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多维审视

原创:李骏 许芸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5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将新冠疫情防控称为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次大考中展示出的“人间百态”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与民族形象的折射。如武汉“封城”76天展示出中国人民从懵懂不觉到忧惧交加再到自觉隔离的隐忍与坚韧,而全国医疗队伍纷纷赴湖北、武汉救死扶伤则展示出中华民族善良纯真的纯粹美德。然而,大考之下,也不乏道德失范现象:朋友圈卖口罩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国际援助捐赠采用质量不合格产品,损害国家形象;瞒报出国旅行史出现症状不报告导致多人被传染……这一切说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疫情时期公民道德现状面面观

疫情期间最能展示民族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这次“大考”中呈现出的战疫精神即是一种民族大德。面对突如其来而又迅猛的疫情,国家求武汉“封城”,淳朴的武汉人民坚定服从国家决定,展现出识大体、顾大局的牺牲精神。他们坚定地遵守城市与社区的管理,紧闭门户整整76天时间,配合国家战胜疫情。国内疫情期间,全世界的华人、留学生都心系祖国,北美留学生利用身边医药资源,成立“百万口罩小组”,在全世界范围内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捐往武汉支持医护人员。在国家危难之际,全世界中国民众携手抗疫的民族大德,在这场世界性灾难中延续了团结一致、百折不挠的中国精神。

疫情期间更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内涵丰富,而在疫情期间,科学意识首当其冲。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尚且处在初级阶段,但科学家们与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指出了“隔离”“卫生”“社交距离”三大抗疫措施,国家采取了迅捷有力的手段进行了实施。对于民众,遵守抗疫措施,即是遵守社会公德。其次,生态道德也是一种社会公德。人类的多次灾难均与生态有关,SARS、全球气候变暖、大批珍稀动物濒临死亡……“野味饕餮”不仅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而且还使整个社会承受公共健康高风险,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与发展的极大顿挫。因而,生态道德也是人人需要遵守的社会公德。

疫情考验职业道德。疫情是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一次大考,医疗卫生行业的救死扶伤,教育行业的线上教学教育,交通管理的安全流通,传媒新闻服务的真实快捷、基层社区的秉公执法……无一不是我国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治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是新时代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不仅在疫情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应以此为遵循。

疫情彰显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这次新冠疫情中涌现出众多邻里互相帮助送菜送物,夫妻子女互相照顾扶持的平凡且感人的事迹。例如承诺包一年家务的湖北抗疫医护人员赵英明的丈夫,自我隔离38天虽然确诊却未传染一人、自我上报社区、住在车库献血救人的武汉大学生,前者是深厚朴实的家庭美德,后者是明礼遵规的个人品德,于疫情特殊时期展示出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建议

2019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纲要的要求,反观疫情期间公民道德素养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信仰养成、文化浸润、法律规制、美育融合、劳动实践等多个维度实施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以信立德,以共产主义信仰夯实道德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一信仰指的是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的道德观是一种系统的道德观,它将民族大德、社会公德与公民道德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道德,成为代表新时代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念。因而,深刻理解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德内涵,自觉遵循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指导与理念指引,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

以文养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道德之魂。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与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在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中构筑了中国精神、弘扬了中国价值、发挥了中国力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的中华传统美德,以仁爱大同的民族大德、文明礼让的社会公德、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敬老爱亲的家庭美德、高尚雅正的个人品德,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延绵后,与现代生活与文化碰撞交融,经过人民大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仍然成为国家与民族、社会与个人的新时代道德遵循。

以法规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范道德品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礼法融合一直是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尽管在各个时代侧重不同或目的不同,但道德对法律的重要支撑与滋养作用以及法律对道德的规范与约束作用早已成为国家治理之世界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因而,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加快对相关道德导向、道德要求、道德行为的立法,用法律的准绳树立道德规范,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原则。

以美育德,以中华美育之精神立德树人。自周公“制礼作乐”之始,美育与德育的相融便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路径与有效手段。作为链接感性理念与理性思维的中介与桥梁,中华美育在内容范畴上以“和同”“中和”为基调,在方法论上以 “美善相济”“以美育德”为宗旨,在境界目标上以 “天人合一”为永恒指向,使个人、社会、民族三个方面达到“天下大同”,这一独特的中华美育内质使中国展示出泱泱大国的风骨与气度之美、谦谦君子礼仪与德行之美、东方社会的文化与文明之美。新时代要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充分发挥和遵循“美能育德”的科学规律,培养和塑造既具有健康审美力的时代新人,又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德之士。

以劳修德,用劳动实践锻造高尚美德。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一切。伟大的中国道路实践也向世人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可以锻造品性和美德,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既需要通过时代楷模和先进模范这一榜样示范引领价值导向,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使热爱劳动和为人民服务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同时更需要通过劳动创造这一踏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强化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锻造诚实坚韧的劳动品性, 为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具有高尚美德的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者:李骏,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芸,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