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作东
在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黑龙江省的三家兵工企业建华机械厂、华安机械厂和庆华工具厂创造了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三项经验,又在总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作法,不久后被毛泽东概括到著名的“鞍钢宪法”中。“两参一改三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创举,对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和效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3个兵工厂职工做出的具有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做出了工业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决定。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位于齐齐哈尔的建华机械厂认真贯彻党的“八大”决议,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一方面精简机构,下放干部,给车间班组放权;另一方面发动查找企业经营管理和干部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组织职工群众进行整改,使职工凡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都自己解决,把整改作为工人参加管理过程。在四车间五工段(既后来的405小组)进行工人参加管理试点。面对生产班组管理的需要,他们提出了一个朴素而实际的口号:“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打破了“管理是干部的事,生产是工人的事”的旧观念。在第一次小组会上,由工人自己管理劳动纪律、质量分析、文明生产、劳动保护、工艺规程、产品统计、工具保管7个工管员产生了,紧接着在第二次小组会,又补充了女工管理、保卫保密、互助金保管、宣传4个工管员。后又在生产实际中调整,形成了固定班组四长(党组长、行政班组长、团组长、工会组长)八大员制度。
与此同时,位于北安的庆华工具厂从1957年5月开始,规定每周各级干部参加半天劳动,开始由打扫环境卫生、修路、到参加生产中运料、推铁屑等辅助劳动。后来发展到干部参加劳动与解决生产问题相结合,让干部在劳动中帮助班组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工厂党委在锻工车间种试验田,总结推广了锻工车间干部参加劳动的经验,使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自觉形成了。建华、庆华两厂相互学习借鉴,使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相辅相成,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华机械厂工人参加班组日常管理后,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爱厂如家,节约光荣成为风气。工人们除了完成生产任务外,认真负责地做好分担的管理工作,他们精打细算,从不放过一滴油、一度电、一块料、一件工具的节约,还按专业管理的需要,认真做好班组原始记录、统计、核算等各项基础工作,为车间提供可靠的生产数据和报表,为企业科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人参加管理上出现了建华机械厂405小组、庆华工具厂吴光明小组等一批全国闻名的生产班组,成为全国班组管理方面的旗帜。
在“工人参加管理”和“干部参加劳动”运作过程中,又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有些规章制度不适应工人参加管理的实际,许多制度脱离班组管理和生产活动的需要。干部参加劳动中,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有些规章制度已经没有作用了,必须进行管理制度改革,企业的管理要面向班组,为生产一线服务。两个厂按照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的需要,合并业务重叠机构,简化业务手续,减少和统一各种报表,改革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这就是建华、庆华两厂的“两参一改”。
位于齐齐哈尔的华安机械厂在1958年3月参加黑龙江省委召开的“两参一改”经验推广会后,领先推行“两参一改”,在企业管理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业务改革。华安机械厂使工人参加管理涉足了更大的管理范围,工人不仅参与班组的日常管理,而且逐步向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拓展,开展了业务管理八条龙竞赛,推进了全厂工人参加管理活动的深入。干部参加劳动也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有效结合,进一步推进了工厂管理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两参一改”制度。加上后来学习运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经验,这就形成了著名的“三华”经验——“两参一改三结合”。也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
“两参一改三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制度一出现,就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关怀。1958年初,中共黑龙江省委分别派出省委书记王鹤峰,省委常委、省委工业部长陈雷为组长的两个调查组分赴建华、庆华两厂,对“两参一改”进行考察,作了认真研究和总结。调查后向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作了汇报,并向党中央作了报告。黑龙江省委认为这是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新事物和创造性经验。1958年3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在庆华工具厂召开了全省工业领导干部会议,建华、庆华两个厂作了经验介绍。同年4月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做出了关于认真学习和推行“两参一改”经验的通知。4月5日《黑龙江日报》发表社论《领导作风上的革命,企业管理上的大改革》。4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了黑龙江省委《关于工业企业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及实行业务改革的报告》。中央工交部副部长李立三在起草的批语中高度地评价了“三华经验”,指出:“黑龙江省委的报告中所说的北安国营庆华工具厂的经验,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是在整风运动中干部和工人群众的共产主义精神大为高涨之后,对于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和提高,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原则的。这项经验应当在全国一切具有条件的工业企业中加以推行。”4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两参一改”经验报道。5月7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由李立三主持起草的关于学习和推广“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社论《改革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大创举》。社论说,4月25日本报发表的黑龙江省庆华工具厂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由职工群众创造出来的大胆改革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6月李立三又带领中央工交部调查组,深入庆华、建华和华安三个军工企业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和考察,召开各类人员的座谈会,进一步加以总结,使经验更臻完善。10月,李立三到长春主持召开了有北京、上海、山西和东北三省及一些市的工业部长会议,广泛地推广“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1959年3月,全国省市委工业部长会议在上海市举行,着力推广“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三华经验”。
1960年3月11日,鞍山市委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业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对这个报告十分赞赏,1960年3月22日他亲自为中共中央转发该报告写了批语。批语中说:“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入。”并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它“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毛泽东指出:过去他们(指鞍钢)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入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的这个报告,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毛主席在这里第一次把鞍钢的管理模式命名为“鞍钢宪法”。“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从此“三华经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成了“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
1960年7月9日,黑龙江省委《关于巩固发展“两参一改三结合”、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报中央。1960年10月4曰,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发展“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指示》,同时印发了黑龙江省委的报告和所附庆华工具厂的典型材料,要求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各党组,认真研究并组织所属工矿企业学习这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