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24年4月参加了江西省2023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开启了4800分钟的学习旅程。本次学习的内容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升级》《学校管理实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部署》《职业教育改革热点创新研究》等。在这里,我又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疑是一次人生知识旅途中的又一次洗礼,又一次充电。我于2023年9月调入中职学校,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无论是从学校层面,从学生层面,还是从教师层面于我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在本次课程中,主讲教授、专家深入浅出地阐明理论,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为我们介绍讲解,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管理水平。
在研修过程中,我认真观看各个专家、教授的视频录像,学习各位老师的优秀教案和教学方法,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作为学校的一名行政管理者,也更新了教育理念,了解了当下是“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学习环境、教学范式、课程模式、学习方式、学校管理、教育评价、学校组织结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七一”庆祝建党百年讲话中提出了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深入践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渗入思政元素是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得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同向同行,才能真正发挥出教师的“红色引擎”作用,把青年学生真正教育引导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专业课、公共课的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讲好,把国史、党史讲好,把思政课讲好,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努力造就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深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光荣且重大,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性和坚定性,肩负新时代育人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斗。今后我更要注重学习、敢于担当、求真务实,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一定坚定信心,努力探索,在思维上瞄准前沿,在思路上创新发展,在实践上领先一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向前。
(作者单位:抚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