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注《老子》之思想资源———从先秦到汉魏思想发展进程来看

作者:刘季冬 来源:现代哲学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刘季冬

【摘要】学术界探讨王弼哲学的思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老子》文本、家学渊源、荆州学风与汉魏时期的社会思潮。而从先秦到汉魏思想发展进程这一视角来探讨王弼的哲学思想资源,则被忽视。《吕氏春秋》、《淮南子》、《老子指归》等著作的“道”论思想展现了由宇宙本源论向本体论转化的思想脉络,王弼的“以无为本”承接了这一思想资源;先秦以来的崇道重儒传统是王弼提出“崇本举末”主张的思想基础;王弼的圣人观体现了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王弼;注《老子》;思想资源;道论;崇道重儒;圣人观

中图分类号:B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4-0104-07

作者简介:刘季冬,湖北鄂州人,哲学博士,(广州510320)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学术界探讨王弼的哲学思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老子》文本、家学渊源、荆州学风与汉魏时期的社会思潮。然而从先秦到两汉的思想发展进程中,那些成为王弼哲学思想资源的因素并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本文疏理了《吕氏春秋》、《淮南子》、《老子指归》等有关“道”论的思想,凸显了由宇宙本源论向本体论转化的脉络,认为王弼“以无为本”的思想承接了这一思想资源;先秦以来的崇道重儒传统,是王弼提出“崇本举末”主张的思想基础;另外,王弼的圣人观体现了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本源论向本体论的转化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绪论》认为宇宙论哲学有两部分:

一、研究“存在” 之本体及“真实” 之要素者,此是所谓“本体论”(Ontology)。二、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此是所谓“宇宙论”(Cosmology)(狭义的)。①

冯友兰说的狭义宇宙论即是我们通常说的宇宙本源论(又称宇宙生成论)。据此,本体论是追寻宇宙万物存在与发生作用的终极性统一依据的理论,本源论则是揭示宇宙万物的终极本源及其生成过程的理论。本体与宇宙万物是共时性的,本源与宇宙万物是历时性的。

《吕氏春秋》是一部综合百家学说的著作。它对于最高哲学范畴“道”的描述,是在论述音乐的重要性时引导出来的: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 本于太一。”② (“太一” 即“道”。)“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③ 《吕氏春秋》有《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明理》等篇谈音乐,用这样多的篇幅谈一个专题是少见的。这从侧面反映出“道”的重要性,因为乐本于“道”。

《吕氏春秋》对“道” 的描述集中在《大乐》篇:

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①

既然“道” 强为之名为“太一”,那“太一”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如何呢?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②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具有明显的宇宙本源论的思想。

《淮南子》的开篇《原道训》一开始就论“道”,把“道”置于全书的总纲地位: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縨,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蜽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③

道“覆天载地”、“包裹天地”、“施之无穷”等带有明显的宇宙本体论的特征。《淮南子》对“道”的论述还有:

道始于虚靄,虚靄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④

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⑤

这两段有关“道”的论述,表现出本源论的思想。由此看出,《淮南子》的宇宙论哲学思想兼有本体论与本源论的倾向。

《吕氏春秋》以宇宙本源论的模式作为思想立论的基础,《淮南子》的道论则兼有宇宙本体论与宇宙本源论;到西汉末期,严遵著《老子指归》,初步完成了宇宙本源论向本体论的转化。这一转化对王弼的哲学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宋人晁说之评价王弼的《老子注》说: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与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⑥ 这段话道出了严遵的《老子指归》对王弼思想的影响。《老子指归·道生篇》对“道”的描述具有明显的本体论特征:

故道之为物……万物以生,不为之损;物皆归之,不为之盈……其于万物也,岂直生之而已哉!生之形之,设而成之,品而流之,停而就之,终而始之,先而后之。既托其后,又在其前,神明以处,太和以存,清以上积,浊以下凝。天以之圆,地以之方。阴得以阴,阳得以阳。日月以照,星辰以行。⑦

严遵用大量的笔墨来论述“道”对宇宙万物所起的根本性的主宰作用。王弼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道” 对万物所起的根本性的作用:“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⑧ 在《天下有始篇》中,严遵对本体性的“道”的特征及其对万物所起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夫道之为物,无形无状,无心无意,不忘不念,无知无识,无首无向,无为无事,虚无澹泊,恍惚清净。其为化也,变于不变,动于不动,反以生复,复以生反,有以生无,无以生有,反复相因,自然是守。无为为之,万物兴矣;无事事之,万物遂矣。是故,无为者,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也。⑨

又,《方而不割篇》对“道” 的本体作用及如何得知的理由作了论证性的说明:

道无不有而不施与,故万物以存;无所不能而无所(不) 〔一〕为,故万物以然。何以明之?夫道体虚无而万物有形,无有状貌而万物方圆,寂然无音而万物有声。由此观之,道不施不与而万物以存,不为不宰而万物以然。然生于不然,存生于不存,亦明矣!①

“然生于不然,存生于不存” 这种“反” 的思维方式,在王弼的思想中大量存在: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②

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③

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④

凡物之所以存,乃反其形;功之所以克,乃反其名。夫存者不以存为存,以其不忘亡也;安者不以安为安,以其不忘危也。故保其存者亡,不忘亡者存;安其位者危,不忘危者安。善力举秋毫,善听闻雷霆,此道之与形反也。⑤

《老子指归》完成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思想的转化,对魏晋玄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马怀良认为:

严遵另辟蹊径,上承《老子》,以“道” 为基点,由宇宙生存论发展到本体论的探讨,这是严遵对道家学说、同时也是对古代思想发展的最大贡献。后来魏晋玄学中王弼、何晏、夏侯玄等人提出以无为本,由此展开本体论的全面探讨,掀起了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而这一变革的基点即宇宙生存论向本体论的转折,与《老子指归》的理论贡献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⑥

马怀良指出了《老子指归》的理论贡献,但他说严遵上承《老子》,以“道” 为基点,由宇宙本源论发展到宇宙本体论,这一论述忽略了“道”论发展的过程。严遵的本体论思想不是由老子的道论直接转化而成的,而是经由宇宙本源论,到兼有本源论与本体论,再发展到本体论的。严遵完成的本体论转化这一成果,成为王弼“以无为本”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源。

二、崇道重儒的思想进程

司马迁说过“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⑦。如果跳出这种儒道对立的思维模式来看,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存在崇道重儒的思想传统,并成为王弼会通儒道、提出“崇本举末”主张的思想基础。

崇奉道家,重视儒家,最早源于《庄子·天下篇》。尽管《庄子》对儒家思想有较多的批评与嘲讽,但《天下篇》能比较客观地对当时影响较大的各家思想逐一评判,都有所肯定: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⑧ 既然“皆有所长”,儒家“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⑨,也不例外。“君子” 在先秦时代往往是具有高尚人格者的称呼,这表明站在学术评判的角度,庄子对儒家思想学说是有所肯定的。“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⑩ “邹鲁之士缙绅先生” 指的是儒士。庄子较为客观地评论儒家,毫无轻视之意。在对各家的评论中,庄子对道家情有独钟: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吕氏春秋》综合百家学说,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东汉学者高诱的《吕氏春秋序》说: “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瑏瑢“以无为为纲纪”崇奉道家思想, “以忠义为品式” 表明儒家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诱的这一论断应该说符合《吕氏春秋》的主旨,下面的资料可以佐证: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豪士也。①

《吕氏春秋》将老子、孔子等十人称为“皆天下豪士也”,表现出一种高度赞赏的态度。把老子放在第一位、孔子第二位,突出了儒道思想的重要地位,但道家思想更受崇奉。这从一个带有寓言性质的故事可以体现出来: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 “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 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②

“故老子则至公矣” 是通过与孔子的比较而发出的赞叹,“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明显是道家的思想。

《吕氏春秋》虽然对儒家思想有所批评,但不是不赞成儒家的主张,而是认识到了儒家思想已产生了社会弊病:

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行,教者术犹不能行,又况乎所教。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先王不能尽知,执一而万物治。③

“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 是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源头,表明《吕氏春秋》赞成出于自然本真的仁义道德。而“执一而万物治”是王弼以简治繁、执一统众的思想先声。

《淮南子》也综合百家学说,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道家思想倾向更加明显。《吕氏春秋》中,孔子出场近四十次,老子只有五次。《淮南子》中,孔子出场五十次左右,老子则达五十多次,引用老子的话大多是作为肯定性的总结用语。《吕氏春秋》中,“无为”只出现四次, “自然” 这一概念尚未发现。《淮南子》中, “无为” 出现多达三十次,其中不包括“虚无”、“虚无之境” (有六次),“自然”一词出现十多次。高诱的《淮南子叙》讲淮南王刘安与诸文人“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④。“讲论道德,总统仁义” 表明儒道思想处于主导地位, “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指出道家思想是核心。

《淮南子》有大量崇奉道、无为、虚无的思想,有时以“本”来替代“道” 或“无为”。这些思想成为王弼构建自身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资源。如:

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淡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⑤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淡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既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王弼“崇本举末”的思想先导。

夫静漠者,神明之定也;虚无者,道之所居也。是故或求之于外者,失之于内;有守之于内者,失之于外。譬犹本与末也,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⑥

今专言道,则无不在焉,然而能得本知末者,其唯圣人也。⑦

“求之于外者,失之于内;有守之于内者,失之于外”,与后来王弼的本末不离、体用一如的思想存在着一致性。“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则是“举本统末” 思想的前导。王弼有较多类似的表述:

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①

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②

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③

《老子指略》的“故执大象则天下往,用大音则风俗移也”④,也与“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的含义完全一致。

《淮南子》表达本末不离的思想还有:

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湣湣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⑤

“恐人离本就末”, “言道” 与“言事” 兼顾,就是本末不离。

《淮南子》说:

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执其大指,以内洽五赃,$遈肌肤,被服法则而与之终身,所以应待万方,览耦百变也。若转丸掌中,足以自乐也。⑥“守约以治广” 及“执其大指……以应待万方”等,与王弼执一统众、以简御繁的思想旨意相同。

以上这些重“本”及“守约”、“执其大指”的思想,表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尊崇。

与《吕氏春秋》相似, 《淮南子》也对儒家有所批评,但批评不是为了否定儒家思想:

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所教乎!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末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也,又况齐民乎!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⑦

这段文字与前引《吕氏春秋》中的一段基本相同,可见后世文本对前代文本进行继承的痕迹。“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即赞成出自于本真、自然状态下的仁义,而不是口头宣扬的背离了自然之情的仁义。这段话与王弼所说的“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⑧,存在内在的一致。

据记载,严遵本人兼宗儒、道: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⑨

严遵利用卜筮这种民间信仰的形式,以儒家所倡导的孝、顺、忠等来教导人们,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严遵从生活态度到著书立说明显具有道家人物的特征,更偏重于道家:

故有道人,有德人,有仁人,有义人,有礼人。敢问彼人何行而名号殊谬以至于斯?庄子曰:虚无无为,开导万物,谓之道人。清静因应,无所不为,谓之德人。兼爱万物,博施无穷,谓之仁人。理名正实,处事之义,谓之义人。谦退辞让,敬以守和,谓之礼人。瑏瑠道人、德人是具有道家思想的人,仁人、义人、礼人是具有儒家思想的人。把道人、德人放在前面,并借用庄子的话来解释五种人,体现出严遵更看重道家思想。严遵崇奉道家, 《老子指归》当中有大量强调“自然”、“无为”的思想:

是以圣人,虚心以原道德,静气以存神明,损聪以听无音,弃明以视无形。览天地之变动,(劝) 〔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元也……世主恬淡,万民无事,教以不言之言,化以不化之化……故我无言而天地无为,天地无为而道德无为。①

是无为者,有为之君而成功之主也,政教之元而变化之母也。②

(圣人) 无为以道世,无事以养民。玄玄默默,使化自得,上与神明同意,下与万物同心。动与之反,静与之存,空虚寂泊,使物自然。③

不知之知,知之祖也;不教之教,教之宗也;无为之为,为之始也;无事之事,事之元也。④

(圣人) 教以无教,导以无名,知以无知,状以无形,治不得起,乱不得生,天下无为,性命自然。⑤

(圣人) 其事始于自然,流于神明,常处其和,在为否之间,清净柔弱,动作纤微,简易退损,归于无为。⑥

以上这些有关“自然”、“无为” 的思想,与王弼所说的“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⑦、“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⑧、“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⑨ 等社会政治思想完全一致。

对于传统儒家极力倡导的伦理道德本身,严遵并不反对,不然他不会通过卜筮的形式,教人孝、顺、忠等。他主张伦理道德行为应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使其处于本真的状态,而不是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或走向其功用的反面:

故人主之政,不孝不仁,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訬挽,墨墨倦倦,好恶不别,是非不分,故得所欲,性命以全。人主之政,布德施利,明目察察,万民昭昭,皆知祸福,孝悌仁义,万事差别……故失所安,性命天绝。⑩

为什么不孝不仁、不施不予,能得性命以全的结果?王弼说: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

又借古人之口发出感叹:

故古人有叹曰:甚矣,何物之难悟也!既知不圣为不圣,未知圣之不圣也;既知不仁为不仁,未知仁之为不仁也。故绝圣而后圣功全,弃仁而后仁德厚。夫恶强非欲不强也,为强则失强也;绝仁非欲不仁也,为仁则伪成也。

王弼这里把不为仁义道德的道理讲得更清楚明白。

严遵认为,社会上的小人想方设法获得好名声,目的是为自己捞好处:

夫小人则不然,博学多识,以钓智名;异行显功,以疑仁贤;诈世治俗,饰辞盛容;卑体阿顺,以揄爱恩;先指承意,以获众心;明党相结,多挟贼人;劳鲜而禄重,功寡而爵尊;国贫而家富,主微而身贵。

圣人则与小人相反,有实质的仁义,而无仁义之名:

是以圣人,知而弗为,能而不任,仁义而不以为号,通达而不以为名,坚强而不以为显,高大而不以为荣。

由此可知,严遵继承了崇道重儒的思想传统,即在崇奉道家思想的同时,倡导有仁义之实的儒家思想。崇道重儒传统是王弼提出“崇本举末”主张的思想基础。

三、从圣人观看王弼哲学的思想资源

从先秦到汉魏,最高理想人格的圣人,其形象是法天体道,与常人迥异,没有常人的爱恨情仇。严遵的圣人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是以圣人,建无身之身,怀无心之心,有无有之有,托无存之存。上含道德之化,下包万民之心。无恶无好,无爱无憎……去我情欲,取民所安,去我智虑,归之自然。

魏晋时期玄学家何晏等人的圣人观与严遵“无恶无好,无爱无憎” 的圣人观相同: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① 这种圣人观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本与末脱节。王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圣人观: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②

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 “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表明王弼继承了先秦以来圣人法天体道、异于常人之处的思想。如果王弼只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就不会成为引领时代思潮的思想家。王弼的过人之处在于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即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体现出本与末不离的思想。然而同中又有异: “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 言外之意,常人之情,应物而往往受累于物,这是圣人与常人同中之异。王弼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

魏晋时期,如何看待“圣人”,是思想家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三国志·魏志》卷二十八《钟会传》注:

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③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表明有三:其一,“无”对万物起一种根本性的作用,表达的是一种本体论的思想,这种本体论的思想如本文的第一部分所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由本源论到兼有本体论与本源论的思想发展而来;其二,“以无为本”的思想不是王弼独自发明,而是有所继承;其三,老子关于“无”的重要性的思想得到社会的承认,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崇奉道家思想的表现。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圣人孔子从来不谈“无”,老子则说了很多。从中可知,孔子圣人的地位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得以维持,儒家思想学说仍然受尊重。这正是崇道重儒思想在魏晋时期的具体表现。王弼认为,圣人认识到“有”与“无”一体, “无” 是通过“有” 来体现的,因此对于“无” 本身,不可言说,只能“体无”。老子将“无” 作为一个对象论说, 将“有”与“无”分为两截,因而始终没有把无说清楚。王弼巧妙回答了这一疑难,既肯定“无”为万物之本,又认可孔子的圣人地位,即认同儒家思想学说,表明王弼继承了崇道重儒这一传统。这段弱冠时期的对话,可以说是王弼后来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无为本”、“崇本举末”思想的肇始。

汤用彤认为:

文化学术虽异代不同,然其因革推移,悉由渐进……玄学固有其特质,而其变化之始,则未尝不取汲于前代前人之学说,渐靡而然,固非骤溃而至。今日而欲了解玄学,于其义之所本,及其变迁之迹,自不可忽略也。④

本文从有关道论、崇道重儒的思想传统与圣人观等变迁之迹,探寻王弼哲学之思想资源,使我们认识到王弼的哲学思想“未尝不取汲于前代前人之学说,渐靡而然,固非骤溃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