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

作者:彭晓辉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4-04-08 阅读量:0

湖南第一师范红色底蕴深厚,毛泽东在此学习、工作8个春秋,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由此可见,第一师范的学习经历为其成为“拄长天之大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在进入一师之前,曾在多所学校就读,但都不甚满意。他既不喜欢私塾讲授的传统经书,也头痛父亲要他学习珠算以便给家里记账的功利主义。他的心思放在阅读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和关注世界大势上。

1913年春,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自己最适合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第四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从此,毛泽东有如鱼入大海尽情遨游,在第一师范度过了近五年半的师范生生活。

当时被誉为湖南亚高学府、堪称湖南培养新青年摇篮的第一师范,适应新文化运动潮流,吸取国内外教育先进经验,汇聚了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一批名师大家。毛泽东在此深得名师指点。“欲栽大木拄长天”的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修身学老师,初识毛泽东时赞赏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毛泽东的《心之力》以满分获得杨昌济的盛赞。在徐特立的影响下,毛泽东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教材上就写下了1.2万余字的批语。

第一师范当时鼓励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不盲从”的毛泽东的学习天性在此得到极大伸张。他除了认真接受课堂教育外,还养成了自主学习、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学校的图书馆和书报阅览室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他是当时从图书馆借书册次最多的学生。他经常带着世界地图、英汉词典和一个笔记本去书报阅览室,边看边写心得体会,对时事政治常有极其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被老师同学们誉为“时事通”。

在此,毛泽东结交了蔡和森、何叔衡、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等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共同研讨学问,探求救国救民之道。

“改造中国与世界”

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去求学时即写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来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给自己取名为“子任”,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毛泽东与寝室同学约法三章:不谈家庭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三不谈”彰显了青年毛泽东心中所系的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与使命,正如1915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字发布《征友启事》所言:“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

1915年5月,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竟然基本接受日本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一师师生义愤填膺,编辑了《明耻篇》,毛泽东愤然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爱国报国大志跃然纸上。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一直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并不断为之奋斗。1918年4月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组成的新民学会正式成立,在毛泽东和蔡和森领导下,新民学会发生了质的飞跃,由“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发展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一师青年,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在校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以“砥砺道德,研究教育,增进学识,养成职业,锻炼身体,联络感情”为宗旨的学友会,与兼任会长的校长孔昭绶商议,把各部部长由教师担任改为放手由优秀学生担任,推进了学生自治的深入。通过主持学友会,毛泽东在学生自治民主氛围中成长,他的许多组织才能、办事能力得到了锻炼,群众路线观初步建立。

毛泽东非常注重体育锻炼,校内有口古井,是毛泽东每天清晨洗“冷水浴”的地方,春夏秋冬从不间断,用以锻炼体魄,磨炼勇猛无畏的精神。1917年,毛泽东的同学染病去世,痛失学友,他非常伤心,因此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最终“诊断”为体育锻炼太少而身亡。因而,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写下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他自创了六段操并积极推广,撰写了论文《体育之研究》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深刻阐述了体育与身心健康的辩证关系,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并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

“人物互选”是根据一师校章规定而开展的一项群众性活动。“人物互选”,即除了老师考查学生外,由学生考评优秀学生的评选方法,考评内容按德育、体育、智育排序,共3大类17项。1917年6月的“人物互选”结果,毛泽东以49票当选,获全校第一,显示了毛泽东的全面才能,特别是不畏艰险的胆识、雄辩的语言天赋、果断机敏的办事能力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赏,同学们叫他“毛奇”,推崇他是一个“志向非凡、与众不同”的奇特的人。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担任学监的方维夏教导毛泽东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毛泽东深以为然,在《讲堂录》中写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1917年暑假,毛泽东邀萧子升不带分文,进行修学旅行,途经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的城镇、农村,步行900余里。沿湘安古道一路走来,无论碰上什么人,毛泽东都能与他们打成一片。他态度谦卑,语气和蔼,老百姓也乐于与这样的读书先生打交道,也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917年寒假,毛泽东又不畏严寒走访了浏阳市铁炉冲一带。他走访社会各界人士,查阅各县县志了解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他尤其关注农民,每到一个地方都主动跟农民聊家常,主动帮他们干农活。憨厚淳朴的农民看到毛泽东同情关心他们的疾苦,感觉非常亲切,都乐意和他交谈,留他们吃饭住宿。毛泽东的“游学”经历,既锻炼了他的社会调查能力,又养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习惯。

1917年毛泽东主办湖南第一师范工人夜学,既学以致用、满足工人求学需求,同时也熟读社会这本大书。毛泽东通过走访工人,了解工人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并亲自教历史,普及工人历史、社会常识。他要求物理科老师讲授火车为什么能跑、电灯何以能发光等社会生活中的新兴科学技术知识和现象,使工人增长知识,获得进步,提高觉悟。工人们亲切地说:“毛先生是我们的贴心人。”

毛泽东还在第一师范进行了第一次军事实践活动。1917年11月护法战争期间,3000多名北洋军人溃逃至长沙南郊猴子石一带。为了保卫长沙城,使学校和城内居民不被劫掠,当时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城内为数不多的警察,率领100多名学生志愿军,埋伏于离猴子石很近且地势险要的金盆岭,斗智斗勇,最后迫使溃军缴枪。这就是有名的“猴子石缴枪”事件,展现了毛泽东过人的胆识和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