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原创:杨茵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20 阅读量:0

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这次网络培训学习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虽然平时忙于学校的教学任务,但是工作之余,给自己充充电,提升专业素养,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这次网络培训是平时只注重教学实践,而忽视了理论学习与研讨的有益补充。所以这样的培训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所需要的。现将这次远程网络研修总结如下:

一、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这次学习,有幸聆听了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精彩讲座,真是饱尝了一顿丰富的大餐。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礼仪。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着学生,我们要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正所谓校园处处皆育人,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我们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面对教育的综合改革,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教育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目标迈进,专家们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让我们清晰地知道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奋斗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面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文言文的教学、阅读教学等,虽然平时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看了这些一线教师的讲座后,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了。赵谦翔、袁志勇两位老师的成长历程,让我深受触发,他们这种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做一名老师,就要像他们那样,是学者、专家,而不是做一个教书匠。在与同伴的交流研讨中,我也获得了很多丰富的知识,积极参与研讨,及时把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二、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收获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中,我丝毫不敢松懈,及时阅读、浏览简报,了解培训的最新动态,同时对于同伴的作品,只要是一些教学中新鲜的经验、做法或者见解独到的观点,我都耐心地阅读、反思,及时做好笔记,以便将来在教学中有所应用。在答疑活动中,我也提交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三、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校本研修活动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工作,所以借助这次网络研修学习活动,与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三备两磨的研修环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实效。最初,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准备了一篇基于网络媒体下(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经过教研组的集体讨论研究,指出了备课的不足之处,我认真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进行课堂教学,教研组全员参与听课,结束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教研组成员对我的课也进行了诚恳的评价,让我收获不少。

由于本节课是基于网络媒体教学的,所以在备课环节,我就注重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熟练水平。当然,这堂课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这次我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全体参与到这堂课的设计中来,再次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经过几次的上课、评课、修改,最终完成了一篇出色的教学设计和一堂精彩的课。
    四、教学行为的改进及对培训的建议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场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更新与提升。经过这样的培训,必然导致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平等合作、互相交流的模式,语文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具有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如何用好语文课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想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有所转变。

我的课堂教学是活泼而严肃的,是知识与能力的体现,是情感的升华,是从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开始的。培训总是短暂的,虽有点恋恋不舍,但最终是要结束的。我希望这样的培训以后时间能再长一点,因为既要忙于平时的工作,还要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学习难免分心,精力稍显不足,很感谢为这次培训辛勤付出的工作者们。 

(作者单位:抚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