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四空战:抗日战争首次空中大捷

作者:刘维杰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14 阅读量:0

 “八一四,西湖滨,海风怒吼山岳倾。浓云如墨天地昏,杀气弥空草木腥。逞凶锋兮彼荒鹭,蓄健翮兮我雏鹰……”由爱国音乐家刘雪庵谱曲、杨泓作词的《永生的八一四》,讴歌的是1937年八一四空战(也称笕桥空战)。这是中国空军首次与日军展开的大规模空战,打破了日本航空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群英奋起如流星”

抗日战争前,杭州笕桥机场属于为数不多的一级机场,是中国空军的中枢。所以开战后,日军欲除之而后快。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重兵向上海发动进攻,威胁首都南京。航空委员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急令空军各部队于14日16时至18时必须进驻“京(编者注,指南京)沪地区”完毕,并完成攻击前一切准备。中国空军第4航空大队也受命前往杭州支援淞沪会战,这个大队装备较为先进的“霍克”Ⅲ型驱逐机,成员大多为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大队长是他们的航校教官高志航。

当时,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计划空袭杭州、南昌等机场,试图摧毁中国的空中力量。13日正值台风过境,日军暂缓空袭。14日晨,中国空军主动出击,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轰炸了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重要军事目标,给日本侵略者予以沉重打击。14日下午,日军自台北松山机场出动18架轰炸机,兵分两路,9架轰炸杭州笕桥,9架轰炸安徽广德。此时,中国空军第4航空大队经过恶劣气象条件的长途飞行,油料将尽,即将在笕桥机场降落。

收到空袭警报后,高志航在飞机余油不多、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27架飞机紧急升空迎敌。因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极差,中国空军从云层上搜索到云层下,发现敌机后,立即占据有利位置。高志航首先击落1架日本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这是中国飞行员在空战中击落的第1架敌机(正式记录上为高志航与谭文合力击落)。第23中队飞行员梁添成击落了第2架日机(另有说法“中队长李桂丹和飞行员柳哲生、王文驿联合击落”),击落第3架日机的是中共地下党员、第22中队中队长郑少愚。据中日双方资料,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3架、重伤日机2架(即后来触地损毁、迫降坠海各1架)、轻伤日机4架。

中国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无一伤亡,八一四空战告捷,中国空军首战以“3比0”的战绩打破了日本航空队不可战胜的神话。8月15日、16日,中日又爆发多次空战,年轻的中国空军重创木更津、鹿屋这两个日军的主力航空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士气。《永生的八一四》赞美他们“群英奋起如流星”。

“我如小燕,君便似飞鹰”

据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阵亡或殉职,7897名空军官兵负伤或致残,损失飞机2468架。抗战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空军英烈,由傅清石作词、刘雪庵作曲创作了《西子姑娘》,“铁鸟威鸣震大荒,为君亲换征裳。叮咛无限记心房,柔情千缕摇曳白云乡”。描绘了西子湖畔的一位少女,向她的飞行员恋人表露深切的叮咛和殷勤的寄盼。“春光旖旎不胜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飞鹰”,看似轻快的旋律,却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1937年8月17日,轰炸机飞行员闫海文跳伞落地后被围,他用手枪击毙数名日军后自杀殉国,年仅21岁;8月19日,轰炸机飞行员沈崇诲、陈锡纯放弃生还机会,驾机撞向日军,牺牲时沈崇诲26岁,陈锡纯22岁;10月26日,王牌飞行员刘粹刚,支援忻口战役时飞机失事殉职,年仅24岁;12月3日,王牌飞行员乐以琴,在保卫南京时牺牲,年仅23岁;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经河南周家口机场接受苏联援华战机时,遇日军轰炸牺牲,时年30岁……飞行员遗孀夏庆华回忆战时的心境:“他一穿上那个黄色衣服(编者注:即飞行服),我心里真的担心。作为飞行员的眷属,不是人受的,真的不是人受的。”

“我的麟!我最亲爱的麟!真的,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这是刘粹刚写给妻子家书里的话。他殉国的噩耗传回南京后,妻子许希麟痛不欲生,吞食36枚硬币自杀,幸为家人发现送医急救,才捡回一命。1990年,许希麟前往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祭拜自己的丈夫,献上她亲手所书的王昌龄的《出塞》寄托哀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

中国空军在全面抗战爆发时有飞机600余架,可作战的只有300余架,分别从英、美、法、德、意、日等国进口,机型众多,国产飞机极少。中国空军飞行员仅600多人,相较日本陆海军的航空兵,飞机性能和训练条件都非常简陋。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校,曾有这样的训条:“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中央航校第三期的学生,有一半以上是投笔从戎的大学生,以完备的教育基础和强烈的爱国心,成长为优秀的战士。不幸的是,他们当中近一半的人,都没能亲眼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资料显示,抗战时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寿命,只有6个月。他们甚至是同年毕业、同年殉国。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社会精英、海外华侨,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都投身其中。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倡航空救国,鼓励学生从军,他的四子张锡祜就是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生。1937年8月2日,张锡祜写下家书,“若能凯旋而归,当能奉双亲于故乡以叙天伦之乐,倘有不幸虽负不孝之名,然为国而殉亦能慰双亲于万一也!”8月14日,张锡祜为支援淞沪会战殉国,年仅25岁。1941年3月14日,成都双流空战牺牲8名飞行员,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走出校园,换上军装的,还有清华大学的沈崇诲、林文奎,齐鲁大学的乐以琴,金陵大学的孟广信、毛瀛初,东吴大学的陈恩伟,之江大学的姜献祥,北京大学的孙钟岳,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光明以及暨南大学的韩师愈,等等。除了大学生投笔从戎,还有“北京汇文十烈士”“金陵五烈士”等群体,是汇文中学、金陵中学毕业投考航校的青年,牺牲时只有20多岁。“北京汇文十烈士”中的夏孙沄曾是1500米冰上速滑全国纪录保持者,洪炯桓是从南洋归国的华侨子弟,曾为空军官校中尉教官,牺牲时仅26岁。这些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原本会顺利地完成学业,或者利用家庭资源避祸他乡、娶妻生子,安稳地等待战争结束。但面对破碎的山河,苦难深重的同胞,他们毅然投考航校,“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21597架次,击落敌机599架,击伤敌机110架,炸毁敌机627架,炸伤敌机120架,击沉击伤敌舰船8013艘,炸毁炸伤敌坦克和军车8456辆,另有高炮部队击落敌机171架。

民政部在2014年、2015年、2020年公布了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包括高志航、闫海文、乐以琴、刘粹刚等26名中外航空烈士。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