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援助老挝的日子里

作者:顾文友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1967年8月我随部队从越南回国,第二年又率雷达站配属坦克三师高炮团赴老挝抗美援老。

第二次出国作战

这年9月,雷达站从丹东出发,到四平编入坦克三师高炮团.10月乘军列火车向大西南进发,23日抵达云南玉溪,在此训练了一个月后,又以摩托化行军向边境开进。由于我们雷达站的车辆车身长、笨重,一路上克服了云南公路山高、坡陡、坡长、弯多、弯急、塌方多容易出事故等困难,在翻越了3166米的哀牢山和3306米的无量山后,终于在12月16日到达了云南边陲小镇勐腊县的尚勇,在这里作出国前的最后准备。

1969年3月8日,雷达站从勐腊县磨憨检查站出境,在老挝北部孟寨省纳么县班南舍的竹林里开机作战,担负空中警戒任务,为坦克三师高炮团(出国代号为705大队)提供近方空中情报。这是雷达站代表62师配属坦克三师高炮团出国作战,全站共24人,我为站长,战士中有13人参加过“抗美援越”。坦克三师高炮团这次出国作战的任务是,保护中国工程兵第五支队(出国代号为301支队)为老挝修路,打击美老右派飞机对修路部队的袭扰和轰炸。

老挝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当年为了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斗争,应老挝人民党和王国政府的请求,中国决定无偿为老挝修建公路。工程兵五支队于1968年9月进入老挝,所建公路起点是靠近我国云南省勐腊县磨憨的老挝博腾,经孟寨省省会孟寨至蒙科(垮),分东西两线:西线从博腾至孟寨,全长115公里;东线从孟寨至孟科(垮),全长112公里。中国为老挝修路引起了美国和老挝右派势力的极度恐慌和不安,他们不断派飞机对中国筑路部队进行空袭,平均每月达四五百架次。为保护我筑路部队安全,坦克三师高炮团采取“集火近战”战术,对入侵敌机坚决予以击落。为给高炮团提供准确的空中情报,我们雷达站就架在西线纳么县境内的班南含竹林里,除了作战时提前开机外,每天上午开机3小时,下午开机3小时,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从1969年3月至1970年1月撤出老挝,雷达站每天都能掌握数批空中情况。期间,我高炮部队共作战3次,先后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有效保障了施工部队的安全。

阵地上时有特务出现

上世纪60年代初,老挝结束内战,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同时与中国建交。但美国扶植老挝极右势力发动内战,对老挝爱国战线党发动所谓“特种战争”,使老挝国内分裂成三种势力:爱国战线党组成的左派力量、美国支持的老挝右派势力以及中间派,而国内就分成解放区、敌占区、游击区和中立区。

工程兵五支队的修路地段穿过老挝的南塔、孟寨、丰沙里3省。这一带政治情况复杂,沿途要经过解放区、中立区及人烟稀少的深山游击区。即使是解放区,虽然经过社会改革,但并不彻底,常有特务潜伏,有时特务还会主动接近我方,十分热情,目的是为了搜集情报。

入老挝前的社情通报中说:靠近我国边境的南塔省是一个较大的特务据点,蒋介石的残余势力、老挝右派以及泰国、缅甸等国特务经常在我防区内窜扰,专门搜集我国援外的军事情报。在我勘察筑路路线过程中,美蒋匪帮为刺探我军行动和入老目的,派出了6个特务小组,分布在我筑路一线,每组十余人日夜活动。1968年6月15日,老挝游击队歼灭其一部分,打死一人,俘虏两人。单独执行任务的雷达站,为应付这种局面,在选择阵地时,与工兵七团的高射机枪连同在一个小山头的边上,官兵分别住进雷达、电台、油机旁的3个帐篷,每个帐篷里住有一名干部,相距几十米,夜间设3个哨兵,成三角形,以便相互支援。由于是在异国执行任务,因此我们特别警惕地面情况,经常把一般情况当成紧急情况,甚至把竹林里动物活动发出的声响误认为是特务活动,有的连队曾发生过开枪乱打一气,结果误伤百姓牲畜的事件。一天夜里,雷达站一名新兵站岗,听到阵地周围的竹林被风一刮沙沙作晌,很是害怕,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加上竹林里确实有响动,就认为有特务入侵,没与另两名哨兵打招呼就慌忙把我叫醒,说阵地上发现特务。我马上带人搜山,结果搜了大半夜,什么也没发现。40年过去了,当时到底是特务入侵,还是老百姓的牲畜进入阵地,至今仍是个谜。不过,当年我们阵地上特务活动的确猖獗,又是在异国他乡,保持高度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热带密林中的蚊虫

老挝当地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第二年的4月为旱季。常年多雨,气候湿润,属亚热带气候。老挝北部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河流纵横、气候炎热、蚊虫孳生、疾病流行。部队在热带原始密林中,不时发现老虎和金钱豹等野兽。技师李振田带先遣组到中老边境设营时,夜间常能听到豹子叫。一天晚上,战士乔保元站岗时,发现豹子从帐篷边窜过,第二天高炮团好几个连队也都报告发现了豹子。而猴群、大蟒、穿山甲等更是随时可见。因多雨潮湿,这里到处都能见到蚂蚁、蛇、蚂蝗、蚊子等害虫,这些小东西给人畜带来了许多麻烦。

一次晚上,雷达站一名班长郭景发去解手,还没解完,就被什么东西咬得跑了回来后,神色紧张地说:“不知是什么东西,像豆粒那么大小,直往身上爬还咬人,实在受不了”。战友们听了都非常吃惊。第二天天一亮,郭景发回到他解手的地方,发现原来他睬到蚂蚁窝了。这里的蚂蚁窝大得像个小土堆,蚂蚁体形硕大,土红色,咬人时直立起来,很厉害。大家再一看,像这样的蚂蚁窝到处都是,有的蚂蚁窝还筑在树上。时间长了,战士们看得多也就习惯了,都不去惊动它,躲着它走。

出国前,部队给每人发了一个卫生盒,里面有几种药,其中一种叫“季德胜蛇药片”,是为防蛇咬的。蛇这东西只要你不侵犯它,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一次,战士刘占和与程凯走夜路,年轻人爱说笑,刘占和故意往前跳了一下,说有蛇,程凯信以为真,也往前跳了一下。不曾想,打开手电筒一看,地面上真有一条金环蛇。还有一次,我去解手,临时的厕所就挖在一棵大树下。我刚蹲下,就听外面的战士喊:“站长,树上有蛇”。我抬头一看,啊!原来头顶的树枝上爬满了蛇,我急忙跑出来,数了一下,足有几十条。

蚂蝗(山蛭)生长在密林的草丛里,身体呈暗绿色,与树枝草叶同色。待人经过时,迅速跳到人身上,用吸盘吸血,虽然被吸的地方不痛,但伤口却很痒,如果被手挠破了还不易愈合。大家只好穿上高帮鞋,扎上袖口,绑起裤管外出执行任务。部队的流动哨或去丛林里砍柴的战士每次回来,都要坐下来抓蚂蝗,每次都能从裤腿上、脚面上、胳膊上抓出蚂蝗来。

部队在野外生活,每个人都配有蚊帐、防蚊油、防蚊帽等必备品。可是晚上睡觉前,如果蚊帐没有掖好,钻进一两个蚊子,这一宿你就别想睡好了。值班的哨兵,上岗前必须带好防蚊帽并在身体裸露部位涂上防蚊油。再就是“小咬”,更讨厌,它虽然小,但毒性很大,咬上就是一个包,很痛也很痒。抓破后流黄水,不爱好。我常被蚊子、蚂蝗叮咬,伤口被抓破后,不能愈合,结成痂,痒得更厉害,再抓破,再结痂,长时间不好。医生说,这叫节结性痒疹。几十年来,只要被蚊虫叮咬,我身上就结痂不爱好,落下了一种奇病。

热带密林生活的潮湿

老挝人与我国云南傣族的生活习俗相似,习惯沿河而居。老挝人把河分为三段,上段为饮用水、中段洗衣服、下段大小便,这个寨子的上游就是上个寨子的下游,卫生条件难以保证。雷达站进驻阵地后,最先遇到的就是吃水问题。副指导员韦明庆带领炊事班战士找水源,根本找不到,只好在河边挖个坑,让河水经过沙石过滤后用来做生活用水。部队官兵大小便则是自己挖的厕所。另一个问题就是砍柴烧火做饭,旱季好办,可雨季一下就是不晴天,只好去竹林里砍已经死掉的干竹子。一次,战士张文冒雨从山上扛一捆竹子下山,下坡时摔倒了,肩上的竹捆将张文的锁骨压断,卫生队将他的骨头接好后,让他不要动休息两周。可年轻人好动,结果已经接好的锁骨错位了,留下了终身遗憾。

在异国他乡的热带密林中,部队生活用品特别是副食品供应非常紧张,平时以干菜、花生米、咸鸭蛋、罐头为主,新鲜蔬菜很少。为了解决吃菜问题,我们在竹林里开荒种了一点茄子、辣椒、小白菜等。但这样也保证不了部队的蔬菜供应。由于蔬菜短缺,一些战士口腔发生溃疡,说话、吃东西都很困难。

热带密林中高温潮湿,人经常出汗,又不爱干,全身长满了痱子,时间一长,腋下、大腿根等处就会发痒、变红,用手一抓就掉皮,后来就烂了,出水、流脓,非常难受。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许多战士得了疟疾、皮肤病等。此外,高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北方入水土不服,常闹肚子,被蚊虫叮咬后流黄水,奇痒难忍等等,都困扰着官兵们。但面对艰苦的环境,大家却毫无怨言,仍保持着乐观旺盛的斗志。在“当好高炮62师代表”的口号激励下,大家以阵地为家,以苦为荣,团结一致,在敌机轰炸、特务袭扰、蚊虫叮咬的艰苦环境中,每天开机达6小时以上。从1969年3月7日至1970年元月3日的9个月时间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高炮团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