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甘岭》诞生的台前幕后

作者:孟兰英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一场战役诞生一部电影

电影《上甘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底摄制完成,它的酝酿则始自剧本执笔者林杉3年前的一次朝鲜之行。

1953年10月,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刚刚签订完毕,志愿军尚未撤离,时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会秘书长的林杉,以电影工作者代表的身份,随同以贺龙同志为首的第三届祖国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在两个多月的慰问活动中,直接触动了林杉创作电影《上甘岭》念头的,是他参观到了一个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的展览,在展出中,他看到了我方缴获的各式武器、实物以及沙盘、模型等。当参观的人们拥挤到一座标明有“上甘岭战役规模与作战情况”的庞大模型前面时,他身旁边站着的一位双颊鲜红,大约有十八九岁的青年战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十分动人而朴素的语言,向参观者介绍战友们如何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坑道斗争,终手使这个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此时,林杉直觉得全身的血液似乎沸腾起来,顿时在心头涌动起了要在银幕上表现他们的强烈欲望与冲动。

不久,林杉回到北京。这时恰好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的导演沙蒙也来到北京。沙蒙静静地听完林杉朝鲜之行的讲述之后,异常激动地说:“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呀!”然后又非常坚定地说:“走,到朝鲜去,必须要拍摄《上甘岭》!”

1954年的初春,北京城已渐见暖意,而东北的丹东仍然寒意逼人,棉衣还不能脱身,沙蒙和林杉准备渡过鸭绿江到朝鲜去采访并体验生活。

就这样,林杉与沙蒙便以志愿军战士的身份,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国境,开始了将近200天的“战地生活”。到1955年初夏他们完成了《上甘岭》的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接着便开始物色演员,准备开机拍摄了。

发现“毛四海”寻找“王兰”

由于导演沙蒙坚持要求演员的气质和外形必须与角色符合,因此在演员的选择与使用上,费了不少心思。沙蒙曾经感慨地说,电影已经开拍,剧组已经赶赴朝鲜了,但6个主要演员中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到齐。一个是战士毛四海,另一个是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王兰,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演员来塑造,难以定下。

当时,剧组的大部分人已经动身赶赴朝鲜。有一天,导演林杉正在长影演员科翻看演员的材料,这时正赶上组织部门送来了新退伍战士的资料。林杉在随便翻看中恰好看到了后来饰演毛四海的演员白英宽的材料:自幼孤儿,给地主放羊,后来参加革命,在部队是个机枪手……这不正是战士毛四海的经历吗?于是,他建议马上通知白英宽到长影。

接到通知后,白英宽感到非常紧张,他认为自己缺乏经验,很难把握这一英雄人物,感觉有很大压力。林杉对白英宽说:这个角色就是在演你自己,生活中你是什么样就怎么演。后来影片上映后,由于白英宽的出色表演,战士毛四海这个角色就历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王兰是电影中唯一的女性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当时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女护士王清珍。

在影片中饰演王兰的老演员刘玉茹回忆,1955年她22岁,刚从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毕业。有一次她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姐姐家里玩,在长影厂院子里遇到一个穿军装的中年人问她,你去不去演电影?这个中年人就是正在苦苦找寻王兰的林杉导演。林杉马上就觉得她似乎就是沙蒙和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王兰。于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一幕发生了。刘玉茹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被组织上火速送到丹东,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摄制组。此时,电影的外景部分已经拍完了一半。

张连长的角色令人赞叹

在电影《上甘岭》中,虽然指导员、一排长、老炊事员和以黄继光为原型的通讯员小杨的戏份都比较重,但指挥全局、提挈全剧的中心人物则是八连连长张忠发。这个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动作,也没有大喜大悲的个人命运历程。要使他立在银幕上,走进观众的心目中,演员没有深厚的演艺功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这个人物塑造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影片的成败。在挑选饰演张忠发的演员时,大家自然也是研究来讨论去,显得格外谨慎。然而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沙蒙竟然看中了在电影《暴风聚雨》中饰演赵玉林(赵光腚)的高宝成。当时高宝成年龄已3()岁,而且还是一位有着18年军龄的团级干部,而影幕上的连长张忠发只有20多岁,两者角色反差很大,大家对沙蒙的“用人”不免有些怀疑,但沙蒙却一锤定音:“张忠发这个人物非高宝成莫属”。

其实,在电影《上甘岭》最早的剧本中,连长张忠发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据高保成后来回忆说:记得当年沙蒙开玩笑说,如果有人看了拍摄前的剧本《上甘岭》,他肯定不会认出拍摄后的电影《上甘岭》。

影片中最大的改动还是张忠发这个角色,这是一个根据上甘岭中的战斗英雄张计发的英雄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英雄形象。最初的张忠发在设计上是十全十美的,他能够主动领会上级的意图,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志愿军指挥员形象。而后来我们看到的张忠发,性格里既有作为基层指挥员果敢严肃的一面,又有天真可爱的一面。这样,张忠发作为一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而改动最大的一场戏就是关于张忠发和孟德贵角色的调整。剧中,孟德贵的戏本来是张忠发的,孟德贵这个角色自身的戏很少。沙蒙在仔细考虑了剧本之后,大胆地加重了孟德贵的戏份,同时把张忠发角色自身的性格特点加以放大,避免了张忠发这个角色过于高大全,而让人难以接受。这一改动现在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改动放到1955年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就很值得赞叹了。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沙蒙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剧本,最有意思的调整有两处,一处是在戏的高潮部分,毛四海牺牲之后,杨德才冲了上去,用胸膛顶住了爆破筒,把火力点炸掉。这是戏的高潮部分,然而作为主角的张忠发的身影却难以见到,这可让沙蒙感到为难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出现张忠发,见不到他的作用,那整个电影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最后沙蒙巧妙地调整了剧本,把张忠发放在了掩护杨德才的位置上,这样张忠发的作用和地位就突出了。同时在杨德才牺牲之后,张忠发身上背了两个水壶,这是从师长眼中打量到的情况,但就是这个镜头,张忠发在影片中的地位和战友的感情,马上凸现出来了。

另一处调整是加了一场在坑道中抓松鼠的戏。这段戏是后来很多评论家津津乐道的经典场景。可是当初直到电影拍摄前,还没有利用松鼠做戏的想法。在原来的剧本中,设计的是捉麻雀,麻雀飞人山洞,引起了战士们的兴趣,大家争相去抓麻雀。可是在当时的朝鲜,由于战争刚过,受环境影响,麻雀受到惊吓,十分难找。

当时,战争把松鼠的家园也破坏了,大量的松鼠无处可去,在拍戏的现场跑来跑去,恰在此时,沙蒙的好朋友,著名编剧海默来到了拍摄现场,他对正处在苦恼之中的沙蒙说,既然这里有不少松鼠,为什么不使用松鼠呢?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就有了战士们抓松鼠的戏。老演员高保成几十年后回忆说,当时沙蒙提出要拍摄抓松鼠这场戏的时候,很多演员都接受不了,觉得这么严肃的作品中,加进去这样的一出戏,不合常理,但是沙蒙却微笑着,用他常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说:“拍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总之,一部成功的影片与演员的表演的到位是分不开的。事实证明,沙蒙的选择是很有眼力的。在影片中,演员高宝成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演技功底和淳朴刚毅、善良而诙谐的个性将张忠发这一前线普通指挥员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名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张忠发也是这部影片中所有人物中最为出彩的一个。作为指挥员,他身先士卒,机智勇敢,带领全连突破重围,全力夺取胜利;作为战斗中的一员,他又生活在战士中间,有普通战士一样的情怀。特别是剧中的抓松鼠的那场戏,对调节戏的情绪和节奏,表现张忠发等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起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上甘岭》是刘玉茹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的影片。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声音对身边护士王兰说:“小王,请再给我唱唱《我的祖国》吧!……”看着指导员那干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睛,王兰含着热泪唱起了《我的祖国》,战士们也随之与王兰一起唱了起来……这场戏连同王兰那美丽的身影成为影片《上甘岭》中的一个经典镜头。刘玉茹回忆说:“能参加《上甘岭》的拍摄,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儿。我到现在,仅演过一部电影,就是《上甘岭》。没想到王兰的形象在亿万观众中能留下那么深的印象。”

《我的祖国》先于电影红遍全国

在中国电影插曲中,很少有象《我的祖国》这首歌曲那样至今还为人们传唱不衰。当年影片《上甘岭》拍完时,影片的插曲却还没个着落。导演沙蒙与林杉、曹辛合几个同事合写了一首,歌词是:祖国啊,我的母亲!您的儿女,离开了您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歌词写好后,沙蒙找到了他延安时的老战友,作曲家刘炽。沙蒙对刘炽说:“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后,电影虽不演了,但只要唱起这支歌,人们还会怀念起那些志愿军英雄们!”

然而,刘炽读了歌词后却连连摇头说:“这首歌词意思虽然不错,但没有韵律,不但谱难写,而且即便写了,也难于流行。我看这样吧,我请乔羽来写歌词。”

上甘岭战役中血与火的场面深深地激励着乔羽,电影《上甘岭》更让他感动。但是,许多天过去了,乔羽还是找不到歌词的基调。那些日子,长春一直在下雨,有一天,乔羽正在外面散步,看到有几个孩子在水边嬉戏。这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往事,他由此想到,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在水边这么玩耍吗。是家乡的大运河微山湖哺育了自己。

“长江万里波浪宽”首句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开头下面就容易了。后来他想到,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家乡和心中的大河,都有自己的母亲河。于是改成了现在的“一条大河波浪宽。”

创作就是这么神奇,感觉一旦找到,歌词就顺着乔羽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在了一张张稿纸上。其后又经过10多天的反复推敲,他终于完成了《我的祖国》三段歌词的创作。

当刘炽看到《我的祖国》歌词时,便一下子被歌词中所描绘的诗意境界所打动了。为了分析把握这首歌曲的旋律,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最后,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把这两句略改动后作为引子,引子一打开,创作的灵感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

最后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棚进行的。歌唱家郭兰英深情的演唱使参加录音的人眼里几乎都含着热泪。录音后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率先播放了这首歌曲,这时候,电影《上甘岭》还没有公开放映。所以,《我的祖国》先于电影红遍全国,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