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滚滚唱英雄——剧作家毛烽与电影《英雄儿女》

作者:张秀梅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近半个世纪前,一部描写抗美援朝那气壮山河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已经牢牢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肉的经典英雄形象。影片主人公王成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整整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一部优秀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

在一个宁静的秋日,我走进沈司某干休所,要与这部堪称当年战争“大片”的编剧毛烽老人,聊一聊触动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感动与执着……秋阳下,我见到了散步归来的毛烽和夫人宁敏。微恙中的毛烽步履蹒跚,但精神却一如20多年前我曾经见过他时的样子。夫人宁敏虽说是82岁的老人,但当年的风采仍依稀可见。

聆听老战士讲述“烽烟滚滚”的故事

我是一名军人的后代。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孩子,和家人一起住在边防部队的家属院。每天清晨,我都是被家属院门口的大喇叭播放的军号、军歌声叫醒的。那时,看到电影《英雄儿女》,银幕上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似懂非懂地知道军人的概念,也就似懂非懂地理解了守边的父亲。而影片中女兵“王芳”的飒爽英姿也深深地嵌进我幼小的心灵。也就是从那时起,女兵这个神圣的形象就占据了我的全部憧憬。

几年后.我走进了军营,成为沈阳军区长话连的一名女兵。周末,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英雄儿女》。英雄王成的那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再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因为穿上了军装的缘故,再次聆听“烽烟滚滚唱英雄……”才知那是从父辈们骨子里长出来的旋律,听上去既振奋又动听。

长话连是一支屡建功勋、饮誉全军的基层典型连队,传统教育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入伍几年后,我惊喜地见到了电影《英雄儿女》的编剧毛烽。那天,我随指导员将毛烽接到了长话连。20多年过去了,我清晰地记得,毛烽性格豪爽,谈吐风趣,讲述起“最可爱的人”的无畏与气概,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回肠荡气、激动不已。

望着眼前年轻的“王芳”们,毛烽讲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1923年出生于河南武陟县一个贫苦人家里,父亲在他5岁那年去世,母亲依循父亲的嘱咐借高利贷供他上学。小学毕业那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此时的母亲已无力偿还高利贷,他辍学了。1938年,母亲送他参加了八路军。从此,15岁的毛烽便在烽火硝烟里战斗成长。

那时,小学毕业已经很“有文化”了。部队领导因此经常指派毛烽写一些小快板、小表演唱等,以鼓舞士气。于是,在战斗间隙,毛烽便拿起笔,陆陆续续编写了《为谁打天下》、《杀敌立功》等小剧目在部队演出,受到战友们的极大欢迎。1947年,年轻的毛烽已是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宣传队的第一任指导员,他经常带领队员们深入前线采访、创作、演唱,把战场宣传鼓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后来,毛烽又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47军政治部秘书科长,负责起草军党委的重要文件,主编《政治工作通讯》。那时,每当看到前线捷报或英雄事迹,他都会神采飞扬地讲给身边的战友,与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由于工作出色,毛烽是军政治部第一个获得朝鲜“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的。多年的战争生涯,让毛烽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他的短篇小说《一只人参》曾被《解放军文艺》收为建国以来优秀作品之一,并被朝鲜译成朝文。

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毛烽激情燃烧、神采飞扬,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女兵。2003年的一天,毛烽又一次走进长话连,女兵们的心中又延续了“王芳”的情结。

《英雄儿女》调动了他全部的经历与激情

雄浑悲壮的影片,震荡人们的心弦,唤起多少人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啊!

60年前,祖国的英雄儿女告别家乡亲人,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多少忠骨埋在他乡,多少热血洒向异域1 1952年冬,中国文联组织了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战斗生活。在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上,巴金带领创作组翻山越岭在炮火硝烟中往来穿插,整整7个多月的时间,与战士们吃住在一起,甚至不顾危险到前线采访,同许多志愿军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

从朝鲜回来,巴金满怀激情地创作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英雄的故事》、《保卫和平的人们》、《明珠和玉姬》等作品。1961年,一部凝聚着对志愿军一片挚爱的中篇小说《团圆》从他的笔下诞生了。小说在《上海文学》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看了小说后,立即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成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接到任务后,决定将这一重任交给著名导演武兆堤。武兆堤出生于美国匹兹堡,5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岁时只身奔赴延安。曾导演了著名影片《平原游击队》的他,看完小说后也被那充满亲情、友情的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感到是一个好本子。但要把一部好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绝非易事。这时,武兆堤想到了他在延安抗大时的同学、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的秘书毛烽。

武兆堤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开口便对毛烽说:“你在朝鲜战场生活战斗了五六年,有着跟小说里同样的经历。但小说情节简单,必须要有大量的素材来充实。”他是认准了毛烽有军旅生涯的经历,但毛烽却表示“没有写电影剧本的经验”。“什么经验,你在朝鲜战场上,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故事,如果融入剧本里,这就是经验。”拗不过武兆堤,毛烽接受了这个任务。重托在肩,毛烽暗下决心绝不辜负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毛烽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他与武兆堤废寝忘食,仅用20多天就将剧本的雏形框架搭建起来。可经过反复推敲斟酌,总感觉应该塑造出一个生龙活虎、个性鲜明的王成。

怎样才能更加生动地体现出志愿军英雄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的精神呢?小说《团圆》中,有关王成牺牲的描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但这个英雄的名字却贯穿了小说始终。因此,王成的塑造对全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英雄典型中,已有了堵枪眼的黄继光、炸碉堡的董存瑞、烈火中的邱少云……他们几经思索设计,依然不理想。

这天,毛烽突然想起了在朝鲜战场保存的两本厚厚的《志愿军一日》记录本。这不是普通的记录本,而是前线战士亲手记录的真人真事,共有上千篇日记。他兴奋不已,赶忙翻找出来细细品读。那些可爱的志愿军战士形象,刹那间重又浮现在他的脑海。

在一次坚守防御战中,战斗打得十分艰苦:418团战士滕桂桥拉响爆破筒在敌群中壮烈牺牲;422团连长杨宝山抱着大石头与美国兵同归于尽;421团2营机炮连连长王德山,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握着两颗手榴弹冲入敌群;415团更是涌现了25位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而一位叫于树昌的步话机员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毛烽。

激战中,于树昌被派去参加281.1高地东山腿的争夺战。经过一整夜的战斗,全连官兵都牺牲了,阵地上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从早晨到中午,他不断用沙哑的嗓音呼唤炮火支援,有时来不及调炮,他就跳出战壕用手榴弹阻击敌人。

中午,敌人从3面蜂拥而上,逼近于树昌。他连续呼叫我军炮火:“快打我周围50米!”“打30米!”“打20米!”当团长孙斌急切地问他“你地堡积土多厚,有何危险”时,他坚定而急切地呼喊:“别顾我,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开炮!向我开炮!”最后,他高喊:“首长,同志们,亲爱的同志们!再见啦……”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成群的敌人同归于尽。

读至此处,影片中英雄王成孤胆作战、呼叫炮火直至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形象呼之欲出。所有情节不需加任何虚构,就是英雄于树昌的艺术再现。所不同的是,毛烽后来将于树昌手中的手榴弹换成了王成的爆破筒。这个细节取自烈士杨根思的事迹。

而“王芳”的银幕形象,毛烽创作起来更是轻车熟路。他的夫人宁敏就是文工团员,在朝鲜曾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像“王芳”那样歌唱炊事员的现场演唱,或在行军途中的快板宣传,都是朝鲜战场宣传鼓动工作的真实再现。作为政治部秘书科长,影片中军政治部主任“王东”的形象,是毛烽再熟悉不过的了。“王主任”的工作环境、战争生活、习惯动作和他在战斗中指挥若定、沉着刚毅的风采,他所表现出来的父女之情、战友之情、阶级之情,毛烽信手拈来,因此写起来十分顺畅。

英雄们的事迹就像一股股奔腾的激流,瞬间便冲开了毛烽感情的闸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朝鲜前线的一幕幕,再次不断地叩击着他的心灵,有时写着写着泪水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毛烽将人物之间的感情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短短28天,一部3万字的电影剧本便完成了,名字正式改为《英雄儿女》。

很快,剧本送到文化部,夏衍指示电影局主管领导:“重点拍好这部电影,胶片要用从英国进口的!”与此同时,剧本也送到了巴金手上。巴金看后,同意拍成电影。

接下来,是进行电影主题歌的创作。但毛烽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自已中意的歌词。情急之下,他与电影《上甘岭》的曲作者刘炽等一起找到时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词作者公木。架不住几个人反复相劝,公木答应了,并以最快的速度写出4段歌词。拿到歌词,刘炽没有急着谱曲,而是拉着一伙人打扑克牌。打着打着,刘炽突然把牌一扔,回去了。他锁上门,谢绝一切打扰……不久,后来唱遍大江南北的《英雄赞歌》诞生了,并随着电影迅速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公木后来说:“是电影剧本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是剧本的人物,催生了歌词的生动。”

电影上映后,群众反响十分热烈。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也在百忙中观看了影片。一天晚上,当时在文化部和中国作协任职的刘白羽接到了周总理打来的电话。周总理说:“我想,作家一定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你们不是到了火热的斗争中写出了新的作品吗?巴金带了头,他到了抗美援朝战场,深人生活,很好嘛!写出了《英雄儿女》那样好的作品。”

“文革”期间,《英雄儿女》被禁演,毛烽因此被关押了一年多。但毛烽一直都坚信,这部影片弘扬的主旋律没有错。值得欣慰的是,很快,周恩来总理点出要放映4部影片:《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铁路卫士》、《奇袭》,并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

“向我开炮!”背后的“千千万万个王成”

身为边防军人的后代,我过早地触摸到了军人的悲壮。一个国家何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座城池何以固若金汤?

电影《英雄儿女》中赞颂英雄的诗朗诵这样说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志愿军第十五军所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这样描述:“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著名的长津战役中,身绑炸药以血肉之躯去炸敌人坦克的无名英雄不计其数。

而电影中王成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向我开炮!”的背后又会有多少英雄挺立?电影里的每一次战斗、每一个人物又会是多少英雄的热血凝结?

翻看着一张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宁敏语调平缓地给我们讲述着60年前那战火纷飞的一幕幕。

宁敏说,那时毛烽虽在机关工作,但却常常深入前线采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认真地记录下来。最令毛烽感到震撼的是那场惨烈的老秃山攻坚战。那次战役,毛烽就在担任爆破任务的11班,亲眼目睹了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电影《英雄儿女》中,战士小刘扑在铁丝网上,让后面上来的战友踏着自己的身体冲向敌阵的经典镜头,就取自于毛烽亲身经历的这场战役中的真实故事。宁敏说:“至今,他(毛烽)都记得他们的名字。”

“老秃山”,即上浦防东山,是通往汉城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险要,因敌我双方反复争夺,致使山上草木全无,一片焦土,所以得名。当时驻守“老秃山”的是“联合国军”哥伦比亚营的1个加强连和美7师20个排以及两个搜索班、1个坦克连,共四五百人,构筑了明碉暗堡195个,敌人吹嘘“老秃山”是攻不破的铜墙铁壁。

在1953年3月23日强攻“老秃山”的战斗中,志愿军47军423团3连11班在副班长滕明国的带领下为大部队开辟通路。在连续破了6道铁丝网,正准备爆破第7道时,后面的突击排已接近铁丝网。为保证突击排能迅速通过,滕明国毅然跃身扑向铁丝网上,并高喊:“战友们快从我身上冲过去,把红旗插在主峰!”随着他的喊声,爆破组其他4人也毫不犹豫地扑倒在铁丝网上,搭起了人桥。突击排的战友们含泪从他们身上迅速冲了过去,而他们中却有4人当场壮烈牺牲。英雄的壮举令毛烽心头震撼、夜不能寐,当即写下《4位不朽的马特洛索夫式英雄》一文(马特洛索夫是一位苏联英雄,在卫国战争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地堡里扫射着的机枪)。

同是这次战役,志愿军某营奉命突袭。当他们悄悄摸到敌人前沿时,一道电网拦住了去路,而爆破作业会惊动敌人。关键时刻,尖刀班班长进行了一个简促的动员:同志们,现在是祖国需要我们做出牺牲的时候了,为了战役的胜利,我们必需冲锋在前。说完,这位班长第一个纵身扑向电网,当场壮烈牺牲。其他11名战士见班长如此壮烈,一个个眼含热泪,大家手挽着手紧跟着一起扑向电网,全部壮烈牺牲。电网在12名战士身体的重压下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全营将士强忍泪水,踏着烈士的躯体全速穿过电网,直扑敌人阵地。

战后,美军自认“老秃岭”战役“是继上甘岭后一次最大的战斗”,“哥伦比亚营被打得一败涂地”。艾森豪威尔承认:“老秃山”的失败与弹药供应问题无关。

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在那场战争中就更为普遍。1952年10月,某团6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攻打“红山包”主攻任务。在连长、指导员先后负伤后,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全连坚守阵地,最后只剩下他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个人了。赵先友用步话机向团长报告,敌人已冲上我军阵地,请求炮兵直接向自己的阵地开炮,他大声高喊:“向我开炮!”阵地最终被夺回来了,但赵先友和刘顺武却壮烈牺牲在了阵地上。

1953年4月,某部201团步话机员蒋庆泉和战友在石岘洞北山遭强敌围攻,战至最后只剩他一人。于是,他用步话机调动炮火打击敌人。当敌人冲到他跟前时,他惊天动地地喊出了“向我开炮——”随即声音便消失了,战友都以为他牺牲了。志愿军《战地报》记者洪炉据此写出通讯《顽强的声音—一记步行机员蒋庆泉》。但蒋庆泉并没牺牲,而是被炮弹震晕,并被俘了,阵地也失陷了。因此,这一事迹被暂缓宣传。此后半个多世纪,蒋庆泉一直默默地生活在辽西平原的乡村里。

英雄,在我的视线中,意味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意味着一次次伟大的牺牲。我的“英雄情结”根深蒂固。纪念他们,并不期待他们“复活”,因为在我们的历史中他们从未“老去”。

“活着就要像条龙,不能像条虫”成了他的座右铭

电影中,王成的那句:“活着就要像条龙,不能像条虫!”一直激励着毛烽,影响着他此后的人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烽先是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后任昆明军区文化部部长,1 983年离休后来到沈阳。长期以来,他矢志传播“王成精神”,关心下一代成长,讲传统25年如一日,担任着30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德育老师、客座教授、校外辅导员、名誉指导员等职务,累计讲作传统报告1000多场,听众达100万人次,先后被沈阳军区、总政治部评为先进离休干部、离休干部标兵,被国家民政部等7部委授予老有所为金榜奖,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他讲述战争的惨烈,宣传英雄的壮烈,实质是在传承一种精神,延续一个传统。

就在他刚刚离休那年,他应邀到海城少管所做报告。面对台下那些心灵扭曲的少年,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凝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从此,他给自己的晚年定了位。

毛烽作报告,无论多长时间,无论什么场合,他都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坚持在讲台上站着讲。然而,他常常被慢性喉炎、过敏性鼻炎、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所折磨。医生多次叮嘱他不能过度劳累,更不能过多地讲话。可他一旦站在讲台上,便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一样。

1988年秋,毛烽应邀到天津作报告,最多一天作了4场。由于过度劳累,他的嗓子嘶哑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到第6天时,他的唾液里有了血丝,医生诊断为声带水肿充血,向他发出了严重警告。可他不顾劝说,下午仍旧按原计划继续,以惊人的毅力作完了两个小时的报告。在一次次的掌声中,毛烽以老战士的名义,为后人打捞沉淀于岁月深处的那些历史细节。

2001年,毛烽被查出患了直肠癌,但他依旧开朗乐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丝毫看不出重病的痕迹。他一直用“王成精神”激励自己,用心灵去创造如诗如画的生活!他还跟孙子学会了使用电脑,坚持用电脑写作。

在作传统报告的间隙,毛烽笔耕不辍。1989年,为了写好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的剧本,他不顾年迈,先后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军事科学院等单位,查阅了千万字的资料,记下了10万字的笔记,并多次采访彭德怀夫人浦安修老人。他顶严寒、冒酷暑,足迹遍及山西、河北,采访当年参加作战的老八路、老房东达90多人。为了增强现场感,他翻山越岭,来到当年硝烟弥漫的“龟烟山”、“狮子岭”,“石老山”旧地进行实地考察。后经5次易稿,终于完成了10多万字的电影剧本《百团大战》。

晚年的他,还先后完成了描写有志青年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的电影剧本《延河滚滚》、教育关心青年题材的电影剧本《责任》、反映郅顺义等老英雄晚年生活的电视片《老英雄新曲》,以及《正气千秋》等10多部影视剧本。

重温历史,是为了认识过去,更好地走向未来。正是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传统,支撑着民族的未来,激励着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