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
【摘要】本文提出,作为人类劳动高级形式的创新劳动,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更加充分地体现和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从更深层次上体现和满足了人的需要本性,是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研究创新劳动,不仅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人学的认识,而且可以为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创新劳动;哲学人类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B0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7660 (2011) 06 -0041-04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劳动理论的研究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深化了对劳动质的规定性的认识,将劳动区分为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所谓创新劳动是相对于常规劳动而言的,是指通过发现和运用新的认识、发明和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创建和采取新的组织形式等能够做出创新性成果(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的劳动。而常规劳动是在已有的技术、方法、组织形式等条件下,为获得已有种类劳动产品而进行的劳动。相对于常规劳动而言,创新劳动是人类劳动的高级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创新劳动更能拓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人类劳动自由自觉地改造世界、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也是促进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创新劳动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上,人类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劳动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充分展示了人的类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因此,“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诚然,一切劳动都具备创造性,都有一定的自由自觉性,但是常规劳动在劳动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是被事先规定好的或者是早有先例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在常规劳动中受到了限制,是不能充分展开和体现的。创新劳动则不同,它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开创性的、探索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不仅同动物的本能活动本质地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又和自由自觉活动受到限制的惯例性的常规劳动区分开来。正是在创新劳动的过程中,人充分表现、实现和确证着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在创新劳动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从更深的层次上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
首先,创新劳动是一种开创性的、突破既有劳动方式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劳动,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更能体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类特性的创造性本质。在常规劳动中,虽然劳动者也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便更快更好地掌握和从事相应的劳动,但常规劳动在劳动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与先前的劳动具有同质性,其劳动的成果与先前的劳动相比只是量上的不同,并不具有质上的差异,因而,常规劳动是可以模式化、程序化、标准化和重演化的惯例性劳动。创新劳动则在劳动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先前的劳动,是在已有劳动基础上开展的自觉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必须突破已有的劳动方式并且取得创新性的成果。人们通过创新劳动,在内涵上、在质上对常规劳动进行改造和提升,对常规劳动进行“创造性的破坏”,从而使劳动在新质上进行,为此,劳动者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见,创新劳动较之于常规劳动,更能体现劳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能体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创造本质。
其次,创新劳动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活动,从更深层次上更能体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类特性的自主活动本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人类实践活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切实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能够产生出活动的热情,关心活动的结果,迸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体现主体意识。主体性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体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是人的最集中、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是人性的精华。常规劳动虽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但是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是运用事物已被发现了的规律、属性和关系,生产的方式、组织的形式是按照先前的规则重复进行的,因而,人的主体性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的,是一种低水平的主体性活动。然而,创新劳动则不同,它需要突破原有的认识,掌握新的属性和规律,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它要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各种能量和潜能,最能表现出人的真正本质,因为它是一种主体的全身心的、忘我的活动,也是一种充分发挥主体的各种能力和各种潜能的活动。在创新劳动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本质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最后,创新劳动是一种超越性很强的活动,它不局限于人类既有的劳动成果,而是要创造先前并不存在的劳动产物,因而更能体现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深层本质。动物的一切活动为固有本能所局限,它虽然也会趋利避害,存活求生,但动物的生存却无所谓“目的”,动物的生存也需要客观条件,却不会主动地改变既存的条件。而人却通过设定特殊的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人不满足于一个既定的现实世界,而是要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创造最适合自身存在的人化世界。人的这种对于现实的超越性是在一系列的认识、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虽然,劳动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不论是常规劳动还是创新劳动无疑都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功能,是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但是,创新劳动是对常规劳动的突破,能够扩大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使更多的自在世界转化为为人世界。在创新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主体更加自主能动地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对象化到新的创造物上,使观念的东西和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现实化、外在化,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人的对象化活动的超越性本质。
可见,创新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相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的结果则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一个由客观规律性和主体目的性共同支配的为我的人化世界,人就是这样在实现自己的生存目的的过程中,不断展示着自己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创造本质的。
二、创新劳动从更深的层次上
体现了人的“需要本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必然性”。创新劳动是基于新的需要的满足而启动的,也是满足不断发展着的新的需要的根本途径,同时,创新劳动的过程还是人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人的需要本性规定了劳动的动因,而新的需要是创新劳动启动和发展的深层动力。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一本性,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而人区别于动物是从“生产劳动”开始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穿住用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人们为了活着,就必须进行生产以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正如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定改变世界”。人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创新劳动中又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对于一般性的既有需要,人们通过常规劳动或者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常规劳动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是,常规劳动的创造能力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从需要的质的方面来说,它无法满足人不断产生的新需要,另一方面,从需要的量的方面来说,它也无法满足超过其创造能力的更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限发展着的,从层次来看,人的低层次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总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从种类来看,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提出包括求知、创造、艺术等精神需要以及更加丰富的社会交往需要,而客观世界的广泛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需要的无限性;从需要对象来看,人的需要不仅立足于现存世界,还超越现存世界指向未来世界。为了使对象更好的适应人的需要,人们不仅要通过技术创新劳动获得满足需要的新工具、新手段,获得改造对象的新方法,以满足人们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物质需要;而且要通过制度创新劳动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社会秩序、行为规则和社会关系,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复杂的社会交往需要;还要通过知识创新劳动获得新认识,以满足人对自然和社会奥妙不断探索的需要。
其次,在创新劳动的基础上,人的需要本性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本性在劳动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需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劳动的动力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人们的需要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出来和丰富发展的。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的生命活动总是从需要开始,“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的存在和满足,表明人的生命活动的存在和持续;需要的深化和扩展,表明人的生命活动水平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需要的萎缩和停止,表明人的生命活动的衰退和终止。人的本质力量是强烈追求自己的需要对象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离不开人的需要的满足。但是,在常规劳动过程中,人的需要是既有的,在性质上和类别上不具有新异性,创新劳动的目的则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新需要,它要创造出一种与先前人的需要不同的新东西,例如新的用品、新的食物、新的工具等,因此,创新劳动从更深的层次上和更高的级别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的需要本性。
人的需要本性的丰富程度以及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是和人的发展程度相一致的,是和人的劳动的水平和发展程度相一致,也是和人的创新劳动能力、水平、质量等相一致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人类历史可以理解为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以及为了满足人不断发展着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劳动的历史。
三、创新劳动是促进和实现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创新劳动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创新劳动的水平、数量、种类就代表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人自由全面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具有什么样的创新劳动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创新劳动使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构建自己同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不断使人从对自然的盲目必然性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加宽裕的时间和在更广阔的空间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和实现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是人不断从自然的盲目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过程,这就需要对客观世界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和新特点不断进行发现和探索,这个过程恰恰是创新劳动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驾驭,在创新劳动中,人类作为主体通过掌握必然性,自由运用所认识的客观规律而不断获得自由。而常规劳动是根据现有的认识、运用既有的技术和采用惯例性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劳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把握是有限的,是在原有劳动水平基础上的简单重复,根本无法从盲目的必然性中解放出来,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是自由从事创造性的活动的过程,从而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复杂的问题上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依靠创新劳动来实现。常规劳动是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重复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劳动具有重复性、机械性,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自觉性被深深地压制,很难谈得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所展现的场景,人被机器所排挤和奴役,在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同样的、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简单动作,甚至沦为“单向度的人”或“异化的人”,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创新劳动的过程中,人的创造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人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人的自由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让人的自由创造本质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不断促进和实现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自由时间作为前提,这就需要缩短了人为生存所进行的必要劳动的时间,从而为人的发展创造着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而这个问题恰恰是通过创新劳动来解决的。人的生命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区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时间不仅是人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发展的空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自由时间的创造和获取是通过创新劳动而实现的。通过创新劳动,生产力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使得人们原来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可以模式化、程序化、标准化和重演化的惯例性常规劳动,越来越多地由自动化机器或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从而人们逐渐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超脱出来,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从事创造性活动。在创新劳动的推动下,人们终将由于“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人们才能够有更加充分而自由的时间从事自己热爱的活动,才能够逐步达到马克思所说的:“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从而不断追求和实现着人的解放和促进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创新劳动不断表现和确证着人的本质,不断创造和满足着人的需要,不断促进和实现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重要现象的当代,研究创新劳动就已经成为了迫切的理论需要和实践要求,这不仅可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和人学思想,而且可以为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的人的现实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