创的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它见证了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崛起,也对中国小提琴教育的传播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该大赛规定参赛者年龄必须在22 周岁以下,分“少年组”和“青年组”两部分进行比赛,是一个真正选拔发掘具有小提琴天赋青少年的比赛。因而参赛者对于当时七八十年代学琴的孩子来说,正是他们的同龄人,所以有特别深切的体会。在1983 年第一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少年组”中,中国选手王晓东、王峥嵘、张乐、吕思清分别获得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名的成绩。两年之后的第二届比赛中,王晓东又获得了“青年组”第一名的成绩,紧接着每一届几乎都能听到中国选手获得名次的好消息。这些积极的消息对于正在犹豫或刚开始学习小提琴的青少年和家长们来说,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力量。小提琴这门艺术在中国逐渐被更多的家长和琴童接受和喜欢,也正是从那段时期开始,中国学习小提琴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长。
80 年代对于中国的小提琴事业是一个飞跃的年代,世界小提琴重心渐渐从整个西方转移到了东西方平衡的水平。这种变化自然是令人激动和振奋的。而在中国大陆,由于小提琴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且学习小提琴的青少年逐步增多,水平越来越高,中国文化部决定,在北京创办了第1 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大赛(1981 年),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名的正是后来在梅纽因大赛中获得奖牌张乐、王峥嵘和王晓东同学。这也是中国为小提琴举办的第一个全国专业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1届大赛,目的在于挖掘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演奏人才。薛伟、何弦、黄滨、乐微微、宋歌、顾晨等一大批优秀的小提琴人才都是在此大赛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级舞台。时间到了2005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世界级小提琴比赛——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China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Qingdao),大赛同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下,每三年在青岛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在第4 届比赛评委中,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正是由当年第一个为中国在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名次的著名小提琴家胡坤担任。12 年是一个轮回,在经历了三个轮回之后,第一批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小提琴家们,如今无论以何种形式,大部分还是在为中国小提琴事业服务。当年实现零的突破固然不容易,但如何坚持下去,是现在音乐家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便已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小提琴家”,但他/ 她作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者,不但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演奏者,更应该是一名好的传播者和推动者,音乐家们最终的角色还应该回归到“教师”这个身份上,让音乐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美和乐趣。
在中国举办小提琴大赛必然能推动小提琴事业在本土的发展。但在笔者看来,任何比赛的目的都不应只是选拔具有小提琴天赋青少年,而应该是将这些青少年发掘出来,为了更好地将这门乐器在国际社会中普及、传播、推广开来。而传播不仅仅只是通过一时的比赛,更应将比赛资源可持续发展化,长期充分地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比赛只是一个手段,如何传播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德国学习生活了5 年,深深被西方音乐传播工作所影响。每周末音乐厅和歌剧院都举行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室内乐和歌剧,每场音乐会之前都有专业人员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介绍。对于青少年和学生来说,只要年龄低于26 周岁,办一张“青年卡”,就能用几欧元的价格买到每场音乐会的剩余票,同花几十欧元的人一起欣赏音乐和歌剧。贝多芬、马勒的交响曲,莫扎特、瓦格纳的歌剧,基本每人都听过一两部之多。在城市的乐器博物馆,每周也有针对小朋友举办的活动,主要是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乐器,辨别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有专业院校的学生义务讲解。许多专业院校的公共课都是对外开放的,只要感兴趣的人,无论年龄、职业,都可以来听。当然每年定期还有各种国际音乐节,人们的参与性非常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音乐传播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就融入他们生活学习中去。有时和德国同学开玩笑讲,在和别人聊天时,一般都不说自己是学音乐的,深怕别人的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的音乐普及教育虽晚于西方,但随着各种大赛的举办和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学习,已逐渐变得成熟。仅从小提琴教育来看,刚开始并不丰富的学习资源,到现在可以自由选择好的资源;刚开始很少人学习小提琴到现在小提琴的学习人数仅次于钢琴,这本身就是一种质的飞跃。而今年中国又要增添一个世界级的小提琴比赛——上海艾萨克·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SISIVC),该赛事由上海交响乐团创立,每两年举办一届,目的为了传承并发扬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的音乐精神,并延续大师与中国近半个多世纪的不解音缘。在学习小提琴人数众多的中国,举办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音乐赛事确实是有必要的。但笔者希望,在追求“世界级”的同时,那些从比赛中走出的音乐家们能更好地思考下,如何通过比赛的影响把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推广得更好更成熟,这才是应该首先去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