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李成林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13 阅读量: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来武装农民群众的头脑,通过制定符合农民需要的土地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他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之中,爆发出了摧毁旧世界的巨大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扩大党在农村的政治影响。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认识到,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群众的头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认同并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扩大党在农村的政治影响。首先,对农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的灌输。这一时期,我们党有计划地编译出版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不仅组织党内学习,还面向党外群众,扩大学习范围,使更多的农民群众接触、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其次,为促使农民尽快接受马克思主义,我们党通过召开群众性大会、田间地头访谈交流以及开设短期培训班等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与阶级路线的宣传教育,唤醒并强化农民群众的阶级意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认清革命的前途,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革命斗争中来。再次,总结了过去宣传工作出现的“不知在日常实际争斗中引导群众去认识本党政策和提高其政治意识”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经常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宣传鼓动工作,深入了群众,赢得了群众支持,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党的宣传教育影响下,农民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自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革命实现建立新中国,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目标。

想农民之所想,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一直是我们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实践时,我们党宣传土地革命思想,动员农民“没收大地主土豪劣绅及反革命的土地”“没收祠堂庙宇等一切公共土地”等以开展土地革命。在土地分配问题上,设置了以乡为最小分配单位的要求,逐步探索制定出了旨在满足农民根本利益的土地政策。

早在井冈山土地革命斗争开展之前,我们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农村、深入群众间展开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毛泽东通过对宁冈的坝上、永新的秋溪一带的深入调查,写出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客观依据。毛泽东强调“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初步制定出土地政策后,我们党一边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在革命实践中探寻政策本身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土地政策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一边继续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来引导农民,提高他们对党的土地政策的正确认识,推进政策的广泛有效落实。我们党通过领导农民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切实维护了农民权益,丰富了党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潜移默化,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针对农民群众理论、文化水平低下的现实,我们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宣传策略,采取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注重运用标语、墙报、画报等多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农民群众容易理解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以生动鲜明的实例向农民传播革命道理,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传播,有效推动了农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汲取与吸收。如张贴的标语,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用来宣传共产党、红军性质、宗旨的;有用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对发动群众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农民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彭湃,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道理,他背叛了自己的地主家庭,烧掉自家田契,深入农户宣讲党的政策,帮助解决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为了吸引农民,让农民感到亲近,他教农民记账、学珠算,把革命道理用当地方言编成歌谣、话剧,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各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宣传鼓动。通过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使农民学到了实用知识,又使农民受到了革命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

灵魂引领,唤起农民的全面觉醒。党在农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农民对党的政策方针的理解与接受,成功唤醒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帮助农民改变了自身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状态,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国民素质的提升,继而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政治素质方面,在党的宣传教育下,农民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掌握的理论应用于农民运动实践当中。马克思主义“使农民从宗法观念的迷醉中觉醒,使之从自在的阶级转化为自为的阶级”,勇敢地向传统宣战,向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宣战,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思想素质方面,我们党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走出蒙昧无知,开始了独立的思考,即如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境地,并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自觉地投入到土地革命运动的洪流之中。有些地方,如在福建、安徽等地,一场农民运动,往往能够吸引数千乃至数万人参加。文化素质方面,基于这一时期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也基于农民日常生活的实际,我们党创办了识字班、半日学校、夜校等各种形式的工农文化教育组织,把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识字做起,逐步提高,使农民在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能力,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原载于2020年7月10日《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