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滕县:台儿庄大捷的序幕战

作者:王贞勤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文/王贞勤

台儿庄大战是中国在抗战初期赢得的一个震惊国内外的空前大捷,极大地提振了国人抗日救亡的士气。鲜为人知的是,在台儿庄大战的前夕,中日两军还在北距台儿庄不远的山东滕县等地进行过激烈的拼杀,国民革命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领3000名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和相对较少的兵力,坚守滕县县城三天四夜,在给敌以重创后,王铭章和大部分守军壮烈殉国。滕县保卫战是台儿庄大战最光辉的序幕战,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战役之一,台儿庄大战的总指挥李宗仁将军评价这次战役为随后台儿庄的会战“赢得了宝贵时间,保证了台儿庄大捷”。

王铭章临危受命守滕县

1937年12月12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中国当时的国都南京。之后,日军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南北兵力互相配合,并期望占领陇海铁路东段,配合沿海的日军包围武汉,因此将攻击的重点指向扼津浦、陇海两大铁路交汇处的战略要地徐州。于是,中日徐州会战拉开了帷幕。

1938年2月初,日军在津浦铁路南段突破淮河,由南向北向徐州逼近;北段由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退,致使华北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沿津浦路鱼贯而下,相继占领了济南、泰安、兖州、邹县,并准备马不停蹄,继续南下占领滕县。滕县已经是津浦线北段上最后一个能够拱卫徐州的军事重镇了,滕县不守,日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徐州乃至整个第五战区的作战汁划,因此,敌我态势已经把滕县推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3月初,双方兵力已展开于邹、滕之间,这里必会有一场动人心魄的厮杀鏖战。

进犯滕县的日军是日军第2军的第10师团、第106师团和第108师团之一部,共约3万多人,配备有大量大炮、坦克和飞机,统由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

矶谷廉介是一个狂热的侵华分子,日军中有名的中国通。他同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同为日本士官学校第16期毕业生。毕业后来到中国,任日本驻华使馆副武官,大量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后调任日军情报部部长,对日本制定侵华政策起过重要作用。侵华战争开始后,他任日军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自认为对中国情况了如指掌,根本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其部队的骨干多为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该师团依仗优势的装备和狂热的武士道精神,在中国领土上横冲直撞,不可一世。

坐镇徐州指挥中国军队抗战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粉碎日军对滕县的进攻,他急调第22集团军邓锡侯部驰赴滕县,阻击日军南下。第22集团军是四川的部队,总司令初为邓锡侯,不久改为孙震,下辖两个军:第41军、第45军。川军是乙种军的编制,即每军两个师,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没有特种兵,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很少的土造轻重机枪、迫击炮,装备陈旧。又因川军来滕之前在晋东战场上已同日军作战40余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到滕县防守时全集团军总兵力不过2万人。

王铭章时任第41军代军长兼122师师长。

王铭章,字之钟,生于1893年,四川新都县人。1914年,在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毕业后,加入川军第2师刘承厚部任排长,后一路升迁为师长。王铭章作为一名正直的爱国军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但他从军以来,多次被迫卷入军阀混战,并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对此,他深恶痛绝,思想逐渐转变。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坚决拥护抗战救国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枪口一致对外”的主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铭章率部出川抗日。在出川抗日前举行的誓师大会上,王铭章慷慨陈言:“今天我们出川抗日,是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民族生存而战。愿与各位共赴时艰!”其后,122师先后转战晋东、鲁南,英勇杀敌,战功卓著。

1938年3月9日,矶谷廉介奉日军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的命令,向滕县发起进攻,滕县保卫战正式打响。滕县保卫战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9日至14日的滕县外围保卫战,第二阶段是3月15日至18日的死守滕县县城。

在第一阶段中,曰军向滕县外围阵地发起总攻,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多次组织冲锋。中国军队以滕县为据点,在界河东西的香城、九山、王福庄、金山一线占领阵地,构筑工事,阻击日军进犯,并两次主动出击,杀伤了部分日军。同时派小部队到兖州、邹县、曲阜之间开展游击战争,在小雪村、凫村成功地袭击了日军,击毙日军少将中岛荣吉以下的官兵40余人,缴获了武器弹药、军用地图、文件、作战资料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我国军队的士气。

此后,矶谷廉介改变了战术,改正面进攻由右翼迂回,这样既可直取战略要点滕县,又可使滕县外围阵地不攻自破,失去作用。这一招术确实起了作用,中国正面各部队因后方为敌截断,遂成混战,滕县外围阵地逐个被敌击破,滕县守军于混战中或由敌后方,或由敌左翼突围冲出,脱离战场。至3月14日夜,滕县县城已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

在这个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候,中国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急令王铭章率部固守滕县。此刻,保卫滕县县城的艰巨任务落到了王铭章的肩上。

川军死守滕县城

面对强敌压境,王铭章忧心如焚,因为此时的滕县城几乎是一座空城,当时第41军和第45军的绝大部分兵力已在滕县外围被敌人打垮、冲散。城内仅驻有第122师、第124师、第127师三个师的师部和第364旅旅部,每个师部和旅部只有一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和一个卫生队,城防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王铭章只好向驻扎在临城的第22集团军总司令部请兵增援。孙震复电说,援兵都在转进途中,已命令直属特务营的三个步兵连星夜乘车赶赴滕县。

王铭章清楚,指望有大部队及时增援滕县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他急调防守北沙河的122师727团团长张宣武和一个营的战斗部队回城防守,并任命张宣武为城防司令,负责守城。

至3月15日中午,日军各兵种共计万余人已达滕县城下,并进行试探性的攻击战斗,但都被中国守军击退。王铭章在当日下午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战略决策问题,多数人认为只能守一天,不如到城外机动作战。王师长用电话向孙震将大家的意见汇报过后,决心执行集团军总部的命令,死守滕县城。他对张宣武说:“立即传谕昭告城内全体官兵,我们决定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立即把南、北两城门屯闭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没有我的手令,谁也不准出城,违者就地正法!”

截止到15日深夜,滕县的城防部队共约2500人,此外还有滕县的武装警察和保安队约500人,合计城中有武装力量3000人,但真正的战斗部队尚不满2000人。面对这有限的力量,王铭章慷慨激昂,勉励部下说:“以川军薄弱之兵力,担任保卫徐州第一线之重任,力量之不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身为军人,卫国保民而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决心牺牲一切,才能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

3月16日天一亮,日军开始强攻滕县城,首先用大炮与飞机对滕县城进行狂轰滥炸,到10时停止轰炸,城内外共落炮弹3000多发。10时半,敌炮突然向东关寨墙的东南角猛轰,不一会炸开一二米宽的缺口。接着,日军又用数十挺轻、重机枪猛烈扫射缺口,掩护步兵冲击。中国守军在塌口两侧严阵以待,当日兵冲到塌口时,守军每人握四、五枚手榴弹,同时投向敌群,日军生逃者不满10人。日军不甘心失败,又连续组织了两次进攻,都被打退。下午2时许,日军改变进攻点,从东北角猛攻,也没如愿,丢下了大批尸体,中国守军伤亡也很大。张宣武团长不断派部队增援,后来激烈时连王铭章师长的特务连也调到东关参战。

下午5时许,敌炮与敌机同时轰炸东关正面阵地,步兵改用一次三个排,每排相距百余米,向我阵地冲击。中国守军英勇顽强,接连打退第一、二两个排的进攻,日军第三排又冲上来,于是展开肉搏,双方伤亡惨重,最后仍有40多名日兵突入关内。此时夜幕已下,日军未再派兵,中国守军又以一连的兵力围攻日军,终于全歼这股日兵,东关阵地失而复得。晚上8时许战斗停止,只有日军的照明弹不时划破夜空,照得城内外如同白昼。惨淡的白光之下,昔日人丁兴旺的滕县城,已是断壁残垣,弹痕累累。

滕县城内储备的粮食弹药相当充足,当夜各部队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充。部署调整后.各部队到达指定位置,不顾疲劳,拼命地抢修工事,挖防空洞,绑扎云梯。这是因为滕县的城墙既高又陡,城内上城的道路只是每座城门的旁边有一条。当敌机投弹、扫射和炮火轰炸时,守城部队为避免和减少伤亡,城上只留少数了望哨,其余都在城墙脚下的防空洞内隐蔽、休息。待敌冲锋爬城时,再迅速登城抵抗。若只靠城门旁边那一条道路,则极易误事。因此,规定守城部队每一个班至少都要有一架云梯,以备迅速登城之用。除此之外,守城部队还打开手榴弹的箱子,揭开手榴弹的盖子,做好了一切战斗的准备。就这样,全体官兵一直忙到17日天亮,也没有休息片刻。

矶谷廉介见自己的精锐部队对滕县城猛攻两日,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仍然拿不下这座小城,不禁恼羞成怒,在16日夜间又调集来一个旅团,使攻城的兵力达到3万多人,并将滕县的东、南、北三面团团包围起来。

一场更大的恶战马上就要到来。

将士鲜血换来台儿庄大捷

17日黎明,日军即以15吨重炮8门,坦克及装甲汽车100余辆,继续围攻滕县县城,日军飞机50多架对县城狂轰滥炸,轰炸刚停,日军又排炮齐发,炮弹密如急雨。

一阵铺天盖地的轰炸之后,日军开始向滕县东关进攻。我守城部队居高临下,以步枪、手榴弹将敌全数击毙。不大会,日军又派遣突击队200多名蜂拥攀城,也被中国守军全部歼灭。与此同时,南城城墙也被曰军的炮火轰塌,出现了一个两丈余长的大缺口,第124师370旅740团团长王麟率部前往南城缺口拒堵,双方短兵相接,反复肉搏,我守军终于完成了堵缺任务,而王团长却不幸中弹阵亡。

在日军猛攻滕县东关和南城的同时,也有一部日军攻击滕县东南城角,他们同样也是先以密集炮火猛轰城垣,半小时左右即轰开一个大缺口,然后在七八辆坦克的掩护下,100余名日军向城内猛冲,我守军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两辆坦克,炸死日军步兵50多名。但该处守军也在日军密集火力的射击下伤亡殆尽,无力继续阻击,致使部分敌人冲上了城墙。王铭章命令预备队150人及时赶去增援,增援部队与日军在城墙一场白刃交战后,城墙上的敌人被全歼,而我守军150人的增援部队中也只剩下14名士兵。

下午,日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势,飞机的轰炸也更加猛烈,城内的房屋一大半都被炸平。城内守军虽然奋起反击,终因敌的炮火太猛,已伤亡大半,王铭章亲率其他旅团级高级军官沿城墙巡回督战,士气大振,然情势仍十分险恶。

天刚擦黑,日军已从东、西、南三面突入滕县城关,滕县城已危在旦夕,王铭章亲临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挥作战。日兵占领西城门楼后,即集中火力向城中心十字街口扫射。王铭章及其随行无法存身,准备移至西关火车站继续指挥守城。他命令身边仅有的一个特务排,向西城门猛扑,但被日军的机枪全部打倒。王铭章身边无兵可派,不得已从西北角缒城奔火车站。王铭章一行刚到西关电灯厂附近,不幸被西城门楼上的日兵发现,一阵密集的扫射后,王铭章和他的参谋长赵渭宪等十余人,同时为国捐躯。

王铭章师长英勇殉国后,在城内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零星小部队,仍在各自为战,顽强抵抗,激战枪声,彻夜不绝。直至18日午后,曰军才完全占领滕县县城。

滕县县城保卫战自3月14日开始,至18日中午结束,共4天3夜,计108小时。为攻下滕城,日军使用了强大的炮火,仅16、17两日,滕县城关落下的炮弹就达3万余发。我守城部队自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以下大都阵亡,但日军也被击毙1500余名。整个滕城内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王铭章师长率部坚守滕县四昼夜,打击了日军矶谷师团的嚣张气焰,阻滞了日军南犯徐州的计划,使中国军队赢得了台儿庄大战的充分准备时间,给随后围歼日军板垣、矶谷两师团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在以后撰写的回忆录中又说:“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写出川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若无滕县之苦战,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创成也!”

滕县失陷后,日军的守备很严。孙震派人委托当地帮会和红十字会等团体找到王铭章遗体,偷运出城,进行装殓,辗转运往武汉进行公祭。由于王铭章的牺牲对民族气节和前方士气都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他的灵柩所经之处,军政机关及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等,自动前往祭奠迎送,极为哀痛。1938年5月9日,王铭章的灵柩运抵武汉大智门火车站,武汉万余人民群众前往迎灵。中共中央委员会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等都参加了迎灵和公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一幅:“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对王铭章将军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表示崇高的敬佩和对他以身殉国表示深切的哀悼。当时的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的抗战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追赠为陆军上将,而且明令褒扬,举行国葬,拨款1.2万元治丧,并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

1984年9月,国家民政部正式追认王铭章将军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