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哲学研究述评

作者:罗 纲 来源:现代哲学 发布时间:2016-03-14 阅读量:0

罗 纲

【摘要】从2005年开始,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更多地转向哲学,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性论、异化论、辩证法、历史观、现代性理论,与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狭义的浪漫派联系起来,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国内学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浪漫主义、超验、人性、反讽

中图分类号:BO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660 (2013) 02 -0019 -08

一、研究的兴起

马克思健在时,就开始有人指出他身上有浪漫主义气质。赫斯评价,“你想一想,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在一个人身上结合起来了……这就是你将得到的关于马克思博士的概念。”①卢梭是公认的浪漫主义者,而马克思却被看作卢梭附体。这种将马克思与浪漫主义联系起来的评价,在西方一直持续发酵。克罗齐、卢卡奇、施米特、伯林、鲍德里亚、维塞尔、亚历山大、泰勒、麦克英伦、罗蒂、克拉科夫斯基——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人物名单——他们或者只言片语,或者著书立说,指认马克思的某些思想与浪漫主义有关。②这种零星的指认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欧美学界形成一种潮流,将更多的浪漫主义融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模式。③而我国哲学界对这种解释模式的认知和吸收,显然要缓慢一些。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从文艺美学或政治意识形态上解释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而在哲学上则不太敏感。④

这种情况从2005年开始改变。刘森林师生开始译介维塞尔的著作《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⑤。该书从学理上专论马克思思想的浪漫主义(德国早期浪漫派)渊源,这在国内尚属首见。以此为激发点,刘森林发表一系列论文,开创了国人从哲学上深究马克思浪漫主义传统的先河。这个研究随后引起了国内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何中华师生、张盾师生、陆杰荣师生先后在重要学术期刊发文回应(后文详述),多篇博士学位论文相继出炉。⑥乘此气候,来自全国11所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召开了“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⑦学界影响力呈现从一点到多点、从点到面铺开之势。

影响力的扩大、关注度的提升,缘于学界日益认识到浪漫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其理论意义首先在于,要揭开被遮蔽的马克思,重新领悟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就不能仅仅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意义上理解马克思;①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德国古典哲学范围内理解马克思;②更不能把马克思思想仅仅归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国民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来源。③在德国古典哲学进程中凸显出早期浪漫派、在西方思想进程中凸显出浪漫主义思潮对马克思的影响,才能揭示马克思哲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④其次,发掘马克思的浪漫主义,可以更好的理清马克思在浪漫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承上启下的思想关系。卢卡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见解,来自对马克思思想的浪漫化改造。其后,浪漫派的诸多思想——如“存在先于意识”、“反普遍性对个性的压抑”、“反理性主义”——经由马克思,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回应。

比理论意义更为重大的是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主义理性精神日盛,它无节制的渗透将会导致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物化与虚无泛滥、理想与精神颓废。而凸显出马克思哲学中的浪漫主义,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启蒙现代性,可形成相互矫正的张力,以便在主体性危机的现代社会,坚守住人性内在的完满与崇高,对抗不断蔓延的虚无主义。正是缘于这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哲学界开始广泛关注、积极探讨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诸多继承和超越,研究逐步展开。

二、研究的展开

国内学界展开“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研究以2005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从马克思的文艺美学思想着手,探讨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二重政治态度。根据政治立场的不同,浪漫主义被二分为积极与消极、进步与反动、革命与保守。依此看,“马克思反对的或者批判的只是站在封建贵族阶级立场诋毁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以及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美化资本主义的那种浪漫主义”,而不反对或部分赞同“那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或者更激进一些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浪漫主义”。按照这种政治立场,众研究者发现,马克思曾经赞赏过这样一些积极、进步、革命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席勒、乔治桑、贝朗瑞、拜伦、雪莱、雨果、车尔尼雪夫斯基、阿尔宁、海涅、巴尔扎克、霍夫曼。

这种对马克思浪漫主义思想的二分,在2005年后更多地转向哲学界探讨。哲学界区分开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与狭义的浪漫主义派别。刘森林、俞吾金、陆杰荣、张继云、罗纲、刘聪主要探讨马克思与狭义的德国早期浪漫派(施莱格尔、诺瓦利斯)的思想关系;何中华、张盾、袁立国、张双利、孙成竹、刘晓辉、李正义则将马克思与更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及人物(席勒、卢梭、赫尔德)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浪漫主义被更精细的区分为浪漫主义阶段与浪漫主义气质。马克思的浪漫主义阶段主要在其诗歌创作的青年时期,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走出了浪漫主义阶段。①但青年时代的浪漫主义影响到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一生都具浪漫主义气质。②这种浪漫主义气质不仅体现在其文艺美学上,更深入到其哲学构思中。马克思的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历史观、道德观、人性论、异化观、现代性理论都与浪漫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浪漫主义。虽然不能说浪漫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但浪漫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却启发、推动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形成。“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中,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浪漫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告别德国唯心主义的过渡环节和思想资源。马克思从浪漫主义哲学那里受到了告别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思想推动;而浪漫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反思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思想源泉”,具体地说,是“浪漫派的‘存在先于意识’,给了逐步发现‘意识’的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以明显的唯物主义推动”。③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浪漫派的浪漫主义一样,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具先在性、第一性,认为在意识之上/之外,还有更高级更原始的存在。在浪漫派那里,这种存在是先验的,表达为主客统一的“原我( Ur-Ich)”,本我的完整存在。而在马克思这里,决定意识、先于意识的存在至少有二,其一是现实社会的经验存在,它造成世俗的物化意识;其二是人性内在的先验价值存在,它造就完满的理想。正是在这后一个存在层面上,马克思与浪漫派观点一致。二者都认同,人除了悖谬丛生的社会性存在之外,还有更完整更崇高的内在性存在。对于“马克思来说,原始自我的普遍维度就它意味着崇高、意义和理想而言,是无需怀疑的浪漫派遗产”。④这让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至于“见物不见人”,这也反映出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在人性论上的契合之处。

2,马克思的人性论与浪漫主义。马克思同浪漫派一样,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先在性,主张一种比意识更高的存在。这种“‘更高的存在’的特点除了自身即是目的,不服务于他在,具有内在性、独特性与个性,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之外,还具有不分裂、处在有机和谐状态的特征。显然,这种存在就是浪漫派理解的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人”’。⑤浪漫派理解的这种人性,与马克思理想中人的崇高神圣、自由自主、创造性、全面发展的品性一脉相承。⑥显然,人的这些品性并不能完全来自现实世界,由经验获得证明。因为有史以来,人总是过着平俗的生活,自由自主受限制,创造性受压抑,片面的屈从于物化的分工而无法全面发展。但人的命运并非注定如此无法改变,因为人有一种内在完满存在的潜能,其品性虽还未被现实证明,但却为现实奠基,推动和创造社会历史。这也正是浪漫主义有关“生命”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对马克思实践“敞开性”和“生成性”的启示,“这是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或日实践本体论同浪漫主义之间在最深刻的意义上的契合之处”。⑦然而,生命创造性或人的完整性的实现,却是以创造性的丧失、完整性的分崩离析为代价的。对这种异化状况的表达,是马克思与浪漫主义思想的另一个类似之处。

3,马克思的异化论与浪漫主义。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对人性完整的弘扬,对人性分裂的不满,在德国获得强烈反响,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了马克思对异化的认识。“提出人的存在的二元分裂及其弥合问题,并不是马克思的独特发现;相反,在这个问题上,他倒是得益于浪漫主义的深刻启示”。①浪漫主义看到启蒙以来,人面临诸多的二元分裂,包括“感性与理性、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现象与本体、理想与现实的普遍分裂”,“各门学科的精确划分、各种等级的形成、对职业特征的强调,这些外在的强制性力量将人的原本完整的天性撕裂开来”。②席勒、卢梭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异化的这些描述,在马克思那里获得回应,“马克思吸收了浪漫主义的‘异化’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系统论述,提出了‘异化劳动’范畴及异化劳动所内蕴的四个方面的内容”:③马克思对异化的这些论述,除了受广义的浪漫主义者卢梭、席勒启发外,更直接的来自德国早期浪漫派施莱格尔兄弟的影响。浪漫派的反讽概念标示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悖论和分裂状况,同样的状况被马克思解读为异化。“异化是人面临的悖论,它可以被解读为反讽”。④而反讽和异化都被理解为自我否定的辩证法,这正是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另一个相通之处。

4,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浪漫主义。传统上,学界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主要来自黑格尔。然而还应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先驱却是浪漫派的反讽”。反讽是“自我辩证法”,“发现自我中蕴涵着一系列的矛盾,反倒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突出贡献”。⑤如此看来,在辩证法这个问题上,从德国早期浪漫派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浪漫派与黑格尔是针锋相对的。马克思在扬弃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有两个观点走向了浪漫派的反讽。其一,舍弃黑格尔那种走向绝对精神的辩证法,而将辩证法作为人(类)自我从分裂走向整合的实现过程。“解决、弥合自我辩证法中的裂痕,并把反讽着的自我置于历史辩证法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马克思的做法”。⑥马克思的做法是,将浪漫派反讽蕴涵的“自我辩证法”具体化为无产阶级的自我否定和救赎。表现为:无产阶级在革命曲折进程中自我批评;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造成资产阶级自我毁灭;无产阶级在自我救赎中自我扬弃。⑦其二,舍弃黑格尔辩证法圆圈式的循环,而引入浪漫派反讽无限的否定、永恒的生成。它意味着,完满的理想存在只能无限接近,却不能在现实中达到。“人的生存本身就是某种反讽,具有一种无法消除的悖谬和缺陷。完美的生存、完美的人性、完美的社会都是不可能现实地达到的”。⑧马克思的辩证法将历史看作螺旋上升的无限发展过程,正与浪漫派反讽辩证法相趋同。⑨这种无限否定、永恒生成的过程,构成了马克思和浪漫派有别于黑格尔的历史观。

5,马克思的历史观与浪漫主义。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受到浪漫主义的启发。浪漫派提出的“‘存在先于意识’这个命题,与后来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命题,具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后者是对前者的承续。①由此可以说,“浪漫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内在维度,缺失这一维度则无法完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在历史观上对浪漫主义的承续,体现在唯物论上,也体现在辩证法上。“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隐含着与卢梭所揭示的历史逻辑同构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与浪漫主义类似“三一式(三段论)”结构,“‘三一式’的辩证法结构,恰恰决定了向‘起源’的‘复归’这一基本取向”。③依此,历史可归为“总一分一总”三个阶段的统一。第一阶段是起源,先验的设定了人性完整、社会大同的理想;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否定,它是人性撕裂、社会异化的现实;第三阶段否定第二阶段,回复到第一阶段的理想状态。④对于这种理想状态,马克思和浪漫主义者有诸多类似的描述,包括对古希腊人完整性和创造性的向往,也包括对未来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渴望。这种渴望,在浪漫主义那里构想为“新神话”、“黄金时代”;在马克思这里构想为“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⑤马克思和浪漫主义构想的这些理想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超验性”:“超越心理和物理世界的羁绊”,“不能被归结为经验意义上的可能性”。⑥其二是“诗性”。历史过程被诗化,从原初理想堕落到苦难的现实,再返乡的过程,正是一篇宏大的英雄史诗,其结局是浪漫诗。“共产主义是浪漫主义诗意的延续”。⑦从理想的这两个特点可以看出,马克思秉承了浪漫主义的非理性情愫,渴望超越形式理性、工具理性的二律背反,以超验诗性求得人和社会的大同。这正是马克思同浪漫主义对待启蒙现代性的相似态度。

6,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与浪漫主义。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承续了浪漫主义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从大学时期算起,马克思首先经历的思想历程恰恰是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⑧这种富含浪漫主义的启蒙现代性批判包括诸多方面。其一,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同卢梭、席勒一样,将造成人性分裂、社会异化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批判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⑨其二,批判理性主义。这可以说是从卢梭到马克思一脉相承的思想路径。“从启蒙哲学时期起,卢梭就已经敏感地看到,理性文明的进展……这一浪漫主义的声音一直参与着后来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在马克思等一批思想家那里,这一思想才被具体化”,“真正以理性主义哲学的否定者的面目被具体地展开”。⑩马克思对理性主义哲学的否定和批判,比卢梭更切近的来源则自德国早期浪漫派,因为他们的理论是“反思和批评启蒙理性主义的弊端并与之竞争的一种现代性理论”。⑩其三,批判普遍主义。批判普遍性的概念、市场、规则、制度、系统对个性的压抑,是从德国早期浪漫派到马克思,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思想路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沿着早期浪漫派的路子,不遗余力地替启蒙构筑的普遍性构架以及概念一市场制度系统所压抑的存在呐喊,并吁求它们的解放、宽容和自由。处在这个过程中间的马克思,以其鲜明的特征和风格,继承并发展了他那属于早期浪漫派的老师的诸多观点”。①其四,批判个人主义。马克思同卢梭一样,批判现代原子式的个人存在、财产的私有、分配的不公、贫富的分化,主张人与人联合成普遍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深受卢梭的影响,对政治个人主义及奠基其上的资本主义积累原则展开了双重批判,提出通过,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联合’来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马克思把卢梭的普遍性形式落到了实处”。就此看,马克思和卢梭通过批判个人主义走向了道德的普遍性,这与前面讲到的“批判普遍主义”似乎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批判普遍主义”是反抗物化系统、抽象概念这些普遍性存在,以拯救被压制的个人;而“批判个人主义”则是反抗人与人的分裂、对立、剥削,主张“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二者都批判物性对人性的压制,主张人对物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实现,既需要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也需要个人之间的联合,形成社会共同体。

从以上相互关联的六个方面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诸多思想与浪漫主义契合。马克思面临浪漫主义的时代问题,得到浪漫主义的思想启发,承续浪漫主义的诸多观点,将之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学说之中。马克思哲学因而富含浪漫主义。但不能就此说马克思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者。马克思还清醒的看到,浪漫主义的美好理念要获得实现,还面临诸多困难,需要补充和超越。一方面,马克思看到浪漫主义在思想上过于主观,过于偏执于内在的想象,而轻视社会客观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用启蒙理性补充浪漫主义诗性;用人的社会性丰富浪漫主义的个体内在性;用物质基础和经济利益改变浪漫主义对精神层面的过分倾斜;⑥用社会物质基础和制度建构实现浪漫主义对人性道德的普遍性诉求;⑦通过现实的历史运动弥合经验与超验、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紧张关系;⑧用历史和实践的唯物主义为浪漫主义人性论奠基;⑨用历史必然性扬弃浪漫主义单纯的道德和价值批判。⑩另一方面,马克思看到浪漫主义在行动上过于消极,虽然内心强大,但却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马克思强调出人的主体性、革命、实践、劳动。用启蒙的激进自由补充浪漫主义的表现主义自由;用劳动价值论在历史解放中实现浪漫主义审美价值论;用主体的积极自由改变浪漫主义反讽的消极自由;用实践反讽代替浪漫派的形式反讽;①从经验主体走向浪漫主义超验的人性;②用实践代替浪漫主义诗作逼近自由与必然、感性与理性和解的大同社会;③用革命的物质基础一无产阶级改变浪漫主义单纯理论批判的局限性;④通过无产阶级的英雄史诗实现浪漫之诗。⑤从以上两方面看,研究者们已经发现,马克思带着综合和超越的姿态,较好地解决了浪漫主义遗留的问题。“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已经获得基本澄清。但问题并没有就此完结,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的深入

“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研讨会为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六个议题,包括,启蒙思想与浪漫主义的内在关系;马克思与德国早期浪漫派的联系;浪漫主义维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讽与辩证法。⑥这些议题基本反映了当前学界正在思考、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浪漫主义内部的问题,如德国早期浪漫派与浪漫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哲学、反讽与辩证法的问题;二是浪漫主义与相关思想的关系,包括与启蒙、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关系。并且,对后一个问题的澄清,有赖于对前一个问题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说,要澄清浪漫主义与相关思想的关系,首先需要对浪漫主义本身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这需要依托原著及其翻译和解读。就此看,我们的一手资料并不算完整丰富。特别是对于给予马克思影响至深的德国早期浪漫派,我们的认识较多地依赖二手资料,如维塞尔和弗兰克的解读。而二者对浪漫派的说法却不一致,前者指认浪漫派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而后者则看到浪漫派存在哲学对唯心主义的反对。⑦当我们追寻这些说法所引征的来源时,却发现一些关键的原著文本没有被翻译成中文,这阻碍了大多数不熟悉德文的中国研究者,难以深入准确的理解浪漫派。⑧在此基础上谈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就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分歧。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1,对浪漫主义的定位问题。包括,浪漫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德国早期浪漫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问题。对此有两种意见比较典型。一种意见认为,浪漫主义作为文艺美学和社会文化思潮,深刻的影响了哲学进程,但浪漫主义本身还不能称之为哲学。⑨另一种意见则直呼“浪漫主义哲学”、“浪漫派哲学”或“浪漫哲学”。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浪漫主义是作为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到马克思,还是作为一种哲学更直接而深刻的启发了马克思的哲思。浪漫主义到底是否可称之为哲学,要看如何定义哲学。如果将哲学定性为系统化的理论形态,那么浪漫主义还不够哲学;如果将哲学定性为对哲学史家和哲学问题的广泛而深刻的讨论,那么浪漫主义可以称为哲学。

2,浪漫主义的派别、人物之间的思想关系问题。对此有泛论与专论两种模式。在研究的初期,容易将浪漫主义的部分人物的部分观点当作浪漫主义的整体思想来谈。但是深入研究就会遇到伯林同样的问题,即浪漫主义内部派别人物林立、思想冲突矛盾,因而无法对浪漫主义统一定义。①因此,对浪漫主义的研究要深入,须从泛泛而谈转向浪漫主义内部不同派别、人物、思想观点、问题的专门讨论。我们已经将卢梭、席勒与德国浪漫派分开来谈,德国早期与晚期浪漫派分来来谈。更进一步,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施莱格尔与诺瓦利斯也需要分来来谈。②这正如分开谈马克思与恩格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一样。

3,非理性问题。浪漫主义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有没有走向纯粹的非理性?这要看如何理解德语中的“理性”。浪漫派所批判的理性( Rationalitat)是强调数字计算的合理性、工具理性、形式理性意义上的理性主义。浪漫派主张另一种理性( Vemunft),通过实践不断超越自我,达到系统总体的辩证理性。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都继承了浪漫派对理性的看法。

4,反讽问题。对于浪漫派的反讽,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强调反讽否定和毁灭的方面;另一种是强调反讽创造和生成的方面。这两种理解都是浪漫派反讽应有之义,前一种反讽受康德影响较多,后一种反讽则主要受费希特启发。如此可将反讽二分为“作为存在状态的反讽”,与“作为生成转化的反讽”。前一种反讽展现自我生存的悖论,后一种反讽是对悖论的超越。马克思语境中对异化的揭示及其超越,与浪漫派反讽类似。异化既是一种否定,也是达到超越和肯定的环节。

5,主体性问题。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维塞尔的《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极大地影响到国人对马克思和浪漫派主体性问题的理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反讽甚至被当作继苏格拉底和浪漫派之后,对主体性的第三次提升。马克思通过更加强劲有力的实践,将原先局限在个体内在的反讽主体诉求,推广到群体、社会、全人类。主体这种激进、积极的自由行动对个体消极自由的否定,能否作为马克思思想的优点,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刘森林将主体区分为“奠基主体”与“价值主体”,强调马克思对浪漫派后一种主体性的继承,给我们深入研究很好的启发。

6,个性问题。浪漫主义意义上的个性,与现代意义上的个性有所不同。在现代意义上,个性强调的是与他人、群体、社会普遍性的差异、分裂;而在浪漫主义意义上,个性强调个体内在的完整性,群体、社会、人类内在于个体,个性即普遍性。强调个性的浪漫主义应被区分为拘谨的浪漫主义与奔放的浪漫主义。前者消极自由,将个性局限在自身内部实现,尊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个性之间的差异。后者追求积极自由,将个体自由普及、凌驾到他人、群体、社会之上,由此造成集权主义对人个性的压制和毁灭。③显然,当我们谈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继承的时候,更应强调有限的、拘谨的浪漫主义的意义。

7,无限性问题。马克思同浪漫派一样,将历史看作无限生成的过程。浪漫派认为这个过程的终点是现实世界只能接近而无法达到的绝对、超验的理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能否嫁接到浪漫主义绝对超验的理想,还需要斟酌。不能对马克思的浪漫主义诠释过度。在马克思这里,共产主义是一定会实现的理想,而不是浪漫主义那种只能无限接近的超验境界。

(责任编辑 林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