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不久,我党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把战略重心放在东北,派三万干部和十万部队去东北,陈云同志就是这一战略方针的战地谋划者和组织实施者之一。陈云同志初到东北,工作干头万绪,他敢于直面现实斗争中的各种考验,把党的战略方针置于东北具体的情形中去落实,对东北解放区的建立、巩固和支援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领受中将军衔赶赴东北
1945年9月14日,苏联远东军司令部派一名苏军大校由八路军冀热辽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陪同,乘飞机专程来延安与我党中央及军委总部建立联系。当日,中央政治局在听取了曾克林关于东北的情况介绍后,决定建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和莫春和等6位同志于9月15日乘坐这架飞机赶赴东北。考虑到他们到了东北之后,要和苏联红军的将领们会晤、交谈,要有军衔才好。因为苏联红军是实行军衔制的,在军事活动中很讲究军衔。可是陈云等东北局的主要领导同志没有军衔,去东北工作就会有诸多不便。为了交往和工作上的便利,中共中央决定,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授予伍修权少将军衔,授予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任命书用中俄两种文字写成。出发前,叶剑英同志宣读了中共中央的上述决定。陈云等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同志这次被授予军衔,早于通常所说的1955年全军第一次授衔整整十年。1945年的这一次,主要是为了特殊时期在外事活动中工作的便利采取的措施,在我军内部并不具有军阶或礼仪上的效能,但为后来的正式授衔积累了经验。
陈云坐的是一架道格拉斯双引擎飞机。在飞往沈阳的途中,飞机开始很平稳,后来由于油箱里的油不够用了,加之天气状况不好,飞机还未到沈阳,就不得不在山海关临时降落。战火中的山海关机场,一片荒芜,草长得一尺多高。看起来,这个机场已经好久没有停降大型客机了。由于地面视线不清,飞行员又不够沉着,飞机落地时几经颠簸,冲出跑道,机头栽进一块稻田里,飞机的尾部翘了起来。机身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中央派出的六人中,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都因撞击受了轻伤,叶季壮伤势比较严重,他的腿被翻倒的油桶和无线电器材压住了;彭真的脑部受到碰撞。陈云在这次飞机事故中很幸运,飞机的舱门被撞开时,把他一下子推进了驾驶室,没有受伤。
在哈尔滨主持北满工作
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5年9月在沈阳开始工作,有五名委员,即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彭真任书记。东北局建立后,为加强北满广大地区党政与军队工作,中央又决定成立北满分局和北满军区。11月16日,中共北满分局在哈尔滨成立。分局委员有5人,即陈云、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陈云任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高岗任副书记兼北满军区司令员。北满分局领导5个省委和一个市委,即松江省委、黑龙江省委、嫩江省委、合江省委、牡丹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陈云同志到了北满后,对那里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这里的各级日伪政权虽已瓦解,但除少数地区被苏联红军和我军控制外,大部地区包括县政权被土豪劣绅、官僚政客把持,他们与被国民党收编或委任的光复军、挺进军相勾结,与共产党争夺地方政权。在北满,已查明有番号的土匪达13万人之多,而我东北民主联军在北满的部队只有2万人。由此可见,匪患成了我北满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面对残酷战争的考验,面对特殊的困境,陈云展示了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非凡胆识和才能。以陈云为首的北满分局一来到这里,就开始了剿匪工作,陈云同志为此制定了明确的方针:建军、剿匪与发动群众三位一体。摧垮敌伪势力,发展我军力量,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酝酿召开民主参议会和人民代表会,成立各级政府,选举省长、市长及县长。
建立和巩固北满根据地
经过半年左右的斗争,我党在北满五省的各级政权、省军区和各级武装力量相继建立,部队迅速发展到10万多人。与此同时,各地相继开展了反奸清算,在清算斗争的基础上,结合春耕生产,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各省民主政府先后公布了减租法令和办法。1946年4月20日,陈云同志为北满分局起草了给东北局并转中央的《北满根据地建设的进展状况》,报告说,北满五省中除黑龙江省漠河等五个县,合江省同江、宝清二县尚被敌人占领,我军正在进剿外,所有县城都在我手。北满65个县,我已占的58个县中,农民已经发动者16个县,其余尚刚刚开始。农民斗争在目前的主要形式是清算运动,通过这场运动,给广大农民群众分配开拓地、满拓地、汉奸地、减租增资。陈云同志在报告中还说,我们的政策是在发动经济斗争后,迅速武装农民,搜缴地主土匪武装以加强农民武装。武装农民,应成为农民是否已经动员起来的重要标准。到2月底,北满军队和地方党的新党员只有一千人左右,军队占十分之六,我们吸收党员取谨慎政策,估计三月以后的发展将迅速一些。到1946年6月,北满地区的敌伪土地基本分配完毕。经过剿匪、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建军和初步的民主改革,打击了敌伪残余势力,壮大了我党的力量,增强了基本群众的斗志,为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据后来不完全统计,到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北满五省和哈尔滨市,直接动员新兵补充主力部队共41万人(还不包括参加地方部队与地方部队升入主力的人数),参加战勤民工累计130万人次,仅1947年就交纳公粮130万吨。可见,陈云同志在北满的组织领导工作非常得力,对人民群众的动员也是十分有效的。
自告奋勇挽救南满危局
1946年7月3日至11日,东北局扩大会议结束后,东北局决定设立东北财经委员会,作为东北解放区经济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由陈云任主任。不久,陈云又兼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党委书记,还出任新成立的东北铁路总局党委书记和总局局长。陈云同志履新之后,工作刚刚开了个头,军事形势就骤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位于辽宁和吉林的南满根据地告急,蒋介石为了和共产党争夺东北,于1946年10月中旬亲自到沈阳,确定在东北实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方针,企图集中兵力,先歼灭南满我军,摧毁我根据地,然后用全部兵力进攻北满,占领全东北。10月19日,蒋介石集中八个主力师10余万人的兵力,分三路向南满根据地大举进犯。这时,南满成了东北战场的焦点,我军在这里的斗争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南满根据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进可以威逼沈阳、鞍山、营口等城市和辽西走廊,退可利用我党与朝鲜关系的优势,利用长白山一线与敌人周旋。1946年10月前后,我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根据地有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和两个独立师,计4万多人,而敌人进攻我南满根据地仅主力师就有10万余人。敌我力量悬殊,我军不得不放弃安东(今丹东)、通化等重要城市,形势十分危急。这时,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已经退回松花江,到了北满。东北局的领导人意识到,如果南满丢了,敌人就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北满,更会使东北解放区失去与关内的海陆交通联系。10月26日,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召开联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陈云同志指出,安东、通化失守届,南满的形势骤然严峻了,这既有敌我双方战略思维改变以及由此导致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有我们部队中某些同志思想上产生悲观情绪的因素。现在杜聿明又在集结精锐部队妄图一举攻占我临江根据地,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南满的形势将会更加危急。南满虽小是个局部,但它对整个东北乃至全国的形势都很重要。陈云同志说,经过这几天的分析和思考,我认为扭转南满局势的当务之急是选派一些同志到南满帮助工作。他接着说:“现在我正式请求,组织上批准我去南满帮助一段工作。”经东北局同意,报请中央批准,由陈云兼任中共辽东分局(亦称南满分局)书记、辽东军区(亦称南满军区)政委,由肖劲光同志任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司令员。已先在南满主持工作的肖华同志任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在宁安县境内有惊无险
就在党中央做出决定的当天,1946年10月27日,陈云与肖劲光及其随行人员等从哈尔滨坐火车起程,他们的行动路线是,经由牡丹江、图门.取道朝鲜,最后抵达辽东军区所在地临江。在去南满的途中,一天晚上,陈云和肖劲光所乘的列车停靠在牡丹江市南面的宁安县境内的斗.沟子车站时,火车发生了事故:车站前方是一个陡坡,突然一辆载货的列车由于燃料缺乏,动力不足,从坡上滑了下来,眼看着就要与陈云等所坐的这列客车相撞。警卫哨兵发现这个情况,想上车去报告以便疏散车上的陈云等同志,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时,车站扳道房里一个人飞奔出来,不顾这列飞驰而来的货物列车,紧握闸把,扳开了道岔,他刚刚跳出了车道,那辆货物列车就呼啸着被甩进了另一条道岔。翻下深沟,发出惊人的撞击声。这列货车向下俯冲时,从陈云乘坐的列车两米旁侧身向下飞驰而过,一场重大的撞车事故避免了。陈云同志从列车上走下来,对这位扳道员表示深深的谢意,扳道员说,是应该做的,自己并不知道在列车上乘坐的是谁,只知道我们共产党和民主联军的高级领导人要经过这里。
为了工作把家人留在朝鲜
抗战胜利后,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还是安宁的。在陈云同志到东北工作不久,经党中央同意,余若木带着长女陈伟力,长子陈元前往东北,开始了动荡的生活。余若木没有机会乘飞机,而是走山路前往东北,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骡轿车”,有两匹骡子拉着,余若木带着孩子翻山越岭,这样从延安走了一个多月,到了张家口。在这里,余若木一行受到聂荣臻同志很好的照顾,只是张家口到东北的道路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阻截,余若木一行在张家口住了好几个多月,后来才乘我军军车从郑家屯到了齐齐哈尔,又改乘火车到了哈尔滨,1946年5月底,与陈云重逢。11月初,陈云在赶赴南满工作的途中,取道朝鲜,与金日成同志商谈合作事宜,朝鲜同志同意了辽东军区部分伤病员及家属在朝鲜治疗和生活一段时间。金日成见陈云的两个孩子冻感冒了,不便前行,于是建议陈云把孩子也留在朝鲜。陈云考虑家属与自己住在一起,不利于到南满投入紧张而复杂的斗争,与肖劲光一合计,都把家属留在了朝鲜,余若木和两个孩子又开始了异国生活。
力主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
1946年11月27日,陈云和肖劲光等同志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南满的辽东军区总部和中共辽宁省委所在地临江,陈云同志对南满形势开始做深入的调查工作。12月11日,辽东军区在前线指挥所七道江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在坚持南满斗争的问题上同志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少数同志同意军区领导的报告,主张作长期打算,坚持南满斗争。多数同志认为长白山区地形狭窄,如果我军在这里进行大兵团作战,缺少回旋余地,同时,兵员、武器装备不足,寡不敌众,主张主力撤往松花江北,以保存力量,准备日后反攻。会议连续讨论了几天,仍相持不下。13日晚,陈云顶风冒雪赶到七道江,同大家亲切交谈,+了解情况,直到深夜。次日,陈云在会上讲话,他列举了我军坚持南满根据地对敌斗争的五条理由。第一,坚持南满,可能使我们损失一半人,甚至四分之三,但可以使我军在南北满地区保持犄角之势,牵制住敌人四个军,使他们不敢放手进攻北满,相反我们向北满撤退,部队就要过长白山,那里地势险要,又逢天寒地冻,我们缺衣缺粮,过长白山要损失几千人。第二,我们北撤,敌人必尾追堵击,我们又要损失几千人。第三,撤到了北满,由于少了南满的牵制,敌人会集中兵力压过来,我们立足未稳,还要打仗,又要损失几千人。第四,我们失去了南满,由于北满的地形不利于作战,北满也可能保不住,部队还得继续往北撤,撤到了苏联境内,也不是长久之计,这样又要损失几千人。第五,等我们打回南满,部队又要损失几千人。两者比较,部队还是留在南满对我们有利。陈云同志循循善诱,形象地说:东北的敌人好比是一头牛,牛头牛身子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牛尾巴,如果我们松开这条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危险;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会进退两难;因此,抓住牛尾巴是个关键。陈云全面分析了形势,对留下和撤走的利害得失,算了细账,经过反复比较,说明留下坚持的重要意义和可能性。最后他加重语气说,我是来拍板的,拍板坚持南满!三、四纵队全部留下,一个人都不走,坚持就是胜利。这是关键时刻决定性的一板。
促成南北满相互配合之势
衡量一个革命家的思想品味,主要在于它是否深刻,是否具有启发能力。在七道江会议上陈云的那番讲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统一了大多数同志的思想,迈出了挽救南满危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会后,陈云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2月20日在致林彪、彭真、高岗的信中,以及12月28日辽东分局给各省委、各纵队发出的《关于坚持南满敌后斗争的几点指示》中,明确回答了怎样坚持南满斗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一,坚持敌后成为坚持南满、坚持东北最重要的任务,其步骤是主动积极地消灭敌人,打破敌人的占领计划,二点一点地立稳自己的脚跟。我军民在敌后打击的对象,除坚持消灭那些可以消灭的敌人正规军外,要放在大量消灭敌之地方武装与保安团队上,使敌人后方空虚,顾此失彼。其二,敌后斗争要坚持三个配合,即游击区与游击区相互配合;正面与敌后相互配合;南满与北满、东满、西满相互配合。其三,农民的向背决定我军在敌后的胜负。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保粮保丁,我们应尽一切努力来使农民享受到今年分地所得粮食,尽最大可能保护其利益。其四,要改编和加强我军的地方武装,建立可靠的地方基干团。其任务是既要巩固我军已经占领的地盘,又能有效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其五,要尽量减少干部、资财的损失。陈云同志反复强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充分显示我们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和行动上的先进性。他坚持南满的决心、信心和周密部署,逐步被内化为南满军民强烈的战斗精神和实际行动。1946年12月17日,敌人以6个师的兵力,向我临江地区发动了第一次进攻,至1947年4月3日,经3个多月连续作战,在北满部队三下江南配合下,粉碎敌人的四次进攻,共歼敌3万余人。这就是东北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四保临江”。这一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阴谋,巩固和扩大了南满根据地,与北满我军互相配合,扭转了战局,迫使东北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我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陈云同志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以极大的努力先经略北满,后又在南满局势危急的情况下,自告奋勇去南满,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最终形成了东北根据地南北满互为犄角的有利态势。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和长远的东北解放区根据地建设和政权建设,就会发现,陈云同志为东北我军赢得战略上的优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