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风山斗争时期的两个“王佐”

作者:欧阳慧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8-01 阅读量:0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两个王佐。一个是井冈山茨坪(原遂川县)的王佐,他曾因和袁文才一起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而名扬天下;另一个是莲花县高洲乡的王佐,他是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引路人,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这两个同时代出生的王佐,都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毛泽东驻兵井冈的引路人——莲花王佐

莲花王佐,正名王云禄,小名叫伏妹仔,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高洲乡高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北区学堂(高洲)小学毕业,考入萍乡光济中学,改名叫王佐。1924年在学校党组织的秘密介绍下,王佐同志相识了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的毛泽东、刘少奇、毛泽民、李立三等革命同志,开始接受马列主义。

1925王佐到醴陵参加农民运动,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王佐在莲花海潭建立了上西区的第一个党支部,莲花县委成立后,先后任莲花县委委员、团县委书记。此间正是国共合作时期,王佐与党员们在邻近村庄的农民中宣传工农革命,公开创办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地主剥削阶级的群众运动,在王佐、陈竞进等党员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莲花上西区这片欣欣向荣的革命热土。1927年方志敏同志专程来到莲花上西区考察,并召开了新城村大会,群众举行了大规模四乡游行示威给方志敏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非常关注这片红色土地,多次提到莲花上西区,它能产生如此强烈影响与王佐等革命同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王佐在安源读书期间,曾多次聆听过毛泽东同志的教导,1927年1月,安源特委派王佐往醴陵做农民运动工作,恰逢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到醴陵考察农民运动,毛泽东同志在醴陵搞农运调查的五天时间里,王佐一直陪同左右,组织参加了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王佐向毛泽东汇报了北二区高桥乡的农运情况并作了发言。因为王佐是与会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同志,又是莲花人,而且发言很精彩,给毛泽东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莲花小王”。 秋收起义爆发前夕,王佐接到安源特委指示率莲花自卫队赴安源汇集,参加了毛泽东组织召开的张家湾会议。在会上,毛泽东以湘赣两省边界秋收起义中央全权代表的身份传达了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精神,向各地发出了发动工农武装暴动、举行秋收起义的号召,以此回击反革命的武装进攻,夺取政权,推动上地革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不少同志提出起义应先攻城,打到长沙、武汉去。当时毛委员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长沙我们是要打的,如果失利要有后路,我们要找个能站住脚的地方,单在安源山,也还不算理想。”这时,莲花代表王佐站起来说:“到我们莲花山里去,我们那里有个高天崖离天三尺三,山顶可站岗放哨,旁边有座花桥顶,山腰还有座六和庵,脚下还有个仙人洞,能容下几千人居住。”王佐还想说下去,但毛泽东打断他的话说:“莲花小王说的倒也是,不过一个庵、一个洞,只能避一避,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革命根据地。现在开始,我们必须独立地、公开地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要和敌人长期干下去,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毛泽东这番话说得王佐脸红耳赤。王佐觉得自己与毛委员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紧接着毛泽东鼓励王佐说:“莲花小王,你说到你们山里去,我还真考虑过。你们回去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准备秋收起义。”王佐根据自己的农运经验以及革命斗争实践,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见与毛泽东不谋而合。会后,王佐遵照毛泽东指示赶回莲花,很快就召集了在家的党员传达了张家湾会议的精神。支部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秋收暴动,在莲花一带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上西赤卫队通过王佐联系醴陵赤卫队,以高滩柏树山为联络地点,确定了于9月18日攻打莲花县城,后因侦探过早,暴动以失败告终,32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这次战斗,由于广大群众的掩护下,陈竞进、王佐、贺国庆等主要负责人没有被国民党抓住。 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已经在湘东、赣西一带爆发了。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浏阳时,几经攻城,损失较大,被迫退到安源,准备伺机消灭敌人。9月20日部队退到芦溪,在三口岩遭敌突袭重挫,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接二连三的失败,让毛泽东深感忧虑,追兵和围堵敌军消息不断传来,部分士兵偷偷逃跑,粮尽弹绝以及领导阶层意见不合等问题萦绕这支年轻的部队,部队将何去何从?毛泽东心情沉重,尤其是总指挥卢德铭的牺牲,更有如失股肱之痛。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想到这位与他在醴陵有五天深交、在张家湾会议意见相同的莲花小王。此时的王佐正被当局通缉,躲在攸县姑姑家。听说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了萍乡,王佐立即赶回家中,正好毛泽东派人来找他,王佐心情十分激动,他连夜召集几个先进分子安排好了接应部队的事宜。9月24日凌晨,王佐率领高滩的党员群众赶到杂溪迎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在高滩乡得到了盛情款待,上西区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让毛泽东看到了希望,驱散了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乌云,部队官兵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午饭后,毛泽东召集了部队团以上干部和当地党员会议。毛委员说:“我们秋收暴动一开始走了点弯路,起义嘛就要暴动,就要打仗,提出要打到长沙、武汉去,不到城里去怎么打倒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政府,是有道理,但我们犯了点盲动主义。然而,就目前来说敌强我弱,长沙那样的大城市不是我们现在去争的地方,要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就必须转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先站稳脚。我们是共产党,有主义,天下穷人都会站在我们一边,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毛委员说这番话其实是对师长余洒度等人主张先攻打城市的批评,“现在只有一心一意走我们脚下这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了。”然后毛委员把凳子移到王佐身边坐下,对王佐说:“小王同志,在张家湾你提得很对哇,我们不就到了你们家了吗,你帮我们做做参谋,部队应该在哪里落脚?我们确要有自己的家。”王佐先汇报了莲花秋暴的情况,接着说:“在张家湾会议你提醒我,我们党要公开地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一个庵,一个洞不能解决问题。我回来后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我找到支部的同志仔细研究你的教导。现在看来我们也巴不得你领导的这支起义部队留在我们这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毛委员听王佐说完,对“九—一八”秋暴非常关心,决定攻打莲花县城。在王佐的参谋下,部队进驻赤卫队员较集中的甘家村,与当地军民共同攻城,救出了被捕党员和群众。后来考虑到莲花位置特殊,湘赣两省敌军容易迫近,山多但不易守,加上信使宋任穷送来了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毛泽东决定率部到宁冈建立根据地。

王佐随同毛泽东一起到了宁冈县茅坪。1927年11月上旬,茅坪象山庵会议后,王佐和朱亦岳等人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回到莲花,恢复党的县委,利用莲花保存的一批枪建立地方武装——莲花赤卫队,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4月,莲花赤卫队扩编为莲花红色独立团,陈竞进任团长,王佐任参谋长。5月下旬,湘赣边界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王佐虽没有与会,但由毛泽东提名,和陈竞进同时进入特委会,而此时,王佐已经被捕入狱。1928年6月5日,莲花王佐在狱中策反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1岁。毛泽东同志获悉“莲花小王”被国民党杀害时,大为震惊,他怎能忘记秋收起义部队在芦溪遭袭的困境下,正是由这个“莲花小王”带来的希望。同年1f)月,莲花县委接毛泽东同志指示,高洲乡命名为“王佐乡”,高滩支部命名为“王佐支部”,这样的殊荣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初期是少之又少,这是对莲花王佐为中国革命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

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大王”王佐

“山大王”王佐,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1898年5月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下水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王佐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家中仅有的一块山林也被土豪劣绅强占,童年时的王佐靠给地主放牛和伐木烧炭维持生计。15岁时改学裁缝,学艺过程中,又投靠了当地有名的拳师王冬文,练就一身武艺。1923年,王佐加入井冈山的绿林头目朱聋子的队伍,打仗勇敢,深得朱聋子的倚重。1924年,王佐脱离了朱聋子队伍,开始发展自己队伍,筹款买枪、招兵买马,以“劫富济贫,除暴安民”为口号。队伍分别在井冈山的南岭嶂和金狮面几座大山中安营扎寨,永新、遂川边陲一带的大小山村均在王佐的控制之下,王佐便成了井冈山上名副其实的“山大王”。遂川豪绅多次勾结官兵进山进剿,都未能把王佐剿灭。1925年,王佐队伍发生内讧,遂投奔袁文才。袁文才帮王佐铲除了异己,重新巩固了队伍。袁文才与王佐系同年生人,两人慕名已久,志同道合,又都是客籍人,遂结拜为“老庚”(即同年出生的结拜兄弟)。从此,袁、王两人各竖一帜,双雄并立。袁文才在山下的茅坪,王佐在山上的大小五井,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

1927年初,大革命的浪潮波及到井冈山这个边远山区,遂川县农民协会派代表王文铮到井冈山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此时的袁文才部已改称宁冈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总指挥,并于1926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一支受我党影响和控制的武装。王佐也与遂川县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把自己的队伍改编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先后缴了附近各县农民自卫军的枪。然而袁文才、王佐两部却始终各自保存着60支枪,在山高林密、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1 927年7月,袁、王两部根据党的指示,发动永新暴动,从监狱中救出被监禁的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贺敏学、胡波等80多名党员群众。永新暴动胜利后,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王新亚、袁文才、王佐任副主席。同时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王新亚为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不久,国民党返攻永新,袁文才、王佐与王怀、刘真、贺敏学、贺子珍等永新的同志一同上了井冈山,在山上坚持斗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得悉井冈山地区有我党领导的农民武装,遂决定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并派人给袁文才送信,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要在宁冈一带建立根据地,请袁文才、王佐二人大力协助的愿望。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方针。

1927年10月上旬,工农革命军在袁文才部茅坪安家。10月下旬,王佐在袁文才的影响和说服下派出代表迎接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上山。24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抵达大井,王佐杀猪宰羊予以款待。毛泽东会见王佐后,赠给王佐70条枪,还有一些马鞍和手枪套等物品,王佐回赠工农革命军500担稻谷作为军粮。10月27日,王佐邀请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从此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安了家。

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以后,毛泽东对王佐本人及部队的改造倾注了许多心血。1927年12月,王佐召集部下刁辉林、李开昌、王云龙等商议,请求毛泽东派干部来帮助工作。毛泽东委派何长工只身去王佐部,任王佐部党代表。何长工很快就把握了王佐重义气、讲情面、自尊心强和疑心重的特点,灵活又坦率地与王佐接触,帮助他除掉了多年的宿敌——反动地主武装尹道一部。毛泽东经常找王佐谈心,讲革命道理,耐心地做教育和转化工作,使王佐大受启发,对毛泽东折服不已,逢人就说:“毛委员真有学问,与他谈一次话,胜读十年书!”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王佐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从此彻底消除了对工农革命军的疑虑,真心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王佐参加工农革命军以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王佐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军事进剿和经济封锁。由于王佐作战勇敢,工作积极,思想进步,有入党要求,经中共前委批准,1928年春,王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联合“会剿”。为了粉碎“会剿”,红四军前委在宁冈柏露召开的特委、军委联席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出击赣南,升任三十二团团长的王佐配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留守井冈山。同时,这次会议也就“六大”决议案中关于“杀戮土匪首领”问题明确做出了不杀袁、王的决定。但是因为土客籍之间的矛盾,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宁冈县委的一部分同志,却坚持认为袁、王是“土匪首领”,把加速解决土匪首领作为边界刻不容缓的工作。1930年1月下旬,边界特委决定武力解决袁、王。1930年2月,中央湘赣边界特委以整编地方武装,研究攻打吉安为名,召集边界各县主要负责人率领武装到永新县集中。袁文才、王佐接到通知后,带领部分部队到了永新。24日,红五军在湘赣边界特委领导人的紧急要求下,派第四纵队300余人开赴永新县城,将袁文才、王佐的住处包围。袁文才被开枪打死在床上;王佐听到动静,跳出窗外,但不幸掉进东关潭里淹死了。叱咤风云的井冈山双雄就这样蒙冤被害。

袁文才、王佐被杀的消息传到赣南,转战途中的毛泽东惋惜不已,顿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195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宾馆,毛泽东会见了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结发夫人蓝喜莲,并深情地对她俩说:“你们的亲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有功劳的,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是做了贡献的。”

两个王佐的后代见面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王佐,都因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彪炳史册。生前,莲花王佐引导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茅坪,毛泽东在整编宁冈袁文才和井冈山王佐部队时,莲花王佐就很想会会这个“老同”(同名同姓)。但由于当时形势突变等特殊原因,没来得及会面。2007年9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莲花王佐的儿子王金怀带着侄子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前去悼念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父亲和其他革命先烈。在当地党史专家联络下,他与井冈山王佐之孙王生茂首次相会。见面时,双方都很激动。当时,他对王生茂说:“80年前,我父亲就很想会会这个·老同t,今日我们这一代终于圆了这个梦。”王生茂高兴地说:“我也早就听说莲花有个王佐是革命英雄,而且还是毛主席上井冈山的引路人,我也很想见见这位爷爷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