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密派何长工赴粤寻朱德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1927年9月,秋风萧瑟,枫叶如火。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部队有了新的转机,向井冈山古城进军,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了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把正在南粤活动的南昌起义部队找回来。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派谁去做呢?毛泽东思虑好久,百般斟酌,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人——何长工。

当时,毛泽东住在茨坪的一户农家小院子里。院中有农具,有铁锁和石磨等物,他打算以用具为题,出联考考这个人,看他的应变能力如何。傍晚时分,毛泽东派警卫员将正准备吃饭的何长工叫到身边。何长工,原名何垫,湖南华容人,曾赴法国勤工俭学,时任一团卫生队党代表。毛泽东对何长工说,有一个特殊任务非要你完成不可。没等何长工问什么任务,毛泽东接着说,我先出一联,你能应对吗?何长工说:“请您出吧!我试试看。”毛泽东指着门锁说:“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敌人。”何长工一听,大为震惊,好一幅连环妙联,正在为难时,忽然望见石磨,触景生情吟道:“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寥寥15个字,把谷在磨下变成白米的情景展现出来。毛泽东细品奇联,“谷”与“门”字出现四次,均为名词;“磨”与“锁”字亦同样出现四次,但词性不同,“谷磨”的“磨”和后面两个“磨转”的“磨”字均为名词,而“磨谷”的“磨”字则均是动词。一口气对出下联,如此工整,实在不易。何长工机智反应,让毛泽东对他充满了信心,于是说出了要他立即南下广东寻找南昌起义部队的任务。毛泽东一再嘱咐何长工此行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当问他有难度没有?何长工望着毛泽东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坚定地回答:“请毛委员放心,这个任务我担当了,即使找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们。”毛泽东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原来,朱德、贺龙、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军的一部分队伍转战福建、江西,历尽干难万险,最后到达广东。他们为保存革命的火种,采取了许多巧妙办法,转移敌人的视线。朱德利用军阀范石生这个老同学的关系,暂时将起义队伍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一个团隐蔽下来,暗借自己名字“玉阶”二字之形,改名王楷,担任这个团的团长,驻扎在广东韶关犁铺头的一个小镇里。而这个小镇地势十分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于退守,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小镇的沿途,封锁严密,设有层层关卡,可谓壁垒森严。

何长工身负重任,胆大心细,如何躲过敌人的搜查,胜利完成这一任务,他先后设计了几种方法,可是都一一否定了。这让何长工一时陷入了困境。正在苦恼之时,何长工突然听到几声猪崽叫。他起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农妇买回来一头小猪。何长工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第二天,他身着一件破衣裳,脚穿一双旧草鞋,满腿泥巴,肩上挑着竹篮,里面有几只猪娃子,一副贩猪小贩的模样。何长工沿途抄小路,翻山越涧,尽量减少与敌人正面接触。一路上,他小心翼翼,随时准备应对盘问。当他行至湖南酃县沔渡时,果然遭遇民团的搜捕,一个自称团长的麻脸大汉喝问:“干什么的?”何长工不慌不急地回答道:“贩猪的。”“什么贩猪、贩羊的,我看是共匪吧!”“老总你别开玩笑,你看我像吗?”敌人火了,厉声质问道:“姓啥?”何长工漫不经心地答道:“姓何。”“什么河呀溪呀的?”“不是溪河而是省主席的何。”麻脸团长对他扫了一眼,不问青红皂白,气势汹汹地说:“管他活(可)不活(何),杀了他再说。”何长工马上想到何键,沉着应付,急中生智地说:“团长,你杀了我容易办到,可将来有人要你赔何某人的头,那时你就不容易办到了。”没想到这个何姓倒是帮了大忙,麻脸团长竟然误认为此何与彼何有什么瓜葛,即刻低声下气地问道:“你真是何键的何?”何长工故意摆出架式,趁势插上一句:“长官,日后用得着何某的话,说一声即是。”麻脸团长大概想到了自己的前途吧,不仅不敢下毒手,而且还给开了路条。何长工心中好笑,随便一句话竟改变了命运,他靠着这个护身符,一路顺风地搭船直抵长沙。又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帮助下,乘上了军阀见了都“退避三舍,高抬贵手,只查货不查人”的日本轮船,一船搭到了武汉。后赴香港,稍事停留后,直奔赴广州城里,秘密打听朱德部队的消息。

此时,正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反动军阀如临大敌般疯狂捕杀革命者,广州城内到处设卡张贴通缉令,警车昼夜嘶鸣,无数革命者倒在敌人屠刀下。从广州到韶关的铁路也被破坏了,一片惨景。何长工装扮成病人,有意从敌营哨兵眼下通过,由于动作逼真,敌人未曾生疑。他还大胆地与一个曾有过一面之交的方绅士打上了照面,在他开的一家高级客房暂且躲藏几日,直等铁路修通后,他才搭上火车,来到韶关。

在那种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寻找南昌起义的部队比登天还难。何况朱德他们为了与敌人周旋,常常改用其他名称,使人真假难辨。何长工像大海捞针一样,苦苦寻找起义部队的蛛丝马迹。直到12月26日,他才有点眉目,找到了犁铺头。殊不知,朱德已经改换了名字,还是毫无消息。何长工在梨铺头等了一天没有动静,只得放弃,再次寻找新的线索。

那天,何长工打算休息一下,到韶关的一个澡堂洗澡。不料,一进去就遇上范石生部的几个军官正在洗澡。他本想离开,转念又想,也许能从中听到点什么。澡堂的人很多,热气蒸发,雾气漾漾,谁也看不清谁。那几个军官也没留意何长工,只听见他们在议论:“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叫朱德,又名朱玉阶,跟我们范军长是老同学,关系很铁。”另一个说:“那是同学时代,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对他要有严密的戒备。”何长工听到“朱德”这个名字时心头一动,暗想:“是不是玉阶改名王楷?”这个无意中获得的消息,使何长工兴奋极了,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总算让他找到了朱德的下落了。何长工没等洗完澡,便赶回住处打点行装,顾不得天黑路远,立即离开韶关,向西北走去。

犁铺头离韶关约40多里路,是一条极其艰难的崎岖山路。沿途除了敌人哨卡如林外,还有土匪出没无常。何长工眉头一皱,又来了主意,他利用广东华侨多,且多是大户,军队不敢盘查的情况,将计就计,穿着西装,套上一件黄呢大衣,脚蹬黄皮靴,装成了财大气粗的官家子弟。这个办法果真奏效,一路上顺利地通过了范石生部队的岗哨。谁知就在他刚要进入境内之时,几个绿林土匪持刀将他围住了。土匪见何长工如此打扮,料想他一定是个有钱的富家子弟,于是抓住他的衣领,逼何长工给买路钱。可是此时的何长工除了一身阔打扮外,身无分文。土匪说:“无钱那就用头祭刀。”眼看他们就耍动手,幸好何长工有一张能说善辩的利嘴,他不卑不亢地说:“兄弟不是要钱吗?我家有的是,待我转身一定照付不误。如果你们把我杀了,欠条人命又得不到什么,反而不利。”他的话,骗过了嗜财如命的土匪,何长工从虎口中安全脱身。

拂晓时分,何长工到达了犁铺头。当进入王楷防区时,盘查极为严密。士兵不知道何长工的底细,于是就将他捆绑起来,眼睛蒙上黑巾,押解到司令部。当朱德问明情况后,才给何长工松绑。何长工揉了揉酸麻的双臂激动地说:“我是毛委员派来找你们队伍的!”接着,他把毛泽东交代的任务和在途中多次遇险的情况以及意外获得消息找到这里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朱德作了报告。

朱德听了何长工的叙述,觉得虽然没有纰漏,但不敢轻易相信。为防有诈,朱德向何长工详细地了解井冈山区的地形、群众、物产等情况,何长工一一作答,十分流畅、自然。经过考验,朱德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浓眉大眼中透着坚毅的目光,对何长工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你赶快回井冈山,告诉毛泽东同志,我们正在策动湘南暴动,要把队伍拉大,把根据地搞起来,我负责转达陈毅和贺龙同志。”这天晚上,朱德与何长工彻夜长谈。对何长工的机智和胆识,朱德十分欣赏。

翌日黎明,何长工带着署名“王楷”的介绍信,在党的秘密交通和联络员的协助下,离开广东,踏上了返回井冈山的征程。一路上又是千辛万苦,辗转数日,终于回到井冈山。毛泽东还没有等何长工开口,就满有把握地迎上前握住何长工的手说:“欢迎你凯旋归来。”从此,毛泽东对何长工信任有加,称他是文武全才。

1928年4月,朱德带领这支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