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研究要坚持“三观”

作者:宋月红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4-08-30 阅读量:0

新中国史研究以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引领和推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欲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先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新中国史研究就是要贯通新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将其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坚持和运用正确历史观及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思想认识集中反映和蕴含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党史观、大历史观、国家观这“三观”之中,是科学认识新中国史,构建形成新中国史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坚持正确党史观

正确党史观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论历史科学自觉运用于研究党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只有坚持正确党史观,才能正确认识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准确把握党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以及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反映和揭示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成就与经验,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同时,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辨析是非曲直,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正创新。

新中国史研究之所以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是由新中国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中国史是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领导人民创造和发展的历史,是党坚守初心使命,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生动实践。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对于新中国史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前虽然主要是党史,但这一历史上党的一切理论与实践则归结于破坏一个旧中国、创建一个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更是党史与新中国史彼此交相辉映的统一体。新中国史既是历史,又是与时俱进发展着的历史。以正确党史观指导新中国史研究,就是要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深刻反映和揭示党领导人民进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由此决定,在学科意义上,党史研究、新中国史研究既各具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与方法,又彼此交融互鉴,在研究中国人民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可谓同题共答,发展中共学和中国学是新中国史研究的应有之义。

坚持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和内在机理中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探究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观。以大历史观研究历史,既要有历史认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的系统思维,又要有把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内在机理。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以大历史观为指导研究新中国史,就是要把新中国史放到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立足新中国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历史发展的纵深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人间正道。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用大历史观指导新中国史研究,就是要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上,把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起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站在中国立场上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乃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

坚持正确国家观

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立国、兴国、强国发展史。新中国史研究立足于新中国史是“新中国的历史”,要有国家观念、家国情怀和“国之大者”。如若不知或者不以新中国史“何者之史”来认识历史,就难以把握好这一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更难以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认识论,新中国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的历史研究。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在新中国史研究中,以正确国家观为指导研究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此,新中国史研究必须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根本遵循,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学科意义上,新中国史研究要善于站在国家的高度,从人类社会现代化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制度和前途命运。

新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文明观,不断增强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不断以新的时代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国家观研究新中国史,需要把正确国家观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统一起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以重若千钧的史笔抒写多彩、进步、团结的中国,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是新中国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是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确国家观指导下,新中国史研究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善于站在国家的高度、用世界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学科意义上,新中国史研究必须担负起从新中国史中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理论和学术之责,把研究阐释新中国史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从而以新中国史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同时,把正确国家观与其发展观、和平观、文明观、秩序观结合起来,倡导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推动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