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奏家”到“音乐家”

作者:潘捷 来源:上海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7-02-16 阅读量:0

我国是音乐教育大国,但是,是否音乐教育强国?无论怎样,有一个音乐教育现状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或许,可以通过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所传递的“从‘独奏家’到‘音乐家’”的理念,反观我们自身。

首届“上海艾萨克·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下文简称“艾赛”)于2016 年8 月在上海举行。本届比赛从2015 年9 月启动至今,备受音乐界、乐迷及普通大众的关注。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高额的奖金。据悉,本届比赛的一等奖奖金高达10万美元。这是截至目前,全球同类比赛中最高的奖金额度。二,公开透明的竞赛规则。本届比赛将会公开选手的分数及评委们的评语,使每位选手比得明明白白。三,多元、现代、明确的比赛意图。大赛明确提出更注重选手的潜力及对音乐精神的理解和诠释,特别奖项将聚焦中国元素与人文精神,打造中国南方城市中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音乐赛事。

从上述可以看出,该项国际小提琴比赛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除了高额的奖金外,竞赛规则、比赛意图等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单项器乐比赛的要求。在当下的中国,各种音乐比赛不能说是层出不穷,但也可以说是蓬勃发展。而“艾赛”所表现出的“个性”的背后,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音乐比赛及音乐教育的一些思考。

音乐比赛应该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产生较早的比赛项目之一,既然有比赛就有高下评判,而本文提出的思考是对音乐比赛中最基本、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的注意,即“孰优孰劣,为何优、为何劣”。

往往,一项音乐比赛结束后,人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谁获奖了,名次如何?而不会去考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特别是参赛选手,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会反思自己。其实,在对结果产生进行分析时,我们时常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评委。音乐比赛的最终结果是由评委决定的,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得到评委的评价,无论是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还是有中国“金钟奖”之称的“CCTV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参赛选手都很难得知评委的评价,更别说所有评委的评价了。他们最直观也最直接得到的仅有分数、排名和零星的点评。

而本届“艾赛”却一改往昔的规则,参赛选手不仅会得到所有评委的评语,并且这些信息在整个比赛中都是公开的。这样公开、透明也表现出比赛组织方的自信和对评委的信任。这些信息的公开不仅仅对参赛选手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业内、乐迷来说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参赛选手比得“明明白白”,让观众看得“真真切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艾赛”敢于做“吃螃蟹第一人”,树立一个全球音乐赛事公正、公开、公平的新标杆,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但评语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大众(包括演奏家)对于评委的评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和思考,也许只有通过比赛之后实际中的表现,才能揭晓上述问题的答案吧。

音乐比赛有一个基本的功能属性,即促进、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挖掘有天赋的音乐家。“艾赛”明确提出“从‘独奏家’到‘音乐家’”的理念,更注重选手的潜力和对音乐精神的领悟与诠释,从而与那些仅重视考核参赛选手的个人技艺的比赛划清界线。因此,比赛安排了室内乐演奏竞赛环节,以此来考核选手的音乐作品解读与团队协作能力。从这点来说,“艾赛”的出发点是不仅值得肯定,而且很有针对性。由此出发我们也可以反观一下我国的音乐教育。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我国是音乐教育大国,但是,是否音乐教育强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更有甚者认为我国不应算作音乐教育强国。无论怎样,有一个音乐教育现状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纵览我国各阶段、各层次的音乐教育,我们似乎过分强调音乐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内涵精神理解与解读的学习。就此问题,之前就已有很多人发声,但奇怪的是人人皆知,却不知从何做起,如何去做,以至于现如今一切照旧。我国一所一流音乐学院院长曾在一次公开课上说道,该音乐学院的学生到欧洲去,技术往往都属一流,但就在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解读上较欧洲学生有些差距。1 如果专业音乐学院在这方面的问题已如此凸显,那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文化、历史及社会等客观因素的不同造成如此现状。不可否认,中西文化的差别还是较大的,让学生自觉地去领悟西方音乐文化内涵,从而在自己的演奏中对其进行准确地表现和阐释是较为困难的。但笔者不认为这是根本、甚至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出现像吕思清、李云迪等一批中国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世界顶尖音乐家。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和我们的音乐教育环境有关。

在我国,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类音乐教育(如音乐学院教育),还是带有民众普及性质的音乐教育(如业余音乐考级),都较为重视演奏、演唱等音乐表演技术问题,而涉及到音乐精神内涵的理论修养方面则较为薄弱,从而形成一种“重技轻理”的局面。例如在我国名目繁多的业余音乐考级考试中,无论是某个音乐协会下的业余音乐考级,还是某所高等音乐院校下的业余音乐考级,更注重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演奏程度的掌握,轻视学生本人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甚至有时会出现考生不知道他演奏的是哪个时期或由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作品有什么表现意图等音乐最基本问题,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近些年,虽然有所改善,但与较为成熟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考级”相比,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与我们想要达到的学生能有较好的音乐精神内涵领悟与解读能力还是有着较大差距。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也不只是老师的原因,而是与我们整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有关。

如何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能力?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但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到“重视”——这种重视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就注意对音乐理解与诠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比赛前的“临时抱佛脚”。通过平时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对音乐精神内涵理解与表现的追求。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发地去追问、寻找音乐精神内涵答案的冲动和渴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如同他们“被动”地去追求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一样。因为就音乐精神内涵而言,讲授清晰是可以做到的,但如何理解吸收,如何表现在自己的演奏中,那就只能看个人的领悟了。往往在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中,决定胜负因素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作品的理解及用自己的演奏对其进行的阐释。最能打动听众的,也是演奏家通过其精湛的演奏,所表达出对音乐精神内涵的解读与显现,而不是各种炫技。

总的来说,“艾赛”更青睐于对整体修养较好的演奏者。它不但要求参赛选手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对作品的理解、如何用演奏对其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和表现、音乐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中国作品的演绎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了上文所述的室内乐演奏外,“艾赛”半决赛阶段明确要求由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比赛必选曲目,这在以往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并不多见。对中国作品的演绎相信很多中国选手没有太大的问题,起码在作品的理解以及一些细小的音乐处理上,但对国外选手来说,算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梁祝》的音乐素材选自中国传统音乐,一些细小的处理谱面上是看不到的。如何来精准地演绎,其实对中外选手来说,都是挑战。外国选手不必言说,为什么会说对中国选手也是一种挑战,这与我们当下的专业音乐教育的现状不无关系。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是建立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上的,而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关注较为薄弱。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学生对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特征及蕴意的作品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掌握。这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并且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

“上海艾萨克·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艾萨克· 斯特恩命名,在以商业信息冠名比赛泛滥的当下,“艾赛”从名称上就体现出一种特有的人文关怀。而比赛的宗旨也是去寻找“整体修养最好、人格最完整的演奏者”。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艾赛”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