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染着硝烟的两枚军功章

作者:孙瑞安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沈阳军区审计局原局长倪友章已经退休20多年了,但许多与他相识的人一提起他,敬佩之情依旧会油然而生。倪老1936年出生,1951年由上海入伍,1952年10月入朝参战,1957年调入沈阳军区后勤部财务部,曾任会计处处长、总会计师,后任审计局长,1992年退休。在参加抗美援朝、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分别荣立三等功。

异域烽火,洗礼青春年华

1951年,15岁的倪友章正在上海震旦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三。6月中旬,为抗美援朝培养干部的军校来上海招生。倪友章得知消息,马上向学校报名要求参加志愿军,原本希望他考入大学深造的父母也坚决支持他的选择。不料,入伍名单公布后,倪友章却榜上无名。

然而,情况在新兵就要起程的前一天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当天晚上8点多钟,学校老师紧急来到倪友章家通知说,有个批准入伍的同学因故去不了了,因此特批准他增补入伍,第二天早晨就出发。于是,父母几乎一宿没睡,连夜给倪友章打点行囊,同时不无担忧地揣测着几子的未来。翌日一早6点多,学校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接倪友章去光明中学集结。居委会可能也接到了通知,此时带着乐队赶来倪友章家门外欢送。就要走了,可倪友章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母亲匆忙买来油条、糯米团塞在儿子手里。倪友章坐上三轮车边走边吃,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倪友章清楚地记得这一天,1951年7月15日,他牢记着亲人的嘱托踏上了征程。当晚7点30分,满载着这批入伍学生的火车从上海北站启程。车开动后不久,大家一起唱起了苏联电影插曲《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7月18日清晨,火车抵达北京丰合。倪友章他们随后走进了设在一座军用仓库院里的“解放军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学校共有2000多名学员,倪友章被分在5大队15中队7班。学习内容分三部分:专业课包括统会计、统计、审计和军队财务管理等;政治课包括伟大祖国、阶级斗争、人民军队等;军事课包括军事条令条例,野外行军、宿营和轻武器使用等。一年后,学员毕业分配。

1952年9月5日,倪友章与同学们开始奔赴朝鲜。在乘闷罐车赴边城丹东路过沈阳时,他们看到站台上有几位戴着大檐帽的苏联军人,便议论起来:“看,苏联老大哥都来支援了,这下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途经本溪穿越长长的隧道时,机车飘出的煤烟钻进黑暗的车厢呛得大家直咳嗽。抵达丹东后,学员们住在鸭绿江边的民房里等待过江。期间,倪友章和几位要好的同学攀上锦江山,瞻仰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俯瞰奔腾流淌的鸭绿江和对岸的朝鲜新义州,隆隆炮声和阵阵硝烟带来的战争气息扑面而来。一位同学说:“我们很快就要过江了,不知还能回来吗?”另一同学马上说:“既然选择了赴朝参战,我就做了牺牲的准备。战后能回来最好,但如果牺牲了也是光荣的。”

10月1日晚,在漆黑的夜色中,十多台苏联嘎斯51型卡车载着倪友章他们驶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随后,车队沿盘山路行驶,前后衔接的车灯光像一条移动的长龙。突然,前方传来几声报警枪响,所有汽车灯瞬间熄灭。紧接着,便传来了敌机的轰炸声。还好,车队安然无恙。两天后,倪友章被分到志愿军后勤第二分部17大站。该大站驻朝鲜东海岸淮阳地区台日里的一个山沟,地处上甘岭的后方,却是后勤系统的最前沿。大站下辖野战兵站、医院和运输分队等十多个单位,分散隐蔽于周边的密林中。它们是前线部队战胜敌人的重要支撑,同样经受着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一次,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到17大站视察时问大家:“你们大站供应了多少官兵?”在场的人都没有答上来。“我告诉你们,共30万人!所以,你们一定要把这艰巨的保障任务完成好!”洪学智说。

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17大站竭尽全力实施后勤保障。由于美军对我交通运输线和重要设施狂轰滥炸,大站只得在战火中实施保障,在保障中搞好防御,用鲜血和生命保持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大站官兵经常要通过几十道封锁线,付出重大伤亡,才能将弹药送到前沿阵地。整个战役期间,参加火线运输人员共伤亡1716人。而前线的大量伤员则由野战医院收容救治,并转运后方。

当时,倪友章在大站财务股任见习审计员。财务股住的防空洞用圆木依山搭建,顶上覆盖着水泥、沙土和树枝,洞内盘着火炕。没有照明用电,白天就借窗外射入的阳光,晚上点煤油灯或蜡烛。财务股长钱厚薄对倪友章十分照顾,在工作上并未对他抱多大期待,在大家看来倪友章就是个16岁的大男孩。然而,倪友章对自己却不放松要求,急难险重抢着干,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前后方执行任务。凭着不怕牺牲、勤奋敬业、善于动脑、追求效率的优异表现,他逐渐令大家刮目相看。

一天,倪友章带领5台卡车往后方释王寺医院运送伤员。返回时为防空袭,他们借着月光摸黑行进,却见别的车都亮着灯疾驶而无所顾忌,倪友章有些纳闷。天亮回到驻地,只见往日沉寂的山沟里人头攒动一片欢声笑语,他更加疑惑了。正在这时,有人跑过来大声对他说道:“小倪!停战了,我们胜利了!”原来,就在昨天-1953年7月27日,美国同中朝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1953年10月,倪友章被财务股一致推荐荣立了三等功。党小组签署的评功材料作了如此评价:“(一)对上级交给的任务从不讲价钱。三月份腿上生疮严重已不能走动,仍坚持提前完成了决算,最后被领导发觉,强行送至卫生队修养,仍惦记着分管的工作任务。(二)在业务上勇于钻研,寻找窍门。过去上报决算经常延迟,他很快熟悉制度、改进核算汇总方法,编报决算时间逐步提前,节约了一半时间。(三)对工作极其热情,帮助运送伤员,不怕流血牺牲。在挖工事、装卸车等任务中积极苦干,开荒地占全股开地总数的1/3。平时打水打饭、帮伙房扛物资、挑水和出公差,不等领导要求,就主动承担下来。因此,根据该同志之思想情况及工作成绩,请求上级给予评定三等功一次。”

大站在驻地山坡上隆重召开庆功大会,立功者佩戴大红花上台接受军功章。倪友章的立功喜报由政治部门邮至上海,由卢湾区政府派人敲锣打鼓送到了倪家。

1954年,17大站后撤至朝鲜熙川地区,后历经转移、合并直至撤销,官兵们大都陆续回国。倪友章奉命留在朝鲜,先后在第69野战医院、第5分部工作。1955年评定军衔,他在朝鲜被授予少尉军衔。1957年6月回国后,被安排到沈阳军区财务部工作。

铁马冰河,情牵一线官兵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这时,在军区财务部工作的倪友章,正随钱秉公处长与曲福春、张晓春等同志,在沈阳3523工厂“支左”。3月6日傍晚,他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立即返回机关。随即,财务部张士达部长对他下达命令:“军区在珍宝岛地区组成了前指,你马上出发到前方报到,随身携带5000元珊金以备急需。”倪友章赶回家匆匆给妻子留下一句话:“我到北京出差,时间难以确定。”然后便与军需部助理员刘祖远赶往车站,登上了去佳木斯的火车。

第三天清晨,两人转乘军用卡车在风雪中行进了300多公里后,终于抵达军区珍宝岛前指所在地虎林县五林洞镇。前指驻地为山脚下搭建的几座帐篷,四周白雪皑皑,距珍宝岛25公里。军区前指首长为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肖全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李少元。前指按作战职能下设若干组,其中战勤组是由军区、黑龙江省军区、合江军分区抽组的后勤保障机构,组长为龚山云,倪友章被指定为财务负责人,成员还有于津、杨浩民、赵乃孝等,后期财务部又派来王喜忠、苏明海。战勤组帐篷里搭有板铺,地上砖砌的炉子上扣半个汽油桶。3月的北大荒,夜里零下有20多度,炉子里发出的热气往上飘,人躺在铺上冷飕飕的,站起来却热气扑脸。

15日清晨,珍宝岛方向传来了猛烈的枪炮声。战勤组立即忙碌起来,指挥协调下属单位运送弹药物资及抢运伤员。倪友章主动协助其他战勤业务。临近中午时,他听说距珍宝岛后方2.5公里的无名高地包扎所没有热水喝,便立即带车前去送开水。这天,苏军出动大批装甲车、坦克和武装部队先后3次发起进攻,企图以武力强占珍宝岛。我军则以步兵和炮兵火力奋勇反击,顽强激战至下午3点半,粉碎了苏军的连续进攻,使其严重受挫而后退。苏军1辆T-62型坦克,在我预设雷区被炸断履带,滞留在中国一侧江汊的冰面上。

当天,前线炮阵地弹药消耗很大,储存的基数全打光了。前指判断苏军第二天可能会反扑。晚饭后,战勤组领导紧急动员,要求所有人连夜向珍宝岛运送弹药。战勤参谋赵书田对倪友章说:“现在弹药比给养都重要,人两天不吃饭饿不死;可弹药1分钟也不能缺,缺了就会打败仗。”与此同时,前指下达了封锁道路的命令,所有车辆就地截停,保证军车畅通无阻,耽误者依法惩处。当晚,倪友章被派往兵站运送物资,他押运满载40火箭筒及弹药的汽车来到前沿阵地,现场感受了前线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战士们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雪地里宿营,鏖战了1天,硝烟未尽,又开始准备天亮迎战苏军。

但16日前线未发生战斗。当天上午,战勤组领导对倪友章说:“前沿连队许多战士夜里在雪地潜伏,又冻又饿,急需一些方便食品,你想点解决办法。”倪友章于是把电话打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属某团,对一位领导说:“我是驻五林洞部队,请你们筹措一批饼干、面包和熟鸡蛋,务于明天中午12点前送到我部。”第二天上午,一辆满载食品的卡车从60多公里外赶到前指。倪友章写了张收条,兵团人员卸下东西,连水都没喝就回去了。

3月17日凌晨,战事再起。这天,苏军的主要企图是夺回那辆滞留的坦克,以消除侵略证据。为此,苏军猛烈炮击我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的地域,珍宝岛瞬间硝烟弥漫。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和步兵在珍宝岛上敷设1000多枚地雷,同时在雷区预留了一条宽20米的通道,以便把被炸坏的坦克拖回去。对此,我军则以炮火拦阻登岛的苏军。双方相持到下午5点,登岛苏军施放烟雾弹后被迫撤回。后来,苏军昼夜不停地炮击,企图彻底炸毁这辆坦克,不久炸塌冰层坦克沉入江底。之后,肖全夫副司令员冒着苏军炮火亲赴江边观察;海军北海舰队派来的潜水员冒着炮火袭击,穿过1米多厚的冰层潜入江底。随后,军队与民兵利用简便器材协同作业4昼夜,终于将坦克打捞上岸。这辆坦克现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

3月下旬后,尽管没发生大的武装冲突,但珍宝岛边境局势仍很严峻。中苏双方部队展开大规模备战,苏军数十个陆军师陈兵边界,沈阳军区也增派部队陆续向珍宝岛地区集结。为此,前指增设了野战兵站、医疗队和后勤专业人员,开辟了新的兵站线,战区后勤保障任务愈加繁重。倪友章与同事们根据战区部队集结备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借鉴抗美援朝的经验,把财务工作从前期的应急性保障,迅速转为规范化保障。

一是健全财务手续。反击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大批物资运至战区。来战勤组办事的人员以及此起彼伏的电话,大都是申请物资的,草袋子尤其受欢迎,在野外垒筑工事、遮风挡雪、铺设床铺、盛装物件它都能派上用场。因人少时间紧,开始时发放各类物资只记个数。倪友章发现后及时加以纠正,建议印制了物资收发专用票据,取代五花八门的白条子,做到有据可查,有账好算。实施财务归口物资收发,扭转了重钱轻物的现象。

二是理顺供应关系。参战部队来自东北各地,因建制多、单位小,到珍宝岛战区后调动频繁,互相配属。为便于实施供给,把参战的100多个小单位划分为20几个前指直供单位,直接掌握供应实力,建立了领报关系。战勤组财务在当地银行开设了账户,对部队实施了及时、足额和规范的经费供应。同时对部队和财务人员强调,要克服“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机枪一叫,花啥都报”的思想,战时财务要特事特办,但也不应敞开口子随便花钱。

三是明确保障重点。根据前指首长“要优先保障保存自己(人员生活、防御工事)、消灭敌人(装备维修等)的相关经费”;“要保障好电话线和运输线,才能不间断地指挥和供应”等指示精神,在经费投向上紧紧围绕作战需求,把钱用在刀刃上。在作战费开支中,构筑工事和缴获坦克工程开支占34%,架设战区通信线路和通信装备维修费用占23%。车辆维修费和油料费占27%。

四是调整供应标准。战区驻地环境和条件恶劣,平时的经费标准已不适应。如天寒地冻,体力消耗大,伙食费普遍超支。军区陈锡联司令员指示:“要让前线的官兵们多吃点肉。”为合理确定标准,倪友章与苏明海深入七里沁岛前线连队调研。他俩在野外住防空洞,体验官兵雪地宿营、站岗、吃饭等一系列活动。根据倪友章调查反映的情况,财务部派副处长王喜忠来前指,主持制定了《关于珍宝岛地区部队供应和结算问题的办法》,提高了伙食费标准,建立了工资津贴补助。

4月下旬,冰封的乌苏里江渐渐开化,湍急的江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根据上级指示,战勤组开始组织财务清理结算。到这个阶段,前期为作战筹措的大量物资,动员的民工、车辆等,都统统转化为了经费问题。倪友章率战费清理小组,先内部清理,然后与市、县和建设兵团等供应机构清理结算,编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经费决算》。10年后的1979年,对越反击战刚开始,军委一领导询问:珍宝岛那一仗花了多少钱?总部把电话打到沈阳,倪友章未假思索,立即给出了准确答案。

6月份,军区珍宝岛前指防务由3062部队前指承接。倪友章奉命从珍宝岛前指返回沈阳。军区财务部向总后上报的《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经费供应工作的几个问题》报告称:“这次作战克服了情况急、单位多、携带物资少、气候严寒、人烟稀少、运输线长,供应条件差的困难,经费物资供应得及时充分,有力地保障了战斗的胜利。而且给我们战时财务需要关注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倪友章也因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工作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