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福超
仁怀县鲁班场,在蒋介石围追中央红军第一道防线的中间地域,像嵌在红军西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道路上的一颗楔子,控制鲁班场南北数十里的道路,特别是盐津河、三元洞两条红军西进的必经道路。若红军西进,必遭截击。这时,吴奇伟纵队也逼近鸭溪一线,国民政府军各部也向遵义以西合围而来,红军面临着新的围攻。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根据敌我双方的态势,决定攻打鲁班场消灭周浑元。鲁班场战斗时中央红军在黔北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九军团全音都投入了战斗,但是国内的党史学者至今还没有对鲁班场战斗的全貌进行过系统研究,只有鲁班场战斗的一些片段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鲁班场位于仁怀南面,是仁怀城南的门户,因上场口的山脚下有个鲁班洞而得名。鲁班场约200户人家,近干人口,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场镇。鲁班场是茅台通往打鼓新场运盐古道的必经之地。北距县城20公里,西北距茅台25公里,东距海拔1432米的摩天岭7公里。
国民党军的战略意图和部署
1935年3月,红军部署在长干山地区消灭周浑元纵队为作战目标,几次寻战,但由于国民党军第二纵队周浑元部三个师,鉴于在遵义战役的惨败,退缩避战,先撤到长干山,见红军向长干山进攻,又撤到坛厂。
周浑元,是国民党军“追剿军”第二路军(总司令龙云,前敌总指挥薛岳)第二纵队司令,周浑元纵队从江西一直追截红军至仁怀,是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的一颗关键棋子,无论在蒋介石的“南北夹击”还是“分进合击”战术中都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从1935年2月起,大部分时间在仁怀活动。
遵义战役之后,红军向遵义以西运动。周浑元纵队第十三师、第五师、第九十六师奉命固守仁怀,相机出击,再次进入仁怀县境。蒋介石认为,红军必向东图,与萧克贺龙联合,令第五师、第十三师、第九十六师应于五日,在仁怀与桐梓间的三元场、楠木坝一带,或坛厂一带集中后,再向遵义进取。这时,周浑元纵队第五师、第九十六师已到达坛厂,在坛厂以南以西各高地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3月9日,在坛厂的国民政府军第五师、第十三师、第九十六师,知道红军干余人已到长干山,向二郎岩运动,红军主力在鸭溪、枫香,似有与我决战、再图西窜之企图。便加强防御部署,企图待机进攻红军。
12日,蒋介石电文部署,从赤水起至金沙江上游,构筑四道堵击防线。“由赤水县起,经太平渡、沙滩、毛坝场、三重堰、打鼓新场,至黔西为第一线;江门、叙永、站底、营盘山、赤水镇至毕节为第二线;横江、滩头、普洱渡、盐津、昭通为第三线;屏山、灵渡至金沙江上游为第四线。一线毛坝场以上,归潘(文华)总指挥及候汉佑部防守,以南归王(家烈)司令官率部防守;第二线赤水镇以北归川军,以南归滇军;第三线盐津以北归川军,以南归滇军。”凡此区域内各县均应构筑碉堡工事,二碉间隔以目力火力能及为度,采取匪未到,则实行封锁,匪已到,则死守待援的战术,为“合围”争取时间。
3月12日,驻守坛厂的周浑元,得报红军三军团西进至平桥一带,红军主力仍在后跟,认为红军“有经打鼓新场、黔西向西窜之样”。周浑元即命令纵队,在鲁班场集结兵力决战。第十三师行至三元洞,即奉命于当晚乘夜开回鲁班场。
这鲁班场群山环绕,地形复杂,东面有海拔1432米的凉风垭,是靠近场的制高点;西面有马鞍山;南面至三元洞10里是起伏不平的田坝,东北面是一丘陵地带,有两个对峙的山头。
3月13日,周浑元率第五师、第十三师、第九十六师移驻鲁班场,把司令部设在场内孟光乾的大院内,并加紧防务部署。令谢溥福第五师防守西北朱家沟、营盘寺、团标寺、盘龙庄一线:令万耀煌第十三师防守东南的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岭、窝凼一线;令萧致平第九十六师防守东北的岩湾、白家坳.凉水井、老坟嘴一线。
国民党军利用有利地形,强拆民房,强迫老百姓为其修筑工事,在场四周两三千米范围内构成防御体系,每相距一米打一木桩,其间用藤条、荆棘牵连;砍大量树木设置路障;每个山头都设置两三道防御工事,用草皮、稻草拌泥堆成70余个堡垒构成密集火力网,还在前沿阵地遍布隐蔽地下的竹签,妄图用这种设施阻截红军的进攻。 中央红军的战略意图和部署 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态势,决定攻打鲁班场消灭周浑元。
3月14日,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电告五军团董振堂、李卓然和三军团第十三团彭雪枫、李干辉,并报军委主席朱德,建议配合动作,迅速将当前之敌解决。同日,五军团董振堂、李卓然在14时将鲁班场敌情、地形侦察电告军委之后,又于12时对进攻鲁班场守敌之动的提议向军委作了报告,并同时电告一军团林彪、聂荣臻。
军委根据当时的敌我态势和一、五军团的建议,立即在14日21时作出决定,并急电通知各军团:“我野战军决心以全部力量,于明15号绝不动摇的坚决消灭鲁班场之敌,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转移整个局势。各军团应立即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并依中央总政治部训令进行战斗鼓动。各军团(除九军团外)均应于明15日4时吃饭完毕,准备作战。”又于同日22时发出具体部署电令:“15日各部动作如下:一、三军团主力(限明12时前赶到鲁班场作战)及干部团为右翼队,取道坛厂,由北向南突击鲁班场之敌的左侧背及左正面;五军团和三军团两个团(十、十三)为左翼队,五军团主力出分水岭,由西南协同一军团突击该敌,三军团两个团从鲁班场、三元洞之间突击,并向五军团主力靠近;九军团主力明9时赶到坛厂为总预备队,另一团明12时赶到枫香坝以东地区阻滞吴敌。此次作战,除预备队外,均归林彪、聂荣臻指挥。”24时,军委就五军团出击须与右翼队协同动作;辅助信号是开始进攻放火一堆,胜利两堆,对峙或不利三堆;突击要选敌弱点和秘密、干脆等作战注意事项,又急电告知五军团董振堂、李卓然予以注意。各军团根据军委部署,迅速作好进攻鲁班场守敌的准备。
3月15日晨,红军各军团按照军委的部署。分别向鲁班场逼近。
一军团从坛厂出发,经枇杷堰、大窝沟、青杠山等地,进抵鲁班场附近的李村沟、翁石坝,先头部队抵李村沟平桥时,与周浑元派出侦察的便衣队遭遇,将其击溃,遂占领李村沟周浑元军的警戒阵地。
五军团14日占领鲁班场东西的分水岭,打垮了谢占荣所带的民团后,15日晨向鲁班场东南面逼近。
三军团主力由梯子岩、牛仓坝等地出发,经永安寺、大竹坝向鲁班场东南方向抵进。彭雪枫率第十团、第十三团从永安寺、吴马口出发,经沙土、百鸡厂、洞口等处从东南端向鲁班场逼近。
九军团主力由李村出发,经长干山、桑树湾到达坛厂待命。
这样,红军一、三、五军团分别从东南、西南、东北几个方面,包围了鲁班场国民政府军周浑元三个师。先头各部队向敌逼近,侦察地形,选择攻击点。
鲁班场战斗经过
15日2时。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电令各进攻部队:10时开始向鲁班场守敌发起进攻。
各军团主力部队,分别由当地人带路,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向敌发起进攻。
红军逼近鲁班场,周浑元于15日10即向上峰电告,坛厂到匪干余,即分向鲁班场移动,永安寺之匪,亦向鲁班场前进。现两先头部队已逼近我阵地,与我警戒部队接触中。
随即,蒋介石电令各追剿部队,红军“急向西窜无疑。此种情势,周(浑元)可截击,吴(奇伟)可追击,王(家烈)可堵击,孙(渡)可追击与截击,郭(勋祺)可绕出仁怀以西追击。”
红军一军团及干部团按部署到达鲁班场以北的观音场。
一军团一师的第一、三两个团,由当地人牟兴顺带路,由李村沟到茅坪、团标寺、盘龙庄、朱家沟一线,对国民政府军周浑元纵队第五师发起攻击。
第一师第一团在茅坪就与国民政府军第五师第二十七团筑工部队接触开火。因国民政府军事先占领阵地,居高临下,对红军不利,激战半个小时,红军便佯装撤退,由茅坪转到踩山坪松林坡森林内高坡待敌。其后续部队约干人已陆续向松林坡运动集中。上午11时,国民政府军第五师组织追剿队,由鲁班场向踩山坪松林坡高地森林内的红军发起猛攻。当国民政府军靠近红军时,红军立即集中火力,给国民政府军以猛烈的打击。敌人还没清醒过来。就躺下一大片尸体。敌称激战甚烈,当以众寡悬殊,只好匆匆后退,由石灰田撤回鲁班场。红军见敌后退,立即紧紧追击,一直把敌军追进碉堡内。敌人进入碉堡,凭借优势顽强阻击。敌人工事坚固,火力强大,红军一时难以攻取,便改变了进攻策略。以一部分向敌正面佯攻,另一部分从侧面向敌反击。红军约干余人由松林坡经踩山坪山麓,向雷家坡北端高地运动,占领雷家坡,一部由草田溪,向国民政府军第五师第二十五团阵地进攻。同时,鹿鸣山南端高地上红军组织六七百人向敌第三十团进攻。在向敌第二十五团、第三十团阵地进攻时。集结在松林坡的红军,以猛烈的火力向团标寺阵地射击。隐蔽在踩山坪山麓的红军部队,当即由纸厂向团标寺猛攻,团标寺守敌急向周浑元报告,红军攻势甚凶。红军冲到离敌碉堡只有十几米处,敌人龟缩在碉堡内,不敢出来,只躲在碉堡内打枪射击。敌急向师部报告:红军利用死角匍匐前进,其先头约200人,已到达距我团标寺阵地前。师长谢溥福急令第二十七团以猛烈火力向红军进攻部队侧击。旋令第三十团派两个连的兵力向红军施行击袭。红军掩护部队集中火力射击,把敌军压了回去。就在这时,红军另一部向敌第二十七团未完成的碉堡发起进攻。隐蔽在团标寺阵地前的红军部队,摸准了敌人打抢的规律:红军打枪,敌军就打,红军不打,敌军也不打。红军就利用这一点,冲到敌人碉堡下面,把手榴弹塞进敌人的碉堡里去,炸死敌人。就这样。红军在团标寺攻占敌人一个碉堡,夺取机关枪一挺,歼灭了固守在这个碉堡内的30多个敌人,驻守这个碉堡的敌军,只跑脱一个二等兵。丢了阵地碉堡,敌团长不敢正面报告,只得以红军“当以地形隐蔽,守碉部队未能十分发扬火力,且以守兵太少,致被匪四面包围,势颇危急向周浑元报告。
敌师长谢溥福认为碉堡位置攸关全局,立即命令第二十七团派兵出击。红军退守,半小时后,组织六七百人向团标寺阵地进攻,到阵地前约百米处,已时近黄昏。谢溥福见红军又冲了过来,用电话令第三十团派兵一营由正面侧面堵击红军的进攻。
红军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李卓然)15日晨,向敌阵地自家坳发起进攻。
白家坳是鲁班场东南面的一个山头,国民政府军周浑元纵队第九十六师固守在这里。山上修筑起坚固的碉堡。碉堡外挖了壕沟和掩体,翻出的黄土像一堆堆新坟野冢,山上的树木全被敌军砍得溜光。陡斜的坡面上还东一根西一根地横放着刚砍下的松树,树干与树干之间铺满了乱草。给红军的进攻带来极大的困难,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张振山)配合五军团攻打白家坳。第五团从石板井向自家坳发起进攻。投入战斗前,部队在石板井的松林内作了战前动员,为了充实连队的战斗力,通讯排除了留下不多的几个保证通讯联络外,其余的分到连队。
红军第五团三营七连担任对白家坳的主攻任务。七连连长宋大关,江西人,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同志,粗胳膊长脚杆。他带部队进入阵地前沿,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简要地下达了命令之后,特别要求大家要节约子弹,不要放空枪。当时,红军装备很差,只有汉阳枪、套筒枪、夹板枪、九子枪。子弹也很缺,遵义大捷后,每人发了25发,经过沿途战斗,只剩十来发了。所以宋大关特别强调要节约子弹。面对敌人的工事,红军战士很惋惜连里虽有一门八二炮和一挺重机枪,但没有一发炮弹,没有一发重机枪子弹,干着急。此外,每人还有两三个红军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是用生铁铸成,尾上套一个铁环,全靠触地震动爆炸,因外形像地瓜,战士们习惯称它为“地瓜弹”。
第七连正准备攻击的时候,白家坳工事内的敌人发现了红军的隐蔽处,用密集的炮火封锁了整个松林,阻止红军的进攻。打过多次恶仗的宋大关连长,老练沉着,从容指挥。他大吼一声:“冲,跟我来!”吼声未完,宋大关第一个带头使劲就地十八翻,滚出森林。战士们跟着象一段段圆木,迅速地在草丛中滚动。这一招完全出乎敌人意料,等到清醒过来调转炮口,红军战士已到达了山脚,利用山脚的一条小干河沟,敌人射击不到,正好用来作为冲锋的集结点。
山上的守敌发疯了.枪弹炮弹雨点般倾泻下来。红军巧妙地利用敌人布下的大松树等障碍物作掩体,分散匍匐前进,一个个穿过敌人一层又一层的封锁火网,向敌逼进。爬过一段山路,一位叫黄平的红军战士碰上了敌人布下的竹签。宋大关连长下令停止前进,从背上抽出马力,拨开乱草一看,原来敌人在草丛中插满了又尖又长的竹签,竹签擦上桐油,再经火熏过,又硬又滑,锐利无比,穿草鞋的红军战士踩上去便入肉数寸,鲜血直淌。给两名受伤的战士包扎好后,宋连长要派人送他俩下去,黄平咬紧牙关,坚决不肯,表示一定要冲上去消灭敌军。宋连长和战士们愤怒地挥动马刀。平行地面一阵猛砍,把敌人费尽心机布下的竹签阵削了个精光。守在碉堡内的敌军见了,轻重机枪一齐向红军开火。
敌人的碉堡修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封锁着前进的道路,从下向上攻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宋连长考虑从两翼迂回进攻。观察地形,左侧荆棘野草较少,不好隐蔽。右侧坡坎较陡,荆棘野草横生,角度较小。宋大关令两个班,带上一挺轻机枪从左面进攻,主要任务是分散敌人的火力,要雷声大,雨点小。下面留少数人迷惑敌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主要兵力从右翼奇袭,向山顶上的碉堡进攻。布置完毕,待正面和左侧打响后.宋大关连长率领班长黄华生和红军战士从右侧匍匐攀登。宋大关伤势不轻,他把手枪夹在夹肢孔里,用右臂撑着向前移动,不长的一段路,爬了将近一个钟头。眼看只有几丈远的距离了,战士们都信心百倍,都希望早一点爬到碉堡脚,给敌人来一个瓮中捉鳖,于是便尽力向前运动。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一名红军战士绊倒了一碗缸钵大的石头,直朝山下滚去。这突然的声音惊动了敌人,一时间把火力集中到右侧,直打得尘土大起,败叶乱飞,震得入耳朵发麻。宋大关和战士们伏在一根土坎下,抬不起头,几个战士中弹牺牲。宋大关伏在土坎下,听出了敌人打枪的规律,每隔几分钟,机枪要换子弹,其间要间歇好几秒钟。宋大关摸出规律,便与黄华生交代了几句,待敌人机枪换子弹时,就一个箭步窜出土坎,借着硝烟尘土的掩护,用右手神速地投出几个地瓜弹,第一、二两颗准确地从射击孔投进了碉堡,另外两颗在碉堡脚下爆炸了。碉堡里两声闷响,机枪没再响了,战士们旋风般向碉堡冲去。一场激烈的白刃战开始了。双方搅在一起厮杀,这场刀对刀人盯人的恶战持续了十多分钟,整个山头半人深的灌木野草都踏平踩茸了。敌人被打垮,剩下的举手投降,一个军官模样的敌军扬起子弹已打完的手枪向一个准备投降的士兵砸去,那个士兵闪身躲开,回手一刺刀捅进军官的肚皮,随及抽出带血的刺刀,扔在地下,跪在红军面前投降。经审讯,这被士兵杀死的军官是一个姓廖的连长。还有一名叫黄汉山的营长,也被宋大关投进的地瓜弹当场炸死。这一仗敌军伤亡100多人,被俘13人。红军也牺牲好几十人。
红军一军团第三团(团长黄永胜、政治委员林龙发)由蔡家寨攻打董家坡。董家坡是国民政府军第九十六师一九一旅五七一团三营据守。红三团三营主攻董家坡,将敌地堡群、壕沟夺下,打死打伤敌100多人,俘敌400多人,缴枪250多支。鲁班场内的敌人见董家坡失守,连续三次派出部队向董家坡出击,想夺回董家坡阵地。红军第三营战士英勇奋战,同敌人展开白刃战连续三次将敌人击退。红三营乘胜进攻,连续攻克鲁班场东边半边山的三个地堡群。
红军第三团向前进攻,这一线是周浑元纵队第九十六师主要防线,也是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战斗打得很激烈。这一线地形复杂,顺玉溪小河沟上行约百米后,上一段20多米的缓彼,便是敌人的工事。敌军筑工事,用稻草置地,用泥土压住稻草的半截,然后折转稻草,再压上泥土,如此几层,高约一米。草垛之下有壕沟,壕沟内每隔丈余又挖一米见深的土坑,可容二人。在通路口,伐砍桶口粗的大树若干,横置地上。这地方有一栋房屋,是土墙房,敌人到来之后,在墙上凿若干小洞作为射击眼,在房内固守。再往上便有一个小山堡,山上有碉堡。这小山堡在汪家堡附近,仅六七户人家,全堡都是密林,大的有几人牵手才能合围,合抱粗的多数,敌人在这里设有几处机枪点,形成火力网。红军穿过了敌人的几道封锁线之后,英勇的红军第三营和第一营将敌人的汪家堡据点和小山据点分割包围,在消灭了汪家堡等处的敌人之后,继续向前推进。
汪家堡往南是鲁班场富户孟胡氏家,家门前有一大片苦竹林,有茶杯那么粗,两三丈高,敌军到后,全部砍伐,每棵截成三四段,约七八尺长短,用作栅栏。从小山脚下经小坳口小营山,都设有栅栏。栏下挖壕沟,置草垛,挖泥坑。栏前横置新砍伐的大树。沿栏牵上电话线和藤蔓,栏内有小道二三条,设有掩体,有的掩体是敌人将老百姓家的木柜抬来盛上泥土做成的。小营山,敌军筑了坚固的工事,居高临下,可以控制几个方位的进攻。这道栅起伏干余米,沿线密林如麻,除20余米凹地外,皆高地,向前便凹下成沟地,再向前几百米便隆起山脊。敌军沿王家坟小山经一小山到狮子山一线设防,并在山的两端筑起坚固的工事。到狮子山,这狮子山如一独坐的狮子傲然于原野,与对面的小营山相对,形成一钳口,宽仅十余米,易守难攻。从小营山往西山势起伏直到凉水井一线,山上有壕沟掩体,视野开阔。与几百米前的山地高处的山地形成姊妹山。两山间通道仅宽十余米,有一米多高的土坎横于通道前。土坎往南是三十余米的平地,后面又是斜坡。这样的地形和工事,确实对于红军的进攻不利。
红军战士英勇向前,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防线。第三团在干人游青云的引导下,从岩湾向小营山进逼。从龙洞沟越v形姊妹山时。敌军在土坎下埋伏。红军急速越进v形通道后,土坎下的敌军进行阻击,红军伤亡很多,有几十个红军牺牲。红军另部从林中突出才打开通道,向小营山进逼。红军一进入开阔地带行动很难,只能匍匐前进。敌人不断射击,不停地投掷手榴弹,阻止红军前进。而一发现目标便集中火力射击,手榴弹如泥丸铺天盖地泻来。在小营山一线几百米的缓坡地段,红军伤亡更大。
红军第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在白家坳的第五团右面战场向敌第九十六师阵地发起进攻。待第五团的战斗打响后,第四团所有参战部队,按照上级指定的目标发起进攻。
敌人第九十六师占据了鲁班场的制高点,又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敌人占据有利地势,凭借坚固工事,又加之红军从北向南进攻,这一地带地形复杂,都是水田河沟,部队不好运动,客观上对于红军不利。第四团部队刚接近敌阵地,就受到敌人轻重机枪的火力阻拦,大部队一下子难以接近敌人阵地前沿,给进攻带来了困难。
红军发起进攻,迫击炮向山头上的碉堡轰击,一炮击中第一制高点的碉堡。炮弹爆炸后,军团部警卫连首先攻占了碉堡阵地。由于没有联络配合好,自己的部队攻占阵地后,炮兵没有调整目标,炮弹落在红军占领的阵地上,造成了无谓的伤亡,加之敌人疯狂反扑,火力凶猛,阵地又被敌人夺回去了。这样,造成了被动。
就在这时,红军第四团二连展开了抢占第二制高点的战斗。红军首先用机枪集中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并向敌人碉堡投掷手榴弹,同时发起第一次攻击。但敌人顽固死守碉堡,进攻没有成功。在营团火力的支持下,分成三路纵队,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发起第二次攻击。正当红军发起攻击时,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向红军反击过来,碉堡内的敌人居高临下不断向红军投掷手榴弹,,进攻受到压制,伤亡也不断增加。第二次进攻又失利了。
负责前线指挥的罗营长再次组织火力,重新部署战斗。把投弹最远的红军战士组织起来,密集的手榴弹投向敌人的碉堡,一时硝烟弥漫。罗营长率领第三连(连长王有才)和第二连分左右两路向敌进攻,战士们猛冲猛打,逐渐靠近敌人碉堡。罗营长冲在前面,被敌人机枪射中七处,身负重伤,二连连长杨上垄右手腕被敌人的子弹打中,骨头都打去半边,眼看离敌人碉堡只十几米,虽负重伤,没下火线,李指导员和卫生员见了,把他从阵地前沿拖了下来,上完药,包扎好伤口后,杨连长又重返前线指挥战斗。
国民政府军第九十六师师长萧致平在棋盘山高地看见红军的猛烈进攻,急向周浑元报告,红军以优势兵力,向我棋盘山右侧五七六团第二营阵地猛攻。并急调第五七一团第三营增援第二营。眼看又是一场恶战,杨上堃等立即组织第四次进攻。
红军三军团从摩天岭、薛家岩向白果寺一线敌军第十三师阵地发起进攻。敌人在山头山修筑工事,居高固守,红军战士往上猛冲,冲上去就被敌人的火力打倒。战斗十分激烈,从上午8时过开始接火,一直打到中午12时以后。负责攻坚的第十一营三连一共158人,只剩下27人,连长邓绍青(江西人),排长陈明清牺牲。一排三班战士杜海臣攻击到阵地前沿,子弹打完了,带的手榴弹,只剩下一个,右手杆被打了一个洞,好在没伤着骨头。这时,山头上三个敌人用一挺重机枪往山下猛烈射击,眼看冲锋的红军战士伤亡很大,杜海臣见状,爬到侧面,从三四丈远的山下,把剩下的一颗手榴弹扔上去,顿时敌人炸死二人,炸伤一人。杜海臣迅速冲上去,用枪托砸死了炸伤的那个敌军,夺过敌人的机枪。也就在这时,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向山头增援过来。杜海臣急忙调转枪口,向增援的敌人猛烈扫射。这突如其来的扫射,敌人不及猝防,一下子打死四五十个敌人,把敌人压了下去。杜海臣打得红了眼,一下竞打去半箱多子弹。后面接应的二连、三连及时冲了上来,缴获机枪一挺,子弹十八箱。占领了山头。
红军三军团第十三团、第十团在团长彭雪枫的指挥下,在鲁班东南面的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岭、窝凼一线向周浑元纵队第十三师第三十八旅第七十五、七十七团阵地发起进攻。
在鲁班场南端,红军先头部队与敌第九十六师便衣队接触,一场激战,将便衣队压迫逃回阵地,随及红军纵深攻击。周浑元见南端工事尚未形成,便立即调整部署,即令第十三师七十六团接替九十六师南端阵地。这样,第十三团、第十团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敌第十三师第七十五、七十七、七十六团。根据敌军的兵力部署和正在加紧修筑工事的情况,彭雪枫、李干辉即令部队首先攻占敌人阵地侧面的高山,用猛烈的火力对正在赶修工事的敌第七十六团进行瞰制,战斗十分激烈。
红军猛烈攻击,敌人据险抵抗,整个战斗打得很激烈。打到午后,周浑元向上锋报告,匪后卫部队,正分头进窜鲁班场,我阵地前面之匪,已逐渐增向我来犯,现我全阵地已与匪开始激战斗。敌人的飞机前来助战。飞机上的枪关枪对着红军阵地扫射。炸弹从红军阵地的上空落下来,爆炸声连续不断,一团团的硝烟呛得人直咳,压得红军战士抬不起头,伤亡不断增加。一位红军战士看见敌人的战壕里有人拿着一块块白布,对着空中摇晃,敌人的飞机见了白布就调头飞开了。红军战士便脱下白内衣,有的把棉衣撕开露出白花花的棉胎子,也对着空中摇晃。弄得飞机晕头转向,皂白难分,胡乱转了几圈,没敢投弹射击,一溜烟飞走了。飞机飞走后,敌人的炮火又狂叫起来。
下午4时许,周浑元电报蒋介石,红军进犯鲁班场东北阵地,现仍相持。蒋介石复电饬令周浑元固守,待机出击,并防红军一面牵制,一面掩护其主力西窜。
中央红军久攻鲁班场不克,遂转移三渡赤水河
整个战斗一直打到傍晚。林彪、聂荣臻在20时电告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本日战况无进展,我们意见不宜与敌人对峙,请(在)适当地点整理,并向鲁班场以东我们靠拢。”同时电告军委建议应转移地区。
军委根据林彪、聂荣臻电告,鉴于鲁班场战斗强攻不克。11日渡过乌江尾追红军的吴敌已逼近枫香坝一带,川敌郭勋祺部经松林、观音寺向仁怀坛厂前进,判断其18日可到坛厂,其中潘(佐)旅之一团已开抵枫香坝;黔敌约两个团由岩孔尾追三军团第十团、第十三团至永安寺附近,战斗不宜再打。因此,于20时30分,中央军委作出再次西渡赤水河的部署,电令林彪、聂荣臻:“着令你们教导营附一军团之两工兵连及干部团之工兵连,及干部团之二十九分队电台,限明十六日拂晓赶到茅台至小河口一带架桥三座,限明天架好,并侦察徒涉场。”并于22时电令各部立即撤出战斗,乘夜转移到小河口、坛厂、仁怀、茅台地域。23时,根据林彪、聂荣臻我主力打响后占领仁怀为好的建议,电令萧劲光、莫文骅率上千队及第七团工兵连马上由坛厂出发,经两路口,于16日拂晓相机袭仁怀。24时,电令林彪、聂荣臻:“夺取仁怀关系我军转移很大,无论一、三军团,有较集中部队,均须马上派出。期于16日晨袭得仁怀。”16日凌晨,军委又对各军团撤退转移的地区和协同动作作了具体部署,电令各部:“一军团经观音场到茅台、小河Fl地域,并限16日在这一地段架好桥三座,干部团(一军团给小电台)掩护一军团撤动,至夜脱离敌;移小河口:三军团(十团,十三团应于今夜归还建制)经坛厂、两路口袭取仁怀城;五军团掩护三军团撤动后,主力移坛厂待命,小部向南滞敌:九军团移桑树湾、长干山地带迟滞吴敌;军委由坛厂到仁怀(县城)附近。各军团、特别是掩护队撤动,须伪装诱敌出击模样。五军团及干部团今日须进行佯攻,撤动时遇小敌则反击,遇大敌则运动防御。”各军团按照军委部署,立即撤出战斗,向指定地域转移。
鲁班场战斗,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一军团林彪、聂荣臻17日16时向军委要求增派干部的报告中说:“红军伤亡489人,内亡团参谋长、参谋、营长各1人,连长3人、排长6人,伤营长1人、连长4人、排长10人,我方共歼敌400余人。”
鲁班场战斗,从表面上看,红军没有攻克鲁班场,没能消灭周浑元部队。但从战略意义上讲,红军对鲁班场的猛烈进攻,有力地挫伤了敌人的锐气,红军主动撤离战斗之后,敌人龟缩在碉堡和工事里,不敢轻举妄动,待到17日下午,才往茅坝方向追击红军。这样,就为红军顺利完成从茅台三渡赤水河赢得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