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第一支东北抗日武装创建者之一孟泾清

作者:怡民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10-10 阅读量:0

在牡丹江市铁岭河南山的烈士陵园里,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抗美援朝烈士墓区内有一块最为高大的墓碑,那是为一位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英勇献身的优秀军事将领和党的工作者而立的。这个人就是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抗联四军前身)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孟泾清烈士。

建立吉林抗日救国军秘密党支部

孟泾清1905年生于山东,193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中共党员李延禄在王德林救国军任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后不久,孟泾清受组织委派来到了救国军。李延禄在补充团团部接待了这个来自哈工大的大学生。他上下打量了打量中等身材、面庞英俊、鼻直口方、眼睛明亮、眉宇间蕴藏着坚毅与成熟的孟泾清,第一眼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互相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孟泾清首先向李延禄传达了党组织的有关要求,随后李延禄向孟泾清介绍了救国军的简要情况,两人由此成为了亲密的战友。不久,孟泾清被任命为救国军参议长,随即按照党组织要求,在救国军中建立了中共秘密支部,他任支部书记。

从来到救国军的第一天起,孟泾清就时刻注意自己在救国军中的一言一行,训练中身体力行,生活中关心部属,并经常将自己创作的抗日歌曲教给战士们传唱,通过歌曲点燃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很快便和救国军的战士们打成了一片。战士们都很尊重这位极有亲和力的参议长。作为秘密党支部书记,他非常注重在救国军士兵中发现培养人才,发展党的组织,如左征、朴根重、史忠恒、李凤山、杨太和等先后被发展为中共党员,成为补充团的骨干,为日后发展党创建的抗日武装发挥了重要作用。

策划镜泊湖连环战

1932年2月,李延禄指挥部队连续攻克敦化、额穆、蛟河3座县城。惊慌失措的敌人急忙增兵前来围剿。一时大军压境,救国军高层领导意见不一,副总指挥孔宪荣等主张逃跑。孟泾清与李延禄召集党员开会研究。会上,孟泾清坚定地说:“就是他们把部队都拉到山上去,我们也要带领补充团700人抗日!”随后,他们向补充团的战士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励战士们英勇杀敌。他们的抗日决心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为了统一意见,王德林在棺材脸子村召集高级军事会议。李延禄与孟泾清力排众议,主张搞奇袭打伏击,并讲了此战必胜的有利条件。王德林最终下了决心,说:“你们年青人决心这样大,我一个54岁的人啦,不能成功,还能成仁哩!”会上,大家同意了孟泾清和李延禄在镜泊湖山区打伏击的意见。李延禄与孟泾清经过实地考察,选择了牡丹江流入镜泊湖的大河口北侧“墙缝”一带高地作为伏击战的阵地。王德林让李延禄带领补充团前往“墙缝”设伏,并送去了所有库存的手榴弹。3月13日后半夜,日军进抵“墙缝”山下,李延禄一声枪响,700勇士一跃而起,手榴弹纷纷落下,爆炸声中,日军死伤一片。战斗进行了数个小时,补充团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大河口北侧到处是日军尸体和伤兵。战后,救国军共缴获枪械3500余支,可见日寇在牡丹江大河口遭受了“九一八”以来最大的伤亡。

建立北满第一个兵工厂

镜泊湖连环战胜利结束后部队北上,孟泾清向党员们秘密传达了中共吉东局党委的会议精神和对李延禄的个人指示:要秘密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而要创建自己的武装,武器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团用大河口缴获的枪支武装起来,而矿工营干余战士却一直赤手空拳。于是,他们用救国军军械处废弃的老步枪,先武装了宁安工农义勇队。

孟泾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是学机械制造的,此前他看到救国军装备落后,就曾想用自己所学,建一所兵工厂,把救国军军械处废弃不要的武器和装备修好。在大河口缴获的枪支中有1500支是残损的,这又使他想到了此事。这时,他想起在宁安“大磨”——面粉厂看到过一些机械设备,于是就想利用这些设备建个兵工厂。当时,救国军总部已移到东宁三岔口,他就向王德林提出把这些机械设备运到东宁改建兵工厂的计划,得到了王德林的批准。设备运到三岔口后,孟泾清言传身教,和战士们一起拆修组装,不多久就建成了一所兵工厂。在地下党员、铁路工人张林的帮助下,那1500支残损步枪也顺利运到三岔口。盂泾清带领战士日以夜继,边学边修,将其全部修复。就是用这第一批修复好的步枪,武装了从延吉老头沟入伍的第二批约2000名煤矿工人,他们后来组建为补充二团,成为以后抗联四军的骨干。当时参加运机械、运枪支、改建兵工厂的铁路工人张林,解放后担任了哈尔滨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建立我党领导的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

1933年1月,李延禄、孟泾清根据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率抗日游击总队二、三团到达宁安西南的和尚屯(今沙兰镇和盛村),联络王毓峰的步兵营和冯守臣的骑兵营。经宁安县委批准,扩建为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不久,在宁安南部的孟寡妇屯召开成立大会,李延禄为司令,孟泾清任政委,张建东为参谋长,编成3个团、2个独立营和1个游击支队。

1933年3月3日,李延禄、孟泾清率部开赴东满汪清县活动。3月中旬,到达汪清县嘎呀河区的马家大屯,受到东满抗日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官兵们深受鼓舞。3月下旬,日军调集延吉、和龙、珲春、汪清4县的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李延禄、孟泾清制定了由抗日救国军、别动队和金日成率领的汪清游击队联合作战的方案。3月30日拂晓,守候在4个山口的部队相继接敌,激战终日,毙伤敌人200余。马家大屯保卫战首战告捷,缴获长短枪250余支、追击炮4门及一批子弹、军需等物品。

1933年4月3日,中共吉东局召开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书记童长荣传达了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并决定留孟泾清在吉东局工作。

1934年6月,根据东满特委的指示,绥宁反日同盟军党委会决定:留小部分队伍在宁安坚持游击活动,孟泾清为留守部队主任。

策划刁翎、林口连环战

1934年9月,李延禄联合赵尚志率领的抗联三军等武装,准备攻打南刁翎敌伪据点。9月10日,就在李延禄、赵尚志研究攻城部署时,孟泾清来了。此时他已经调任中共刁翎区委书记。孟泾清告诉李延禄已经得到情报,日本人马上就要进行大规模的“讨伐”。并说:“驻在南刁翎的伪警备营的段营长,最近经常流露出对日伪的不满情绪,在战斗打响之后是可能被争取过来的。另外,在林口驻有一个支队的日本骑兵(当时林口正在修建牡佳铁路),如果南刁翎这面一打响,林口的敌人就可能出动。”因此他提议再打一个连环战,在拿下南刁翎之后,趁林口敌人不备,再袭林口,把敌人的注意力向东引。四军的战士看到孟泾清非常高兴,纷纷表示要打几个胜仗欢迎老政委。

9月16日,攻打南刁翎的战斗打响,东西两路的三军和四军部队很快得手,战士们高举红旗登上了围墙。就在这时,联军驻扎在镇外的营房突然中炮起火,并且火势越来越大。驻扎在南山顶上的谢文东一见这场面,以为联军此次攻击失败,形势不利,竞带着自己的部队撤走了。但经过激烈战斗,联军胜利地占领了南刁翎,并缴获伪警备营100多支枪,迫使伪保安队100多人反正,伪警备营段营长也带着部队投降了。接着,李延禄和孟泾清率部奔袭林口。林口日伪军突遭袭击,晕头转向地逃出城外。忙着搬运战利品的战士们一个劲儿地向孟泾清和李延禄欢呼,赵尚志也紧握着孟泾清的手说:“老孟,你真是位好政委!”

在牡丹江壮烈殉国

1935年2月,吉东特委在牡丹江成立,吴平任书记,李福德任组织部长,孟泾清任宣传部长。

这年l0月,因吴平奉命回苏联,由李范五代任吉东特委书记,孟泾清任吉东特委组织部长,领导延吉、宁安和松花江以东各县的抗日斗争。为了便于开展地下工作,孟泾清在惠春厚药店对面开了一家杂货店,门口摆上一个鲜货床子,雇一个姓马的小山东当伙计。这个杂货店就是吉东特委组织部。

1936年2月3日下午,一个头戴呢礼帽、手拎文明棍的人来到杂货铺打听人。听到问话,孟泾清从里屋出来,一眼认出来人是四军政治部主任罗英——此人原是密山游击队改编的四军二团政委。原四军政治部主任何忠国牺牲届,李延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于团结二团的愿望,就让罗英临时代理四军政治部主任。此次罗英是代表四军党委来牡丹江,向吉东特委汇报工作。孟泾清一看是四军来的政治部主任,感到格外亲切,赶紧把他请进杂货铺后屋。吃过饭,孟泾清安排李范五和罗英到海浪大桥附近的交通站张常德家见面,谈四军和五军配合作战等事情。谈话后,罗英要求调回地方工作,李范五没答应,让他次日返回部队。

但罗英没走。他闲逛到永春里的戏园子,买票进门,碰巧遇到四军原小白龙苏衍仁三团的机枪手玄世贵。可他不知道,玄世贵在小白龙遇害后投降了日寇。看完戏,玄世贵跟踪罗英一直到旅馆,晚间带着日本宪兵把罗英抓走了。

罗英很快招供。宪兵队长田中马上带他去抓张常德。两天后,张常德也叛变了,又带路来抓孟泾清。此刻孟泾清正在杂货铺后屋写字,张常德进去看了一眼就出去了。“小山东”跟出去一看,外面墙垛子后面藏了一圈人,赶紧回屋报告孟泾清。孟泾清大吃一惊,让他赶紧从后门溜出去报告李范五。李范五听完脸色铁青,伸手从衣兜里拿出五块钱,放在“小山东”手里,说:“革命忘不了你,你快走吧。”

宪兵队抓住孟泾清,轰动了牡丹江日伪机关。据说宪兵队长很想收买孟泾清,开出了十分优厚的诱降条件,但均遭到孟泾清的断然拒绝。

在宪兵队,孟泾清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几次昏死过去,但醒来依然一字不吐。看孟泾清奄奄一息,宪兵队把他拉到北山后面八达屯外的j良狗圈,那里养着80多条狼狗。宪兵队长问:“你说,就活;不说,就让狗吃了你!说不说?”

“不说!”孟泾清大吼。

惨无人道的敌人最终将孟泾清抛进狗圈。狼狗咆哮着蜂拥而上…

为了民族的解放,孟泾清——这位曾经在北满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