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的文学抗战

作者:王作东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量:0

文/王作东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这其中,东北的广大爱国进步作家用笔做武器,创作了大量反映东北军民抗战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过巨大的作用。东北作家群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哈尔滨,东北作家群的诞生地

1931年12月,中共满洲省委从奉天(沈阳)迁驻哈尔滨,哈尔滨由此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东北的进步作家也不约而同地先后集中到了哈尔滨。其中,罗烽、舒群、金剑啸是有中共地下党员身份的作家。罗烽担任中共哈尔滨东区区委宣传委员,舒群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金剑啸是中共哈尔滨道里区委宣传委员。受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的委派,他们三人领导哈尔滨的文艺工作。

哈尔滨道里区水道街(今兆麟街)有一个大院叫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罗烽、舒群、金剑啸、白朗、萧军、萧红等经常来这里聚会,还组织了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并担任演员,开展抗日文艺演出。金剑啸还在哈尔滨道里区西十五道街33号创办了天马广告社,作为地下党组织联络进步作家的地点,同时也为党组织筹集活动经费。这些作家是长春《大同报》文艺副刊《夜哨》、《哈尔滨日报》副刊《新潮》和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副刊《国际公园》的主要撰稿人,他们的作品揭露了日伪的黑暗统治,反映了铁蹄下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有力配合了广大农村和山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这些东北作家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由于《大同报》文艺副刊《夜哨》经常发表进步作家的作品,后被伪满当局勒令停刊。

1933年10月,萧红和萧军的小说散文合集《跋涉》由舒群等人资助,在哈尔滨出版。但刚送到书店,就因为作品有反满抗日倾向被禁止发行。萧红和萧军也引起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在中共满洲省委不断遭到破坏、日伪反动势力要对抗日文艺活动进行镇压的情况下,罗烽、舒群、白朗、萧军、萧红等人先后转移到青岛、上海等地,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文艺活动。

金剑啸,一个诗人的抗战

金剑啸没有选择离开。

1934年8月,他关闭了天马广告社,来到《大北新报画刊》社当编辑。《大北新报》是日本人创办的报纸,《大北新报画刊》作为《大北新报》的增刊独立出版发行。金剑啸改变了办刊思想,提出“画刊不仅是艺术的,也更是社会的”。主张“多刊登新闻照片和艺术名作的照片,及世界知名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照片,至少每期介绍一个”。他借世界名人为题,刊登了列宁和斯大林的照片,介绍了苏俄“十月革命”。由此,《大北新报画刊》社不久将他辞退。

由于在哈尔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1935年4月金剑啸来到齐齐哈尔,化名巴来在《黑龙江民报》社当副刊编辑。他在《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上发表了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歌颂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斗争的事迹。金剑啸借《黑龙江民报》社发刊2000号之机,组织了白光剧社,演出了由他编导的《母与子》、《黄昏》等话剧,歌颂爱国者的斗争事迹。齐齐哈尔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组织了漪澜读书会,在金剑啸的帮助下,漪澜读书会创办了会刊《漪澜》,金剑啸为《漪澜》创刊号题词,指导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文艺创作。金剑啸还在他主编的《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上开辟专栏,专门发表漪澜读书会成员的作品。由于漪澜读书会在齐齐哈尔的影响不断扩大,金剑啸也引起了齐齐哈尔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1936年1月,他辞去了《黑龙江民报》的工作,又回到了哈尔滨。

这时《大北新报画刊》社由于经营不善频临倒闭,中共哈尔滨地下党组织筹集了一些资金,接管了《大北新报画刊》。为了保密起见,仍聘请原来的负责人当名义主编,实际主编是金剑啸,具有中共地下党员身份的作家姜椿芳参加采编工作,编辑部地址也迁移到道里区商市街43号。从现在残存的当年《大北新报画刊》可以看出,金剑啸主办的《大北新报画刊》突出了对进步文化艺术的宣传,增加了对日伪统治下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报道,如“警察中央大街飞车撞死幼女”、“同记工厂女工一天工作16小时如同机器人”、“极乐寺的难民区”等。《大北新报画刊》还刊登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消息,如“贺龙和萧克率领红二方面军在云南和西康建立边区革命政府”等。此外,画刊还大量刊登国内进步作家如鲁迅、郭沫若和苏联作家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金剑啸自己也创作了很多进步文艺作品,发表在《大北新报画刊》上。1936年6月13日,金剑啸被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逮捕,并调查出他就是《黑龙江民报》副刊编辑巴来,于是把他押解到齐齐哈尔。1936年8月15日,金剑啸倒在了刑场上,年仅26岁。东北作家群,中国抗战文学的先驱

东北作家群诞生于哈尔滨,发展在上海。

罗烽、舒群、白朗、萧军、萧红等人进关后,和先期到达的文学青年塞克、李辉英、端木蕻良等人会和在一起,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了中国抗战文学的先河,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著名的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八月的乡村》《呼兰河边》《科尔沁旗草原》和《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1934年11月,萧军和萧红来到上海,与鲁迅相识。萧红完成了长篇小说《生死场》的创作,并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生死场》是较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伪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文学作品之一,真实地反映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东北农民的悲惨遭遇,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同时,萧军反映抗日义勇军斗争生活的《八月的乡村》也得以出版。这部小说是以抗日烈士傅天飞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鲁迅夫人许广平评价《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是,“作为东北人民向征服者抗议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面世“无疑地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惊奇和震动”。上海左翼作家联盟负责人、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扬也撰文评价《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说,“由《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我们第一次在艺术作品中看出来东北民众抗战英雄的光景、人民的力量、理智的战术,很快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拥护,正说明目前中国大众需要的是什么作品。”

1936年初,端木蕻良也到达上海,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在鲁迅和郑振铎的帮助下,端木蕻良在《文学》《作家》等刊物发表了《鹭鸶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作品,完成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写作。此外,罗烽和白朗也分别发表了《呼兰河边》《伊瓦鲁河》等作品;舒群出版了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一个东北作家群体在上海文坛迅速崛起。1936年9月,新闻出版家、生活书店负责人邹韬奋,收集当时影响最为显著的东北作家的一批抗战文学短篇小说,出版了《东北作家近集》。其中包括罗烽《第七个坑》、舒群《战地》、李辉英《参事官下乡》、黑丁《九月的沈阳》、穆木天《江村之夜》、白朗《沦落前后》、宇飞《土龙山》和塞克《在路线上》等8篇小说。由于这本书的畅销,东北作家群这一称谓也更为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认知。

全面抗战开始后,东北作家纷纷投入了抗战洪流。舒群、罗烽、白朗、萧军去了延安,萧红和端木蕻良参加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东北作家的创作题材不再仅仅局限于东北的抗日斗争,而是反映抗日各条战线的动人事迹,也对在解放区的见闻作了生动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学界对“东北作家”这个称谓就用得比较少了。

总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确是最早投身抗战文学的一个群体,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