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在“五七干校”

作者: 郭红敏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1969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钱钟书、杨绛、俞平伯、顾准、骆耕漠、吴敬琏等100多位文化名人和经济专家,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东岳公社“五七干校”。他们在劳动的同时,也进行着各种思考和创作。钱钟书和夫人杨绛被誉为文坛的“双子星座”,钱钟书的传世之作《管锥编》和杨绎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就是在这里孕育而成的。鸿儒俞平伯在这里创作的近百首诗词,描写了当地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著名经济学家、思想家顾准不但在此写下了《息县日记》,还在东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前瞻性观点,至今仍为我国经济学界广泛关注。如今,“五七干校”作为历史,已经离人们渐行渐远,但是这些名人在息县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广为传播。

名人扎堆偏僻乡村

1969年11月17日下午,天下着雪,在河南信阳专区息县东岳公社唐坡大队,几辆满身泥泞的大卡车载来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所的几十名学员,他们要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五七干校的创办与著名的“五七指示”有关。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指示,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

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出台后,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社论。1968年,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柳河“五七干校”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后,各地纷纷仿效。当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大批国家机关在内的单位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5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000名知识青年到干校学习。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

据息县县志记载:1969年前后至1972年,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对外文委、对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的106位部级干部,近2000名专家学者与家属被分在河南信阳专区息县的项店、杨店、张陶、东岳、路口、孙庙公社,接受劳动锻炼。分在东岳公社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8个研究所和学部机关的100多人。

干校一般选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无论资历深浅、官职大小,一律被称为“学员”。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更有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

干校采用军事编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所是“学部七连”,文学所是“学部五连”。学部五连则由年逾70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和他的夫人许宝驯领队,他们先去了与息县相邻的罗山县。在那里,担当先头部队的钱钟书等十几人已于11月12号先期到达。大部队到达后,80多人聚居在一间屋里。因罗山无地可种,一个月后,他们就来到了息县东岳公社。

在东岳公社的学员有文学家钱钟书、杨绛夫妇,沈从文、俞平伯,诗人何其芳,文学理论家吴世昌,余冠英,美学家蔡仪,语言学家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总编纂丁声树,文史专家胡绳,历史学家胡厚宜,张政娘,杨向奎,哲学家金岳霖,沈有鼎,经济学家顾准,骆耕漠,巫宝山,荻超白等人。还有后起之秀吴敬琏、张卓元、董辅扔、赵人伟等人。

杨绛与《干校六记》

在东岳“五七干校”,学员要种地、打坯、烧砖、盖房,劳动强度大。有时也干些脱坯、养猪、打井、种菜等杂活。钱钟书与研究梵文的学者吴晓铃负责烧锅炉,杨绛被分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是一个文化大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管锥编》、《围城》等。杨绛是翻译家、文学家。早年任清华大学西语教授,1949年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夫妻两个身在咫尺却很难见面。后来,钱钟书负责到邮电所领取报纸、信件,刚好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于是,菜园成了他们二人相聚的地方。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刘士杰和钱钟书一起来到了息县。2009年,刘士杰在回忆文章中说:“有一次,当钱先生像往常一样匆匆行走在土路上时,一辆警车突然戛然而止,在他身旁停下,从警车里走出两位警察,把惊魂未定的钱先生“请”上了车。在场的人们都吓坏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都为他捏一把汗。直到傍晚时分,警车又把钱先生送了回来,大家心上的石头才落地。原来县公安局把钱先生接去,是请他翻译档案中的英文,真是一场虚惊。”

1972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下,钱钟书、杨绛夫妇作为第二批“老弱病残”人员被“解放”出来,离开东岳“五七干校”,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北京。

那段岁月,让杨绛刻骨铭心。杨绛曾经说,她和钱钟书在“五七干校”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影响深远。1981年,杨绛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纪实散文集《干校六记》。《干校六记》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6篇散文组成,反映她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种菜、干活以及与丈夫钱钟书在一起的难忘经历。《干校六记》曾获1989年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反响很大。

“人家说息县的地‘天雨一包脓,天晴一片铜’。菜园虽然经拖拉机耕过一遍,只翻起满地大坷垃,比脑袋还大,比骨头还硬。要种菜,得整地;整地得把一块块坷垃砸碎、砸细,不但费力,还得耐心。我们整好了菜畦,挖好了灌水渠,却没有水。邻近也属学部干校的菜园里有一眼机井,据说有十米深呢,我们常去讨水喝。”这是杨绛在《干校六记》里写的一段文字。

《干校六记》中还记述了杨绛与当地农民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一天,有位老大娘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干校的菜园,捡了一些干老的菜帮子。杨绛问:“那些干老的菜帮子捡来怎么吃?”小女孩回答:“先煮一锅水,揉碎了菜叶撒下,把面糊倒下去,一搅,可好吃哩!”此后,杨绛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还对小女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俞平伯的诗作和顾准的前瞻性思维

1970年,俞平伯在邻居家度过了一个迥异于以往的端午节。在东岳农村,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非常热闹,这让俞平伯感到了快乐。他在《端午节》中写道:“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天中近,邻居为我留。清润端阳节,茅檐插艾新。分尝初刈麦,惭荷对农民。”

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鸿儒。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俞平伯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描写了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

1971年元旦,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俞平伯等十多位老知识分子,提前回京。离开东岳时,老乡们都来相送,真情之下,诗人用息县方言赋诗一首《与农民话别》:“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农民送别殷勤意,惜我他年不管来。”俞平伯回到北京后,对在息县的生活念念不忘,他与东岳房东之女顾兰芳有书信相通。1990年,91岁的俞平伯逝世于北京,这些诗词也成为他的绝唱。

对于河南信阳,顾准并不陌生。1959年,他就被下放到商城县劳动改造近5个月。这次在息县的时间更长,将近两年。

顾准是一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他早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被吴敬琏称为“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的第一人”。

到息县“五七干校”后,顾准住在东岳公社轧花厂仓库里,这里搭满了大大小小的通铺。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潜心写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20万字的《息县日记》。顾准在《息县日记》中写到:“此次来息县,对千里淮上有了一番新的认识。‘走干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是息县的民谚,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

在息县,具有前瞻性的顾准还关注三峡建设、黄淮海开发、西部开发、人口与发展等问题。顾准在1971年的日记里写到:昨闻三峡上马,晚间浮想联翩,不能人寐……三峡电站若以450kw输电半径计,达周边为汉中、西安、洛阳、九江、长沙、重庆。其年发电量若上500亿kw,以0.05元/kw计,每年收入达25亿元。这样,这个电站即使投资100亿元,也是划得来的。

关于西部开发,他写到:东侧建设,无论工业或农业,都是事半功倍,西部建设,并不是没有必要,关中、河西、四川、以至京汉西侧的广大地区,资源现当开发,工业理应发展百年来偏枯局面当改变。东西并举,速度更快。但愿今后十年,我国工业能十倍于今日。

除了写日记外,顾准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他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学术观点及其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思索,至今仍为我国经济学界广泛关注。

后代追寻父辈遗迹

如今,一部分当年在息县五七干校的学员已经作古,一部分健在的有的通过写回忆录的方式,去追述那段苦乐时光。

1974年12月3日,顾准在北京病逝。2005年7月1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牵头在河南息县,举办了顾准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与会的有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顾准的胞弟陈敏之,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吴太昌、赵人伟、经君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何文轩、王保生等一行37人。

时隔36年,再次踏上东岳这片土地,看到这窄窄的小路、浅浅的池塘、劳动过的田地、吃住过的瓦舍土屋,当年的老学员感慨万千。在干校旧址模拟全景图前,寻访者的脚步久久停留。在经济所昏暗的陋室里,有人告诉高粱,这就是他的父亲顾准当年曾经居住的地方,高梁默默无语,深情凝望。

文学所离经济所有两公里远,钱钟书当年住的房子还在,他住在这排瓦房从南边数的第四间,门口还放有一口水缸。钱钟书房子的南边,住的是军宣队和专案组的人。再往前走,是四排面南背北的房子,这是外文所的房子。

2010年9月8日,当年也曾下放到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回忆钱钟书,何西来在息县下放劳动期间,看到钱钟书每天在熬人的体力劳动之余,捧书大读。正是在息县的积淀,钱钟书返京后才得以创作《管锥?》。这部书博大精深,涉及中西,仅引文就包括中、英、法、德、意、西班牙等数种语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多卷本学术著作。

众多名人在息县的经历,也引起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栏目组的关注。2012年3月27日,《凤凰大视野》摄制组一行10人来到息县,要拍摄纪录片《息县干校记忆》。此片以息县“五七干校”为背景,以钱钟书、杨绛、俞平伯等文学泰斗和顾准、吴敬琏、张卓元等经济界精英人物为主线,通过十集纪录片,还原一位位名人大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境遇和生活,以及他们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之后,摄制组分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对息县“五七干校”名人的同事、子女以及健在的名人进行专访。

息县人在茶余饭后,谈论起当年“五七干校”的人和事,至今仍然津津乐道。东岳镇唐坡村一位群众说,原来的“五七干校”占地干余亩,有围墙水沟。现在,一些房子被群众扒掉了,仅剩下几排旧砖房。如果仔细看,依然能看到被砸烂的蓄水池,封住的水井,这些都是当年五七干校的遗迹。

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委员、息县三高教务处主任徐泽林认为,这些名人为息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