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辛亥革命(二则)

作者:张光茫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1911年,鲁迅30岁,此时他还没有用“鲁迅”这个的笔名。辛亥革命爆发前,鲁迅从经济到精神都很困顿,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处境,使他成为无所顾忌的独立撰稿人。

这年初,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清朝还没亡,他却留起短发,且常喜欢穿洋服,而不是长袍马褂。走起路来挺胸抬头,很有精神。他步子很快,而且习惯于走在路中央。他的风度,同那些弯腰曲背、行走缓慢教经学、修身的老师大不一样,身上好象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学生们都喜欢模仿鲁迅走路说话的样子。

当时的绍兴府中正门墙上,写着“府正堂示,学堂重地,闲人莫入”字样,同时挂有皮鞭。如果有人不经许可,随便进来,管门的老头,就可拿鞭猛打,以示威风。鲁迅到校后,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农民,来自乡间不识字,也不明校纪,擅自走入校门去找儿子,结果遭到一鞭之辱。鲁迅知道此事后,立即建议校长取消这一陋习,不准在校门口悬挂皮鞭,更不准鞭打来客。校长准许了鲁迅的这一标志文明的建议。

7月,鲁迅辞去绍兴府中学堂的教职。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府中学堂一时无人负责,因为鲁迅在府中学生心目中的声望,学生坚请鲁迅回校主持校务。鲁迅推辞不掉,便又回校主持了一段时间的校务。期间,鲁迅写了一篇文言小说《怀旧》,以辛亥革命前夜的社会动荡为背景,以“第一人称”的天真学童的眼光,真实、正直地看他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揭露了中国的社会关系,在动荡年月中的微妙变化,使人看到一幅辛亥革命前夜的生动的社会图景。

11月4日,革命党人活捉了浙江巡抚增韫,杭州宣布光复。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绍兴,沉寂的小城沸腾起来。绍兴城里召开了一个庆祝大会,大会主席就是鲁迅。年底,鲁迅和青年学生商定,创办《越铎日报》,用来监督新政府。“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复,振勇武之精神”,这是鲁迅为这份报纸草拟的出世辞,表明了自己立场和心愿。

一个月内,《越铎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抨击和揭露秋瑾案的告密者和在绍兴军政分府的代理人。但是到了2月中旬,绍兴光复军都督王金发受贿,将秋瑾案的告密人、绍兴城的大劣绅章介眉释放,次日,鲁迅在《越铎日报》上发表文章,尖锐地进行揭露和抨击,王金发看了之后,非常恼火,说鲁迅骗了他的钱还骂他,扬言要杀鲁迅。鲁迅的母亲很担心儿子安危,叫他不要出门。鲁迅却不在意,依然夜间提着一个有“周”字的灯笼去学校住宿。

起初鲁迅以为王金发说的骗钱一事,指的是早先王金发答应给绍兴师范学堂的两百块办学经费。后来他才知道,在他不在报馆时,王金发派人送来过五百块钱,办报的革命青年们自作主张收了钱。鲁迅马上回报馆问明真相,确定收钱的事情后,他告诉几个年轻人不应收钱,但是其中一个会计很不高兴,质问起鲁迅。鲁迅答了几句就没再说下去,他知道再说下去,这些极端的年轻人第二天就会在报纸上骂他如何怕死。

失望中,鲁迅辞去了一切教职,满心惆怅。此时,他收到了昔日日本留学好友许寿裳的来信。信上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聘鲁迅到教育部工作。能去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对鲁迅来说,实为久旱逢甘霖。而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他“整天看书,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谈上”,这为之后的创作做足了准备与铺垫。

鲁迅虽没有参与过辛亥革命,但革命之后的总结与反思,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讲,读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等于读辛亥革命史。

鲁迅笔下的很多小说、杂文、散文,和辛亥革命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像1912年发表的文言小说《怀旧》,那是刚刚发生辛亥革命不久,是一个对照辛亥革命主题的作品。后来,1918年发表著名的《狂人日记》,里面涉及到辛亥革命前封建社会的背景。然后到1919年5月发表的《药》,则与辛亥革命有直接联系。鲁迅作品中,辛亥革命的元素非常丰富。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而且他是一个对于社会参与比较深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恨革命不彻底,痛同胞不自立。他对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思想倾向,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一种反思。如他在《范爱农》里说到,革命过后,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像他反思辫子一样,剪辫子的过程给国民造成了很多恐慌。但是辫子剪掉以后,心里面的辫子还留(下转28页)着。所以他对辛亥革命造成的社会效果,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对革命的昕谓不彻底性,他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这是他对社会的描摹,也是他这一代知识分子对救国救民之路的探求。

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提倡以文学为武器,启悟中国入学会认识自己与世界,敦促中国人从“瞒和骗”韵大泽中猛醒,追求一种“立人”的梦想。其实这种“立人”思想并不是他的首创,在他之前,粱启超有个著名的“新民思想”,鲁迅深受影响。鲁迅在《随感录二十五》里边说,他的理想是“要中国人成一个完全的人”。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说,要“成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说辛亥革命激发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于“人”的思考,辛亥革命这样一个背景,使得“立人”的迫切性更加强烈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也有着对革命非常正面的肯定。作为辛亥革命的见证者,鲁迅并没有在作品中流露出彻底的绝望和动摇。相反,他对当下的功过评价公允,对未来的前途仍存希望。在《而已集》里他曾经有过一个表述,“这些失败的战士,当时也就成为革命胜利的先驱”。他对于青年、对于革命等等,还是寄予了一些积极的想法。

所以,现在无论是纪念辛亥革命,还是纪念鲁迅本人,我们回头看鲁迅的作品,就会发现,鲁迅有着现代知识分子当中最可宝贵的一种品格:首先他关注人,关注中国人的人格养成;其次是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精神。在具体的历史事件面前,知识分子或者作家,应该保有一种更加长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