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何其芳感知的贺龙将军

作者:杨建民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2003年5月,笔者为参加在北戴河举行的全国第1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撰写简析李大钊旧体诗创作的论文《革命先驱的“感慨悲歌之篇”》时,发现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时创作的诗歌《登楼杂感》和《岁晚寄友》等,均应与当时正在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和捍卫北国疆土斗争的中学同窗好友蒋卫平有关,极可能都是他写出后寄给远在北国战斗的蒋卫平的信。

发表于1913年6月1日出版的《言治》月刊第1年第3期的《登楼杂感》,李大钊明确注有农历戊申年号,写于1908年无疑;而发表于1913年4月1日出版的《言治》月刊第1年第1期的《岁晚寄友》,李大钊未注明写作年号,难以确定具体写作时间。对于《岁晚寄友》的写作时间,一些学者疑写于1911年岁尾,也有疑写于1912年年初和年末的;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李大钊文集》的编者据诗中有“几载不相见,沧桑又一时。廿年余壮志,千里寄新诗”句,认为当是正值李大钊20岁时,即1909年“岁晚”写给“几载不相见”又在“千里”之外的蒋卫平的。笔者认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

《登楼杂感》的吟咏缘于蒋卫平的北塞之行

1913年春天,李大钊即将结束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6个春秋的求学生活时,以“朴素其貌,嶷嶷其德”,“学之充,文之豪放”,且充满“侠义之气,卓拔之识”而“翩然起众人中”。用当时与他同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部长和《言治》月刊主编的同窗好友郁嶷的话说,“同人之文,多拘挛法理糟粕之学”,而他“则振翰荦荦,发为感慨悲歌之篇,其造意树义,一以民生为念,阐扬先哲贻德为急,览者感发兴起,颂声交至”,令人读之无不觉得“感慨淋漓,明可薄汉霄,幽可泣鬼神,坚以铄金石,悲歌激昂,摧山岳而震鲲鹏”。而李大钊悲壮、激昂的写作生涯是以何作品为开端的呢?从迄今为止收集到的580余篇李大钊遗作看,李大钊成文时间最早的“感慨悲歌之篇”,当属他在1908年秋冬一咏三叹的诗赋《登楼杂感》。

李大钊的《登楼杂感》由两首七言律诗组成,其一为:“荆天棘地寄蜉蝣,青鬓无端欲白头。拊髀未提三尺剑,逃形思放五湖舟。久居燕市伤屠狗,数觅郑商学贩牛。一事无成嗟半老,沉沉梦里度春秋。”其二为:“感慨韶华似水流,湖山对我不胜愁。惊闻北塞驰胡马,空著南冠泣楚囚。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几荒丘。海天寥落闲云去,泪洒西风独倚楼。”悉心品读这些悲壮的诗句,不难看出,时年19岁的李大钊流露笔端的皆为对时局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已届韶华之龄却不能为国赴难的急切之情。那么,是什么引动他如此感慨万端呢?一句“惊闻北塞驰胡马,空著南冠泣楚囚”,露出了其中的端倪。

查阅李大钊吟咏《登楼杂感》这一年的史料,在诗中被称为“北塞”的中俄边境地区并未发生大的变故和事端。很显然,媒介传播的消息是无以导引李大钊发出“惊闻北塞驰胡马”的心灵震撼的。他之所以在诗中疾呼“惊闻北塞驰胡马”,与他在“北塞”有着一个义烈无比的挚友密切相关。这个挚友就是他在考入永平府中学以后结识的同学蒋卫平,当嗣‘蒋正远在东北边塞地区为捍卫国门而忘我奋战。也就是说,李大钊《登楼杂感》的写作,与当时正在白山黑水间“感慨悲歌”的“关外大侠”蒋卫平有着密切关系。

蒋卫平,本名文庆,又名凤鸣,号慕谭,清光绪八年腊月十二(农历壬午年大寒),即1883年1月20日,出生在滦州城东北偏西6.5公里处靠近滦河的小村——卢龙县蒋家庄(今属滦县)。他的祖父蒋天性一生苦读,父亲蒋让颇有武功,祖父和父亲一文一武,对蒋卫平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革命志士影响很大。幼年时的蒋卫平聪敏好学,在祖父教诲下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同时深受爱国主义思想感染。生长在国家危难深重的年代,蒋卫平非常崇敬救国救民的英雄豪杰。1898年,15岁的他学有所成,被聘到邻村沈官营一家私塾任教。这一年正值戊戌变法,身在京畿乡村的蒋卫平,密切注视着京城各项制度的重大改革。然而,夏去秋来,却从北京传来变法失败的消息,康有为、梁启超被通缉,谭嗣同等“六君子”英勇就义。他由衷仰慕谭嗣同等人的大无畏气概,发誓要做一个像谭嗣同那样的铁血男儿。执教一年多后,他回村刻苦自学,一心想从各种新学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庚子事变”后,他思想日益激进,如饥似渴地学习外国近代史,学习自然科学,阅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拿破仑传》、《铁血宰相》、《天皇明洽》等外国名人传记,极想尽快投身救国救民的斗争洪流。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不得不实行“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改良,下诏兴学,改设新式学堂。作为畿辅重地的永平府,在将敬胜书院改办成永平府中学堂以后,为兴办新学培养师资力量,又建立一所师范学堂。1905年初春,矢志献身新学的蒋卫平,考入刚刚成立的永平府师范学堂。据《蒋大同传》记载,蒋卫平“少有大志,慕班超、马志尼之为人,顾念时艰,慨然以天民先觉为己任”,“在师范学堂时,常谈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诸家学说”,并因谈《仁学》,“极慕谭嗣同为人,改号慕谭”。正因思想越来越激进,革命志向越来越远大,不久,他就因嫌永平府师范学堂风气“迂阔腐败”,于同年秋天转入永平府中学堂学习。这一转学,使当时刚刚考入永平府中学堂的李大钊得以同他结识。

蒋卫平比李大钊年长近7岁,思想已相当成熟。他的言谈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对刚刚远离家门、年仅16周岁的李大钊影响很大。李大钊从他身上,学到和获得不少在家乡苦读时无法学到的知识和见解,被他的思想深深感染。然而,蒋卫平在永平府中学堂依然不安分,总想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更多的变革社会的本领。他和李大钊成为同学不久,得悉保定军校招生,又毅然决定投笔从戎,被驻扎在永平府地区的第二镇第三协统领王占元推荐到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学习。与蒋卫平相交甚笃的李大钊,在古城卢龙同他依依惜别。但受蒋卫平的思想和作为影响,没到两年,李大钊也毅然中止在永平府中学堂的学习生活,到天津投考新的学校,进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蒋卫平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后,与商震、陈明侯等结为志同道和的同窗好友。不过,尽管他“成绩斐然,同校五百人无出其右”,却没能在军校学习下去。入学不久,他就以和商震、陈明侯等组织同学在保定和去北京抗议美国单方面续订《中美华工条约》,肆意欺辱赴美华人,遭到美国驻华公使“抗议”,并要求清政府指名惩办,幸得学堂督办冯国璋爱惜他和商震、陈明侯等人的才干,放他们秘密逃离保定,到东北投奔盛京将军赵尔巽。1906年春天,蒋卫平到辽宁后,化名“健”,改字“大同”,到辽东等地从事平民教育工作。期间,他和同事创办了官话字母总塾,运用国音字母,推广普通话,提高平民百姓的文化水平,半年之内就在辽东各地建立了60多处分塾。赵尔巽见他颇有才干,拟委任他为劝学所督办,但他坚辞不就。1907年春天,宋教仁受中国同盟会委派,由日本东京归国到东北组建同盟会辽东支部,蒋卫平与商震、陈明侯一起参加了这一革命组织。在此前后,他和商震等在辽阳创办了奉天陆军小学堂,在沈阳创办了奉天商业专门学堂,并出任奉天商业专门学堂教授。后来,蒋卫平的行迹逐渐引起有关方面的猜忌和怀疑,他遂辞去教职,专以贩书卖报为业,到东北边境地区和蒙古等地,推销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在这一过程中,蒋卫平发现,自日俄战争后,沙俄正加紧侵吞我国东北领土。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自觉肩负起考察东北边境情况,防备沙俄蚕食东北边境地区领土的重任。为了适应与沙俄斗争的需要,他潜心学习俄语,掌握了俄语对话技巧。到达齐齐哈尔时,他结识了知府宋小濂。宋小濂对他的学识和才干非常赏识,想请他在府衙任职,但他婉言谢绝。为抵御沙俄的侵略,他决定全面考察黑龙江的边界地区,绘出边界地区的山川地势走向图。在到黑河考察时,他看到一个金矿的沙俄老板苛刻虐待中国矿工,便挺身而出,同沙俄矿主展开说理斗争。为此,黑河一带的人们都很敬佩他,称他为“关外大侠”。不久,蒋卫平在边境进行考察时,被沙俄警察疑为日本间谍投入西伯利亚监狱。在监狱中,蒋卫平向一道被关押的中国同胞宣讲国事,抨击腐朽的清朝统治,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揭露沙皇的侵略野心。同时,他还用俄语向被关押的俄国政治犯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为此深得俄国政治犯的尊敬,称他为“东方圣人”。1908年秋,蒋卫平获释出狱,决心继续为捍卫中国领土不被沙俄侵吞而斗争;大约在这时,他与李大钊恢复了中断有相当一段时间的通信联系,告知了被沙俄警察投到西伯利亚监狱的情景及东北边境地区频频报危的紧急态势,这才有了当时身在津门读书的李大钊“惊闻北塞驰胡马”,继而有了两首《登楼杂感》的接连叹咏。

作为李大钊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一年多以后吟咏的诗歌,《登楼杂感》的整个基调是比较低沉的,这正是李大钊当时矛盾、痛苦的心境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寄予厚望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并非是他原来想象的“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的理想去处,而是为北洋势力培养新式官吏的地方,这使他不能没有深深的失落感。不仅如此,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国势”并没有多少好转的迹象,依然令人感到分外的“危迫”。在这种情况下,他在“惊闻北塞驰胡马,空著南冠泣楚囚”时,怎能不“感慨韶华似水流,湖山对我不胜愁”,叹息自己“一事无成嗟半老,沉沉梦里度春秋”呢?!特别是,他的好友蒋卫平早已远赴东北边疆,正为拯救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保卫祖国的神圣疆土奋不顾身、出生入死,而他却仍在津门校园安分守己地读书,“拊髀未提三尺剑,逃形思放五湖舟”,又怎不令他百感交织,悲歌连声呢?!诗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因此而绝望,尽管“海天寥落闲云去,泪洒西风独倚楼”,时刻萦绕在他心底的依旧是“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几荒丘”。作为一个生长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的热血男儿,他不甘“久居燕市伤屠狗”而虚度光阴,而是想“数觅郑商学贩牛”,渴盼有所作为的那一天早日到来。诗题所云的“登楼”,菲指津门哪座名楼高阁,就是他生活和读书的校园中那座西式二层小楼。大约就在吟出《登楼杂感》之际,他为自己的学斋起名“筑声剑影楼”。“筑声”,典出战国时期燕国义士高渐离击筑发出悲壮声乐,激励流落燕市的挚友荆轲不要忧伤,又在荆轲前去行刺秦王时为其壮行,最终自己也以用筑击杀秦王献身;“剑影”,自然是指“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荆轲刺杀秦王的短匕刃光。从把斋名定为“筑声剑影楼”中可以看到,在吟出《登楼杂感》时,李大钊业已壮怀激烈,也像挚友蒋卫平一样,把韩愈赞叹的“感慨悲歌之士”荆轲和高渐离等人视为自己极想效仿的英雄豪杰了。

此外,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李大钊将自己的原名“李耆年”改成了“李钊”。被《说文》释为“刓也”的“钊”字,为会意字,从刀从金,表示用刀削金属。其字有多解,一是摩损、削损(取本义);一是弩牙,或谓弩机(《广韵·宵韵》:“钊,弩牙。”《集韵·萧韵》:“钊,弩机。”);一是劝勉、勉励(《尔雅·释诂上》:“钊,勉也。”《方言》卷一:“钊,勉也。”郭璞注:“相劝勉也。”明朝宋濂《补雩坛祝舞歌辞》:“門沆砀,蔫以庆。俯下士,无不钊。”);一是见(《尔雅·释诂下》:“钊,见也。”);一是远(《方言》卷七:“钊,远也。燕之北郊日钊,东齐日超。”)。李大钊在为自己取新的名字时,选择以往人们起名时常选择的“钊”字,究竟取何字义,是寓刀削之坚韧、弩牙之锋利,还是劝勉、勉励,乃至“见”、“远”,他本人并未留下任何解释的话语和文字,只能猜度,当或取其一二,或是兼而有之。

《岁晚寄友》与东北革命党人运动军界反清

时隔一载,李大钊于1909年冬天又吟出两首律诗,其一为:“江山依7日是,风景已全非。九世仇堪报,十年愿未违。辽宫昔时燕,今向汉家飞。岁晚军书急,行人归未归?”其二为:“几载不相见,沧桑又一时。廿年余壮志,千里寄新诗。慷慨思投笔,艰难未去师。何当驱漠北,遍树汉家旗。”这两诗拟题《岁晚寄友》,极明显是专门寄给“几载不相见”的蒋卫平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异常思念与惦记挚友之情。

蒋卫平从西伯利亚获释出狱不久,到长春拟创办一份鼓吹捍卫国权思想和宣传抗击俄、日侵吞东北领土主张的报纸。1908年11月,蒋卫平与徐竹平等7人拟定《试办(长春日报)宣言及简章》,并向吉林西路道台陈希贤递交了《呈请办报立案书》。他与徐竹平等在《呈请办报立案书》的刍言中写道:“日俄战后,满洲膏腴,遂为各国注目;长春一埠,尤为中心……而我长春人犹梦梦然鼾睡罔觉,坐听两国人寝处卧榻之旁,侵夺我权利,剥夺我土地,吮吸我膏血。”“二三同人有感于此,受组《长春日报》。藉为警世晨钟,唤醒痴迷。尚乞爱国志士奋力赞助,以匡不逮。”时隔不久,为使《长春日报》尽快出版,蒋卫平又以《长春日报》发起人的名义,亲自撰写了致陈希贤的《万言书》,从五个方面详细陈述了《长春日报》急宜出版的理由。他在《万言书》的结尾部分写道:“呜呼!世情虽变,同胞贵有同心;时势多艰,外患恐成内患。前此,日报之拨弄是非,俄报之混淆黑白,幸当时之无甚大变动。非然者,其祸将不知伊于胡底!”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长春日报》终于在1909年4月3日,即清宣统元年闺二月十三日正式创刊。《长春日报》一经创刊,就开始毫不畏惧地揭露和斥责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很快便引发俄国驻长春领事馆的“抗议”,他们蛮横要求长春知府“通知该报勿再登载此等议论”。《长春日报》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沙俄的侵略,还明里暗里同情和支持反清斗争,抨击清政府搞的所谓“立宪”,称“中国同盟会”为“清国革命党”,称孙中山为“清国革命领袖”,称中国同盟会领导的起义军为“革命军”,显示出比较强劲的革命性。这样的报纸,在当时的境况下,自然是很难长期办下去的;再加上经费短缺等原因,一个月后,《长春日报》被迫停刊。然而在《长春日报》出刊期间,蒋卫平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要想切实捍卫国权,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就必须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真正实行民主制度的共和政府。就在《长春日报》获批创办之时,也即1908年11月中旬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际,趁机发动安庆新军起义的反清武装斗争英雄熊成基,被同盟会由日本东京派到东北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反清武装斗争。他与蒋卫平和商震、徐竹平等人建立了秘密联系,确定了“进行方略”,计划在长春、哈尔滨一带起事反清,策动主要驻扎在长春南岭兵营的新军第三镇中的官兵伺机起义,并商议在中俄边境的蜜蜂山一带建立坚持武装斗争的基地。1909年11月底,春天返回家乡即被家人困居有六七个月之久的蒋卫平,离家返回长春,与熊成基等加紧实施“进行方略”,运动军界反清,点燃武装斗争烈火。1910年1月30日(宣统元年腊月二十日),拟在哈尔滨车站谋刺由国外考察归国路经哈尔滨的清廷海军大臣载洵未果的熊成基,因人告密被捕。旋即,徐竹平也被捕入狱,蒋卫平、商震等人受到通缉,被迫潜逃。

李大钊的《岁晚寄友》,当写于熊成基在哈尔滨被捕、蒋卫平等受到通缉之前,即蒋卫平等人在熊成基的领导和组织下,正在加紧发动反清武装斗争之际。从“江山依旧是,风景已全非。九世仇堪报,十年愿未违”等诗句看,李大钊是知道蒋卫平正在从事“辽宫昔时燕,今向汉家飞”、“何当驱漠北,遍树汉家旗”的武装起义斗争的;所谓“岁晚军书急,行人归未归?”很显然是李大钊接到蒋卫平急急寄来的“军书”后,既为蒋卫平壮志得酬而高兴,又为身处险境的蒋卫平担忧。而“甘年余壮志,千里寄新诗。慷慨思投笔,艰难未去师”,则显然是在抒发自己恨不能在此时此刻与蒋卫平等人并肩战斗的心迹的。从“慷慨思投笔,艰难未去师”一句看,当是指在蒋卫平欲去考保定军校时,李大钊也曾想跟随蒋卫平投笔从戎,但思虑再三而未成行。

《哭蒋卫平》和《题蒋卫平遗像》的接连吟出

李大钊寄出《岁晚寄友》不久,熊成基在哈尔滨被捕,蒋卫平等受到通缉,李大钊随之与蒋卫平失去了联系。

就义前慷慨陈词“愿以一腔热血,灌自由之花”的熊成基,是在被捕28天后,即1910年2月27日在吉林壮烈牺牲的。事发时正在榆关(山海关)可能亦在伺机谋刺载洵的蒋卫平亡命潜逃,最终化装逃往他比较熟悉的边境重镇黑河。他在黑河恰遇齐齐哈尔知府宋小濂升任黑河道尹,并任勘界专员6当时,宋小濂正为沙俄企图侵吞我国的四十八旗屯事件同俄方交涉,见蒋卫平到来,立刻请其协助工作。为了捍卫北疆领土,蒋卫平不顾自身安危,化名蒋俊,充差瑷珲巡营巡官,担起与俄方直接交涉的重任。当他越过黑龙江后,沙俄将他无理扣押,并投进监狱中。后经宋小濂派人交涉,俄方勉强应允释放,但他们深知蒋卫平有胆有识意志坚定,所以一心想加害于他。1910年8月5日,沙俄士兵“护送”蒋卫平过江返国,当蒋卫平上船时,一俄兵突然在其身后开枪将他打倒,几坠入江中。但蒋卫平临危不惧,中弹后仍怒斥俄军:“杀我一人,勿累舟子!”这时,俄兵挥刀又砍,致使蒋卫平连中数刀而亡。随后,俄兵将蒋卫平的遗体拖入浮厝所。后经陈明侯同俄边界官员谈判,才把蒋卫平的尸体要回,临时葬于黑龙江畔。蒋卫平牺牲时,年仅27岁。后来,陈明侯为缅怀蒋卫平的英雄壮举,在离蒋家庄不远的横山东麓偏凉汀行宫南面为蒋卫平修立一座石碑,上面刻诗一首:“滦水流潺潺,英雄去不还;龙沙埋白骨,风雨哭阴山。”

蒋卫平血洒黑龙江的时间是1910年夏天,但山河阻隔,音讯迟缓,待李大钊辗转获悉噩耗时,已是转年的“岁晚”了。这时,武昌起义已经爆发,李大钊和蒋卫平的家乡一带也接连爆发了震撼全国的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李大钊异常敬重的老师白雅雨亦在滦州起义时壮烈牺牲。在这样的时刻,李大钊得知久无音讯的蒋卫平早在上一年就已惨死在沙俄的刀枪之下,不禁痛哭失声,悲伤欲绝,在“筑声剑影楼”一连写出两首《哭蒋卫平》:“国殇满地都堪哭,泪眼乾坤涕未收。半世英灵沉漠北,经年骸骨冷江头。辽东化鹤归来日,燕市屠牛漂泊秋。万里招魂竟何处?断肠风雨上高楼。”“龙沙旧是伤心地,凭吊经秋抵劫灰。我入平山迟一步,君征绝塞未曾回。玉门魂返关山黑,华表人归猿鹤哀。干载胥灵应有恨,不教胡马渡江来。”接着,他望着蒋卫平的遗像,又情不自禁地咏出五律《题蒋卫平遗像》:“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碧血几春花,零泪一杯土。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这3首诗,均是辛亥岁晚写给蒋卫平的。只是,这时蒋卫平已经为国捐躯一年零几个月了。

依上所述,不难得知,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期间进行的早期诗歌创作,大多与蒋卫平在东北的战斗生涯有关。李大钊在1908年秋、冬时节吟咏的两首七律《登楼杂感》,显然是因蒋卫平在“北塞”的果敢作为所写;而他1909年冬天写的两首五律《岁晚寄友》,更是寄给正在与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在吉林、哈尔滨一带加紧运动军界发动反清武装斗争的蒋卫平的。与到永平府上学后结下的挚友蒋卫平生死两别,使得李大钊在滦州起义失败、老师白雅雨等壮烈牺牲之际,在自己的“筑声剑影楼”一连写出两首七律《哭蒋卫平》,又咏出一首五律《题蒋卫平遗像》,但这均是悼诗,已经无法再寄给“半世英灵沉漠北,经年骸骨冷江头”的蒋卫平了。值得指出的是,李大钊在《哭蒋卫平》一诗中所说“我入平山迟一步”,极可能指的是他想去参加辛亥滦州起义,却“迟”行了“一步”,不待动身,或刚动身,辛亥滦州起义就已经以失败告终了(“平山”系永平府衙门所坐落的卢龙县城西北的平顶山丘名,此处当借喻滦州)。

李大钊在1908年至1912年留下的7首诗作,占据了李大钊早期创作的诗歌作品的主要部分,认真寻找这些诗歌的创作缘由,对研究李大钊当时的思想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