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鲁南义结“山大王”

作者: 王贞勤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进山东时,当地存在着日、伪、顽、杂、匪等多种武装势力,115师新来乍到,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罗荣桓和115师遵照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积极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纵横捭阖,越战越强,逐渐成为山东境内一支最重要的抗战力量。这期间,罗荣桓同不少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山大王”结交为好友,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并引导他们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罗荣桓在鲁南结交下的万春圃,就是这些“山大王”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

“山大王”家住进八路军“大长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中央和毛主席鉴于山东重要的战略地位,派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部于1939年3月挺进山东。115师到山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是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前提条件。然而,山东这时的地盘都被日、伪、顽、杂、匪和地方武装所控制,特别是各地都有的地方武装,人数少则三五十,多则成百上千,领头的都被称作司令,115师在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他们的阻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罗荣桓、陈光指挥115师亥打就打,能拉即拉,见招拆招,很快就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1939年9月1日,罗荣桓、陈光率115师司令部及一部分主力部队转战到鲁南抱犊崮山区,到达大炉村。中共鲁南特委书记宋子成,率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区县委负责人及各界人士到村外迎接,同行的还有一位穿着长褂、年约六旬左右的长者,宋子成向罗荣桓介绍这位长者说:“他就是我们这儿大名鼎鼎的万会长!”

进村落座后,宋子成开始向罗荣桓汇报工作,在谈及统战工作时说:“今天和我们一起去迎接部队的那位万会长,叫万春圃,字鸿源,今年57岁。他的家就在大炉村,他和他的仁兄弟都是抱犊崮山区有名的地主和‘山大王’。他担任临沂县联庄会长,手下有几百人的队伍,人称‘万三爷’。此人秉性刚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早在1935年就与我党建立了联系,并掩护过我地下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我党合作抗日,拉起了自己的抗日队伍。今年春天,日寇‘扫荡’抱犊崮山区,他率队参加阻击,其次子万国英冲锋陷阵,为国捐躯,他强忍悲痛,带领部队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

罗荣桓认真听完汇报,高兴地说:“像万春圃这样的开明地主和地方武装,我们应该相信他、团结他、鼓励他、支持他,以诚相待,继续与他合作抗日。只有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我们才能在抱犊崮山区扎下根来。对于他的缺点错误,我们应循循善诱,帮他逐步克服。”

当天晚上,万春圃为表“地主”之意,设宴盛情款待罗荣桓等115师首长一行,并找来当地不少“头面人物”作陪,罗荣桓等人推辞不下,只好赴宴。席间,万春圃热情邀请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等人住到他家里去。罗荣桓爽快地说:“恭敬不如从命,全听万会长安排!”万春圃感觉很有面子,向作陪的其他弟兄连连称赞罗荣桓。

罗荣桓等人刚住进万春圃家时,万家上上下下都小心翼翼,小声地说话,轻轻地走路,生怕惊动了这些部队的“大长官”。罗荣桓主动地接近他们,和他们一起拉家常,问长问短,大家很快就成了一家人,万家人再也不感到拘束了。

住的时间长了,万春圃常常看到罗荣桓教勤务员、马夫、炊事员认字、写字,和他们亲如兄弟。马病了,罗荣桓会亲自动手与马夫一起给马灌药。这些在罗荣桓看来特别平常的事情,对万春圃来说,却是非常新鲜的。看到罗荣桓等八路军首长与战士们穿的同样是几乎褪成白色的军衣,盖的也都是打了补钉的被子,吃的是相同的高梁煎饼和咸菜,官兵们同甘共苦,万春圃心里非常感动。

一天,万春圃见115师的“大官”们太过清苦,觉得过意不去,便吩咐夫人做一些好吃的给罗荣桓送去。万夫人知道罗政委爱吃辣椒,就杀了一只鸡,炒成辣子鸡丁,让罗荣桓的勤务员王立志端过去。小王不敢,万夫人便说:“这是万三爷的一点心意,你尽管送去。罗政委说你,由我‘兜着’。”小王只好给罗荣桓送去。

罗荣桓一开始认为是伙房改善生活,动了两筷子,便问小王:鸡是从哪里来的?小王说明了原委。罗荣桓立即让林月琴拿出钱来叫小王送去,并叮嘱小王给万家讲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的规矩,不要让他们产生什么误会。

这件事使万春圃感慨万分,他说:“俺活了近60岁,还没见过这样的长官和这样的军队。真是仁义之师,王者之师啊!有了八路军,国家就有了希望。”“山大王”毁家纡难支援八路军战

万春圃在结识罗荣桓之前,对共产党和八路军只不过是有好感,对八路军并非毫无戒心。因此,先前对支持中共抗战并非实心实意,大多时候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虚意应付一下而已。但在认识罗荣桓之后,这种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他感到罗荣桓和八路军是真正的光明磊落的朋友。罗荣桓和他见面的那一天,就紧紧握住他的手,第一话就说:“万会长是抗战的英雄,您为四县边联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我代表115师全体同志向您表示感谢!”令他的心里热乎乎的。后来,他见罗荣桓对他这个“地头蛇”毫无戒心,一口答应住进他家里,让他在弟兄们面前赚足面子,更令他感动。

罗荣桓住进他家里后,他有机会接触罗荣担了。他每天总要到罗荣桓的房间里来坐坐,罗荣桓常常给他讲国内外形势和八路军的历史和传统,还不断向他讲述革命道理,有时一直谈到深夜,他感到深受教益。在罗荣桓的影响下,他抗日的觉悟大大提高。115师代师长陈光还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罗荣桓、陈光等党的高级干部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八路军严明的纪律,使他深受教育,他最终下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到底的决心。

115师进驻抱犊崮山区之初,吃的用的都十分困难,经费和枪支弹药也十分紧张,万春圃看到这种情况,决心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八路军解决这一困难。

一天晚上,他找到罗荣桓说:“部队不是缺粮吗,就打开我那个蓄积多年的粮仓吧,估计有不下15万斤粮食,蛮可以应付一阵子的。”罗荣桓不同意,说:“这些粮食是你们备荒的,决不能要!”万春圃固执地说:“你们为抗战连命都豁上了,我这点粮食还会舍不得吗?!我已经想好了,你们如果再推迟,就是看不起我!”罗荣桓非常感动,双眼闪动着泪花,紧紧握住了万春圃的手。

为了帮助115师解决经费困难,万春圃命人砍伐变卖了他家南山的所有树木。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动员自己的几个结拜兄弟——尚岩的陈毓山、银厂的盛清沂、向城的刘子才、万村的王拱辰和城后的赵剑南等人,纷纷向八路军靠拢,捐粮捐款,大力支援八路军抗战。

不久,万春圃又做出了一个令当地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把他苦心经营多年建立起来的有400多人和枪、几万发子弹并装备有追击炮和机关枪的部队,全部交给八路军指挥。在那个有了枪炮和队伍就有了一切的战争年代,很多人都把枪和队伍视为“命根子”,他一旦决定这么做,就说明已经决定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八路军的抗战事业。

有了万春圃等开明绅士和地方群众的有力支援,115师在鲁南的战斗力大增。在罗荣桓、陈光等人的巧妙指挥下,115师先后拔除了白山、石河、孔庄等日、伪、顽据点,以武装斗争打开了抱犊崮山区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见八路军连战连捷,抗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踊跃参军参战和支前,鲁南抗日根据地有了快速发展。

1940年春,115师“讨李(长胜)驱王(学礼)”战斗胜利结束后,罗荣桓指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区县委,将边联地区的多支地方武装统编为四县边联游击支队,任命万春圃为支队长。从此,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115师的领导下,活跃于鲁南平原,配合115师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成为抱犊崮山区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

1941年春,鲁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灾荒,为了给灾区群众节省粮食,罗荣桓命令驻鲁南的党、政、军领导机关转至山东滨海地区。部队要出发了,万春圃抓住罗荣桓的手,舍不得他们离开,罗荣担再三嘱咐他:“永远跟着共产党,坚持抗战不动摇。”万春圃连连点头。

1941年4月25日,国民党51军337旅一部,在地方杂牌军队王洪九部的配合下,乘八路军115师转移外地之机,占领了临、郯、费、峄四县边区的全部地盘和鲁南领导机关驻地大炉村,并抓去万春圃的女儿万国荣和儿子万国平。他们送书给正在率部在山上打游击的万春圃称:“只要你过来,至少委你个团长。否则就抓你全家,扒你的祖坟。”万春圃立刻回书称:“孩子无罪,杀剐存留随便。我跟共产党是为抗日,不是为当官,抗战这条路我走定了。”在我内线的周旋下,顽军始终未敢对万春圃的两个孩子下手,直到抗战胜利才将他们放回。

“罗政委永远是我革命的引路人”

罗荣桓离开鲁南后,并没有忘记万春圃。他念念不忘万春圃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与的大力支援,经常给万春圃写信,询问他的生活和战斗情况,鼓励他继续坚定地走革命的道路。

1942年秋,万春圃的60岁寿辰快到了。根据罗荣桓的建议,为了动员群众,度过难关,中共山东分局决定为万春圃举行隆重的祝寿活动。金秋十月,抱犊崮山区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万春圃60大寿庆祝活动在环山傍水的云峪村举行,鲁南各界代表和边区县干部群众数干人参加了大会。会上,鲁南党、政、军领导机关负责人频频为万春圃祝酒,并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共山东分局和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肖华等分别发来贺电,罗荣桓同时还派115师战士剧社专程从滨海赶来演出,为万春圃祝寿。

万春圃被党组织和罗荣桓的盛意感动得热泪盈眶,无限感慨地说:“我万春圃有什么功劳,敢担这么大的荣誉?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罢了。我万某有今天,多亏共产党的好领导,罗政委的指教!我发誓,今生今世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永远不会给罗政委的脸上抹黑!”

万春圃没有辜负罗荣桓的期望,继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坚持不懈地工作。1943年,鲁南地区的抗日形势有了好转,局部地区已开始转入战略反攻。万春圃领导的边联支队与八路军苏鲁支队合并,成立鲁南军区第5团,万春圃任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之后,这位60多岁的老人和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并肩指挥,又夺取了一系列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喜悦之中。那些天,万春圃的心情也一直激动万分,他思前想后,更加体味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1946年2月,64岁的万春圃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万春圃在庄严的党旗下郑重宣过誓言后,难抑心中的激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一好消息写信告诉给了罗荣桓。罗荣桓此时正在东北战场上指挥作战,闻讯非常高兴,当即亲笔回信勉励他戒骄戒躁,为党的事业继续再立新功。然后,他对身边的同志说:“一个封建地主出身的‘山大王’,能够坚决站到人民一边,并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这是党的统战政策的胜利!”

1947年冬,在当时一些地方“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地方民主政府开展了“三整三查”、“贫雇农当家作主”、“对地主扫地出门”的群众运动。因为万春圃曾有数百亩农田和山林,是大炉庄一带最大的地主,翻了身的农民群众和区乡干部便要求万春圃回大炉庄向群众做交代。万春圃青楚,只要回去,免不了挨斗、挨打。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领导及时进行了干预和过问,做了大量工作,才没有让万春圃回去,而派他的大儿子万国华(曾任八路军连长)代替他回到大炉,向群众做了检讨,也替父亲挨了一顿打。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的部队攻克了济南,万春圃随部队进城,接管解放了的济南。建国后,他被安排在济南民政局属下的救济院任院长,只是一个科级干部,而许多比他在鲁南军区资历和军阶都低很多的人,安排的职务却比他还高。很多人替他鸣不平,大家都知道他同罗荣桓的关系不一般,就劝他把自己的情况写信给罗荣桓反映一下。他始终没有动笔,并对大家说:“我年纪大了,很高的职务也干不了,组织上这么安排也是有道理的。罗政委说得对,咱什么时候也不能居功自傲。给罗政委伸手要官,这事我干不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积极工作,没有任何怨言。

后来,在山东省军区领导和时任山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马保三的倡议下,成立了济南市烈士建塔委员会,任命万春圃为办公室主任,才算使他这位原鲁南军区副司令成了济南市的一名处级干部。1959年7月,济南市政协举行三届一次会议,万春圃被增选为副主席。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万春圃十分悲痛,申请亲自到北京向罗帅致祭,没被组织批准。他对家人说:“罗政委永远是我革命的引路人,没有罗政委,就没有我的今天啊!”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万春圃曾经的“大地主”身份再次给他惹来不少麻烦。一次,济南市“支左”军代表就提出要将万春圃赶回原籍。此事被住在济南军区干休所的原浙江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董鸣春所知,董鸣春曾是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万春圃手下工作过。他找到那位军代表,不客气地说:“你们要他回原籍,他当军区副司令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干什么呢!”这样,万春圃才免于被送回原籍。

1972年,万春圃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90岁。没有挽联,没有花圈,没有追悼仪式,只有几位在鲁南共事过的老战友,为其简单办理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