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验实体到关系存在

作者:尚小华 旷三平 来源:现代哲学 发布时间:2016-03-14 阅读量:0

——实体范畴的去魅与“再生”

尚小华 旷三平

【摘要】在理性形上学那里,实体范畴具有超验性质。超验实体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概念建构,进而为语词寻找一个逻辑支点;而且是一种形上的对象存在,它要形成一个永恒的超验世界。理性形上学的实体范畴具有观念论立场、本质独断、理论演绎三个特征。马克思哲学在批判超验实体范畴之后,以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个人、社会和历史的关系存在,进而在经济学分析中提出了基于经验的商品、价值和劳动实体的新用法。

【关键词】实体:关系;去魅;再生

中图分类号:B019.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660(2010) 02 - 0015 - 06

最早的实体( substance)乃是指存在于有形体内的单一性的物质,比如某一元素或原子,它们构成万物的真实始基。然而,理性形而上学在追求“是( being)”的过程中,对实体不断进行逻辑抽象,导致实体范畴成为晦暗不明却又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概念。在形而上学看来,实体不是常人所谓的经验可触物,而是抽象存在物。自柏拉图以降,对实体范畴的理解发生了一个回旋:从柏拉图的超验之“相”到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个别再到近代哲学的超验本质之“是”。马克思批判了超验实体,将实体的神秘世界拉回到地上的可触物中,完成了对实体形上色彩的去魅,并实现了实体的经验再生。

一、从双重路向到超验之“是”

——对超验实体范畴的不懈追求

实体范畴是个家族类似的概念,在不同的哲学理论可以做出不同的界定。本文的实体是从支撑物的意义上讲的。而超验实体特指理性形而上学概念体系中的最高的自在物、自为物、支撑物。对实体的把握可以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早期实体范畴的双重路向。这双重路向即共相实体的本质之路和个别实体的生成之路。它们分别源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区分了两个世界和两种现实:一种是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它是相对的现实;一种是永恒不变的本质世界或超验世界,它是绝对的现实。超验世界内的共相之“是”才是思维的把握对象,即思与“是”是同一的。因而,共相之“是”就是一个概念世界,其中每一个种概念都“是”,它们才是经验物的根据,经验物只是它们的模仿。这样,柏拉图第一个确立了实体范畴的超验性质。

亚里士多德将实体(ousia)作为经验物之内的存在。他首先在其早期的范畴理论中确立了经验个别(个别的人、个别的马)作为第一实体,接着在《形而上学》中认可了作为形式的实体。在范畴学说中,他通过语词分析推理出了“这一个”实体。从语法看,“这一个”只能做主词,只能作为被述说的对象而不能用于述说其它词。从存在论看,它们是一个在己之“是”,能够拥有持续性的变化属性,而自身存有不变。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是受柏拉图相论的影响导致。第二实体首先可以是“这一个”所在的属和种。因为,“属”、“种”也可以作为主词而被其它普遍词述说。如“人”、“动物”。第二实体说出了“这一个”的“什么”,是第一实体的本质所在。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还对经验个别区分为质料和形式,提出了形式塑造质料的说法,认为形式是实体。

2.实体范畴在近代的超验回归。在实体的态度上,经院哲学和近代哲学的主流被认为是柏拉图主义。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个别实体的主张在唯名论那里曾经有些抬头。然而,自新柏拉图主义始,追求普遍、超验、本质、不变、永恒的实体之“是”一直成为理性神学和理性形上学的代名词。

实体在近代理性形而上学那里除了强调其“基质”、“载体”的含义外,还被赋予了能动的主体色彩。除了共同认可的上帝实体,实体还主体化为“心灵”、“自我”、“精神”和“自然”。例如:“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我把实体理解为在自身内,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之所以还要赋予实体以主体的作用,因为,缺乏主动性的实体显然无法将关于外在物的世界的规定性以必然性的方式推导出来,世界万物的存在对于实体而言或者出于上帝、或者处于偶因。这种被动的实体在莱布尼茨那里被充满活力的拥有主体性的单子实体所取代。他认为,既然实体作为一切属性的主体,那么,一切属性及其历程都包含在实体中。“实体(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是不能光就它的没有任何能动性的赤裸裸的本质去设想的。能动性是一般实体的本质。”黑格尔更是叹为观止地将单子蕴涵的主体性发扬光大,直接将实体与主体二位一体化,从而演绎出了实体的终极版本——绝对实体。实体在概念自我建构的正、反、合的否定关系中成长壮大直至为绝对精神实体。否定关系的过程即实体存在的整个过程。“这种关系的绝对自身同一性,就是实体本身,作为必然性,乃是对这种内在性形式的否定,它因而设定其自身为现实性,但它又是对这种外在事物的否定。”可见,黑格尔以概念自我运动的过程为依托,透过整个范畴体系的不断否定实现了绝对精神的完美演绎,同时也实现了超验实体的彻底神秘化。

通观实体范畴可知:实体作为体现哲学的超越性的范畴,其存在是任何形上体系逻辑演绎的必然预设。然而,问题在于这种预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分析上,而应该回到真正的经验个别实体.观察其存在和变化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找到经验个别得以现实超越的方案,而不单单是逻辑体系的自足。由于实体被理性形而上学通过概念演绎进行修正、思辨和建构,因而,超验实体是一种被改装后的自在自为之物。它通过纯粹的思辨,悬置了运动和变化,悬置了经验个别所处的社会关系,因而是纯粹理论的体系。对于这种理论哲学的实体演绎,马克思哲学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体的神秘性,并提出了对实体的关系存在的解答。

二、超验逻辑的天国神话

——马克思对超验实体的批判

近代的核心哲学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正是这一关系产生了近代的实体和自我意识。“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产生了关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一切‘高深莫测的创造物’的问题。”对这一关系,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先验逻辑,试图为经验知识提供一个形上根基,摆脱主客对立框架下的“实体一意识“的符合论的形上困境。然而,对于范畴的先验分类,依然保留了自在之物对于经验的优先性。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则重新恢复了绝对主义的实体地位,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自我”重新登上了超验实体的位置。马克思哲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了对实体的批判。

其一,普遍优先的观念论立场。如同自我意识实体一样,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同样是一种实体预设,一样是观念形态的抽象物。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论的同时批判。马克思重点批判了黑格尔的观念论。在黑格尔看来,“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而实体的真理就是概念。”而这种真理观在马克思看来显然停留于概念内,将作为主词的经验个别性与本该作为宾词的普遍概念颠倒了。绝对概念僭越为主体性的实体,成为经验个别的能动本质,结果黑格尔认为“具有不同特点的现实的果实从此就只是虚幻的果实,而它们的真正的本质则是‘果实’这个‘实体’。”进一步,“黑格尔完成了实证唯心主义,他不仅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把整个历史也变成了思想的历史。”此后的青年黑格尔派都继承了这种观念王国内的“革命”,继续坚持超验实体对经验个别的优先地位。因此,实体兼主体的“自我意识”、“类”、“唯一者”成为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对象。这些变形的实体被马克思斥责为“废物”、“无稽之谈”、“高深莫测的创造物”、“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粪便”等用语。

其二,本质优于存在的独断论。实体范畴意义的本质主义,指把握经验个别所在的属、种即把握了经验个别全部。对于个人,黑格尔要把握理性,进而把握为概念,把个人归结为概念的显现,把个人的异质性视为完全被理性可以掌握的并纳入概念同一性框架内。经验个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被僵化崮定的概念自我运动所取代。马克思认为,近代唯物主义意义的实体范畴一样是本质主义的:“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对此,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拥有杂多的异质的感性综合体,反对对个别进行抽象把握。“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因此,他也就能够在头脑中消灭一切界限;可是,对于坏的感性来说,对于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丝毫不妨碍这些界限仍然继续存在。”此后,费尔巴哈将人归结为类、肉欲(男人、女人、片面的“德国人”):“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一切都是属于(注:施蒂纳的)‘人’,因此世界就变成了‘人的世界’。作为个人的圣物就是‘人’,在桑乔那里, ‘人’只是概念、观念的另一个名称而已。人们的这个脱离了现实事物的观念和思想,必然不是以现实的个人,而是以哲学观念中的个人,以脱离了自己的现实而只存在于思想中的那个‘人’,也就是人的概念为其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从丰富性的活动中的个人出发,反对任何对经验个体进行本质归结。

其三,理论优于实践的静观模式和确定性追求。静观模式表现为通过沉思、精神的“看”和逻辑概念来追求确定真理,进而把握永恒不变的知识。然而,当这种确定性知识被哲学家本人自觉运用于实践(生产、生活、道德、政治)领域时,或者如康德一样自觉地将确定性的原则作为调节性理想看待,或者如黑格尔一样要试图确定世界的每一个细节的存在。康德依靠三大实体方得以自足的道德绝对命令和善良意志显然有对原则局限性的自觉,但忽视无限丰富的个体的其它欲求,带来的依然是苍白的说教。“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体要求确定把握宇宙的秘密更不过是他本人的遐思。

费尔巴哈的人类学模式上依然是理论的和静观的。他“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他是一个“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的理论家。他反抗了自我意识实体,可是却使用了自然性的“类”的实体来设定人的本质,在理论根基上依然是纯粹的理论哲学。

从马克思对实体范畴批判的三个方面可以得出,所谓共相实体和经验个别实体都转化为一种理论哲学内的人工语言,都抽去了历史关系,抽去了特定的生活形式,更抽取了现实的人所拥有的种种“坏的感性”,因此是一种逻辑演绎、本质追求、理论模型。然而,在马克思哲学拒斥了超验实体观后,并没有放弃实体蕴含的超越性寻求。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以关系的视角来分析作为实体的个人、社会和历史。

三、实体即关系

——马克思对关系存在的社会认同

个人:超越性与有限性的关系体。在马克思看来,个人或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意义的说法,现实存在的是资本家、工人、地主或是农民,即存在的是关系中的个人。马克思既反对将“这一个”归结为某种受动性的原子存在物,也反对造物主般的精神存在物,而是在具体活动、具体关系的意义上的有限个人。这样的个人在改造自身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关系中不断成就其自身存在。个人人的关系存在首先是经验性的而非纯粹精神的。无论早期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设定还是后期对人的事实描述,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人要成为“什么”首先要看主体性的人朝向何种环境努力。早期的价值设定“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是纯思的活动,那么人表现为自我实体自由穿越于范畴演绎、变易;如果是经验的生产,那么人表现为具体环境的对象性改造及带来的具体实现。“人们的一切关系并不是从‘人’的纯粹概念中引申出来的,而是在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后期马克思更是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批判了超验实体下的人本主义立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更体现了人之为人在于个体力量与周围物质、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中实现。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哲学将人定位在历史关系中的人,即定位为暂时的工人、资本家、交换价值的创造者来看待,从而将当下资本关系中的人的存在视为物的依赖关系性存物。

社会:生产劳动的异化关系的扬弃过程。社会在黑格尔那里表现为唯实论的色彩,它认为,象征理性精神的国家,无法还原为个人及其行为的总和,理性国家具有独特的存有属性和目的性,个人不过是社会目的实现的手段,不能独立、必然地存在,因而只是偶然地暂时地维持相对性存在。社会有机体论是社会实体论的一个表述的方式。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社会目的论是神秘的、实体性的社会为根本立论点。那么,社会真的是有目的的实体存在吗?马克思哲学一方面坚持在社会关系中看待国家和制度,认为关系是过程,任何制度不过是劳动资料占有关系的物化结果;一方面反对割裂社会与个人的联系,主张纯粹个人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施蒂纳的“唯一者”之所以依然是虚假的个人解放,其要害在于忽略、否弃了劳动关系的重要位置,否定了群体社会对于个人生存和解放的基础地位。走出外在性异化关系制约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造异化关系、解放异化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体制,从而将异化关系转为自由活动的关系并纳入自身,成为自身关系的真实表现。

历史:社会关系的不断演进史。思辨哲学的历史是精神实体自我生成、确认和复归的历史。而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即生产劳动基础上的生成过程。历史的起点是满足物质需要的工具性劳动。需要、生产、交往构成的历史的关系存在的最初形态。

历史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是分工和交换。分工和交换在普鲁东那里被作为永恒的范畴存在于历史中,他把它们当作人的本性的要求,而没有考察分工和交换的历史运动。而马克思认为,不但分工和交换有其存在的社会关系,从而具有暂时性和特定性,甚至分工和交换所依据的“人的本性”也在变化中,永恒的本性只存在于概念设定中。“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从历史的主体的角度看,历史也不是黑格尔的超乎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演进,更不是施蒂纳描述的骑士、强盗和幽灵的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和生活关系的历史。这种历史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或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劳动共同体内的个性关系阶段。判断任何历史的标志在于劳动交往关系处于何种阶段之上。最后,历史的实现在于时间性。历史没有本质,只有劳动关系不断的自我演进和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个体和社会。基于此,所谓个体的具体个性必须依赖于科技变革带来的自由时的延长。

总之,马克思的将实体范畴关系化的要义在于:在物质性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个体、社会和历史,以社会物质关系的变革来把握实体的运动方式。“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实体和关系的差异在于,前者关注的是过去、演绎、原理、确定性,后者关注的则是未来、归纳、发现、不确定性。基于此定位,马克思哲学眼里的人、社会和历史就不再是既成概念,而是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产物。

四、实体范畴在经济学批判中的“再生”

在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中,透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资本积累等历史现象的分析,实体被赋予了自然物(金、银)、价值和劳动。作为自然物意义上的实体即经验物体。而价值和劳动实体虽然是幽灵般地存在于商品、货币和资本之中,但不再是超验不变的对象,而是经验关系(劳动关系)的抽象,是历史性的事态存在,因而是关系性存在。

1.作为财富的商品、货币实体。马克思在经验的意义上接受传统的第一实体作为基质的意义,实体即具体物、物体。此种意义的实体即自然属性的承载物。商品的承载物乃是特殊商品,货币的承载物乃是金和银。“特殊商品的总体构成财富的实体。……货币的自然实体即金银。”在马克思看来,商品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意义的商品只是在普遍意义的交换之前才是交换的真实目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流通使得商品的自然实体不再是交换的目的,商品内含的社会劳动的量才是商品存在的真正内容。因此,商品的各种特殊实体即作为有用的具体商品不再是政治经济学考察的目的。

2.作为关系存在的交换价值实体。交换价值或价值实体无非是人们互相间生产活动的关系。价值实体存在于商品、货币和资本里面,而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商品、货币和资本都是一种交换关系的存在,因而,价值实体也是关系性的存在。对于商品,“被设定为交换价值的产品,本质上已经不再规定为简单的产品;它被看作和它的自然的质不同的质;它被看作是一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一般的关系,不是对一种商品的关系,而是对一切商品的关系,对一切可能的产品的关系。”对于货币,“交换价值构成货币实体。”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因此,作为货币一般,它同样摆脱了其自然属性的金银实体,而成为一种交换价值的关系性存在。“货币不是东西,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可见,货币的关系存在也反映了价值实体的关系存在。同理,资本无非是产出剩余价值的货币或商品,是积累了的劳动,是对他人的劳动的占有关系下的积累物。

3.作关系存在的劳动实体。商品的二重性基于劳动的二重性,因此,劳动实体直接地是交换价值的实体,间接地是商品的实体。作为价值的实体,同质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才是交换价值所交换的真正内容。“劳动时间的量,即交换价值的现实的共同实体的量。”作为商品的深层次意义上的实体,劳动实体是对商品的进一步抽象。“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是以劳动作为商品实体和劳动时间作为商品尺度为前提的。……交换价值是以社会劳动作为一切产品的实体为提的,而完全撇开产品的自然性质。……商品的社会实体即劳动。

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实体是一种历史性的二重性存在物。作为自然关系(物理属性)存在,体现为自然实体(具体商品物);作为社会关系存在,体现为社会实体(价值、劳动)。社会实体带有幽灵般的形上色彩,是“非感觉的感觉”、“非存在的存在”。如果对社会实体这种一般物继续探寻,其背后是社会分工差异基础上的生产关系。

商品、价值、货币、劳动诸实体具有马克思哲学独特的意蕴:它立足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是历史性的;它展现在具体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流通循环中,因此是经验性的;它是一种个体之为他存在方式,因此是关系性的。在这些实体的背后有个体和社会关系的支撑。在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下,这些实体统统独立于个体,变为抽象的一般关系,并反过来支配个体的存在。因此,消灭实体意味着消灭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个体重新占有作为自身力的种种对象化关系。

结语:马克思关系范畴的当代指归

马克思反对的实体范畴是这样的一种抽象物或逻辑虚构物:概念性存在、拥有确定的本质定义、意义不可还原、为经验个别物奠基。超验实体作为理性形上学的核心范畴和集中体现,乃是理论哲学之最高据点,也是范畴之最高依据、表象之最终本质、样式(思想或广延)之最终载体、主体之最后复归、动中之静、变中之永恒。

在接受日常经验意识的层面上,马克思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的优先存在。但同时,马克思不是对经验个别实体纯粹概念式的范畴分析,而是以关系存在的维度来分析具体实体物——商品、货币,并以其背后的社会关系为支撑。因此,从关系存在的视角梳理马克思对传统实体观的批判,这对于从根基深处探讨马克思哲学理论、寻找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结合点、乃至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都是颇有收益的一种研究进路。

(责任编辑 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