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构想”的出笼与破产

作者:李玉勤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石原莞尔1889年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1918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曾在侵华日军华中派遣队司令部任职,后留学德国,并在陆军大学任教。1928年10月,其调任关东军参谋,在逐渐完善其“石原构想”的同时,也将之付诸实践,策划实施了九一八事变,成为侵占中国东北和拼凑伪满洲国的急先锋。卢沟桥事变前,他出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作战部部长等要职,积极推行其庞大的侵略计划。后因其“不扩大”政策最终被日本高层抛弃,转任关东军参谋副长,继而在东条英机的打击下,在任第十六师团长期间被免除军职,成为主张“东亚联盟”的“远吠败犬”。

青年时代的军旅生涯

被称为日本军界“思考者”的石原莞尔,从小在任警察署长的父亲的教育下,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1902年,他进入陆军仙台地方幼年学校学习,1905年,转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在校期间,石原莞尔通过同学的引见,认识了晚年隐居的南部次郎。从南部次郎那里,他领略到了向中国大陆扩张、拓展生存空间的思想。

1907年,他升入陆军士宫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军国主义教育。一次,他在图书馆浏览佐藤铣太郎所著《帝国国防史论》时,发现了一本佐藤读博士时写的《西洋史讲话》,由此对军事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他被授予步兵下士军衔,开始了军事生涯。

1915年,石原莞尔考入陆军大学第30期,1918年毕业后,晋升为步兵中尉。1920年4月,石原被派遣到中国汉口,在侵华日军华中派遣队司令部任职。期间,他先后去了湖南、四川、江西、江苏、上海、浙江、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并直接经历了中国军阀战争。这些都为他的“大陆扩张”思想的确立提供了感性经验。

1921年7月,石原莞尔回国任陆军大学教官,主要教习战争史。次年,作为陆大的优秀人才,他被派往德国留学,主要研究战史。1925年,他又返回陆大任教。

积极策划九一八事变

1928年4月,石原莞尔晋升为中佐。经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推荐,当年10月10日,调任关东军参谋。从此,石原莞尔开始在军界发迹。

石原莞尔到达关东军司令部旅顺时,皇姑屯事件的主谋河本大作仍活跃在东北。不久,因皇姑屯事件,河本被召回东京述职。接替河本大作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是板垣征四郎。板垣曾是石原莞尔陆军仙台幼年学校的同学,而且两人曾在汉口共事,此次会聚中国东北,遂成为日本军界的铁杆搭档。

1929年7月3日至12日,在石原莞尔的建议下,关东军进行了首次“参谋旅行”,目的是研究对东北作战问题。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所谓“参谋旅行”,对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及占领全东北,乃至全中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石原莞尔在旅行后第三天,即提出《作为扭转国家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叫嚣若准备对美作战,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坚决把满蒙政权握于日本手中;大日本帝国军队所要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切的准备和调查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对美国进行持久作战;占领满蒙,便是日美决战的基础。但是,占领满蒙,只有行使武力才是惟一途径。如果不得已而引起战争,应该不惜连中国本部的要害地区也归我所有。只有这样才能排除障碍,强制性地建立起日中新关系。

1930年5月,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烟俊六少将来到东北,组织了关东军的第二次“参谋旅行”。石原莞尔积极向其推销自己的观点。5月20日,应烟俊六的要求,石原莞尔在长春发表了《从军事上看日美战争》的讲话,提出日美之战将是日美持久战和日美决战。决战将在数十年之后。而日美持久战争首先由中国问题而引起。拯救没有和平的中国是日本的使命,同时也是拯救日本自己的惟一途径。为此,必须排除美国的障碍。其结论是,依靠即将进行的日美持久战争来统一国内,巩固国运基础,然后依靠将来的决战完成统一世界之大业。

旅行结束后,石原莞尔指导制订了《关于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该报告提出日军一两年内占领东北。当石原莞尔将这一计划提交给参谋长三宅光治审批时,三宅光治感叹道:“这个玩意儿以后能用上就好啦!”石原莞尔回答说:“您签字就行,两年以后准能用上。”

1930年11月,参谋本部军事课长永田铁山到东北,就武力占领满蒙及善后措施等问题,同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进行磋商。永田铁山向他们透露了东京方面关于满蒙的分歧。石原莞尔对国内这种无结论式的争议非常反感,提出可以先干起来再说。为此,永田铁山答应调派重炮。

1931年3月4日,石原莞尔抛出《为解决满蒙问题之作战计划大纲》。这份法西斯侵略扩张计划,以“汉民族无力亲自维持治安”为由,提出由日本军占领满蒙,并从政治上使统治中国合理化。

6月中旬,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等人组织第三次“参谋旅行”,研究关于日军占领满蒙后苏联可能做出的反应等具体问题,并写出《对苏作战攻势最终点之研究》,

通过几次“参谋旅行”,石原莞尔撰写了大量报告、文章和计划,逐渐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和主张,形成了所谓的“石原构想”。

所谓“石原构想”,概括起来说,就是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几千年来各自发展其特长和特点,不断进步,而最近两三个世纪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时至今日,这两个文明已形成隔着太平洋互相对峙的局面。这种局面发展到一定时期,将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从而创造最后最高的文明,使人类文化进入黄金时代。这次人类最后的大战争,将是“以日美为中心”的“真正的世界大战”,即“世界最终战”。总之,所谓“石原构想”的目标,是日本要用武力征服世界。

“石原构想”的第一步就是要首先占领“满蒙”,其次是改造国家,夺取政权,进而与美国决战统一世界。

1931年7月,永田铁山答应的两门重炮从神户运到沈阳。9月1日,关东军新任司令官本庄繁听取了石原莞尔的作战计划及对解决满蒙问题的意见。

9月18日,事变爆发!随即,石原莞尔等又促成本庄繁下定作战决心,率部进占沈阳。

侵占东北的“急先锋”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关东军决心逐步攫取东北三省。石原莞尔可谓是“急先锋”!

占据吉林是关东军扩大侵略的第一个作战步骤。石原莞尔深知吉林省城远离南满铁路和“关东州”,日本出兵该地需要寻找借口。还在九一八事变前,他便已布置日军驻吉林特务大迫通贞在吉林制造骚乱,然后以“护侨”为借口要求派兵。大迫通贞指使浪人枪击市中心区日人商店,随后向关东军司令官频频报告:900多名日侨“处于危险中”。适驻朝鲜日军第三十九旅团越境抵达沈阳,使关东军第二师团得以机动之利。于是,在石原莞尔等的劝促下,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遂以“拯救吉林日侨”为口实,下令进军吉林。与此同时,素有亲日倾向的吉林边防军参谋长熙洽主动与日军接洽。9月21日下午,日军第二师团兵不血刃占领吉林。

10月5日,石原莞尔升任关东军作战课课长。关东军随即采取了扩大侵略的第二个作战步骤:轰炸锦州,攻击齐齐哈尔。

10月8日,石原莞尔迫不及待地亲自乘机指挥12架日机轰炸江北边防公署、辽宁省政府两个行署驻地锦州,投弹70多枚,并袭击了打虎山、沟帮子车站。

10月中下旬,日军积极准备进攻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地处松辽平原,只有嫩江为天然屏障。中国守军马占山部为防日伪进犯,将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炸毁。日军便以修复江桥为借口,以第二师团第十五旅团一部组成嫩江支队,由第十六联队长滨本事三郎任支队长,在伪军张海鹏部的配合下,向嫩江桥进犯。

11月4日,石原莞尔悄悄抵达嫩江,亲自指挥日军作战。这也是他首次指挥参战。当日,日伪军约4000人在飞机和大炮支援下向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勇还击,将日伪军击退。

石原莞尔慌了手脚!这个只擅—矢纸上谈兵、出谋划策的“天才”,被中国军队打得晕头转向。他一方面向司令部求援,另一方面决定再一次进攻,一洗兵败之耻。5日清晨,日军以100余门大炮、20余架飞机,再度发起疯狂冲击。一通狂轰滥炸过后,守军江防阵地顿时淹没在硝烟尘土中。日军乘机掩护中路及伪军从左右路强攻嫩江。

但两次进攻都被中国守军以正面抗击、翼侧迂回战法击退。

6日,日军增调的步兵2个营到达江桥,对嫩江北岸的大兴车站发动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激战一日,伤亡甚重。为保存有生力量,马占山及指挥部决定放弃嫩江桥、大兴阵地,将部队撤退到三间房阵地。石原莞尔总算是用部下的生命挽回了些面子!

就在石原莞尔计划率部直逼三间房时,关东军司令部突然给他发来电报,令他返回参谋部。

原来,这时围绕关东军出兵黑龙江问题,关东军与日本国内产生了巨大分歧。前者坚决主张攻占齐齐哈尔,后者因顾忌苏联出兵而主张将战火控制在南满地区。关东军司令部在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强硬派人物的主使下,不顾国内的压力,坚决主张扩大战面。11月19日,关东军侵占齐齐哈尔。

夺取锦州和哈尔滨是关东军侵占东三省的最后作战目标。

11月间,土肥原贤二借用石原莞尔的方法两次在天津制造骚乱。关东军遂以“救援天津日军”为借口,命令关东军南下。11月27日,关东军第四混成旅团越过辽河,向锦州进犯。12月底,中国军队撤出锦州,日军于1932年1月3日占领锦州。

根据石原莞尔制定的作战计划,关东军随即进军哈尔滨。1932年2月2日,日本军队迫近哈尔滨郊外。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日军最终经半年左右时间,基本上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1年9月19日,即在日军刚刚侵占沈阳的当天晚上,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就迫不及待地同参谋本部的建川美次郎聚集在一起,密谋策划进一步吞并我国东北和拼凑傀儡政权的问题。石原莞尔提出吞并东北,并把它划入日本版图的主张。而建川却提出“消灭现有东北政权,树立以宣统皇帝为盟主,接受日本支持的政权,当为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上策”。第二天,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少将,根据关东军司令官的意图,在江阳旅馆一号室参谋长住处,召集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片仓衷等商讨对策。石原莞尔在会上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张,土肥原也提出了建立以日本人为“盟主”的所谓“五族共和国”方案。经过研究之后,大家倾向建川的方案,炮制了一个所谓《满蒙问题解决方案》。这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拼凑傀儡政权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为了使方案更加具体化,10月24日,石原莞尔起草了《解决满蒙问题之根本方案》。该案说:“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一个以东北四省和内蒙古为领土的独立满蒙新国家,它与中国本土断绝关系。”新国家的实权掌握在日本手里。政制由“大总统”为国家首脑,下设立法、司法、行政、监察四院。行政院设内务、财政、实业、交通、外交、军事和教育7部。地方除四省外,设置东省特别区和蒙古自治区。为了赢得军部的赞同,石原莞尔先把要点告知来沈阳的参谋本部情报部长桥本虎之助,随后又将文本交给军部今村均科长,携往东京。

1932年3月,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也实现了“石原构想”的第一步。

在酝酿筹备成立伪“满洲国”的同时,石原莞尔还花费了相当的心思来筹建“满洲国”的法西斯组织——伪满协和会。他大力支持一些原“满洲青年联盟”人员,于4月1日组织建立了“满洲协和党”。后来在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无党无偏”的政治主张下,“满洲协和党”改名为“满洲协和会”。7月25日,“满洲协和会”正式成立大会在长春举行。会议公布了经石原莞尔亲手修订的《宣言》。该《宣言》首次提出了“东亚联盟”的论调,将所谓“石原构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迅速发迹

伪“满洲国”成立一个月后,石原莞尔顶着“凯旋将军”的美誉奉命回国,得到裕仁天皇亲授的“金鸡勋章”。一时间,这位“满洲英雄”红遍日本列岛。

1932年,石原莞尔晋升为陆军大佐,任兵器本厂厂附。次年,任第二师团步兵第四联队联队长。

1935年,石原莞尔出任参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课长。任职期间,他提出-了“扩充日满经济力量,加强扶植满洲国,增强大陆兵力,建设无敌的空军”的方略,以进一步增强扩大侵略战争的实力基础。

1936年7月,石原莞尔在国防国策大纲既定之后,又主持制定了《战争准备计划方针》。该方针规定以1941年为期限,做好对苏联的战争准备。8月,石原莞尔进一步制定《对苏战争指导计划大纲》,除规定战争目的和战争指导方针外,还对战争领导机构作了具体规定。这个计划不仅是个战争计划,而且也是个夺权计划,其结果将是以石原莞尔为核心,包括板垣在内的“满洲”派将掌握日本军政大权。据他的政治参谋回忆,在其为石原莞尔制订的《政治工作五年计划》中,石原莞尔是准备建立日本社会党,计划在1941年取得政权,建立板垣征四郎内阁,以实现“石原构想”。而近期任务是先推翻广田内阁,建立林铣十郎或近卫文磨内阁,由板垣征四郎做陆军大臣。因此,有人评论说,如果条件具备,石原莞尔可能成为“日本的希特勒、墨索里尼”。

1936年底,关东军挑起绥远事件。中国守军傅作义部英勇抗击,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为了解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石原莞尔于1936年11月中旬赴中国华北进行考察。考察期间,石原莞尔与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就关东军在绥远问题上的专权发生了争论。双方从此有了间隙。通过此次考察,石原莞尔深深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东亚联盟,而非独战中国的观念,提出日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之间调整邦交尚有充分余地。其条件为:国民党承认满洲国独立,日本极力援助中国独立。在此基础上,石原莞尔将自己的东亚联盟观念总结为四项内容,即一元思想、共同国防、共通经济和独立政治。

石原莞尔的主张成为日本参谋本部中的一种代表声音。与之相对的,则认为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会坚持抗战政策,中日之战不可避免。

1937年1月,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垮台。在新内阁组建前,石原莞尔积极拥立林铣十郎组阁,并促使板垣征四郎成为陆军大臣。但结果并未顺石原莞尔之意,宇垣一成组阁,板垣征四郎没有成为陆军大臣。不久,在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的策划下,石原莞尔的支持者片仓衷等人被调出军部中央,石原莞尔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了。

1937年3月1日,石原莞尔晋升陆军少将,出任作战部部长。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不扩大派”

1937年夏,中国华北形势在日军的不断挑衅下日益恶化,日本军部也急于寻找解决办法。为此,石原莞尔一方面派人赴华北就中日两军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一方面派人前往华北侦察各地地形。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指示作战部研究按事件发展使用兵力的问题,于7月8日起草了《处理时局纲要》,并在本部彻夜待机,准备采取紧急措施。

面对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部发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即以陆军大臣杉山元、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为代表的强硬派和以石原莞尔、陆军军务课成员为代表的慎重派。前者认为需抓住时机,速战速决,征服中国;后者认为当前只有一心完成满洲国建设及对苏军备,方得巩固国防,认为向中国伸手,造成支离破碎之势则不妥。

7月11日,日本五相会议及紧急内阁会议决定动员国内师团,全面发动对华战争。这实质上也是彻底推翻了石原莞尔的不扩大方针。

7月18日,石原莞尔在矛盾中批准了作战课的“对华全面作战”设想,下令“以国内三个师团为基干的兵力于华北集中”,“根据情况派遣一部兵力到青岛、上海”,“并向满洲增兵”。当日,石原莞尔面见陆相杉山元和次官梅津美治郎,力陈年度的计划动员兵团数为30个师团,其中仅有11个师团安排在中国方面,终究难以进行全面战争。但照此下去,大有走向全面战争的危险。其结果,有如西班牙战争中的拿破仑,势将陷入无底泥潭。此时应将华北全部驻军一举撤至山海关满华国境。然后由近卫首相亲自飞往南京与蒋介石会谈,解决日华根本问题。

但事态的发展并没顺从石原莞尔的意愿。

7月20日,由于石原莞尔压制了第二次动员方案,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便将拟制的这一方案越过石原提交陆相,并交内阁会议讨论。石原莞尔与武藤章的矛盾公开化,两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武藤章以辞职相威胁,石原莞尔不得不让步。

7月27日,第二次动员方案经内阁批准。日本向中国华北增派第五、第六、第十共3个师团。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石原莞尔一方面力劝陆相将战事限于华北地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奉命组织调派两个师团增援上海日军。8月中下旬,由于中国守军的抗击,日军在上海进展不顺。前线部队出现了对作战部的指责:“参谋本部的作战计划不好,所以造成那种情况。不能信赖它。石原(莞尔)无能。”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上海作战。石原莞尔备受责难。但石原莞尔坚持不予增兵,除非天皇下令,否则不再扩大。

一时间,石原莞尔成为众矢之的。9月11日,日临参命第99号决定再次增派兵力,援助上海日军。与此同时,孤傲的石原莞尔见大势已去,遂于当日提出辞呈。23日,石原莞尔正式离职,他的军人生涯从此由盛转衰,从此远离了日本的权力中心。

与东条英机结怨——败犬远吠

此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东军参谋副长。但是重新回到满洲的石原莞尔并不舒心,因为他的顶头上司关东军参谋长是另一位野心家东条英机。

石原莞尔一到任,东条英机就极力排挤他。石原莞尔也不甘示弱,猛烈反击。两位实力派人物,为了争夺权力,关系日趋紧张。最终,石原莞尔没有斗过有着雄厚家庭背景的东条英机,遂于一年后称病回国。

1 938年,石原莞尔出任舞鹤要塞司令官;次年,升为中将,任京都第十六师团师团长,这是他在军界的顶峰。

1939年10月,石原莞尔在东京成立了东亚联盟协会,出版机关刊物《东亚联盟》,积极鼓吹所谓日、“满”、华提携的东亚联盟运动。称要以“王道”为指导,要求日、“满”、中三国坚持以下原则:

1、国防——防范白种人的侵略,保卫东亚天地,为此也必须建立满洲国。

2、政治——日满中分别根据本国的特征,政治独立,不干涉内政。

3、经济一以共存共荣为目的,谋求一体化。

4、文化一日中两国民族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创建以道义为中心的东洋新文化,并吸收西洋文明,实现人类最高的文明。

显然,石原莞尔的“提携”必须以承认日本制造的伪满洲国为前提;而且作为“东亚保护指导者”的日本理所当然地居于“盟主地位”。不言而喻,所谓三方“提携”的东亚联盟,实质是使中国沦为日本殖民地,以增强日本对抗美国的力量。石原莞尔以“东亚联盟运动”为奠基,企图重新构建自己的政治资本,以望东山再起。

1940年7月,东条英机出任陆军大臣。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间的争斗由国外转至国内。

1941年1月,在东条英机的极力促使下,内阁宣布“东亚联盟运动”为非法。3月1日,石原莞尔被免去职务,3月20日转入预备役。

石原莞尔退出军界后,出任立命馆大学国防研究所所长,讲授《国防论》,继续宣传他的理论。但是东条英机仍不放过他,甚至动用宪兵进行监视,迫使他离开大学。

1942年9月,石原莞尔被迫返回鹤岗市闲居。但他并没有完全偃旗息鼓,一有机会,还要出来吼叫几声,但已是气数将尽,被人戏称为“败犬远吠”。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石原莞尔的“世界最终战论”随之破产。他自己不得不承认,关于“世界最终战”的见解在事实上很明显是错误的。但石原莞尔在新的境遇下,不久便提出了新的理论。1946年,石原莞尔抛出《我们的世界观笔记》。此文中,他一反战争解决问题的观点,提出“放弃战争”,建设“不要战争的文明”的主张。1949年7月,石原莞尔在重病中写下《新日本的进路》一文,提出“超阶级的政治”。他认为“过去的政治是为阶级利益的政治。”而“超阶级的政治”则是由“为了某个阶级的利益”转向“根据主义”“为了理想”。因此,政治越来越带有“道义的、宗教的色彩”。写完此文后,他将其作为建议书呈交给盟军远东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但久待无音。

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尔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卒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