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岗之战:粟裕指挥新四军抗日第一战

作者:张鹏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文/张鹏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曰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军在江南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导致民不聊生、闻“日”色变,老百姓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就在江南抗日气氛低迷的时候,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的指挥下,在镇江的韦岗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的第一战,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而且振奋了江南人民的抗战情绪。

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支队。当时年仅30岁的粟裕任第2支队副司令。

自七七事变以来,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迫切需要共产党军队参加对日作战。面对民族危机,新四军官兵也希望早日奔赴抗日最前线。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夜以继日研究,对于新四军的抗战部署提出了意见。要求新四军建立两个主要军区和六个辅助军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苏浙皖赣边军区,以皖南为中心,攻击并准备攻击南京、芜湖、杭州、浙赣路与湖口之敌。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一直关注新四军的发展方向,他运筹帷幄,把目光投向了茅山地区。茅山位于南京、镇江和无锡侧面敌后,如果新四军行动到此地,就完全脱离了国民党军的控制,将来还可以从扬中一带北渡长江,深入到长江以北的苏中、苏北地区。

毛泽东给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出指示电:“目前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还在江苏境内茅山,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地。”

但刚从各个山头来到皖南集结整编的新四军,面临新的作战对象、新的作战环境还不适应,对敌后地区的敌情、社情、地形以及如何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进入敌后地区还不熟悉。为慎重起见,新四军军部决定派先遣队去苏南进行战略侦察,了解前进路线与作战的情况,以便于主力部队的开进。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这一行动,并指示:“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甚妥,唯须派电台及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领导立即做了研究,确定从第1、2、3支队抽调部分干部和侦察分队组成先遣队,由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熊梦辉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先期挺进苏南敌后,实行战略侦察。先遣支队出发前,军分会秘书长李一氓又抽调了电台台长江如枝、副台长廖肇权及机要员何凤山等跟随粟裕行动。

4月26日,新四军军部召开先遣队挺进敌后动员大会。项英先讲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号召大家紧密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定要把战略侦察任务完成。陈毅也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先遣队向苏南敌后进军,任务是了解苏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地理情况,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团结友军,加强群众工作,开辟新四军主力前进的道路。

4月28日上午,粟裕率领先遣队从岩寺出发,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先遣队去苏南敌后侦察,从接到批准电令,到具体编组以至开动,实际上只用了3天时间,速度相当快。之后,陈毅和傅秋涛也率领第1支队离开岩寺地区,沿着先遣队开辟的路线向苏南敌后挺进。

粟裕与钟期光商定了宣传提纲,针对苏南地区日伪为奸、兵匪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提出“本军不拉夫、不派款”的响亮口号。

先遣支队经石埭、青阳、南陵等地,一路冲破了余忠承、朱永祥、陈德功等国民党溃军及土匪们的重重阻碍,抵达苏南地区,5月22日,先遣队抵达江宁县铜山镇,将司令部设于业家村。

用打胜仗来激发江南人民的抗日热情

先遣队到达苏南地区后,粟裕派出3个组对常州、南京、镇江方向进行侦察,摸清日军的军事部署和行动,了解江南的地形及风俗民情。先遣队通过调查,研究了苏南的地理地形、社会历史、风俗民情、经济文化、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动态等情况。所到之处,他们不仅捕捉汉奸密探,还经常召开各阶层群众座谈会,揭露日军的野蛮暴行,宣传共产党的抗战纲领,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敌热情,为新四军主力在江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作了充分准备。但是,面对日寇的步步进逼、国民党正规军的节节败退,老百姓对抗战胜利仍然缺乏信心。

日军占领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地,特别是控制了交通线,往来通行顺畅,毫无阻碍。当时日寇因很少遭受打击,骄傲蛮横,肆无忌惮。三五个士兵,甚至徒手士兵,也敢到远离据点四五公里的村庄横行抢掠。

粟裕感到,要在苏南立足,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只有用实际的抗日行动才能教育群众,扩大新四军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用抗日胜利的战果来鼓舞江南人民的抗战信心。新四军先遣支队指战员们也渴望用胜仗来杀一杀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的第一仗必须打胜,不许打败!这一仗怎样打,选在哪里打呢?粟裕经过研究将第一仗选定在镇江西南一个名叫“韦岗”的地方。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处,为句容通往镇江的必经之路,且地势险要,这一带是丘陵和小山地,在韦岗以南的公路东侧有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有高455米的高骊山,镇(江)句(容)公路从山谷蜿蜒通过,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粟裕带领先遣队人员经过侦察了解到日军的汽车从此处通行,每天达五六十辆之多,通行时间大约上午8时至9时及午后4时左右最多。如果在此打一个伏击战,把日寇的车队截住,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恰在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于6月11日下达命令,要新四军“派兵一部,挺进于南京、镇江间破坏铁路,以阻击京沪之敌,务于三日内完成任务,否则严厉处分”。新四军军部当即决定:由粟裕率先遣支队及一支队各一部,共四个连,携带电台一部,由现地出发,务于三日内到达镇江、龙潭间完成破坏该段铁路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粟裕当即进行了紧张准备和战斗动员。11日下午4时粟裕便率先遣支队两个连和一支队两个连从溧水县李家山出发。同时,陈毅率一支队一部向东到竹箦桥,再向北折宝堰、白兔,相机策应。

粟裕率所部迅速向破袭目标挺进,准备在当晚通过天王寺与溧水间公路,部队刚到新桥东北5里地的王庄,就为国民党军七十六师警戒部队所阻,一直被拖延到12日午后才由王庄继续前进,经过三个雨夜急行军100公里,15日拂晓前进抵句蜀(句容至下蜀)公路以东的徐家边隐蔽。15日晚10时到达下蜀,按预定计划开始破击铁路。因所带的爆破材料不能用,只好徒手作业。漆黑的雨夜里,粟裕率部在群众帮助下,拔道钉、撬铁轨、搬枕木、剪电线,经过四个半小时的努力,破坏了下蜀东站两侧的铁路与电线。破坏铁路任务完成后,已近凌晨3点钟,粟裕命令警戒部队向驻守下蜀东站之敌发起攻击,进行袭扰,同时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虚张声势,扬言要在数日内攻克句容县,造成敌人恐慌,引诱敌人增援,以便寻机歼灭之。16日黎明前,部队安全撤至下蜀以南20公里的东谢村隐蔽休整。次日晨,一列从上海开出的军车,在下蜀站出轨翻车,沪宁线中断3日。

先遣支队完成破袭任务后,一直考虑扩大战果,给骄横不可一世的曰军以打击。而下蜀与韦岗相距不远。粟裕决定立即奔赴韦岗,按预想的方案打一场伏击战。

激战韦岗奏凯还

粟裕召集骨干开会,宣布了在韦岗伏击日军车队的决定。之后他亲自给部队作战斗动员,说明首战的重要意义,向指战员提出吃苦耐劳、迅速、隐蔽、灵活、勇敢等战斗要求,最后从各连挑选精干人员百余名,组成6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1个短枪班,参加战斗行动。

午夜以后,粟裕派短枪便衣队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发。粟裕率其余参战部队跟进,当夜正下着大雨,部队沿着曲折泥泞的小路,向伏击地点韦岗急行军。部队到达赣船山与高骊山之间的预定地点后,粟裕立即布置大家隐伏于公路一侧有利地形,准备截击日军汽车队。

17日上午8时10分左右,日军车队先头第一辆汽车由镇江方向驶来,进入伏击区域。早已潜伏在山口的侦察班遵从粟裕的命令:让敌通过,截其退路。骄悍的日军不注意侦察,根本没有料到新四军会在此地伏击他们。当敌车进入山间公路时,机枪班迎头射击,击中汽车汽缸,但仍向前猛冲一里多远,至山南口外才停止,由于后续部队尚未到达,致使整车日军全部逃走。

由于天雨有雾,加之公路弯曲,后面的日军没有发现前面的情况。六七分钟后,日军第二辆汽车进入伏击区。新四军用机枪、手榴弹一阵猛击,汽车翻入公路西面水沟中,驾驶员和日军少佐土井被当场击毙。梅泽武四郎大尉潜伏在车底下,用刺刀刺伤近前搜索的新四军战士,当即被击毙。也许是日本鬼子命该如此,又过了约五分钟,敌人的第三、四、五辆汽车接连而至,车上约有日军三十人。粟裕命令已经全部进入阵地的战士们猛烈射击。第三、四辆车被击中。第五辆车见势不妙,紧急刹车停在伏击火力射程之外,敌卡车仅有踏板,左,右、后没有拦板,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一闻枪声全部跳下车,迅速跳入公路两侧草丛中,利用地形隐蔽射击新四军。先遣队一部占领路口北右侧高地用机枪实行瞰制射击,才将日军击溃。日军将军需物品抛弃,抢了一部分伤兵和死尸搬上第5辆车逃走了。而剩下的残兵凭借较好的水性,从路边的深水沟游走。战斗结束后,粟裕命令部队赶紧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及焚毁日军汽车,然后迅速分路撤退。果然,部队撤离不到两公里,就自镇江开来17辆日军卡车和1辆坦克,赶到作战地域大肆轰击,还派来3架飞机低空盘旋侦察。

韦岗伏击战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土井少佐、梅泽武四郎大尉等日军13名,击伤8名,击毁敌汽车4辆,缴获步枪十余支,手枪、军刀各一,日钞7000余元,以及车中所载的军需物品。新四军牺牲1人,负伤4人。

新四军挺进江南首战告捷,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闻讯,当即口占七绝一首:“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粟裕也作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发来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韦岗战斗开创了新四军在江南敌后战胜曰寇之先例,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平型关大捷南北呼应,树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的威望。

6月17日,也就是韦岗战斗结束的当天,粟裕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长达五六干字的报告《下蜀街铁道只破坏及卫(韦)岗处女战》。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汇报奉命破坏铁路的全部情况,第二部分汇报韦岗战斗经过。粟裕在报告中以政治家、军事家的睿智和眼光,详细论述了敌我双方的优点和弱点,为新四军军部制定深入江南敌后的战略战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提供了极其有说服力的借鉴。

6月下旬,临时组建不到两个月的先遣支队光荣完成了使命,各连队复归原建制。新四军军部来电称赞:“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