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与进军东北

作者:华小勇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7-06 阅读量: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东北进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最早向中央提出派五至十万人进军东北迅速创建根据地的建议

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率部从津浦路两回师苏北,途经华中局驻地时,从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得悉: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留驻在我国东北地区。同时,华北我军也有少量部队进入东北。黄克诚敏锐地意识到,现在国民党军队主力尚在大后方,一时还来不及接管东北。这正是我军进军东北,开辟创建东北战略根据地的极好时机。于是,他就请华中局书记饶漱石给中央发电报,建议中央及军委立即派大部队到东北去,不管苏联红军同意与否,要下决心进军东北,不可错过时机。但饶漱石却不同意发电报。黄克诚当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封电报,向中央及军委提出了对当前局势及军事方针的意见,并于14日用华中局的电台发出。电文如下:

我对目前局势和我军军事方针,有以下意见和建议:(一)蒋介石对我党谈判毫无诚意,只以和平谈判作欺骗人民、麻痹我军、拖延时间之手段。而在军事上敌人以大军积极进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以必要兵力控制我军可接近之山脉(大别山、黄山、天目山、陕南等),防我军向其背后挺进。估计顽军到达指定之城市交通要道后(华北、华东),仍将在敌人掩护下构筑铁路封锁线,甚至纵深封锁线,以分割孤立我军各战略区,使我军不能自由调动。到适当时机,和平压力无效后,即以大军向我进攻,以收各个击破之效。,(二)我军数量虽大,但精干坚强之主力不多,且占领地区大,我主力分散。各大战略根据地,除山东外,突击力量均欠强大,均很薄弱,各根据地内均有敌顽之据点,均控制有铁路及大城市,且无一个根据地在人民、地形、粮食诸条件之结合上,比得上过去之中央苏区。各根据地联系做得不好,很难独立长期支持大规模战争。(三)在上述情况下,目前我们的方针约有下面三个:1.以极大让步取得和平(削弱军队与地区到极大限度)。2.有利基础下让步,长期和平谈判,争取和平,保持力量。3.有决心地、主动地放弃一些地区(游击坚持),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创造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铁路有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争,逼迫蒋介石向我让步,取得和平。(四)我们若执行第一项方针,将走希腊路线,造成严重失败(蒋介石永远不会放松我军我党)。第二项方针,目前很少有实现可能。时间拖延,对我极端不利。因此,我们应采取第三项。政治上仍进行谈判,而军事上应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在决战胜利之下,取得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有利于进行长期斗争。军事具体部署上,我建议:1.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五万人,能去十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建根据地,支援关内斗争。2以晋、绥、察三地为关内第一战略根据地,应集中十万主力,进行消灭傅作义、阎锡山、胡宗南之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察、绥与西北部和太行山全部。3.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应集中十五万主力,待敌人缴枪之后,在济、徐、胶、海铁路线进行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山东。4.其他各地区,则成为二大战略根据地之卫星,力求争取局部决战之胜利;若不可能时,即以游击战争长期周旋。(五)为执行上述方针,山东应调三万人到五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三万到六万人去山东。在河南和平原主力的一部,应调山西。江南一师主力应调回江北,只以一部留在江南活动。一师为新四军之坚强部队,目前向顽作战毫无希望,估计将来被截断之后,会被迫打游击。以坚强主力去打游击,极为不利,故应迅速北调。(六)我对各方面材料了解甚少,可能有片面之处。但我认为目前我党若没有联系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就不会有大的胜利;若没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就不会有联系一大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故集中兵力进行决战,当为当前之急。如依靠谈判或国际干涉,均带有极大危险性。是否有当,请考虑指示。

电报传到党中央,当时负责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异常重视,立即把它转发给了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看后反复琢磨,觉得这份电报极有战略价值,与中央想到一块去了。电报发出后,黄克诚即率部返回苏北,发动了两淮战役。9月22日,两淮战役胜利结束。第二天,黄克诚即接到了党中央调他挺进东北的命令,表明党中央已经认可了他的建议。事实上,也从这时开始,毛泽东开始注意黄克诚。此后,黄克诚发去的电报,毛泽东格外重视,经常把它摆在案头。

黄克诚关于进军东北的建议是一封极有见地的电报,它成为改变解放战争进程的三大建议之一。在黄克诚提出进军东北建议的时候,东北地区属于我党领导的军队,只有一千几百人。而东北地域辽阔,一千儿百人能发挥多大作用?黄克诚提出派五到十万部队进入东北的建议为建立解放战争“总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黄克诚的这个重大建议,如果没有黄克诚率领的3.5万人迅速进军东北,东北这一解放战争中的“总根据地”就不可能这么快地建立起来。而有了这块“总根据地”才有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才有百万雄师进军关内,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以,黄克诚这一改变了后来解放战争进程的重大建议,居功至伟!

率领部队全副武装进军东北,建议部队不在山东及沿线停留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1945年9月28日,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3.5万人,离开苏北挥师北上。大军启程之际,黄克诚遇到了3个问题:一、部队要不要带武器,全副武装?二、要不要带棉衣?三、途经山东时要不要停留?

关于武器,有人提出要北进部队把武器和装备都留下来交给地方部队。理由是日本人在东北有不少兵工厂,日本兵在溃逃时丢的武器到处都是。当时,党中央还转发了一份先期进入东北的一个部队领导的报告,称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所以到东北去的部队根本不用自带武器装备。但黄克诚考虑问题从来都是很慎重、周到。他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他宁肯把不利因素想得多一点。大军千里行军,没有武器,路上遇到情况怎么办?当时情况瞬息万变,部队到了东北万一拿不到武器怎么打仗?于是,他决定北上的部队武器不能留下,要全副武装上路。同时,还要求部队带上过冬的棉衣。事后证明,他的这个命令具有惊人的预见性。

新四军第三师启程北上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曾指示黄克诚,部队到达山东后要停留一个时期,休整待命。但行军途中,黄克诚反复考虑,认为大军行动,从来强调兵贵神速,进军东北必须分秒必争,若在山东滞留太久,再动员北上,不但要费周折,而且可能贻误战机。于是,他在行军途中于10月4日向中央军委发电报,建议部队不在山东停留,他指出:“一、战略方针即已确定,应不顾部分情况变化,悉力以求得主要方向达成任务,局部有损失,亦不会危及全面,否则局部情况轻易改变战略行动,并因部队疲于奔命,且可能造成不利之局面。二、三师一切准备均从兼程北进出发。(一)所有工厂、物资、后方人员均已移交地方,所携电料、西药、鞋子、经费等仅够月半之需要,如在山东停留一时期,消耗后没法补充。(二)部队因皖东行动之逃亡,两淮战斗之伤亡,痢疾大流行,老战士减员极大,免除兵、俘虏兵,地方部队人员约一万左右。行动未作解释,仅是走着,如在山东停留,靠近苏北逃亡必多,以后北进无法补充。(三)现正秋末冬初,正好行军,而北方所需御寒设备,全付缺如,在山东停留,严冬时北进,困难极多。(四)情况变化迅速,如再停留,有失时机之危险。三、因以上原因我建议三师到山东后立即北进,不应停留。”

对于黄克诚不在山东停留的建议,经中央领导讨论后,10月6日中央军委回电指示:“为迅速达成战略任务,第三师在到达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能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有了中央军委的“尚方宝剑”,黄克诚率领大军星夜兼程,向东北急进。

为了尽早挺进东北,形成有利态势,在从山东到东北的途中,黄克诚又两次向中央发电请示。第一次是在河问,请示中央《第三师部队已抵河间力求迅速前进》。黄克诚认为:“一、三师三个旅及山东一师梁兴初部,均已达冀中河间、献县地区,估计完全不休息到达锦州、山海关线需十六天到二十天时间,如苏军能迟延蒋军登陆时间十天,我们即可赶到,否则,如蒋军戌文到锦州,则我已无法赶上。二、部队从莱芜出发,行动较急,逃亡、疾病、掉队均增加,且有医院病者,体力上长期过度疲劳,一般支持不住,我们为达成任务,决不顾一切,力求迅速前进。”第二次是在逼近山海关时,黄克诚向中央发电《关于取道山海关以西绕道至锦州的请示》,指出:“一、梁师已抵玉田,三师三个旅于鱼、虞、齐三天通过平津路,灰可达玉田、三河之线。二、据梁师由玉田来电称:军区李主任谈,汤恩伯部五万余逼近山海关,已与七师接触,我们在山海关附近恐不易通过,拟取道山海关以西,绕道至锦州,可否,请示。”

中央对黄克诚的两次建议深表赞同。在中央的授权下,黄克诚所部排除各种干扰,力避与敌正面冲突,从而得以迅速挺进东北,占据了东北地区对敌的有利态势。

率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的建议

经过两个月的徒步急行军,新四军第三师穿越江苏、山东、河北、热河四省,于1945年11月下旬抵进辽西锦州附近,完成了进军东北的战略任务。部队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劳,亟需休整恢复,但眼前遇到的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

首先是给养补充无来源。由于苏联红军进驻东北后,受到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约束,所以不准我军进入大城市,也不准接收苏军缴获的日伪军的各类军用物资。同时,当地由于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和人民政权,群众对我军不了解,所以部队给养相当困难。由于当地土匪蜂起,派人出去搞粮食需要整排整连的武装,少量人员出去根本无法通行。此时,不但用的弹药、吃的粮食无保障,就连穿的棉衣也无来源。从苏北带来的一套薄棉衣,根本不能抵御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至于棉帽、棉鞋、棉手套等更是没有。

为了使党中央了解情况,黄克诚于11月26日给毛泽东发电,报告了部队到东北后遇到的具体困难。他在电报中将这些困难概括为“七无”,即无党组织、无政权、无群众支持、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服装。因而他建议:“锦州、山海关以西地区土匪极多,少数人不能通行,战场极坏。而敌人已占领锦州,将直达长春。我提议我军暂不作战,进行短期休整,恢复体力,并以一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11月27日,他又致电中央,指出“东北特工、土匪甚多,如不及早着手建立根据地,我主力在东北亦很难应付。”

毛泽东很快回电,指示黄克诚将这些问题和建议向东北局提出。中央军委也给黄克诚回电指示:“关于你部编制、干部配备与活动地区和作战意见等,你均可与林彪坦白商谈,并由你与林向中央提出意见解决。”

接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电报后,黄克诚当即给东北局发去一封电报,提出了对目前工作的建议。电文如下:

(一)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成之部队,数目特别巨大,力量强大。但若无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充,将大大减弱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为顽军占领,乡村则被土匪占据(大多与顽有联系),我则处于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发动乡村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党与政权,应为当前之急务。求得五个月内建立根据地的初步基础,便利明春之大规模作战。(二)要发动群众,需要干部。各地干部一时不易赶到,东北局手中无干部,我作如下建议:1.立即划分主力师(或旅)的熟悉地区,作为该师(旅)之根据地,每师(或旅)划三个县到五个县。2.该师(或旅)立即派遣地方工作干部,前往规定地区,开辟工作,建立政权、党委,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3.该师(或旅)派出必要兵团负责肃清土匪,恢复社会秩序。4.该师(或旅)在规定地区内收集粮食资财,建立医院、工厂,扩大新兵,源源补充主力部队。5.被规定之地区,如已有党委、军区,则派出干部受党委领导;如无党委,须由军队派得力干部组织临时党委、政权、分区,以领导工作之进行。6.主力部队集结作战,伤病员则送该地休养。(三)上述建议如整个部队不能实施,则请划十个县地区给三师各旅去建立后方,开辟工作,以免除伤病员随队,妨碍主力行动与作战。我认为二十万军队没有千万以上群众支持,是不堪设想的。是否有当,请考虑示复。

在这封电报中,黄克诚以战略家的目光,进一步提出了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一些具体做法的设想。几天后,黄克诚当面向林彪陈述了电报上的意见。指出:部队在现在的状况下不宜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我们是疲惫之师,且无根据地作依托;而我们的敌人则是乘坐轮船来的精锐之师。“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后方,站稳脚跟,逐渐发展壮大自己,以期将来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林彪采纳了黄克诚的意见,并命令新四军第三师的部队转移到义县、阜新一带,做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叔的工作。

这时,毛泽东从延安来电,询问对东北工作所采取方针的意见。黄克诚根据自己的想法,拟了一份电报稿,送林彪看后发给了党中央、毛主席。这封电报对东北我军必须作长期斗争准备、而目前应立即转入根据地建设的思想,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较具体的设想。12月28日,毛泽东给东北局发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著名电报指示,指出了东北斗争的艰苦性,及时地提出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方面”,“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以便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在将来转入反攻。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方针的确立凝结着黄克诚的心血,也进一步验证了黄克诚建立乡村根据地的远见卓识。

关于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建议

黄克诚是个勤于动脑的指挥员。他对做过的工作及时总结、找出经验教训;对形势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进入东北后,虽然没有打什么大仗,但在开辟根据地的工作中、,他深切地感到,我们必须采取稳妥的办法和有力的措施,解决好部队集中兵力以打破敌人的进攻和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的矛盾,并为此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办法。这个办法体现在他给东北局的一封电报里。他在电报中指出:

(一)我们在东北军事上的一个困难问题,是集中与分散的矛盾。我们没有根据地很难打胜仗,但没有胜仗又建立不起根据地。故需要分散兵力,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创造根据地;又需要集中兵力,打破敌人进攻,来掩护创造根据地。二者不可得兼,二者又必须得兼。在东北若不适当解决这个矛盾,军事上有继续遭受挫折,甚至失败的危险。(二)东北地区辽阔,乡村村落稀少,气候寒冷,没有近代交通工具,运动不灵活,分散之后不易集中,集中之后不易分散。敌人据有铁路、公路,集中分散运动灵活,与内战时代不相同。关内敌人有对我作战的社会基础,兵力也与抗战时期之日本大不相同。故过去内战、抗战两时期集中分散对付敌人之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东北之情况,必须有新的办法来适应今天之情况。(三)东北地区广大,土匪众多。蒙汉杂居,无工作基础与革命传统,在干部缺乏和与人民尚无联系等条件下,要求长时期控制全部除大城市与铁路干线外之城市乡村,是不可能的,在短时间即变成根据地亦是不可能的。如现在企图长期全部控制成为根据地,而平均使用力量,则有得到相反结果的可能。(四)根据上述三项,为解决集中与分散之矛盾,照顾作战与创造根据地两个方面,根据中央子寝(电)指示精神‘力求和平,不能长期进行内战,又必须有胜利战斗和根据地才能达到和平’,我意我们可以西满、东满、南满为单位,划分为下述三种地区来使用力量:1.决战地区;2.游击坚持地区;3.政治攻势地区。三个单位中确定一个主要决战区。(五)所谓决战地区,即是预定在该地区与顽进行决战,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者。现在即将军队主力和地方干部主.力集中该地区,进行打匪、发动群众、改造政权,整个部队熟悉地形、民情,准备粮草,创造战场,到顽军向该区进攻时,即不顾一切进行决战。目前在顽未进攻前,则分散于三五天行程内之地区,便于集中作战。(六)所谓游击坚持地区,即不准备在该地区决战,只与顽打游击,消灭顽小部队。这种地区只配备次要部队和地方干部。顽进攻前,则控制现有城市,打匪,创造根据地;顽军进攻时,则以游击战消耗疲惫敌人,达到牵制敌人兵力之目的。(七)所谓政治攻势地区(即中央指定不作战地区),完全不准备在该地区作战,只进行群众工作,与(向)顽进行政治攻势。这种地区顽军未到前,以小部队维持治安;顽军到后,即退到乡村掩护群众工作和进行政治攻势。(八)上述划分地区办法,可能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和兼顾创造根据地与作战两个方面的要求。是否得当,供你们考虑之参考。

黄克诚在电报中首先阐述了进军东北初期的形势,着重分析了军事上集中与分散的主要矛盾,认为能否解决好这一矛盾,将直接关系到初到东北地区的十万大军的生存与发展。黄克诚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之后指出,过去内战、抗战两时期集中分散对付敌人之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东北之情况,必须有新的办法来适应今天情况。他将西满、东满、南满划分为三种地区(即决战地区、游击坚持地区、政治攻势地区)来使用力量,这一建议,很好地解决了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矛盾,从而为东北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黄克诚的意见,为东北局和总部领导的决策,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从进军东北决策的提出到这一决策的贯彻实施,黄克诚功不可没。他以敏锐的战略眼光为中共获得一块稳固的战略基地抢得了先机,又以缜密的思维为进军东北后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种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整个中共军队在东北站稳脚跟,实施战略展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黄克诚先后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两满分局副书记、代理书记。1947年后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等。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以及东北民主联军的后勤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