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战中的妇女斗争

作者:刘颖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文/刘颖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东北地区的广大妇女在血与火的抗争中,为东北乃至全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东北抗联中的女兵

东北抗日联军鼎盛时期人员达三万余人,女兵大约有七百余人。东北光复后,抗联随苏联红军反攻回国的不足干人,女兵只有三四十人,大部分女兵都先后牺牲在了抗日战场。

东北抗联共有11个军,其中第五军曾有过一个没有建制的妇女团,第二军和第七军曾有过妇女大队。抗联女战士们不单能打仗,还在各种残酷的环境中搞侦察、送情报、掩护伤员、搞炊事、缝制军装,起到了男同志起不到的作用。她们自始自终英勇顽强地活跃在抗日战场上,抗联部队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女战士的足迹。著名抗日将领周保中将军在《回忆抗日战争中的东北妇女》一文中曾这样记述过东北抗联里的女兵:

妇女同志的坚忍奋发,吃苦耐劳,经得起残酷考验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在那游击战争处于挫折和艰难的岁月里,我们的游击战士,除了作战伤亡外,还有饿死的,冻死的。在基干部队里也有个别人逃亡叛变的,每个战士的身上负荷是很重的,除了携带枪械弹药外,还得背上自己的给养、预备服装、小帐篷、小火炉、锹、镐、斧、锯和炊具等等。妇女同志除上述东西以外,还要携带药包、尺、剪、补衣碎布和针线。如果男同志背包重四十公斤到五十公斤的话,女队员就要多加上五斤到十斤。因此,在穷年累月不断的行军作战中,就是铁汉子也有的不堪苦累而死的。然而妇女却没有一个害怕苦累的,更没有逃亡叛变的。

参加抗日的妇女在部队和地方的组织形式与任务,在1936年6月10日《抗日联军党委会通告》中也有规定:

妇女——在军队中需要特别组织的,妇女会,妇女团。在一般的青年救国团的组织中,青年妇女若有三人以上,就得组成青年救国团的妇女小组、支部。因为妇女在历史与社会生活及生理等等,与男子有差别,所受压迫独多,因此对妇女领导须特别注意。

通过这项规定不难看到,女兵团、女兵连是一支有着严格组织纪律约束的团队,是战斗在东北大地上抗击日寇的一支“红色娘子军”!

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是一支值得骄傲的部队,“八女投江”里面的冷云、安顺福、杨贵珍、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烈士都是第五军妇女团的;还有在宝清县蓝棒山区牺牲的6位女兵也是第五军妇女团的战士。第五军一些大的、有影响力的战斗如攻打依兰县城战斗、夜袭前刁翎屯战斗、大盘道伏击战斗、黑瞎子窖截击战斗、五道岗截击战斗、三道通截击战斗等都有女兵参加。

“妇救会”在抗战中的牺牲

东北女性在极度酷寒的自然环境中,经年累月磨砺出坚韧、顽强的性格和品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农村各地先后建立了党团组织,组织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随着形势的发展,农会、妇女救国会、抗日救国会、儿童团、识字班等组织相继建立。黑土地上的女人们走出篱笆小院,在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下,迸发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她们在地方上为部队缝制军装、军鞋,护理伤病员,侦察敌情、传送情报,成为一支抗日的有生力量。

1932年曰寇侵略珠河县城,当地农妇英勇参战,有的救伤员,有的送情报,不少人以身殉国。被称为“抗联之母”的梁树林老人,支持儿女参军打鬼子,先后有3位亲人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李殿芳屯的尚大嫂因掩藏抗联伤员而被捕,被日伪判处十年徒刑,直到1945年3月1日才释放,但她出狱后仍然坚持斗争……

还有许多农妇为赶走日本侵略者,积极送夫送子参军。汤原太平庄朝鲜族妇女裴大娘将3个儿子1个女儿都送到了游击队,后得知两个大孩子相继牺牲,她抗日意志更加坚定,鼓励在游击队的三儿子和女儿英勇杀敌。

正是有了这些最朴实的东北妇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东北抗联3万热血男儿血拼沙场。

隐蔽战线上斗争的女性

在东北的抗战中,还有一群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女性。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中许多人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

始建于1904年的哈尔滨老巴夺烟厂当时有1000多工人,其中四分之一是女工。1932年至1934年间,赵一曼、于佩贞、刘志敏等中共地下党员先后在工厂开展女工工作。烟厂的女工们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多次举行罢工,反对日伪野蛮统治和要求增加工人工资。

1936年冬,张宗兰当选为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成员,受党组织派遣,她利用中学毕业后找工作的机会,打入伪桦川县公署担任文书。在这个特殊岗位上,她不断搜集敌伪政治、军事等情报,并及时提供给市委或抗日联军。在1938年的“三一五事件”中,为保护党的机密,危急时刻她与嫂子金凤英同时吞服鸦片而牺牲。

东北抗联第三军被服厂的创始人陈静山(陈静芝,后任讷河县委妇女部长),积极组织建立抗日救国会,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开展锄奸活动,同时为抗联部队搜集情报,担任向导,采购和捐献物资。1940年9月,抗联部队准备攻打讷河县城,授命陈静山和其丈夫尹子奎进行前期侦察。夫妇两人将侦察到的敌情绘制成进攻路线图,并于9月18日晚亲自引领第六军十二团和讷河人民先锋队,摸进警察署和警察训练所将伪警察全部缴械,同时打开狱门,将300余名“犯人”释放。1940年11月28日,由于叛徒告密,陈静山与尹子奎被北安日本宪兵队逮捕。1941年9月11日,尹子奎被满洲国齐齐哈尔高等法院执行死刑,陈静山被释放后失踪。此后,再也没有人看见过她。

牺牲在隐蔽战线上的女性,给后人留下的不止是故事,还有精神。

知识女性的呐喊

抗战时期的东北知识女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她们于民族危亡时刻,以笔代枪,如萧红、白朗就把其主办的《新女性周刊》、《国际协报》副刊作为反抗曰伪统治的一个重要舆论阵地。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经常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在这些刊物上发表。在一首《滨江述怀》的诗中,她抒发了自己坚定的抗日意志: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女作家萧红曾于抗战期间写出著名的小说《生死场》。《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了日伪的黑暗统治;同时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1931年10月,在中共北满省委的领导下,哈尔滨全市人民举行反日示威,女子一中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她们高呼口号,发表演讲,宣传抵制日货。哈尔滨各校还组织了学生军,女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反帝大同盟”。1934年黑龙江依兰县中学生女生班成立了党支部,党员有10余名,积极领导学生开展抗日宣传。此外,医务界妇女也在地下党领导下积极组织募捐,筹集资金为抗日将士治病疗伤。

在日伪当局残酷的殖民统治下,东北知识女性发出的呐喊,给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抗日斗争中的少数民族妇女

在东北的抗日斗争中,少数民族妇女功不可没。其中,朝鲜族妇女在人数虽没有精确的统计,但绝对比例很大。“八女投江”的八位女杰中朝鲜族妇女就有两位。

1895年日本武装侵占朝鲜后,大批朝鲜人无家可归,无地可种,先后流亡到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这些朝鲜民众同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日本强盗。当时东满和南满居住着大批流亡来的朝鲜人,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朝鲜族女英烈。据抗联第五军军史记载,抗联第五军的第一位女兵就是朝鲜族女战士,名叫林贞玉。

除了朝鲜族妇女参加抗战外,还有鄂伦春族女性李桂香、关丽华、赵凤兰等众多女性也投身其中。

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东北妇女前赴后继,英勇奋战,她们的鲜血洒遍白山黑水,她们的事迹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