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自信”为底蕴 引领新时代爱国主义

原创:侯志水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1-08 阅读量:0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昂的主旋律。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地总结道:“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2019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笔者认为,在当下,只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自信”为底蕴,引领新时代爱国主义,才会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苦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不仅是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带领下,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有能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道路。而且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体现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开辟的道路及其实践经验,即“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崛起”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之治”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本身也给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广阔的实践舞台。因为爱国是具体的,我们当下的爱国,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只能是在进行“四个伟大”、推进“四个全面”、构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新时代的中国。因此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习近平满怀信心地鼓舞国人道:“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一、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路。近代以降即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考虑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究竟该往何处去?”即中国何以能够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中华民族怎样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于是许多救国救民兴国之道纷纷闪亮登场: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富国强民的“洋务运动”、君主立宪的“百日维新”、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以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然而这一切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有站住脚跟。只有在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成立了新中国,又经过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中国才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轨道。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浓缩的都是精华。中国现代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以来”即建党以来、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没有新中国的奠基,就没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坊间有这么一副对联:人民翻身得解放,要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感谢邓小平感谢改革开放。这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拥戴之情,表明了对两代人民领袖的爱戴之心,表明了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拥护之意。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是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是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人民自信的新起点。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鼓舞国人奋力前行。中国美在自信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广大国人要把民族国家的复兴发展与自己自强自立的奋斗结合起来,抓住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梦想成真。 

二、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行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在于拥有了科学的理论武装和指导。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成为强大物质力量。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具体民族国家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宣传、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因为它正确。”邓小平在其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总结性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恐怕我们今天也无缘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诚如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所说的,一次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共谋,却并没有杀死它们,相反它们的生命力却更加顽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毛泽东同志曾经总结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臭的马克思主义”“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脱离中国实际,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战胜“洋马克思主义”。总之,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作为社会发展“宏大叙事”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丰盈和发展。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不离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晶。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充满了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对于广大国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地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因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三、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个制度的好不好,是要拿现实来说话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是衡量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最根本的一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前提。

制度自信源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探索到实践上的不断进步和走向成熟定型,在“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发展比对中已经彰显出了巨大的制度优势。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使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中地总结了我国制度创新的成果。十三个制度优势是个有机的整体:即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党管人才、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对外开放和外交方面。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现实,发展当下,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四、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风俗、价值理念、文化审美的充分肯定,是对其民族精神、文化积淀的坚定信心。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的和谐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便国不法古、与时俱化的求实和变革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屡遭侵略而不倒,中华文明屡经侵蚀而延续不断,就在于有许多不变的基本精神相伴随。而且,“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其独立面貌,保持其民族风格,就必然要保持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保持并强化其民族精神。”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就生动地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的内涵,既包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包括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开拓和发现,还包括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软实力的一部分。文化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就是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要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曾经总结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要求我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能量、迸发新活力。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其中不忘本来是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吸收外来是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面向未来是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语境中,任何民族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基本上都是不能够成功的。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严防西化,反对“文化冲突”论和“西方中心”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因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望远镜”和“放大镜”。

中国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人民的总体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自信。自信,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高度认同基础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贯具有的宝贵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四个自信”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生逢新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幸事。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爱国主义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把民族国家的命运与自己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每一位想把自己锻造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面临的现实课题。 

作者简介:侯志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研室副教授。

*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90259SZ.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H1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