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人心中没有“我”字

作者:尉凤英 李元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我是1953年进东北机械制造厂当工人的,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厂的。半个多世纪里,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自己由一个贫苦出身的小青年成长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的13次接见,并被党中央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的光荣称号。一晃儿,今年我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人到了晚年,特别愿意怀旧,我不时地将当年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合影拿出来观看,内心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55年我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时,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动人情景。那是1955年9月28日下午3点整,在中南海我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接见完代表后又单独接见了我,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干什么工作,叫什么名字。我都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亲切地对我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你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之,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毛主席对我的这番教导,我刻骨铭心。在后来的岁月里,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始终告诫自己,决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教导,决不能给党和人民丢脸,只能给毛主席和党争光。

5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也经历了各种变化,但实践中,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灵魂、品格、精神,以及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一直没有变。我始终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管一时一事而是管人一生一世。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又掀起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作为亲身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老工人、老党员、老劳模,两相对照,今昔对比,我深感在改革开发的今天,在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今天,很有必要将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培养的那种精神、那种品格、那种士气,那种传统,移植过来,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回忆上世纪50年代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情形,我觉得那时候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强烈的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就拿我来说吧,在旧社会我是个吃不饱、穿不暖、要过饭的穷孩子,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所以当时那种要以好好工作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的思想就特别强烈。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感情,无论是在努力增加生产,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中,还是在顶住前苏联撤走专家给我们的生产建设造成严重困难,以及经受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面前,我们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出色的答卷。那时人人都不计报酬,人人都不怕艰苦,人人都争做贡献。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时,一个个简直是入了迷。大家在车间里集思广益,在宿舍里苦思苦想,甚至吃饭时也一手端着饭碗,一手用筷子沾着菜汤在饭桌上画图纸。当时钻研技术的风气非常浓,我曾利用猪腿和火车拐轴的原理,改造成功机床自动送料器;利用簸箕簸黄豆和筛子筛砂子的原理搞成功了自动分料器。在我和工友的共同努力下,从1953年至1965年的13年的时间里,我们共搞成技术革新177项,其中实现重大技术革新项目58项,我因此多次被评为省市和全国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先进分子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现在各方面条件要比那个年代强多了,可是据我看来,有些人的思想面貌、精神状态却不如那个时候了。我十分赞成有的同志提出的,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要在精神状态上来个大振兴。

“那时的人心中没有‘我’字”,这是令我多年来最怀念、最珍贵,也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拿女同志过的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三关”来说吧,我与爱人老卢是经过4年的恋爱才结婚的,但相处的这4年里,我俩却很少在一起散步、谈心、看电影。有一次,我们原本决定去看场电影,偏巧我正在攻克的一项技术难关又遇到了新的问题,结果我把与老卢看电影的事忘到了脑后。当焦急的老卢找到我时,我正在制作技术革新的模型,结果老卢也跟着我忙活起来。那时为了搞技术革新,经常是干到凌晨两三点钟,回到家怕因为敲门影响邻居睡觉,我便蹲在自家门口睡着了。提到结婚的事儿更是有意思。我和老卢把结婚的日子选在1958年1月1日,目的是为了以此举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到来。结婚的当天凌晨我才下夜班,结婚照既不是彩照也不是二人合影,而是与前来祝贺的车间领导和工友们合拍了一张集体照。结婚后我先后生了两个女儿,至今当年与我一起工作的老伙伴儿提起我生孩子的事,还拿来当笑话儿说。原来,我怀孕后,为了不被工友察觉,就做了一件又肥又大的衣服,再经过我的精心伪装,严格保密,怀孕6个月时我还照样工作,照样出国。直到小孩生了,医院给车间打来电话,车间里许多与我朝夕相处的工友还无不感到惊奇:“昨天还看她推料呢,怎么今天就生孩子了?”1964年,31岁的我怀上了第三个孩子,当时连孩子的名字都取好了,但由于当时工作实在太忙,我一狠心就在怀孕3个月时做了人流。事后我才知道,那是个男孩,如果保住那个孩子,我也会有儿子的。到了晚年,每当看到自己的同龄人与其儿子亲亲热热的情形,我内心就会掠过一丝隐痛或者说是一种遗憾。当时我们这代人就是凭着这种拼劲,这种奉献精神,每天心里想的就是工作,几乎没有自己。并且,我们这代人能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与党、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无论是为党,为国家,为企业做了多少工作,付出多少辛苦,受过多少委屈,从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在内心深处经常想的是为党和人民做得太少了,而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培养和荣誉却是太多了。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牢记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一点无论是我当工人,还是当干部,乃至当领导,都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记得年轻时,我一年四季穿的都是工作服,而且还是有着很浓的机油味的工作服。那时候我们经常讲的是,一个人美不美,不在于穿什么,戴什么,而在于他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在务必使全党同志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这方面,我的体会更深。由于党和人民的重视和培养,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荣誉:1965年4月被党中央命名为毛主席的好工人,九届、十届、十~届党代会当选中央委员,是二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多次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但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上;我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百姓,从不敢骄傲自大。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我都不忘力所能及地关心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疾苦,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文革”期间的1974年冬,当时还是省革委会副主任的我,有一次去辽阳检查工作,听到一位省里派到辽阳了解情况的同志讲,辽阳县隆昌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十分穷困,有的社员竟然经常卖血谋生。我听后没有顾及当时农村的政治潮流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莺歌燕舞”,当即赴隆昌公社调查,走、访贫困户。当我看到有的社员在严寒的冬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家中四壁轻霜时,顿时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于是,我先后到当地庆阳化工厂等军工企业,给这个贫困队“化缘”,让那些企业在资金、物质、医药等方面给予支持。此事过去30年了,今天想来,作为我当时处于那个位置和那样的政治环境,能够力所能及地为农民的疾苦而动心、动情、办事,内心还是感到挺欣慰的。就是退休后,我还为我所处的三台子地区的道路维修等问题,向省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都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解决。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劳模,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为人民着想,替人民办事。同时,我时刻不忘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除了党的培养教育,也是那些朴朴实实的老师傅一个个言传身教的结果。所以,我逢年过节总要去探望那些曾经与我朝夕相处的工友和老师傅。2003年春节,我好不容易找到当年我入厂时的车间工会主席、已经90岁的申万学老人,并给他带去两桶油和一箱柑桔。申老流着泪说:“大尉呀,这么多年你还没忘记我呀!”至今,我还同曾经工作过的同志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大家都说“大尉这个人没变质”。我觉得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而我能做到这点,应该说这是毛主席教导的结果。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作为在沈阳这个共和国重工业城市成长起来的老党员、老劳模,我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生发了老骥伏枥、跃跃欲试的激情。尽管年龄不饶人,但我还要想方设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力所能及地做些工作,特别是在总结和宣传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精神和传统方面,争取多做些事情,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培养和教育。

作者手记

尉凤英,这是许多中年以上的人都十分熟悉的名字。从2007年至2009年11月,应邀请,她先后给省电力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部、省监狱管理局、省水利厅老干部处、沈阳文萃路干体所、沈阳工人村干休所、北陵干休所以及大连、锦州等地十多个单位的老干部和沈阳工业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不忘毛主席教导,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报告。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当辽宁省水利厅的老干部们听说尉风英来做报告,一百多位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争先恐后赶到会场,他们有的是拄着拐棍来的,有的是坐着轮椅来的。看到尉凤英身体很健康他们都十分高兴,特别是听到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她,晚年生活充实、心态平衡,更是钦佩有加。许多老干部听了报告后自发地组织讨论,对尉凤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表示出深深的敬意。尉凤英虽然给党和人民做了那么多的贡献,但她本人的退休金前几年每月才900多元,今年才涨到1400元。对此,尉风英却十分满足,她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有为钱字苦恼过。我总觉得党和人民无论是政治荣誉,还是经济方面,给予我的都够多的了。由于我的心态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始终处于温暖之中,幸福之中,处处都感到心满意足,所以身体也很好。至今,我虽然76岁了,但是牙没掉一颗,眼睛也不花。”她的这番朴实而充满哲理的讲话,引起了许多老首长、老干部、老同志的感慨。他们以尉凤英为榜样,对比尉大姐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的贡献,再想自己晚年拿着丰厚的离退休金,有时还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消极情绪,找到了思想差距所在。为了报答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和照顾,尉凤英晚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争取各种机会,多做奉献,弘扬传统,造福社会。尉凤英的思想情操,令这些老同志十分佩服。

尉凤英晚年新产生的社会影响,给人这样几点启示:一是她的报告很真实、很朴实,没有官话和套话;二是她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既有毛泽东主席接见她13次的幸福回忆及给她带来的鼓励和影响,还有夫妻情、儿女情、敬老情、同志情,其中一些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过去我们宣传劳模,更多地是宣传他们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而对他们的内心世界甚至生活状态却触及不深,仿佛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一般;三是作为和尉凤英同时代的人,由于所处的岗位和环境不同,在经济收入上形成差距,但尉凤英正确对待了。更令人赞叹的是,她政治和精神上的崇高追求和丰富“收入”,成为她晚年生活充实,心态平衡的关键因素;四是尉凤英的报告适应了当前社会的需要,一些涉老部门和单位邀请她做报告,真实地反映出尉凤英现象存在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我曾担任《辽宁老年报》总编辑多年,以前曾多次采访过尉大姐,也因此与她成为了老朋友,并从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受益非浅。对尉大姐晚年的新现象、新影响,我倍感欣喜,倍感鼓舞,衷心祝愿她健康长寿,为我们当今社会再“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