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报》与雪枫军政大学

作者:尹琛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4-10-21 阅读量:0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抗战珍贵文物中,有一份1943年编印的《拂晓报》,以及雪枫军政大学的“雪大”证章。这份《拂晓报》正是新四军游击支队机关报,长37厘米、宽26厘米,1959年由广州军区移交军事博物馆。

全面抗战开始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彭雪枫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中共中央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命彭雪枫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了鼓舞东进士气,宣传群众,打击敌人,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在竹沟主持创办了《拂晓报》,撰写了发刊词《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并为刊头题字。他在发刊词中说:“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进、迈进有为、胜利就要到来的意思。军人们要在拂晓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当时,新四军一无饷源,二无后勤供应,生活艰难,物质条件非常艰苦。彭雪枫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弄到2支铁笔、2块钢板、2筒油墨、l把油刷、1块木板和半筒蜡纸,就动手办起了报纸。为解决报纸的印刷问题,彭雪枫亲自往返40多公里,给报社购置油印机。报纸为油印四开四版,开始为不定期,后长期保持三日刊。1941年5月4日,新四军第4师进入津浦路东,9月6日又增出了同型的新闻纸四开一张的《拂晓报·部队版》,专为部队而设。《拂晓报》的主要编辑有阿乐、单斐、易河、庄方、陈阵等,彭雪枫是该报的创始人和领导人。随着《拂晓报》影响的日渐扩大,一年后发行量由创刊时的几百份增加到3000多份,它也成为豫皖苏边区“指引方向的罗盘”。此后,《拂晓报》几经合并、停刊、复刊,先后成为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和蚌埠地委机关报。

“雪大”则是由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发展而来。1939年初,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并建立了随营学校,当时共有200多名学员,彭雪枫亲自担任校长兼政委。随着新四军游击支队影响的日益扩大,许多地方武装相继加入该部。到1939年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部队发展到15个团,共l.78万余人。经新四军军部决定,1940年2月1日,游击支队正式改称新四军第6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随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生达到500多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40年3月,以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这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共培养近5000名干部,后来为新四军第4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艰苦抗战期间,彭雪枫总结实践经验,对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论述,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并经常到第四分校授课。

皖南事变后,彭雪枫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42年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与政治委员邓子恢等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4年8月,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为恢复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由泪(县)南、酒宿(县)地区西进,遭到了国民党顽军的拦阻。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壮烈牺牲。为纪念彭雪枫,第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简称“雪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加强和统一华中地区的军校教育工作,华中军区决定将辖区内的原抗大第四分校、抗大第九分校以及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于1946年4月在高邮古镇界首成立了华中雪枫大学。此后,华中雪枫大学曾几易校名、校址,历经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总高级步兵学校等不同时期,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