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乃国之器。历史和现实发展告诉我们: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是治国之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党管人才的经验和理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治军治党治国多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和民族的振兴,一刻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保证。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呼唤新的人才观和人才机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搭建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平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结合新时代特点地去学习,结合新实际、新情况去贯彻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及其精神。
一、“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开展工作的一贯思路
邓小平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人才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军队的元勋,对军事人才的重视的同时,小平同志就开始注意和研究对有知识的、有文化的“文才”的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问题。如邓小平1941年在总结部队文化工作时谈到:“对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发挥得不够,同时对后起的文化工作者的培养工作也做得不够,致使今天部队有文化干部荒的现象,使连队文化宣传工作受到影响。”
在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更是把尊重人才落实到实处。众所周知,文革十年,高考制度被废除10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匮乏和断档局面。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力排众议,大声疾呼:“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恢复高考使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方针得以贯彻和落实。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和科学原则的重新确立,使一大批知识青年脱颖而出,给社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邓小平以“总设计师”的眼光,敏锐地观察到:能不能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和人才,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郑重地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智力劳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因此,邓小平在谈话中多次亲切地呼唤“老九不能走”,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并强调要把“老九”提到第一,充分体现了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求实作风。
二、“人才难得”是邓小平治国兴邦的求贤呼声
“人才难得”曾是毛泽东同志给予邓小平的高度评价。邓小平一生 “三落三起”,不仅是党和国家难得的英才、伟才,而且“人才难得”也是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切身体会出的经验。邓小平有着深刻的人才忧患意识,极为重视并始终关注人才问题,认为人才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打倒“四人帮”后,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搞现代化建设“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道出了人才问题的实质。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学说,丰富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把人才问题提到了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的高度,摆到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直强调机遇难得,人才难得。他说:“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的确是人才难得啊。”邓小平认为“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因此,他反复强调:“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人才。”邓小平深情地断言:只有“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作为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不缺人,缺得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优秀专门人才。邓小平期望“哪一天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就好了。”面对人才难得的局面,邓小平感慨地发出:要“珍视人才”呵!邓小平认为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表现。他呼吁:我们要提高教育和科技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对此,他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因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三、“德才兼备”是邓小平选拔人才的标准所在
坚持德才兼备德标准,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德与才、红与专的关系。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所谓“才”,就是干革命事业的才能,有真才实学,能够办事。“红”就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就是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建设的专业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可见德与才、红与专是统一的,相一致的。邓小平认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又红又专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的要求”,“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就会损害人民的利益。“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邓小平强调:“选拔人,第一个是政治条件。”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他强调其中一条就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和实现干部“四化”方针,是邓小平将德才兼备标准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重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干部年轻化要当作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目标。”他指示,今后选拔干部,关键问题是选比较年轻的,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无论什么岗位,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邓小平诙谐地说,只有把干部“四化”这件事做好了,才有资格去见马克思。党的十二大把干部队伍建设要实现“四化”写入了党章,成为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衡量新型人才的模式和指导性标准。
四、“任人唯贤”是邓小平强调的根本用人机制
选人视野要开阔,广开进贤之路,这是培养选拔使用人才坚持任人唯贤原则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贤任能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党用人机制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认为,选贤任能,历来不易,“选贤任能也是革命。”他实事求是地指出:“不客气地讲,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表达道:“现在我们起用人,要抛弃一切成见,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过去毛主席就曾经长期敢于用反对过他的人。”用人不要搞小圈子,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他诚恳告诫全党,用人不能搞亲亲疏疏,强调“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他批评一些同志只看到周围熟悉的一点人,总在原来的一些人中打圈子,不会深入到群众中选拔人才,这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强调:“选人不完全是从党的系统里面选,视野要开阔一点,”工人、农民中有人才,战士中有人才,中小学教师中也有人才。“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被按住了。”总之,要广开进贤之路,搞五湖四海,反对任人唯亲。从执政的角度看,这也是衡量执政党成熟与否的标志。
邓小平认为,坚持任人唯贤,“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习惯做法。“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它阻碍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干,他十分赞赏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就是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坚决克服不从长远看问题的短视观点,“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他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后来居上。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不管年龄大小,辈分高低,要放手提拔。其中特别优秀的,邓小平说:“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 他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时,再次表达了这一思想:“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
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任人唯贤,必须反对求全责备。邓小平认为人才也是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对各种人的情况需要作具体分析,辨证地对待。毛泽东同志说过,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他要求,在选人用人上不要求全责备。强调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
总之,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四个必须尊重”,即“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邓小平所提倡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蔚然成风、深入人心,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003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强调,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而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的邓小平人才思想无疑可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人才思想内涵丰富、精神博大,贯穿于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所以应从整体上把握它。新时代呼唤新的人才观和人才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管人才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呼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认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来。”这三个“更加”和一个慧眼、一个诚意、一个胆识、一个雅量、一个良方,可以说是党管人才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是党的人才工作思想的新时代结晶,同时也是对邓小平人才思想创新性地继承和发展。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这必须结合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以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人才强国的理念指导下,去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人才观思想,探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个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需要解决新情况,抓住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代机遇,积极开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才会显著提高,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才会稳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作者:侯志水,系吉林大学马克思学院研究生教研室副教授;潘淑琴,吉林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讲师。
注: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途径研究,编号:JJKH20190259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