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张义修 来源:现代哲学 发布时间:2016-03-14 阅读量:0

张义修

【摘要】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成为其突出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品位的提升、话语的个性化以及国际对话的加强。文本学研究、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的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 等热点研讨,使马克思哲学的意义与性质得到重新审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批判理论得到富有时代感的发掘。从研究动向看,基于原文语境的思想考古将再度启程,同时跨学科视角和国际化视野下对中国问题的进一步聚焦,将推动学界实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建构。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范式创新;文本学;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考古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3-0025-06

130年前的一个午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在他的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然而,他的思想事业并未就此终止。穿越百年风云,马克思的哲学在21世纪的文明进程中仍然持续散发着独特的思想光辉,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断得到新的关注与阐释。就马克思哲学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处境而言,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意义不仅是地区性的,更是国际性的;不仅是学理性的,更是实践性的。就此而言,回顾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与线索,展望最新的研究动向,不失为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一种有益的纪念。

一、范式创新与视野拓新:新世纪研究的总体风貌

  世纪之交,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在继承此前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承前启后的新成果,展现出全新的理论气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争鸣,多数学者已经自觉将其研究奠基于全新的方法论平台之上,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品位的提升以及学术话语的个性化呈现。学术创新与研究视野的拓新相辅相成,多重国际资源的引入也推进了更高水平的国际对话。

(一)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

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在根基处深刻影响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而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方法,则先行性地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得以呈现的基本形象。研究方法论的差异对于研究结果的重大影响,在上世纪被解释学、结构主义以及历史主义学派从不同角度加以阐明。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多样化解读方法,冲破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僵化模式,也给中国学者带来了直接的冲击与启示。世纪之交,面对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或囿于体系、或流于空疏的境况,有学者开始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系统反思。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同模式被加以梳理,探索“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路径成为学界热点, “回到马克思”、“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等口号被相继提出,并引发广泛争论。这些口号虽有表面上的冲突,却共同基于现代思想前沿,包含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体现了超越传统教科书体系、建构新的研究范式的深刻理论冲动。

十余年来,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不断推进,并拓展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总结。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研究方法改革的呼声,但直到近年,这一问题才正式被提上学界的共同议程,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包括2007年“马克思哲学论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定为主题,以及2011年“中国马克思哲学高峰论坛”对马克思哲学理论创新的路径与形态的聚焦。当前,不同研究路径与方法还处于交错竞争的状态,有学者梳理出了原理创新、马哲史研究、文本-文献学解读等近十种研究范式,也有学者担忧这会导致学界缺乏共同的问题意识与研究目标。总的来看,立足当代实践语境与思想前沿,反思和超越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传统教科书体系,已经成为新世纪学界的深刻共识,并直接体现在马克思哲学具体问题的研究之中。

(二)学术性的增强与话语的个性化

远离了过浓的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色彩对学术研究的桎梏,新世纪的学者们在重读马克思与学科对话的过程中,迫切感到提高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术品位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呼吁强化文本基础,也有的学者提出“意识形态取向与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致力于在哲学史传统中重释马克思哲学。对学术性的重视,更扎实而生动地体现在研究成果之中。新世纪以来,马克思哲学的几乎全部最重要文本都被重新精读,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得到更具学理深度的梳理。今天,那种依从教科书体系的思维惯性,从经典文本中寻章摘句来附会某个课题的实用主义的研究方式已不再具合法性,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当代对话均日益立足于更为坚实的学术深耕基础之上。

与此同时,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突出研究的新意与边界,许多学者有意识地与传统理论话语拉开间距,从各种思想资源中汲取灵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表达方式。起初,这种尝试遭遇了不少非议。但随着研究的推进,人们逐渐发现,新名词、新提法的涌现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研究方法革命和理解深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为了走出失效的传统话语危机,这种话语变革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个性化的学术话语来自更加开放的视野,反映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整合现代思想资源的努力。

(三)国际视野的开拓与国际对话的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性引入对国内研究影响深远。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内研究力量的成长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学界以更加平和辩证的态度面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多优秀成果被引介进来,国际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有力推进了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国际视野的加强在以下几方面有突出体现:一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激进思潮的研究新意迭出,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新的研究平台正在形成,从拉克劳、墨菲到齐泽克、巴丢等一批激进思想家对马克思的解读激发起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与之开展新的对话;二是对西方“马克思学” 的译介与研究更加系统,西方学院派的马克思研究成果对国内影响有所增强,围绕“马克思学”展开的争论构成了新世纪以来的一个热点,下文另加详述;三是MEGA研究成为国内“显学”,对于其历史流变与最新进展的介绍越来越多,并出现了一批基于或参考MEGA2新成果的新版译著和研究成果,MEGA对国内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也得到反思;四是东亚马克思研究成果得到关注,通过研究成果的成系列译介及国际研讨活动的定期举办,日韩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学界视野,而且对国内马克思文献研究和经典文本研究的走向产生了直接影响,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在这多重国际学术资源的比照与对话中,国内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在方法与评价尺度上得到反思与创新,在研究资源上日益与国际同步,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提高。

二、文本重读与理论重思:新世纪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新世纪以来,通过学者间的学术争鸣以及各类主题精当的研讨活动的开展,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方法与原则得到充分反思,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性质与学理定位得到重新审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批判理论得到富有时代感的再发掘。本文试举出广受关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借以展现学界新世纪研究的主要线索。

(一)从文本学研究到“马克思学”之争

文本是提炼哲学家思想的依据。然而,经过复杂的实践与理论中介,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却必须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我们熟悉的那套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那里究竟有多少文本根据?这种“文本危机”不仅损害了马克思哲学的学术形象,更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现实的解释与批判效力。因此,基于文本重新廓清研究的理论地平,成为摆在学界面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围绕文本与研究的关系问题,学界进行了多角度的热烈研讨。

在文本研究的问题上,争论主要是由《回到马克思》一书引起的。该书对文本逻辑的深度解剖,体现了坚决拒斥“原理反注文本”的学术立场,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方法,但也引发了各种争议,比如批评该书的文本依据还不够全、思想演绎重于学术考证,或者质疑该书在方法和结论上仍囿于阿尔都塞。争论逐渐溢出该书本身,形成了对马克思哲学解释方法的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也有学者提出更进一步的主张,即构建中国的“马克思学”。他们强调国外马克思学和MEGA研究的意义,希望以马克思学奠定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科学基础。历史地看,“马克思学” 始终强调对马克思文献与思想的所谓“纯学术”研究,这引发了关于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文本学与文献学等问题的讨论。有学者将西方“马克思学”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加以批判性考察,并通过对“马克思学”历史逻辑的深入研究,试图跳出术语纠缠,实现批判性的借鉴与扬弃。也有一些学者直言不讳地对中国“马克思学”的功能定位与方法论尝试表示出困惑和担忧。

(二)从“物质本体论”到“存在论转向”

本体论问题是经典哲学研讨中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当学界重思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时,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一个绕不开的焦点。新世纪以来,围绕此问题的讨论有了新的推进,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对苏联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方式的反思与超越,例如强调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或曰“物质本体论”的扬弃;二是在现代西方哲学视野中重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例如将马克思视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将其哲学阐发为终结全部形而上学的存在论革命;三是在当代语境中张扬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之维,例如从人之本性来理解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实质是人之生存的文化精神。总之,新世纪学界对马克思本体论的重释,已经不再是教科书改革时期的学科内部对话,而是立足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构建马克思哲学新形态的积极尝试。对于许多学者来说,重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根基,关系到在与当代思潮的对话中激活马克思的历史地位与思想深度。基本的做法是,以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哲学)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为支撑,从思维方式和生存论层面突出马克思实践观点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从而在现代哲学的“存在论转向”中重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在这一潮流中,马克思的“实践”获得了许多新的解读,从而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注焦点取得了一致。但这种理论演绎本身的“非实践”取向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担忧与质疑:这种对本体论的思辨重建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本体论,还是一种面向社会现实的科学方法论?甚至,把西方哲学转型作为衡量马克思哲学进步性的标尺,以此与恩格斯、列宁等人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拉开差距,是否具有思想史的合法性?现在看来,并不是每一种本体论重建的尝试都获得了足够的认同,但这一争论过程却成为国内学界在比较视野中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性质的重要一步。

(三)“历史唯物主义”:从部门哲学到科学方法论

近年来, “历史唯物主义” 重新成为学界共同的关键词。然而,新的研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基本原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涉及对马克思学说总体性质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科学?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许多学者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梳理与探索。多次学术研讨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聚焦也推动了这一问题的讨论。

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有的学者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个主义,传统教科书的“两分法”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通常理解的历史领域,而是理解事物的一种辩证方法。这种从方法论角度来重新理解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有的学者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变革,而是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变革;有的学者指出,正是作为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才建构起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历史;有的学者批评“实践唯物主义”命名的不彻底性,主张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并以此标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学者对经典作家使用相关概念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尝试进一步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历史科学等概念的含义与适用范围。也有学者强调文本支持和逻辑论证,就社会形态理论的传统解释等问题与相关学者展开争论,并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而是真正的实证科学”。可以期待,“历史唯物主义”将成为进一步凝聚学界共识、推动马克思哲学研究开辟新局面的一个标志。

(四)从现代性视域到资本批判理论

一个时代的实践问题与流行理论,往往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出场的具体方式。随着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成为学界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一个热点。关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讨论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用意:一是在理论上打通马克思学说与当代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的关联,伸张被韦伯以来的西方学者所遮蔽的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二是关照和阐释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展现马克思对现代文明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效应的全面透析。这种讨论十分自然地形成了马克思的哲学话语与诸种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对话张力,在这种对话和比较之中,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特质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虽然没有用过“现代性”的概念,但他的资本批判理论对现代性做了切中要害的诊断,资本正是一切现代性问题的枢纽。因此,有必要重新挖掘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背后的哲学方法论支撑。马克思深入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批判方法,虽然与当代理论的流行风貌格格不入,却正是其深刻过人之处。在今天,“资本”成为深入理解当代世界与马克思哲学的双重枢纽,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既是现代资本主义理解史上的关键一环,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和科学方法的关键一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文本焦点正在转变,《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哲学思想正在得到新的阐释, “资本逻辑”、“资本现象学” 概念的提出更体现了一些学者重建马克思哲学史分期、深挖历史唯物主义本质的努力。

三、思想考古与当代建构: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动向

  尽管未来总是难以预测,但理论研究总是继承其自身的传统,并追随实践发展的变化。而马克思哲学研究无疑格外具有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其发展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在此,我们尝试例举出近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并借此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与总体趋势。这实际上也包含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

(一)思想考古的再启程:从原文深耕走向思想史重述

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方法论共识,即对马克思原初文本和思想语境的尊重是开展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前提。关于文本和文献研究方法的争论堪称热烈,但就其性质而言只能是准备性的,具体的文本“深耕”仍然任务艰巨。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立足原文开展研究的重要性:依靠普及学习性的旧译本研究马克思难免产生不少误解和“伪问题”,而译文也总是会遮蔽许多原文语境中的“真问题”。国际文献学新进展的引介以及中央编译局的最新编译工作意义也在于此。对原初文本和思想语境进行考古式的一手研究,是每一个人文学科走向深入的必然步骤,这对未来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学术要求。有学者基于德文原文,对马克思的物化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挖掘出了中文语境中不可见的问题,这在研究路径上也具有启发意义。只有不断创作出文献基础坚实而富有新意的文本解读成果,才能从根基上推进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认识。

文本研究终将走向思想史的重述。实际上,本无需对马克思思想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关联做太多外在的论证,当文本研究足够深入之后,这种思想史的传承与转折关系将会自然地体现在无数具体的概念改造、典故援引与词频变化过程之中。教科书风格的教条化论述将失效,马克思哲学的重述将在脉络与风格上更加贴近马克思本来的思想史传统。当然,这种贴近不是出于原教旨主义,而是为深入的跨文化理解与严肃的学术创新奠定基础。

(二)跨学科意识的加强:从哲学一般走向社会分析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通过批判性地汲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理论资源而实现的,他的哲学从未表现为概念清晰、结构自洽的纯哲学作品,而是体现在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历史分析之中。这既是由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品格所决定的,也是由现代社会的复杂特性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形态注定不在于哲学一般的阐释,而必然走向具体时代的社会历史分析;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不可能不借助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而独立实现这种分析。“作为科学的批判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经过社会科学的中介,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到时代精神。”理解和推进马克思的哲学事业,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的学术视野,走向“非哲学”的社会分析与批判。

就此而言,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方兴未艾,并且相互促进、大有可为:一是对马克思非哲学文本中的哲学方法论资源的挖掘,其中既包括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与著作,也包括马克思在1848年欧洲革命后的政治历史分析、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研究等等,后者对开拓马克思的政治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加强对当代经济社会理论的广泛研究、比较与对话,避免哲学学科内部的自说自话,避免流于思辨话语对社会生活的漫画式描摹,在哲学创新的探索中充分借鉴当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这一方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转向”等都是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研究方向。

(三)从借鉴国际成果走向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建构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抽象的公式和套语,而是以特定时代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变化为基础,历史性地把握其发展趋势的科学方法论。就此而言,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总是与中国问题、中国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由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建构,不仅是学者个人的思想创新需要,也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具体化指向所内在要求的。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建构呼唤更具时代感的研究视野和更加具体化的课题内容。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预示,未来的研究必将更加紧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在回应西方理论的过程中推进自身研究的当代化;必将更加聚焦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新问题,形成中国化的问题意识。只有拿出中国视角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成果,才能真正走上国际对话的平台;只有通过对当代社会运行本质与日常生活现象的独到破解,才能有效回应人们关切的重大社会问题,具体彰显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深刻性,从而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思想格局中的说服力与竞争力。

总结新世纪以来国内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成绩显著,势头喜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人将以更加扎实而开放的研究态度,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前进,赋予这一伟大的现代思想潮流以东方大国的风格与气派,并为中国道路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