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郑永廷
【摘要】在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除体现自身一般特性外,相比传统社会的精神生活,还具有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的鲜明特征。研究这些富有时代性的特征,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7660 (2011) 06 -0035 -06
所谓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并相对应的生活。精神生活既由现实物质条件所决定,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条件的客观性,又体现为人们感受的主观性;既广泛存在于人们活动的领域而具有社会性,又在不同个体、群体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质量的差异性。这些辩证关系,是精神生活的一般特点。
在当代社会,时代背景、社会条件相对于过去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生活的特征体现得更加鲜明而突出。研究这些富有时代性的特征,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是指精神生活既具有体现当代社会特征的现代形态,又蕴涵以往社会文明精神的传统因素。精神生活水平不管是高是低,都不可能凭空呈现,主观精神最终要由客观条件所决定,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同时,精神生活还要受到一定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民族习俗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赋予其时代特点与民族特征。因而,精神生活按其形态划分,则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区别。精神生活的现代性,是指精神生活反映现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时代趋向等。精神生活的传统性,是指精神生活反映或包含以往时代的文明内容。
所谓“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的、不可逆向发展的时间观念;现代化进程推进了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建立了高效的社会组织,形成了人们的现代观念。美国学者布莱克认为“‘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把那些共有的特征归纳起来就是现代文明的特征,也是现代性的主要内容。在诸多现代性内容中,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强调了人的精神、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没有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他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而,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思想理念与精神状态。没有现代理念与精神状态,现代社会是无法驾驭和向前推进的。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现代文化精神血脉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体现。为此,哲学家衣俊卿根据很多战略家在思考现代性问题时,着力于现代文化精神的研究,提出了精神性维度是现代性一个基本维度的命题。如康德关于现代“启蒙”的理解,胡塞尔关于“纯粹的理性”阐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等等,都从不同层面论述了从传统社会结构中,超脱出来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精神获得现代性。
为了进一步实现和推进思想观念的现代性,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变革性、开放性的时代价值:“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现代文化精神,相对于传统的文化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强大的作用与价值。主体性、开放性、竞争性、发展性、民主性、自由性、参与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既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特质,又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追求,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因而,对这些精神要素追求的自觉程度与拥有程度,便成为衡量现代精神生活的主要尺度。现代的文化精神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既是当代社会开放环境、改革发展、社会竞争、民主法制建设、科技创新、信息社会等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所谓传统,辞典中这样界定的:“为一个社会所接受并形成其文化的现存的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传统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并可能以一种改变了的形式传到后代。”传统最基本、最明显的涵义是世代相传的东西。美国学者希尔斯对传统涵义的阐述,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人的内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沿传和稳定上。正因为传统所传承的思想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它能够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异,存活于现在,连接着过去,也包蕴着未来。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一向注重继承和弘扬。邓小平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胡锦涛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其丰富内涵,它所包含的坚韧不拔的从道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品格,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崇德重义的价值观念,社会交往的包容意识,超越功利的人文精神,整体协同的思维方式,注重修养的人格追求,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崇尚俭朴的生活态度等,经过几千年的锤炼,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不断熏陶人们的心灵,铸塑了民族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正如江泽民强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凝聚在一起;民族精神像一台巨大的发动机,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总之,“传统总是在变化之中,然而传统的概念中有某种东西包含着耐久性;传统的信念和习俗具有抵制变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传统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现代性需要传统;同样,传统也需要现代性,没有现代做参照,传统便失去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传统只能与现代相伴才体现其存在价值。因此,我们既要立足现在,以今为主,也要尊重历史,以古为用,但尊重历史,继承传统,是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向后看。对精神生活的衡量,当然要坚持以现代内容、现代形态为主,以传统内容为辅,把现代性与传统性有机结合起来。任何强调现代性而忽视和否定传统性,或强调传统性而忽视和否定现代性,都是片面的,都不可能达到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水平。
二、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是指精神生活所呈现的两种状态,即精神生活逾越现有物质生活条件而高于社会文明的超越状态,或后于现有物质生活条件而低于社会文明的滞后状态。
超越与滞后,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所谓超越,是指人对自身具有相关性、重要性的事物、现象、观念等的超过或者跨越。本文所讲的超越,主要是指主体主观对客观的超过、逾越。所谓滞后,就是落后、迟延,落后于形势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本文所讲这的滞后,主要是指主体认识落后于实际,思维迟缓于现实,精神显得保守、狭隘、压抑。
衡量精神生活的超越与滞后,不是随意的,而是既要坚持一定的前提与基础而又不能局限于这一前提与基础。之所以要坚持一定的前提与基础,是因为精神生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要以物质条件为基础;之所以不要局限于一定的前提与基础条件,是因为一定的思想、精神并不是一定客观条件的被动产物,而是人的能动性表现,这种能动性既可以超出一定客观条件而具有先导性,又可能落后于一定客观条件而具有滞后性。不同的人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不同,社会阅历和经验不同,所受文化教养和品德不同,对精神生活的感受和追求往往表现出主观上的差异:有较好物质生活条件的人,精神生活的质量并不高;但也有人由于信仰、意志和精神力量的作用,哪怕是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却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高涨的热情,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实现目标,获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精神生活超越性内涵是什么,根源是什么,这是确认其超越性根据。首先,现代人精神生活超越性的内涵,主要是指人们的主观认识、目标追求、主体特性对社会现实条件的超出和创造,体现为人们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日‘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正确目标的确立,是人的精神生活超越性的前提。人总是要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进行实践,正确目标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面向未来.这便是超越。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满足现状,在不断推进创新与发展的进程中,形成新的认识,而新的认识的能动性,如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正是通过对现实的不断反思,发挥能动作用,推进实践活动实现超越。同时,超越根源于人自身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人作为主体通过反省把自身的内在尺度由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在状态,从而使之成为被自觉把握的东西,即“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就是人的主体性确证。正是人的主体性,使人的活动蕴含着发展的方向性、价值性,体现着应然对实然的超越,“超越就意味着应然不断地代替实然,可能不断地代替现实,在这个否定过程中,意味着人的生命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意味着人的价值生命的不断跃进和提升。”总之,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本质,就是人的自觉目的性。
其次,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既是人的特性表现,也由当代社会条件所决定。人不仅是物质性存在,也是社会性存在,还是精神性存在。应当看到,自然环境、社会规范在为人提供物质条件,促进人社会化的同时,也使人具有的本能欲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逐渐生成的情感、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压抑。人面对这种限制或压抑,往往试图在精神领域寻求突破,也就是立足现实又不满足现实,以探索、发展寻求出路。这种探索、发展的过程,首先源于心灵创造,诸如确立发展的动机、目标、动力、意志等,这就是精神超越。正是这种精神超越,才赋予人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精神的超越,就不会有激奋昂扬的人生体验,也不会有崇高的人生境界。所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过程,这一过程能产生“高峰体验”情感,使人呈现出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状态。
当代社会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基础。其一是对内对外开放的环境,既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又向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源,人们通过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做,扩大视野,充实内在,不断形成新的观念与新的目标。其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既形成了社会的竞争机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社会竞争,既通过比较攀升竞争目标,又产生激励强化内在驱动,成为推动人们精神超越的“无形之手”。其三是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每天都在为人们传播、交流各种海量信息与知识,人们在学习、交流和运用这些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丰富精神家园,提高思想境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各种便捷方式,特别是互联网所创建的网络领域,帮助人们突破了精神生活的物理空间与时间界限,使人们能够体验虚拟空间和跨时间的精神感受,实现了精神生活的现代超越。
精神生活滞后性,是指精神生活的总体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滞后于物质生活并与物质生活不协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有些人并不感到愉快和幸福,精神生活水平不高。这种精神生活滞后现象,可以用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加以解释。这一理论认为,一般来说,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发展变化往往不同步;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其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总是制度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我国新时期正处于重大的变革之中,经济体制转变,社会急剧转型,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扎实基础,而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往往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内容、方式显得滞后。
其二,精神生活受传统观念束缚显得落后。由于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落后的观念并不会因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立即消失,它还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诸如与自然经济相一致的小农经济观念;在封闭环境中养成的求稳怕乱思想;在缓慢变化节奏进程中形成的小富即安价值倾向;缺乏竞争意识的安于现状的态度等等,虽然面临着现代浪潮的猛烈冲击,但要完全克服,形成现代观念,必然要经历一个矛盾、改造、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解放思想的快乐,也会伴随改造思想的困苦。只有完成了传统观念的改造与转化,精神生活才能提高。
其三,盲目追求物质价值与工具价值导致精神生活滞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形成,一方面调动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一些单位与个人追求眼前、现实利益的倾向。这些片面注重功利价值追求的单位和个人,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或专注自身物质利益获取,或注重科技知识的掌握,对长远目标、全局发展不感兴趣,对人际交往、德性修炼忽视,有的单位和个人甚至一切向钱看,不讲道德,违法乱纪。这种情况,不仅导致精神生活滞后,而且污染社会精神文化环境,对社会精神生活产生消极作用。
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
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是有层次的,诸如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精神境界,也有遵纪守法、利人利己的一般精神境界,还有不讲道德、损人不利己的庸俗精神境界。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或分层递进、稳步上升,或分层下降、逆向滑坡。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的层次在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明晰和凸显,一方面是人们所拥有的精神生活条件既多样又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对精神本身的追求,呈现出程度不同的自发或自觉状态。
精神境界也称之为人生境界、心灵境界,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是一个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对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的层次,古今中外早有探索和阐述,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世界划分为“洞穴”的感觉世界和理性的理智世界,到达理智世界的人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中国儒家把人生境界等同于道德境界,并将层次划分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些道德人格层次,大体上是由内及外逐步提升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多样化需要,提出了包含五个递进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高层次需要主要是精神需要,如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信、自豪等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名誉、地位、不受歧视等方面的满足感;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象提出了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指出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到的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了解的世界。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按精神境界的递进层次,论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
所有上述关于精神境界或人生境界层次的概括,多是按照境界层次的递进关系展现的。一般来说,低层次境界是高层次境界形成的基础;高层次境界也程度不同地体现、渗透在低层次的境界之中。每个人的精神境界或人生境界,或呈现层次递进的提高,或呈现层次下滑的降低。但每个人在一定阶段或一定条件下,往往总是要以某个层次的精神境界或人生境界为主导。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精神境界或人生境界层次之所以多样而分明,原因是复杂的。如果按照影响精神生活的条件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局面安定团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从而为人们提高精神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这些物质基础和良好条件,从总体上看,与过去相比提高明显,但从区域、行业、单位、个人来看,由于竞争机制的作用和受原有基础的制约,又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对精神生活的层次必定产生客观制约与影响。其二,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建设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开放性、独立性、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就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能够自主地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自己确立的目标,进行发展资源、发展方式的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精神潜能,在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心世界。但也要看到,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特别是受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影响,有些人的价值观偏离了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或忽视精神价值陷于物质追求,或程度不同地陷于落后的精神追求,与时代精神形成反差。其三,信息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的扩大,成为发展、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大众传媒每天为人们提高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不断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充实内在;另一方面.人们在获取信息,进行比较鉴别过程中,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反差和各种情绪的感染,如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负面冲击,钱权交易、缺德交易、损人利己等不良现象,在社会交往中以各种方式传播,使负面情绪有所放大,冲击一些人的积极心态与社会信心。
总之,当代社会精神境界或人生境界层次的多样性,既是社会发展多样化、流动性、差异性的体现,也是人们自主性、个性化发展的折射。但不管精神生活多么复杂和多样,大致还是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一是求利的精神生活层次。所谓求利,就是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在当代社会,求利不只是谋求生存的物质条件,还包括金钱、物质财富、生活奢侈品、高雅生活环境的追求。这种以获取物质利益为主要目标和思维理念的内在活动,就是求利的精神生活层次。这种层次的精神生活,主要是人的本能欲望在起作用,因而是人最起码、最低等的精神生活层次。
二是求知的精神生活层次。所谓求知,就是追求知识、技能。在当代社会,求知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掌握信息技术、运用高科技产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在网络领域进行学习和虚拟实践等。这种以学习、掌握、运用知识、技能为价值目标和思维理念的内在活动,就是求知的精神生活层次。由于有些知识蕴涵着科学精神或人文精神,有些知识在传播、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伴随着价值观念,求知者在求知过程中,也会受知识的熏陶和技能的启迪,内在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以提高。因而,求知的精神生活层次,比求利的精神生活层次要高。但如果求知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科技手段而为自己谋求物质利益,而不是运用科技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样求知者的精神生活层次,仍然处于求利的精神生活层次。
三是求德的精神生活层次。“德”是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做事。适应、遵循自然、社会的规律为人、做事,就是讲“道”,“道”只有通过人们的思维意识才能认识和感知,而“德”则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人们通过感知后的行为。因而,“求德”是在求利、求知过程中求真向善,合情合理,和谐协调。“求德”既以求利、求知为基础,又超越了求利、求知的范围与价值目标,把认识、思维由局限于个体,扩展到与自然、社会、他人相适应和相促进,是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四是求美的精神生活层次。所谓美,是事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人之所以求美、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很大程度在于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人类正是通过一代代人对自身和自然的评判,逐渐形成更为本质、完善的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人们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欣赏、创造,不仅得到现代物质条件的满足,而且获得审美情趣与高度自由。因而求美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
人的精神生活层次或人生境界,应该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人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精神生活层次的提升。所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所谓精神生活的起伏性,是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是衡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或在与社会、他人进行比较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条件和人在精神上的体验、感受、满足程度相应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个体之间精神生活的高低不平,也表现为个体精神生活的起伏跌宕。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精神生活之所以具有起伏性,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化,社会结构、利益关系不断调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定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变化。二是人们在开放、流动过程中,随着工作、生活、交往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精神生活的变化。三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容易产生竞争过程与结果的差距,面对差距会有不同的思想反映。四是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风险、危机频发,对人们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冲击,导致精神生活不稳定。这些客观因素,不仅对精神生活起伏变化起决定或影响作用,而且人们已经形成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对客观因素也会形成不同的判断和体验,从而也会引起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
所以,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总是相辅相成联系在一起的,层次性是产生起伏性的基础,起伏性是层次性形成的条件。
(责任编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