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凝坚铁血凝霜——常州瞿秋白故居瞻仰记

作者:赵英秀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8-01 阅读量:0

1959年,郭沫若为瞿秋白题诗云:“名可屡易头可断,心凝坚铁血凝霜。”诗人高度赞扬了瞿秋白为革命忠心耿耿、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借参加中国作家报第五届全国文艺作品大奖赛颁奖大会暨龙城笔会之机,笔者来到常州,因对仰慕已久的翟秋白故居心向往之,乃特地趋前专程拜谒。 和风丽日,杨柳依依。在这静美的初夏时节,怀着景仰敬慕的心情,我们走近瞿秋白故居。

这是一座青瓦白墙、气宇轩昂的江南厅堂建筑,坐落于常州市延陵西路西段北侧。大门上方正中横匾“瞿秋白同志故居”系茅盾先生所题,门两侧的楹联“秋水伊人品格,白花此地光荣”,内嵌“秋白”二字。据史料记载和讲解员介绍,“故居”原乃瞿氏宗祠,系当时任湖北布政使的瞿秋白的叔祖瞿赓甫于1898年晋京觐见皇帝后顺道回常州斥巨资建造。祠内东厢房原本系供祭祀之用的场所,后因瞿秋白家家道中落,无以为居,于宣统三年(1911)来此栖居。

抬望故居正厅沉毅坚忍的瞿秋白塑像,我的思绪飞回到那遥远的年代。

蓝衫添得泪痕新

瞿秋白于清光绪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八桂坐天香楼。童年时因祖父早逝,全家只得依靠叔祖父赓甫接济为生。光绪廿九年(1903年)瞿赓甫病逝湖北,其遗眷悉返常州八桂堂定居。秋白一家困苦颠连,几经转徙,最后落居瞿氏宗祠。1915年夏,因家贫仅差半年未能拿到中学文凭的瞿秋白被迫辍学。中学时代,瞿秋白修身苦读,除了完成学校里的必修课程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文史哲类书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庄子集释》、《老子道德经》、《资治通鉴》以及当时风行的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等等,他均涉猎。在故居东厢的“读书间”,木花格窗外,疏竹箭兰,迎风摇曳;室内摆置着当年秋白读书的书案、书橱,有大量迭置的线装书,垒垒高耸,一部《天演论》书皮书角已大部磨损,依稀想见少年秋白伏案苦读的情景。

屋漏偏遭连夜雨。1916年2月7日深夜,秋白之母见家中什物典当净光,四壁空空,灶冷甑尘,兼则债台高筑,债主催逼日紧,而丈夫又无业无资,意气消沉,遂于绝望中服毒自杀,年仅41岁。

母亲死后,秋白“一家星散,东飘西零”。迫于生计,秋白只得奔赴无锡,谋得一小学教员职位,忝以糊口度日。

是年4月5日清明,瞿秋白悲伤地写下七绝《哭母》,奉献母柩前——瞿母逝后因无地葬埋,暂厝祠内:

亲到贫时不算亲,

蓝衫添得泪痕新。

此时饥寒无人管,

落上灵前爱子身。

此诗手稿现存瞿秋白故居,百年沧桑,默而诵之,依旧令人黯然泣下。

确信平生主义真

1917年9月,瞿秋白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两个月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瞿秋白为世界上这黎明的曙光而欢欣鼓舞。此后,他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为寻求真理改造中国,“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1920年10月,受聘北京晨报馆,瞿秋白作为驻俄特派员赴苏联采访,于翌年1月抵达莫斯科。居苏两年的时间里,他采写了大量新闻报道,相继发表在《晨报》及《时事新报》,同时他还夜以继日地撰写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散文通讯集,热情讴歌十月革命,赞扬苏俄这一新兴国家,具有“不可阻的伟力”,其“一线光明”必将“照遍大干世界”。故居内满目报样书影,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那个年代,可见瞿秋白为此而倾注的大量心血。

1923年1月回国后,经李大钊推荐,瞿秋白受聘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并参加了中共“三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大革命期间,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工作,主编《热血日报》等报刊。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7日他在汉口主持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故居内反映瞿秋白革命生涯的大量图片,记录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立志要把一个“阴沉沉、黑魃魑”的中国,改造成一个“红艳艳光明鲜丽”的中国的坚韧足迹。

徜徉秋白故居,展壁上当代诗人钱小山《怀霜诗词一束》中的一句“确信平生主义真,才华满腹更无伦”,不禁唤起人们对瞿秋白无尽才情的扼腕感怀。

赤潮留作千秋唱

1923年春夏之交,瞿秋白重新翻译了《国际歌》歌词,并于1923年6月15日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此前,《国际歌》在我国已有3个译本,但内容尚不准确,且与原歌曲谱难以配唱。为此,瞿秋白对照俄、英、法等版本,相互参证,用一架旧风琴,边弹唱边修改,直至顺口易唱为止。为了使法文“国际共产主义”一词唱起来声调铿锵,求得全世界无产阶级“语同声”,瞿秋白采用了音译“英特纳雄纳(耐)尔”,获得良好效果,传唱至今。

在秋白故居,翻阅《新青年》季刊创刊号,特别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瞿秋白的力作《赤潮曲》:

赤潮澎湃,晚霞飞涌,

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光华万丈涌!

这首歌曲发表时署名秋蕖,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无产阶级的歌曲,是瞿秋白诗歌创作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其歌词形象凝炼,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无怪乎后人写诗赞颂:“鸡鸣风雨转光明,赤潮留作千秋唱!”

长夜未央相待旦

在故居的大展厅里,现代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的一幅《鲁迅与瞿秋白》画像,熠熠生辉。左旁茅盾先生有诗日:“左翼文台两领导,瞿霜鲁迅各千秋。”

从1931年到1933年,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鲁迅和瞿秋白就从相识结成了相知。鲁迅为此特墨书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与秋白。这两位无产阶级文艺斗士,在左翼文化阵营里彼此呼应,携手共进;窃“天火”给国人,点燃思想火种于莽原;对新月社、自由人、民族主义文学斗争的步调一致;推进“文艺大众化”,整理中国文学史的共知共识等。故而早在上世纪30年代,李何林先生就曾说:“他二人的学识、思想、文章,在现代中国实在可称‘双璧’。”作家丁玲也说,鲁迅秋白“畅叙积愫,大至天下国家,小至私人生活,是尽情地倾诉,毫没有芥蒂。”如是知己,倘遇危难,自是舍身相护。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特务屡次跟踪追捕瞿秋白,庶几濒于绝境,是鲁迅冒生死之险,将秋白藏于自家避难,计3次之多,使秋白在危境中脱险,是为世人所称道。

在故居敞壁上,依稀可见邓拓怀念瞿秋白的词,那是写于1961年9月的一首《青玉案.<战友——鲁迅和瞿秋白>》:“凄风苦雨寒天短,最难得知心伴。长夜未央相待旦,谈文论道,并肩扶案,不识何时倦。”惟其如此,瞿秋白在上海所写的《王道诗话》等十多篇杂文,鲁迅签上自己的笔名发表;而瞿秋白为《鲁迅杂感选集》所写的长篇序言,则更得鲁迅首肯。冯雪峰曾回忆说:“鲁迅同意瞿秋白对自己的评价,并且还感慨地说‘作这种评价的还只有何凝(指瞿秋白——笔者)一个人!”’相似的学术修养与几近的艺术悟性,使战友之间达到完美的融和和一致。

故居里保留着一张25年前、颜色已经泛黄的报纸,是1985年6月6日的《人民日报》。报上载有诗人林林纪念瞿秋白的诗词,内有“视死如归名节在,鲁迅翁亲切称知己。《述林》出,哀思寄”句,所述情节是,瞿秋白英勇就义后,所有革命者都无比悲痛,而斯时白色恐际笼罩全国,人们只能在心灵深处默默祭奠。然而此时,鲁迅没有沉默,他用特殊的方式来表示纪念。大夜弥天,鲁迅“以为哭是无益的”,他说:“我把他的作品出版,是一个纪念,也是一个抗议,一个示威。”他不顾身缠重病,搜集瞿秋白译著,终于编成《海上述林》上、下两卷,以“诸夏怀霜社”名义出版发行。“诸夏”者,中国也;“怀霜”即怀念瞿秋白之意。同志深情,溢于词表。

我是江南第一燕

“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者同样有其真切动人的爱情生活。纵观瞿秋白一生,除却少年时代“贤庄少女”的“哝哝情话”外,真正的爱情婚姻经历有两次:第一位爱人是王剑虹,第二位爱人是杨之华。

在瞿秋白故居的资料展厅中,有两幅老照片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两张照片上一个是瞿秋白写给王剑虹的一首诗的手迹,一个是瞿秋白赠与杨之华的一个金别针。致王剑虹的诗云:

万郊怒绿斗寒潮,

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

为衔春色上云梢。

诗中表达了瞿秋白对王剑虹的一往情深,无限钟爱,也抒发了诗人博大深邃的革命情怀,令人思及他们的爱恋往事:

王剑虹,原名王淑瑶,1902年生,四川酋阳人,自幼丧母.1917年夏考入湖南桃源女子师范学校与蒋冰之(丁玲)同窗。五四运动中,王剑虹成为“全校的领头人物”。1921年中共建党前后,她来到上海,结识了陈独秀、李达等人。同年12月10日,中共领导的第一份妇女刊物《妇女声》创刊,王剑虹任编辑。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在南京召开,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到会指导。期间经施存统(复亮)介绍,两人相识并一见倾心。却原来王剑虹早巳读过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对秋白仰慕已久……1924年1月两人结婚,但仅仅7个月,王剑虹即因肺病离世。时年秋白25岁,剑虹22岁。

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一个乡绅之家,自幼聪颖好学。其父杨羹梅是当地有名的开明人士,与“左派乡绅”沈玄庐世代交好,两家结亲。1921年杨之华与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完婚,婚后生有一女,甚谓美满。谁知后来沈剑龙到了上海,经不往灯红酒绿的诱惑而堕落,成了十足的纨绔子弟,时常出入舞厅酒吧,纸醉金迷。尽管杨之华竭力规劝,但毫无成效,夫妻感情濒于决裂。气愤之下,之华将女儿晓光改名“独伊”(意味只生这一个),以示夫妻关系行将结束。

1923年底,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考入上海大学社学系,成为瞿秋白任教班级里的一名学生。瞿秋白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讲课深入浅出,见解精辟,他的第一堂课,便给杨之华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期间,杨之华学习努力,思想进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深得瞿秋白喜爱。不久,翟秋白介绍杨之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故居资料照片显示了瞿秋白当时从事地下斗争的秘密住处,一座古旧西洋仿厦建筑——上海北四川路兴业里一号三楼的阁楼上。在艰苦环境中的频繁交往、相互关照,使二人彼此倾慕的感情越来越深。爱神降临了,杨之华内心却充满矛盾,她选择了回避,跑回萧山母亲家。瞿秋白几经思索后,利用暑假径直来到杨家。恰好,沈剑龙此时也在杨家。想不到,沈剑龙和瞿秋白一见如故,3个人遂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谈判结果是拟在《民国日报》上同时登载3条“启事”。1924年11月7日,瞿秋白与杨之华在上海举行了婚礼,沈剑龙亲临祝贺,并以6时照片相赠,上题“鲜花献佛”4字。随后,《民国日报》登出了3则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瞿杨婚后,赤诚相待,相濡以沫,携手共艰危,共历风雨程。一日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

故居老照片上的“金别针”,是瞿秋白亲自刻写“赠我生命的伴侣”7字赠与杨之华的信物,一直伴随杨之华走完了漫长的人生旅程。

不及星光照汗青

瞿秋白故居所存资料及图片,最感人者莫过于反映瞿秋白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那些。

1935年6月18日清晨,国民党36师特务连长廖祥光奉师长宋希濂之令来到囚室,向瞿秋白示以蒋介石“就地枪决”的电令。是时,瞿秋白正伏案挥毫书写一首绝句(集句):

夕阳明灭乱山中,

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

心持半偈万缘空。

集句下复又写如下文字:“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

国民党军事法庭宣读枪决令后,翟秋白被押至长汀中山公园(原名列宁公园)凉亭前拍摄呈验正身的照片。故居所存当时《大公报》的摄影,尚清晰可见报道的文字:

瞿秋白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止呻吟。

秋白信步行至亭前,独坐其上,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此时,敌人得意地说:“杀尽了共产党,‘革命’便可成功了。”瞿秋白则冷笑道:“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没有共产党,革命是不会成功的!”随之,瞿秋白用俄语唱起《国际歌》,沉寂的空气为之打破。

近10时,瞿秋白被押出中山公园,走向长汀西门外的罗汉岭。瞿秋白奔赴刑场的遗照,至今悬挂在故居的展壁上,向来者述说着75年前的那一幕:上身着黛色布褂,下着洁白布短裤,脚登黑色线袜和布鞋。目光坚定,意态沉雄。口中继续用俄语高唱《国际歌》又《红军歌》一曲。在至刑场的两华里的路上,瞿秋白始终神态自若,手持香烟,视死如归,极度从容。他振臂高呼(始终未绑):“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路边百姓眼见此景,无不肃然起敬。行至罗汉岭前养济院左近的一块草地上,瞿秋白盘腿而坐,点头微笑道:“此地甚好!”旋即枪响。

除了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外,瞿秋白还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瞿秋白文集》中“政治理论编”8卷、“文学编”6卷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业已出齐。瞿秋白既是革命家、是战士,又是诗人和作家。他是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诗人郭绍虞写道:

君说思潮如壅水,

我因君去比流星。

迷方壅水幸归海,

不及星光照汗青。

江河不废,万古流芳。行将结束对瞿秋白故居的瞻仰,我们再次重温毛泽东对瞿秋白的高度评价:“他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