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首次大规模渡海行动

作者:刘志民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文/刘志民

1945年8月,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势如破竹,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摧毁了伪满政权。伴随着日本投降,中国东北突然出现了政权真空。此时,国共双方都把目光对准了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经济地位重要的东北地区。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随即,我山东、晋察冀、晋冀鲁豫、陕甘宁等根据地派出的部队海陆并发,向东北挺进。山东军区的部队作为进军东北的主力,为了迅速抵达东北腹地,展开了建军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渡海行动。

组建渡海先遣队

早在1944年11月,毛主席就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说过:“中国的国土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还要准备几千干部到东北去”。1945年6月,党的七大会议结束时,恰逢德国已战败,中共中央估计日本最多能撑个大半年,随即成立城市工作部,为适应今后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做准备。山东胶东区委组织部长吕其恩与统战部长柳运光作为中共山东团的正式代表参加了党的“七大”会议,之后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城工部主办的敌占城市工作训练班。曰的是奉命赴东北敌占区城市进行地下工作。吕、宋等在赴东北途中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他们当即决定先回胶东,再图赴东北之计。在莱阳,吕其恩和柳运光向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做了简要汇报,明确当前急需要办的两件事,一是将回胶东情况电告中央城工部并请示赴东北开展工作;二是即刻组建渡海小分队,等待命令,随时出发。8月26日,胶东特委经请示上级决定,组建小分队,其成员主要由区党委的联络部、社会部、城工部、统战部及军区所属的有关部门选调。小分队临时番号为“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司令员吕其恩、政委邹大鹏、副司令员于克、政治部主任柳运光。邹大鹏是胶东区党委联络部长,也是中央社会部的干部,他是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长期搞情报工作,直接受中央社会部李克农部长指挥,有独立电台。于克是胶东区委城工部长。先遣队配备的主要干部有吕赛、陈云涛、李光、王德珍等。

8月28日,小分队一行抵达刚刚解放的烟台,吕其恩与柳运光找到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刘涌、副司令员于得水。吕、柳直截了当提出要部队过海,刘、于有些为难,说:“我们没有给部队的权利”,“这事是要请示的”。吕其恩说:“我们没有时间等请示,待我们到东北搞到武器,一定优先考虑东海军区。”刘、于都很高兴,当即借给先遣队一个精悍的战斗连。此外,在烟台福延永鱼行,吕其恩见到了来自王家岛的本族叔弟,通过他弄到四、五条机帆船,每船可乘四五十人。万事俱备,渡海先遣队蓄势待发。然而,中央一直没有回电指示。没有命令怎么办?先遣队几位领导决定;不必等命令,准备好后即可出发。谁先到东北,谁就是东北的主人。

打开海上通路的大门

9月1日,先遣队派吕赛带一个排,先行到大连探路,约定5天内回音,等到第四天没有音讯,估计吕赛遇到情况,(吕赛等到大连后,即被苏军扣留)先遣队随即决定不去大连,直奔庄河王家岛。9月5日,先遣队乘2艘机帆船启航出发,同船的还有王家岛的渔民,是为帮吕其恩而来,他们对航向、航程都熟悉。吕其恩是庄河王家岛人,父亲是个渔民,但不是普通的渔民,因他喜爱行侠仗义,在渔民中有特别的号召力。吕其恩遗传父亲的基因,年纪少,有侠气,在王家岛也很有名气。船驶出码头大约3小时,估计是晚上10点钟,右前方海域发现一束强烈耀眼的亮光,吕其恩司令员与邹大鹏政委出舱登上甲板亲临观察,认定是军舰上的探照灯。当即命令两船靠拢暂停,尔后转向西北,绕道航行,以此摆脱了敌舰。9月6日傍晚,先遣队抵达王家岛。他们登陆后迅速突袭了岛上的伪警察分所,逮捕了伪警长。同时,布哨、设卡,只许进,不许出,封锁了该岛与外界的联系。

9月7日上午,先遣队领导正在策划如何夺占庄河县城时,接到情况报告:北面海面有一艘汽艇向王家岛驶来,吕其恩当即下令,扣押汽艇。该艇是庄河县警务科水上巡逻艇,当艇上5人被押上岸时,吕其恩认出其中一个身材瘦弱、商人打扮的人。此人是王家岛人,名叫姜泽新,很早就投靠了日伪。经询问,知姜又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且与庄河伪县长关德权关系密切,是关让巡逻艇将姜送到王家岛,而姜自称是回岛探亲。先遣队决定:控制并利用姜作“中间人”,将计就计,智取庄河。先遣队对姜声称:我们是东北军51军先遗队,奉命前来接收庄河。姜半信半疑且诚惶诚恐,无奈受命。8日傍晚,先遣队选出七、八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与姜泽新同乘巡逻艇先行,其余人员乘原两艘船随后,经两小时航程,抵达庄河打拉腰子口岸。登陆后迅即分路行动,先控制了打拉腰子伪警察所,又在主要路口进行埋伏。吕其恩让姜泽新通过电话告诉伪县长关德权,东北军51军先遣队前来接收庄河。关德全在前几天刚与长春派来的国民党搭上关系,没想到国军会这么快来接收。他很警惕,指派伪警务科长于宗德带几个人到打拉腰子,明为迎接,暗则探听虚实。当关德权看到于带回的先遣队预先制作的“第五十一军挺进东北先遣支队”的证件时,便打消顾虑,派出汽车将先遣队接人庄河县城。随即,关德权与他的300多名伪“庄河警备队”被缴械做了俘虏。

9月9日清晨,政委邹大鹏迅令架起电台,详细地向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和胶东区党委报告了大连地区沿海一带敌情包括苏军控制大连海岸区域范围以及“海上通路”的情况。这封电文是延安最早收到的来自东北的情况汇报。虽然此时由陆路向东北进发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曾克林部已至沈阳数日,因曾克林部没有大功率电台,与延安联系不上,所以延安并不知情。当曾克林随苏军代表乘机抵达延安时,已是9月14日。而中共中央已于9月11日下达了第一道向东北大规模进兵的命令。不可置疑,先遣队这封价值极高的“电文”,是中共中央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这一全局性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

先遣队的电讯发出不久,便收到中央回电,指示先遣队“相应向外扩展迎接渡海大军”。尔后先遣队分路行动,肃清庄河、新金(现普兰店)沿海一线伪警察,控制了打拉腰、花园口、大孤山、皮口等地港口,夺取了岫岩、安东(现丹东)等纵深要点。建立起稳固的迎接渡海大军的桥头堡。

主力部队跨越黄、渤海

1945年9月11日,山东军区首先收到中央进兵东北的电令,即“据胶东区党委派人(即渡海先遣队)在大连侦察,我党我军目前在东北极好发展。为利用目前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以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各解放区发出《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部署》。电令异常坚决:“向东北和冀东进兵和运送干部是目前关系全国大局的战略行动,对我党和中国人民今后的行动,有决定作用。在目前是时间决定一切,迟延一天即有一天的损失。”自此,山东军区在龙口设立以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为总指挥的海运指挥部,统一调运各路部队渡海北进。

蓬莱县的栾家口和黄县的龙口这两个历史上就是山东人海路闯关东的集结地和出发地,从1945年9月底至11月底,负有解放使命的队伍数万人由此向关东进发。为保证海运安全,许世友指挥胶东军区部队,解放了崆峒岛和内长山列岛,控制了渤海海峡,并在各岛上设立兵站,屯集粮草,同时组织动员了30多只汽船、140只帆船,形成了由山东向东北进军的可靠海上通道。开赴东北的山东正规部队有山东军区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大部)、第六、第七师,滨海支队,警备第三旅,山东军区教导团,共计6万余人,山东军区的部队占进入东北各解放区部队10万余人的一半还多,除第一、七师万余人从陆路出关外,其余全部由海上运送。陆路进发的部队,由于长途跋涉,且有敌伪阻击,伤病掉队的较多,而海上行进却很顺畅。海路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往西北方向,在兴城沿海一带登陆;一条是往东北方向,在庄河沿海一线上岸。有一万余人的部队是在兴城、营口一带登陆,有四万余人的部队分别从渡海先遣队控制的打拉腰子、大孤山、花园口、皮口港登陆。

由山东渡海向东北挺进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的王牌部队。其前身是八路军115师的主力,抗战初期,首战平型关,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支部队的历史再前延伸则是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主力,他们经受过残酷的反围剿考验,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充当开路先锋。东北野战军的1纵、3纵、4纵、6纵等主力部队均是以山东部队为主或完全由山东部队编成的。在日后的解放战争中,他们横扫国民党精锐,从黑龙江的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成为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的劲旅。

1945年11月初,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率军区指挥机关和直属部队从龙口港起航向大连方向进发。一个多月来,已身患重病的罗荣桓夜以继日处理上下文电,调动大批主力部队投入海路兼程的长途行军。与罗荣桓同船的有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供给处长何敬之及参谋、翻译、机要警卫人员十多人。当船行至旅顺海域时,遇到苏军巡逻艇,苏静带俄语翻译上艇与苏军交涉,并向苏军艇长告之罗荣桓的身份,苏军艇长有些怀疑,罗荣桓叫警卫员从包里取出一张照片交给苏军艇长,照片是红军初到延安时照的,上面有毛泽东、罗荣桓和其他领导同志,苏军艇长认出了毛泽东,又认出了罗荣桓。他立刻向罗荣桓敬礼,说:“司令员同志,实在对不起,打扰您了,请务必原谅,我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罗荣桓询问他是否可以从大连上岸时,他耸耸肩,礼貌地回答:“请务必原谅,由于外交上的原因,请你们改变航向。你们可以在除旅顺、大连以外任何一个港口登陆。”经一夜航行,罗荣桓一行顺利在皮口港上陆,在新金县政府安排下,奔赴沈阳。之后,罗荣桓由于病情加重,将指挥机关交给由陆路进入东北并已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司令员的林彪。各路由海陆先后进入东北的部队,于1945年底,在林彪的统一指挥下,拉开迎战进逼东北国民党军的序幕。

渡海行动催生中共大连地方组织政权

国共双方收复东北的命令几乎同时下达。但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别立刻显现。国民党主力正集结在西南地区,那里与东北是中国版图的两极。为此,国民党军企图利用美国军舰帮助在大连登陆。1945年10月1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照会苏联驻华大使彼得洛夫,告知国民党军队将于10日自九龙由美国舰船运往大连登陆,办理接收。但令国民党政府始料不及的是,苏方回复:“按照中苏条约,大连为运输商品而非运输军队之港口,苏联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军队在大连登陆,因其违反中苏条约。”由此,国民党进兵东北的速度被延缓。

同理,苏军也不允许中共军队在大连登陆。山东部队在大规模渡海行动中,由于海面风浪大,不断有小帆船被吹至大连港和旅顺港,船上的我军官兵即被苏军扣押。为了解决这一急迫的问题,中共东北局委派原中共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韩光,到大连与苏军面洽解决此事。韩光同志是东北人,30年代在东北抗联做领导工作,后又长期从事统战工作,曾在苏联学习工作过,懂俄语,有非常丰富的斗争和外交经验。如何处理国共两党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是苏军的难题。从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上讲,苏军应偏向中国共产党,但由于牵涉到未来的在华利益,苏联必须遵守《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日本投降后的东北政权交给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然而,当苏联方面得知美国为蒋介石政府向中国北方运兵的庞大计划,特别是美国军舰已经进入渤海湾的情报时,认为有必要在国共两党之间寻找一种有利于与美国抗衡的政治筹码。驻连苏军也需要一支可以信赖的武装,帮助其维护大连的社会秩序。基于这种形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对于误入旅顺、大连的我军官兵,苏军白天发现即暂时“扣留”一下,晚上便还枪送人。在苏军支持下,1945年10月中旬,中共大连市委成立,韩光同志任市委书记。11月8日,大连市政府成立,苏方从外交需要考虑,任命大资本家迟子祥为市长。而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公安局长、教育局长、民政局长、广播电台台长、报社社长等关键岗位则由处于不公开状态的中共大连市委委派,实权掌握在中共大连市委手里。

渡海先遣队的许多干部成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骨干力量。政治部主任柳运光为中共大连市委副书记,吕赛同志为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长,陈云涛同志为大连市政府副市长(实为市长)。在此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大连便建设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基地,由大连生产的成千上万发炮弹,沿着不久前渡海大军逆行方向,运送到华东战场、淮海前线,为摧毁蒋介石的重兵集团发挥了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