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路逻辑

作者:洪盛志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3-07-26 阅读量:0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和一项基本教育实践活动。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全面完整地表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巩固的基本理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共同记忆和共同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立在“四个共同”的历史根基之上,植根于“四个与共”的情感记忆之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通过“四个共同”教育增进“四个与共”的情感凝聚,通过情感记忆的“四个与共”教育促进“四个共同”正确历史观的思维定式,从而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准确认识“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内涵

“四个共同”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的形成过程,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记忆,点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密码”,精准点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基因”,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四个共同”理念是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重在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这条认识主线。

中华民族在共同开疆拓土、救亡图存、建设国家、追梦复兴的过程中凝练形成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是对各族人民历史记忆的整合与重塑,也是对各族人民精神情感的挖掘与阐释,以“家国情怀”为遵循勾连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框架,解释了各民族在何种意义上如何“与共”,厘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表达,串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二、深化“四个共同”教育,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个共同”理念深度契合我国自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整体历史特性,充分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基。因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必须要回归到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和一体性中去思考和分析,用“四个共同”讲好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

首先,要讲清楚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形塑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是要讲清楚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秦代管理岭南地区,汉代统辖新疆,唐代经略边疆,元代管理西藏,明清两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各民族共同开发中南、西南、西北、北方和东北等地区,于清代时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二是要讲清楚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整体性有重要影响。中华各族人民及其先民几千年以来就生活和繁衍于周边环境相对封闭、内部结构较为完整、位于华夏核心的中原之中,都是相对完整和易达的地理空间,这种自然地理环境使各民族都关注内部交往、热衷于向内发展,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并逐步发展为交错相融、功能互补、利益协调、和谐共生的地域共同体。

其次,要说明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形塑了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性。一要说明中华各民族始终崇尚和合和统一。即使分裂时期,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从未让“大一统”思想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发生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落脚点始终还是在“合”上。二要说明白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性。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唐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重新将各民族纳入到统一的中央王朝体系之中。元清两朝,开创了游牧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奠定和巩固了中国的疆域。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演绎出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阔历史场景,中华民族彻底觉醒并实现了民族自觉,进一步凝结成一个整体。

再次,要阐释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形塑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一要阐释好中华文化具有内向、内敛、聚合的特征。中华民族发展具有独特内聚性和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内向、内敛、聚合的特征,形成了“天下一家”“和合共生”的文化基因,这正是中华民族产生向心力、内聚力的深层动因。二要阐释好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铸就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各民族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的文化逐渐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文化共同体,加之中华文化历久弥新,铸就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源。

最后,要强调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精神形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要弘扬好各民族共同熔铸的爱国主义精神。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逐渐在发展中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从而自发书写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辉历史;二要弘扬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发明了古代“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传唱着盘古开天等神话故事,建设了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打造了“北斗”“天宫”等国之重器,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凝聚人心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深化“四个与共”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个与共”使“共同体意识”更易为中华儿女所感知、所体认,从而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必须深化“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强化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一是要讲清楚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历史事实。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直过民族”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使他们跨越若干社会发展阶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留下了普洱“宾弄赛嗨”传统、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民族团结佳话。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谱写出各民族休戚与共的新篇章。

二是要讲明白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历史故事。纵观历史长河,各民族把“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圆融”的家国情怀内化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积淀成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基因的坚定传承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和“两大奇迹”。“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体现着各民族同荣辱、共进退的手足之情。

三是要阐释好各民族生死与共的历史佳话。近代以后,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但各族人民同气连枝、生死相依、守望相助,从三元里抗英到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再到隆吐山战役,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抗日战争,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展现出各民族生死与共、患难与共的精气神。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各族民兵和民工的后勤保障。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和坚实物质基础。面对世纪疫情,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精神相依、共克时艰。

四是要弘扬好各民族命运与共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