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

作者:郁云宝 叶乔伊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发布时间:2016-07-21 阅读量:0

[摘要]本文基于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面临转型困境的现实,考察了统一战线优势对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统一战线各优势对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重要性依次为人才荟萃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并不是统一战线各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优势之间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统一战线优势;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2-0055-04

据辽宁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可知,2008年末,辽宁省全省企业法人有243784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17517个,占全省企业的89.2%,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55%。同时,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对全省的税收和就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缴税879亿元;安排就业人员达1049万人,占全省70%以上。由此可见,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对辽宁省发展的重要影响。然而面对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辽宁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其中许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非公有制企业纷纷倒闭,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残酷的考验。

基于对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趋势科学分析的研究成果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转型发展是摆在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面前的必由之路。研究统一战线优势与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关系,帮助和引导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不仅对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也对在新时期发挥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优势具有新的意义。

一、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1.人才匮乏且分布不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素质高学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稀少;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分布不均衡,尤其在传统行业中的人才偏少。

2.思想认识不够。有些非公有制企业认为转型成本高、周期长、风险高,会影响其稳定收益,甚至转型失败还可能导致其破产。因此,转型意识被动,甚至主观上拒绝转型。

3.创新改革有瓶颈。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人才数量少、研发力量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其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4.管理水平不高。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对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风险监控机制不健全,管理行为仅凭经验和感觉,容易导致决策失误,难以做大做强。

5.融资困难。非公有制企业缺乏有效融资渠道,又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项,转型资金紧张,风险大,成本高。

6.政策支持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在某些垄断行业和公益性领域的进入上存在限制多和体制机制障碍。

7.摩擦和矛盾较多。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对外存在与其它企业的贸易摩擦和竞争矛盾,对内他存在与企业员工利益分配、公平效率、发展理念不同等矛盾。

二、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存在问题的原因

1.推动转型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选择。为了解决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转变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发展方式,政府需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宏观调控,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然而在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人才支持、科技投入、政策保障、融资畅通等,这都会增加政府和企业的成本与风险。如何在推动转型的同时,又能保持经济健康增长,这成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面临的“两难”选择。

2.推动转型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难”选择。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形势严峻。此时,推动转型必然会伴随着失业的进一步加剧,失业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增加人们的怨恨情绪。在生活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他们也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如何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这成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面临的另一个“两难”选择。

3.地方政府在推动转型方面缺乏动力。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较强的依赖,且为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其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动力。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

4.经济转型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成本。由于利益驱使,企业大都涌向热门厚利的行业,这就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的现象,使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面临比以往更高的成本。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都没有有效地利用工商联等载体,缺乏服务平台。

三、统一战线优势与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关系的理论分析

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和整体优势为破解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难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转型提供人才动力。统一战线主要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社会精英构成的人才群体。其基本特点是:人才数量大,分布领域广,专业人才多。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所以,统一战线的这种人才优势可以为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的转型提供人才动力。

2.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提供政治保障。统一战线具有能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凝聚有效力量、攻破所遇困难的政治优势。其显著的政治优势体现在: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程序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如每年的各级人大、政协会议、党委政府会议都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成员的意见,建立情况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决策形成和落实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政策保障献计出力。因此,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能为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提供政治保障。

3.统一战线的协调服务优势是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润滑剂。统一战线具有能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协调服务、整合资源、创造商机的功能优势。受冷战思维的影响,西方国家常将各种借口制造商业摩擦和矛盾,妄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以商会出面化解摩擦和矛盾,可以起到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统一战线的协调服务功能优势可以是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润滑剂。

4.统一战线的联系广泛优势是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服务平台。该优势具有组织健全、载体丰富、亦官亦民、灵活多样的特点。工商联通过与海内外工商界的联系,积极宣传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提供有效整合国内外市场资源的良好机会。海外联谊会是联络、沟通海外各界人士的重要依托。光彩事业促进会、侨联、台办等各类商会等都是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的重要载体。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搭建和完善多种服务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所以,统一战线的联系广泛优势可以是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服务平台。

5.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是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法宝。统一战线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是因为统一战线整体优势的发挥。其整体优势的发挥不是其各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优势的协调配合。只有将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政治优势、功能优势、联系广泛优势按权重比例相应的投入并协调互动才能发挥统一战线整体强大的优势。只有使统一战线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熏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熏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可以是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法宝。

四、统一战线优势对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1.统一战线优势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面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非公有制企业转型所遇到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结合统一战线各优势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1)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设计任何评价指标体系都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本文构建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一是系统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够多角度、完整地反映出影响统一战线优势发挥的因素,能够客观、综合、科学地评价统一战线优势。二是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是所有评价对象的共性反映,对于难以量化的定性评价指标要明确其含义,以便真实地反映指标的性质。主要使用专家法进行指标量化处理,对获取的真实可靠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三是简明科学性原则。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的大小要合适,指标体系过于庞大,层次过多,指标过细,会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对细小问题的关注,不利于反映统一战线优势的客观真实情况。四是灵活实效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具体指标与评价标准的设置在保证客观性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单,不要过高或过低,要突出重点,尽量使其在实践管理中易操作实行。

(2)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初建。目前,有关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评价研究上。本文正是基于前人对统一战线的大量定性研究和前文的分析总结,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共整合和预选出符合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原则的27个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

(3)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在初步确定统一战线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后,进一步进行了专家访谈,剔除设计不当的指标:使命和责任心、政治制度、政策制度、知识结构。其中使命和责任心剔除的原因为,人才荟萃主要集中在领导和个体两方面,个体主要强调个体的感知,如受尊重、价值等,且使命和责任心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描述,因此可以不予考虑。考虑到政治制度的这项指标能够在政治作风和文化中较好的体现,为避免重复性,所以此指标被剔除。政策制度、知识结构2项指标被剔除掉,是因为该2项指标与其他子指标存在交叉重复关系。综上,经过专家访谈进一步提炼之后的4个二级指标即人才荟萃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23个三级指标即对人才荟萃优势的评价指标有事业感、人才受尊重度、人才价值定位、领导的魅力、企业家精神;对政治优势的评价指标有执政党、政治体制、指导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政治作风、政治文化,对协调服务优势的评价指标有工作机制、议政建言渠道、基层统战组织建设、信息获取、民族宗教、思想认识、社会联系、经济发展差异,对联系广泛优势的评价指标有爱国精神、政策制度、载体、爱心。

2.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王焕培(2012)分析了统一战线对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有优势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据此可以建立统一战线优势与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关系模型,如图1:

由此可以提出假设:

H1:人才荟萃优势可以促进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H2:政治优势可以促进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H3:协调服务优势可以促进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H4:联系广泛优势可以促进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3.数据收集和统一战线整体优势的因子分析。通过向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7份,回收率为92.8%,其中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达82.3%。通过对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可靠性统计量表、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的结果。

本文的Cronbach ɑ信度系数为0.957﹥0.7,代表本文收集的数据具有高信度。本文测量量表的KMO值为0.852,大于0.7,所以选取的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的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10583.989,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本文对影响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23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四个公因子,它们解释了整个变量的84.053%。

将旋转成分矩阵得出的四个公因子重新命名为:人才荟萃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和联系广泛优势。

五、统一战线整体优势对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归纳的四个因子继续做回归分析,指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模型。

由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拟合度检验表可以得出?熏判定系数R2为0.590,调整判定系数R2为0.661,说明以上得到的四个因子有66.1%的可能性去解释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因此,拟合优度较理想。

由方差分析表可知回归方程整体上的有效程度,其中F检验的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模型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基本成线性关系,方程高度显著有效。由回归系数表1可建立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的估计方程为:

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0.417?觹人才荟萃优势+0.342?觹政治优势+0.223?觹协调服务优势+0.129?觹联系广泛优势-0.531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才荟萃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

六、结论与建议

1.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这种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发挥统一战线整体优势能够有效地帮助和引导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2.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并不是统一战线各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优势之间的协调配合。统一战线各优势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才荟萃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对于辽宁省的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只有将这四个优势按回归方程的权重比例进行相应的投入并协调互动,才能发挥统一战线整体更强大的优势,以促进其转型。

3.非公有制企业转型逐步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艰难甚至是痛苦的博弈、循序渐进,逐渐找到合适的实践途径,凝聚更多的人才,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利用好工商联、侨联、台办、各类商会等载体,树立企业转型升级的价值观,最终实现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成功地转型。

参考文献:

[1]全毅.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7).

[2]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

[3]王焕培.发挥统战优势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4]宋海琼,迟琳.统一战线视阈中的非公有制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5]刘雅莉.统一战线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功能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2).

[6]唐小芹.统一战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的挑战及优势发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7]赵子涛.转型背景下的人才资源聚集分析[J].领导科学,2009,(6).

[8]崔永.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熏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J].经济观察,2008,(11).

责任编辑 宫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