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

来源:党史纵横 发布时间:2016-03-24 阅读量:0

 

195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各分局、各军区、各省市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同日,为在全国普遍深入地进行抗美援朝爱国教育,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以各种方式和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与“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合并,改组为以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一“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从1951年3月中旬起,该会简称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成立了抗美援朝总分会,各省、市成立了抗美援朝分会,具体领导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的抗美援朝运动。

文/朱进

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领导下,抗美援朝运动于1950年11月在全国开展起来。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统一安排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教育(简称“三视教育”)为中心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教育活动。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辽宁人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率先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之中。

在宣传教育方面的贡献

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江之隔的辽宁省,当时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和沈阳、旅大(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5个东北行政区直辖市。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辽宁省当时不仅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抗美援朝的总后方基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过江,志愿军后勤运输车队从这里驶向战场,全国各地组成的担架队、医疗队从这里奔赴前线,志愿军后勤兵站在这里建立,志愿军英雄儿女从这里凯旋。辽宁人民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在后方岗位,都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

美国武装侵略朝鲜与中国领土台湾后,辽宁人民从1950年6月下旬开始,即以各种不同方式展开了反对美国侵略台湾与朝鲜的群众运动。

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辽宁人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立即开展了以“仇视、鄙视、蔑视”为中心内容的抗美援朝爱国宣传教育活动。他们通过听志愿军代表团作报告,观看文献纪录片《抗美援朝》,参观《抗美援朝前线实物及图片展览会》,召开座谈会、控诉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以集会游行、报纸、书刊、广播、墙报、板报、大字报、图片、漫画、戏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掀起了“三视”宣传教育活动的高潮。其中,本溪市172名报告员作了567次报告,听众达406969人;开控诉会3123次,受教育群众达46090人。辽西省参加控诉会的人数达3342120人。在和平签名运动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签名和投票中,沈阳市签名和投票的人数为1199219人,旅大市(大连)为234万余人,鞍山市为234619人,抚顺市为457000余人,本溪市为全市人口的80.2%,辽东省为5247893人,辽西省为540万人。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不断深入,辽宁人民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广大城乡群众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医疗队等支援前线。安东市人民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的口号。辽宁人民竭尽一切,以自己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完成了艰巨的战勤任务。

在参军参战方面的贡献

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的基础上,辽宁省广大青年掀起了参军参战、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学习的热潮。辽宁省的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纷纷向各级政府、党组织递交决心书,申请书,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一时间,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和动人事迹层出不穷。旅大市(大连)仅长海县就有130青年农民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抚顺市1951年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的有1185人;辽西省锦州市在1950年11月的10几天之内就有1000余人报名参加志愿军。与此同时,广大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大批农民纷纷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朝鲜前线,担任各种战勤工作。据统计,沈阳市赴朝参加各种战勤人员有2795人。旅大市在1952年赴朝参加战勤人员中立各种功者就有121人;鞍山市赴朝参加各种战勤人员有367人;抚顺市赴朝参加战勤任务的司机187人,医务人员2人。辽东省新金县在一次赴朝426名民工中,立小功者就有一百名,立大功者4名。

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和建设一支现代化国防军队的需要,培训大批合格的军事干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决定》。辽宁省广大青年工人、青年学生积极地响应,踊跃报名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沈阳市有3390名青年学生、工人参加了军事干部学校;抚顺市357人参加干部学校。辽东省14000余名青年学生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使全省提前超额完成了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招生任务。在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全省人民踊跃参军参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签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方面的贡献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军烈属》的号召。辽宁人民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各市的抗美援朝总分会、分会先后召开了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并结合志愿军归国代表团、赴朝慰问团所作的报告,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全省的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街道以及工会、青联、妇联等人民团体都普遍制定了捐献计划,并把捐献计划列入爱国公约内,作为抗美援朝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沈阳市1951年12月份的统计,全市人民85%以上订立了爱国公约;旅大市(大连)人民广泛而普遍地订立了爱国公约;鞍山市162156人订立了爱国公约;抚顺市有17万余人订立了爱国公约,占全市人口的60%以上;本溪市有88200人订立了爱国公约;辽东省有560万人订立了爱国公约。

在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从1951年6月至1952年末,沈阳市人民捐献飞机57架,捐款人民币856亿2000余万元(旧币),超过原订计划38架的50%;旅大市人民(大连)从1951年6月至1952年5月末,捐献人民币410余亿元(旧币),折合飞机27架式,超额完成了原订22架飞机的任务;鞍山市人民原订计划捐献9架飞机,实际捐款数可购买飞机10架;抚顺市人民原计划捐献8架飞机,实际捐献11架飞机;本溪市人民计划捐献3架飞机,实际捐献了5架飞机;辽东省人民计划捐献飞机31架,实际捐献72架飞机;辽西省人民计划捐献490亿元人民币,实际捐献人民币(旧币)790亿元以上,折合飞机53架,提前40天完成了捐献任务。在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中,辽宁省各市人民都提前超额完成了原定的捐献计划,为改善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增产节约方面的贡献

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辽宁人民积极响应,迅速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沈阳市工人订立了爱国增产节约计划,开展了增产节约250万吨粮食的竞赛运动。1951年末,全市工人完成了增产节约250万吨的计划,增产节约粮食360万吨。1952年全市工人在完成增产360万吨粮食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增产350万吨粮食的计划。

沈阳市机械二厂平炉丙班全体职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推进快速炼钢法,不仅提前完成了1952年的生产任务,而且还增产1500吨钢水。旅大市(大连)的工人们提出了“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多车一个螺丝钉就等于多绞死一个美国鬼子”的口号,1951年完成了增产节约200万吨粮食的计划,1952年完成了增产节约250万吨粮食的计划。本溪市原煤公司1951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19.4%,完成增产节约计划105.18%。1952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15.3%,完成增产节约计划171%。1952年,辽东省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原计划工业方面增产节约粮食40万吨,结果增产节约粮食475720吨。农业方面的增产节约也超过了原计划,达到了3172037.9吨。

辽宁人民在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圆满地完成了爱国增产计划,为恢复国家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拥军优属方面的贡献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这个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辽宁人民为了表达对志愿军的支持和拥戴之情,解决志愿军指战员的后顾之忧,在各市抗美援朝总分会、分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优待军烈属的号召,开展了拥军优属运动。辽宁广大城乡的人民群众认为“不照顾好烈、军属,就对不起前方的志愿军”,提出了“先军属后自己”的口号,尽一切力量帮助志愿军的烈、军属解决生活上和生产上的困难。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烈、军属实行了代耕制度。对特别困难的烈、军属,当地人民政府拨出优抚专款予以救济,并发动群众捐助实物,现金,保证他们的生活达到当地群众的一般水平。

沈阳市在拥军优属工作方面,普遍贯彻了土地“包耕、助耕”政策。全市受土地包耕、助耕的烈、军属有3794户,土地面积为38272亩2分。全市长年或临时受补助的烈、军属18484户,计96370人。 鞍山市人民在拥军优属运动中,捐献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慰问金14亿2530万元(旧币)、慰问品15551件、慰问信65420封。

抚顺市人民在拥军优属运动中,捐献慰问金88426712元、慰问品356大箱、慰问信26331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志愿军以很大的鼓励。

本溪市将拥军优属运动形成一种群众性的运动,1953年春节捐献的慰问金和慰问品比1950年春节捐献多了30倍。即使在平时,只要烈、军属有困难,都能得到帮助。烈、军属都反映,他们自己没有想到的困难,政府和群众都帮他们到了。

据21个市(县)的统计,辽东省人民在拥军优属运动中,共赠寄了375000封慰问信和大批慰问品、慰问袋到前线。

安东市(丹东)人民以高度的热情帮助志愿军烈、军属解决困难,仅三个区的统计就有453名青年参加了常年的拥军优属工作,有104名青年团员参加了护理志愿军伤病员的工作,有1900人参加了输血团,其中的1800人已输血,共输血58万CC。

辽西省人民在拥军优属运动中,在25个市县都成立了优抚工作委员会,各界人民把优抚工作订在爱国公约中,形成了群众日常自觉的行动。据统计,全省农村烈、军属的土地60%左右是由互助组代耕的。城市各界人民贯彻以“组织生产、介绍职业为主,物质补助为辅”的方针,热情照顾生活困难的烈、军属。据锦州、四平等9个市县的统计,1952年经政府介绍就业的烈、军属有2240余人。省政府还拨出20亿元作为烈、军属生产和生活补助费,并在新年和春节组织各界人民慰问团,向烈、军属进行慰问。

通过开展对烈、军属的优抚活动,使关心烈、军属,优待烈、军属,尊重烈、军属,成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辽宁人民时刻关怀着浴血奋战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指战员。人们自发兴起了给前线和各市抗美援朝分会寄送慰问信、慰问金和慰问品活动。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沈阳市抗美援朝分会收到慰问袋206446个,书刊124500零9本,慰问信15万余封,慰问金达100亿元(旧币)以上。此外,还收到了大批的日用品,药品和医疗器材等。

辽宁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以一切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并且给了志愿军以巨大的精神鼓励,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特殊的,受到了全国人民和志愿军指战员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