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学生时代的两次辍学

作者: 苗体君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1935年1月29日下午1时,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捕,在狱中被关押了192天后,于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慷慨就义,年仅36岁。被关押期间,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著作,共约14万字。在著述中,他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总共在学校读了11年书,曾经两次被学校开除。

因要求撤换“饭桶教师”、开除“腐败校长”而被开除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农民家庭,全家族40余口与祖父方长庚共同居住。8岁那年,方志敏入私塾读书。据方志敏的堂兄方志纯回忆,由于家境贫困,按照方家不成文的规定,各房只有老大的长子才能人学。而方志敏的父亲排行老三,方志敏本没有机会入学读书。但方志敏小时异常聪明,被私塾严常新老秀才看中,破例收他免费入馆就学。村子里有…位精于算命、看相的老先生常常神乎其神地对人说,方志敏“隆准方颐,目光如炬,是天生的富贵相,将来漆工镇要出绅士的话,一定是他。”就这样,方志敏读了5年私塾,后因祖父病逝,他失去“破例”读书的“保护人”支持,只好辍学回家干起了农活。

在家务农3年后,方志敏的父亲也觉得儿子是块读书的材料,就四处借钱想让儿子继续读下去。1916年秋,17岁的方志敏考入弋阳高等小学堂,并取学名志敏,号慧生。邵式平当时是方志敏的同班同学,据他回忆,当时“由于方志敏聪颖出众,读书甚多,文章写得好,接受新思潮很快,能说能干、斗争性强,因而他在同学中就像一块大的磁铁一样,群众很自然地都团结在他周围。入学不久,他就成了全校同学所爱戴的人。”1919年夏,20岁的方志敏从弋阳高小毕业,他的父亲又东奔西跑借来几十块钱,让他去省城继续求学。受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学习。读完一年预科后,因成绩特别优秀,方志敏得以免学费升入应用机械科学习。

江西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又被称为南昌工业学校,是一所理工科中等专业学校,设有机械、英化(英语、化学)、土木工程3个专业,共有学生300多人,学制4年。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南昌工业学校,完全为江西教育界的所谓东洋系所把持,以该校校长为该系的首领。工校在其校舍建筑和表面布置看来,似乎还办得不错。但在校读书的学生,才知道里面黑幕重重,如办事人的敷衍塞责,对学生生活的漠视,教员只要同系的人,不管饭桶不饭桶,这都是使学生们不满意的。我因选人机械科,该科饭桶教员更多,更增加我的不满。”如学校曾买了一台发电机,但经常出故障,而教机械专业的教师竟然不会修理,更不会以此来指导电机实验课;教英语课的吴老师,头发铮亮、西服笔挺,但讲课时经常发音不准,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上课经常跑题,一次上课时教单词“water”(水),他竟从大西洋的“water”开始讲起,“哗哗”流到北冰洋,结成冰,冰融化后,又流到太平洋,再倒流到黄河……几十分钟就这样白白给他浪费过去了。这对艰难求学且求知欲很强的方志敏来说,简直是不能忍受的。于是,方志敏就召集几位同学去向校长赵宝鸿反映情况。可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见到校长的影子。后来有人提醒他,校长一般是不来学校的,估计这会儿校长在家抽大烟哪!

果然,方志敏他们最后终于在校长家里见到了校长。校长身着长袍马褂,很有“邹鲁遗风”。方志敏耐不住性子,说:“校长,我们的家长用血汗钱供养我们读书,可是现在有几位老师,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今日请校长为我们调换老师。请校长明鉴。”校长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请的先生都是执教多年、育人有方的饱学之士,你们这样说话,有损师长尊严!你们还年轻,回去吧!”随后,校长不但没有惩罚那几位“饭桶老师”,反而还在学生面前夸奖他们是他礼聘来的博学鸿儒。

方志敏他们没有地方说理,十分愤懑。恰巧这时赶上举行辛亥革命九周年纪念晚会,南昌各校学生都编排了文艺节目,参加一场联合演出。方志敏就读的南昌工业学校也有一个节目,是方志敏编的一出讽刺喜剧《一个私塾的怪现象》,讲的是一位私塾先生教蒙童读《百家姓》。表演者刻意摹仿南昌工业学校英文老师吴某的腔调,摇头晃脑地讲课:“赵,就是招摇撞骗的‘赵’;钱,就是死要钱财的‘钱’;孙,就是灭子绝孙的‘孙’;李,就是说都在这里的‘李’。”接着,表演者愤怒地盯着前排的校长赵宝鸿和那位英文吴老师说:“这就是说,赵钱孙李,就是招摇撞骗、死要银钱、灭子绝孙的都在这里!”台下的观众哄然大笑,校长赵宝鸿和那位“草包老师”被弄得无地自容。

第二天一大早,校长赵宝鸿就把方志敏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学校对你不薄,还让你享受免费生。”方志敏回答:“先生不学无术,学生从何学起?请校长为我们更换老师!”校长见状,便说:“如此无礼,你就等着看吧!”随后,学校贴出布告:“查方志敏同学不遵守校规,目无师长,着记大过一次,以儆效尤。”

恰在这时,阴雨连绵,学校刚刚建成才两年的校舍,先是有不少出现漏雨现象,接着就是墙倒屋塌。对此,方志敏带领学生自治会的同学多方调查,最后发现,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是校长赵宝鸿在建造校舍时偷工减料,挪用校舍建筑材料和款项,用贪污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了一幢豪华的住宅。真相公布后,全校哗然。随后,学生们纷纷要求进一步调查学校财务账目。

方志敏趁热打铁,紧接着代表学生自治会在全校大会上,公布了学校贪污学生缴纳的图书、体育等项杂费的实际情况,甚至包括学生缴纳的伙食费也被财会人员贪污。因为降低了伙食标准,严重损害学生健康。为此,学生自治会推举方志敏等4位学生代表,向校领导提出4项要求:一、清算历年学校建筑经费;二、公布全校历年学杂费收支账目;三、按照学生实际人数配置厨工,由学生自治会办伙食;四、撤换不称职的教职员。

对此,校长赵宝鸿诬蔑说是学生受坏人利用,想借此煽动学潮。他恫吓学生们说,如不收敛,将严惩不贷。随后,赵宝鸿贴出告示,将为首的方志敏等4人“着即开除”。但当即就有人砸毁告示牌,并高喊“开除校长”。随后,学生们自发结队上街游行,高喊“驱逐赵宝鸿”的口号,前往省教育厅请愿,强烈要求恢复方志敏等4位同学的学籍。当游行队伍到达省教育厅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教育厅的官员早已下班。这时,又有人提议,到赵宝鸿家里去。

三百多人的游行队伍在方志敏的带领下,直奔凌云巷4号赵宝鸿的豪宅。见赵家的朱漆大门紧闭,学生一怒之下,用石头将大门砸开。倾刻间,狂怒的人群冲进赵宅庭院。学生们反复搜查,就是不见赵宝鸿本人,愤怒的学生于是把赵家的门窗器具砸了个稀巴烂。

当夜,校长赵宝鸿紧急叩见省教育厅长许寿裳和省督军陈光远,请求派兵平息学潮。第二天清晨,一队荷枪实弹的军警站在了学校大门两侧。学生们见此情景,更加气愤,就自发地在校园里奔走呼号。最后,赵宝鸿又想出了一个更加歹毒的阴谋。他在学校突然贴出通告:“由于特殊情况,学校提前放假。”赵宝鸿这一招叫釜底抽薪,同学们因归家心切,都纷纷卷起铺盖回家了。离校前,不少同学来向方志敏辞别,并说:“志敏兄,我回去了,下年再来干过。”方志敏也只好无奈地对他们点头笑笑。赵宝鸿的校长职务就这样保住了,但有一年多的时间,他都没脸来学校,变成了一个公馆中的校长。而方志敏等4名同学却因此被学校开除了。因家中无力筹措学费而无奈退学

回到弋阳老家后,方志敏突然产生了要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他打听到九江有一所以英文教学闻名的南伟烈大学,虽然被称为大学,其实只有中学、小学两部,凭他的水平是可以考进的,而且学校费用也比较底。于是,他找到大伯父的儿子,也就是堂兄方志纯,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方志纯竞回家偷出自己家的5亩田契卖掉,把钱全部交给了方志敏,这钱刚好够方志敏在南伟烈大学一年的费用。

1921年秋,方志敏考入南伟烈大学,插入该校旧制中学二年级学习。南伟烈学校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卫斯理派创办的教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很大,校舍都是洋楼,站在楼上可以俯视九江有名的甘棠湖。但在方志敏看来,这所学校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教师只有几个马马虎虎过得去,其余多数都是混饭吃的。教方志敏那个班英文的朱姓老师,原是一个坏透了的流氓,因为会捧洋人而得势,到美国混了七八年后,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对英文书写,靠他还不如靠英汉字典。于是,学生们背地里都喊他“Mr.Pig”(猪先生)。

最让方志敏难以忍受的是,因为是教会学校,学生们每天早晨要做一个小礼拜,星期四下午又是一个礼拜,星期日的整个上午都做礼拜。学校还对做礼拜进行了严格规定,别的课可请假不上,礼拜,除非你生了大病!后来,方志敏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次去做礼拜,他便私自带上一本自己爱读的书,不管牧师说教还是祷告,他一概不理,静心看自己的书。

苦闷中的方志敏,此时开始热心阅读一些进步报刊。他和几位要好的同学,组织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学习《资本论入门》、《共产主义ABC》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有时还和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问题,同学们后来都称呼他为“社会主义”。不久,方志敏的读书活动被校长张伯鸾知道了。校长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严厉批评,还威胁他如果再搞下去,就要给予他记过甚至开除的处分。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意、比、荷、葡和中国等9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上,北京政府不惜出卖主权,向日本做出让步。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九江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方志敏成为这次爱国运动的领导者之一。随后,方志敏和几位进步同学商定,把“读书会”改为“非基督教大同盟”小组,组织同学上街贴标语,发表演说,揭露帝国主义者披着宗教外衣,以办学为名,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方志敏的这一切行动引起了北洋军阀政府九江镇守使吴金彪的注意,他多次向学校提出开除方志敏,但校长张伯鸾考虑到方志敏学习成绩好,在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担心开除方志敏会引起学潮,所以写好的开除方志敏的布告始终没有正式公布。

然而,为了方志敏读书,方家人四处筹钱,从就读弋阳高小(3年)、南昌工业学校(2年)到南伟烈大学(1年),6年用去的钱,连本带利,已变成一笔700元的巨额债款了。这笔债款,象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压得方志敏家人抬不起头来。借贷无门,无法筹得学费,方志敏只得退学。

1922年夏天,方志敏退学回到家乡,在弋阳县城东法雨寺养病。不久,他收到南伟烈大学一位同学的来信,信中说校长张伯鸾的意思是,只要方志敏不再醉心于所谓的社会主义“邪说”,并愿意做上帝的顺民,就可以让他恢复学业,学费、膳费则由学校供给。方志敏给这位同学回信说:“读书不成,只为家贫,千万人贫而失学,何只我方志敏一人。何况为了读书便必须信仰基督,那我决不甘心。”

不久,方志敏赴上海谋生,随即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