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彰显制度优势与威力

作者:厉彦林 来源: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22-01-15 阅读量: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艰巨任务”,强调“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贫困根深蒂固,贫困群众的梦想被大山隔断、被困难压弯。脱贫攻坚遇到的各种问题、矛盾、风险和挑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中国人面前。中国靠什么搬掉“贫困”这座大山?

首先是国家精神和力量。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从2013年起,先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特别是在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扶贫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亲自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其次,全党、全社会特别是战斗在各个贫困村寨的扶贫工作者、乡村干部表现出非凡精神。敢于斗争、敢打敢拼、不等不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劲头和手“捧”一颗真心,不计得失、不怕流汗、流泪甚至流血、不求回报、甘愿付出的自觉奉献精神,成为攻坚克难、攻坚拔寨、冲锋冲刺的伟大力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我国脱贫工作的成绩,是在一批批扶贫干部直接带领下拼出来、干出来的,浸透着扶贫干部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力量。扶贫干部,他(她)们都是血肉之躯,是儿子、女儿,是丈夫、妻子,是爸爸、妈妈,是女婿、儿媳,有的还是爷爷、奶奶,这每个社会角色,都承担着一份法律的、道德的责任。当接到奔赴脱贫一线的号令,就立即抛家舍业,成为冲锋陷阵的战士,奔向脱贫攻坚第一战场,千身份、万称呼,变成“扶贫干部”一个角色。脱下西装换上农装,脱下皮鞋换上布鞋、摘下官帽戴上草帽、丢掉官话拉起掏心窝子的土话,看到群众的贫困状况就心酸心软、顿增责任感,真正感受到职责的分量,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为贫困群众栽下了脱贫的梦想和绿色希望。不少扶贫干部累病了,甚至累倒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但始终不忘的是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怀揣一颗忠诚、赤诚、真诚的心,“不怕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闻鸡起舞,日夜兼程,胼手胝足,既留下脱贫致富项目,又留下“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再者,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凝聚成战胜贫困最重要的力量。党中央明确提出扶贫不脱离国情,不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吊高胃口,不养“懒汉”,着重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明白一个理:要脱贫、要改变自己命运,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刨“穷根”,搬掉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思想转弯,观念变化是最核心的因素,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方式开始由大水漫灌式转向“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还重视各地生产生活习惯、民风、伦理、道德等因素,下足“绣花”功夫,针对“病灶”,找准“穴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因村、因户、因人打造各种尺寸和型号的脱贫“金钥匙”。如果没有贫困群众自身的内力驱动,花再多的钱、下再大的功夫也没有好效果。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有个缓冲期和巩固期。中央要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章,即使摘了贫困帽子,责任和政策不能摘,帮扶和监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目的就是增强“造血”功能,增强低收入人群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增加经济收入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人既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认识脱贫攻坚的意义,也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和把握人类的脱贫事业。在做好国内脱贫事业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帮助推进沿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与各国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努力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二、从救济式扶贫、开发性式扶贫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摆脱贫困的中国道路

人类历史是贫困与财富共生的历史。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是备受关注的全球热点问题。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各成员国便将“消除贫困”的目标写入庄严的《联合国宪章》。“国际贫困”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成为世界地区冲突、国际恐怖、社会动荡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古今中外,人类一直在与贫困顽强抗争。不同形态的人类社会,人们所占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所能支配的资源份额不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历、技能、经验不同,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不同,谋生的方式、手段和能力也各异,创造和支配的财富差异很大,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形影不离。不同的统治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不同,对社会资源、社会财富分配的政策也不同,导致贫富不均、贫富悬殊,甚至两极分化,统治者无法平衡人民群众为争取自身利益的基本诉求,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为获取基本生存权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演讲时,开宗明义地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因此,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们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问题。”201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都是因为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两位获奖者阿比吉特·巴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还是夫妻,前者是后者的博士论文导师,两人曾合著《贫穷的本质》,共同探讨人类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当然这个沉重的问号,需要全人类共同来回答。

回首中华民族曾经耻辱、贫困的历史,会有许多疑问:为什么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勤劳民族却长时间处于无尊严的贫苦状态?近代以来,中国内忧不断,外患频仍。我们的先辈在磨难中探索一个又一个的救国方案。君主立宪制等制度都因水土不服,快速凋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走上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新中国的成立,铲除了导致贫困的制度根源,实现了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社会。1955年,毛泽东信心满怀地宣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长期的探索证明:脱贫攻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奔向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道路。当然消除致贫的制度因素,绝非意味着由此铲除了贫困本身。当公平的分配制度分配稀缺有限的社会财富时,容易诱发社会成员的共同贫困,“人人公平享有”就成为一句空话。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激活市场活力,目的是“分好蛋糕,首先做大蛋糕”,防止“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反贫困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具体设想,围绕土地和吃饭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邓小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制度性贫困以及中国反贫困的总体战略;江泽民尤其重视开发式扶贫,扶贫对象由贫困地区向贫困人口的转变;胡锦涛立足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赋予了反贫困新内涵、新路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革命的创造精神,针对当时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强调党的领导、精准方略、社会动员、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着力点,拓宽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减贫扶贫,立足中国国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脱贫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进幸福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脱贫攻坚是全党的大事,是中国政府向中国人民庄严承诺必须完成的大事;必然全党齐心、举国努力,“一竿子插到底”,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彻底根除贫困;既不闭关锁国,亦不盲目照搬,走适合自己的路子;既不搞劫富减贫,也不等到经济发达了再减贫;既盯准最贫困群体,又兼顾社会效率和公平,整合各方资源,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中国的脱贫事业能做到这种程度,靠的就是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斗争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会同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合力、上下同心,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群体合力。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包括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把责任、压力传导到各个层级、各个领域、每个个人,充分发挥出我们党的制度优势、组织动员能力和磅礴力量。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截至2018年,全球仍有8.2亿人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且近年来挨饿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一多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世界各国都在艰难地探索减贫、脱贫的道路。中国把人权写入宪法,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通过减少贫困人口、完善医疗保障、关心妇女与儿童权益等多种实际举措,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其他各种权利,为人类探索摆脱贫困提供有效经验。

在今天的沂蒙革命老区,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说起临沂巨变,都竖大拇指。同样的自然条件,同样的工作基础,为什么临沂变化大?最根本的取决于党的全面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威力和扶持帮助,得益于临沂人民勤劳智慧、真抓实干。要说最有临沂特点的经验,还有一条,那就是山东临沂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换频道、不改车道、不调风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代接着一代干,聚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沂蒙精神已经内化为沂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成为沂蒙普通人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的品格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当今中国实际的鲜活的原版。中国开创的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脱贫攻坚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榜样和经验。

危急和困难时刻,最能检验、最能衡量一种制度的优劣。中国的脱贫既不盲目照搬,也不闭关锁国,善于学习借鉴别国经验,探索走出适合自己国情、民情的路子。中国的做法不一定适合别的国家和人民,但中国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国外专家学者指出,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从全球看,中国的扶贫努力对寻求摆脱贫困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价值,贡献了“中国方案”,树起了中国样板。世界银行已经在全球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希望从中国的减贫实践中汲取适用的经验。我们坚信,中国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也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乡村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

三、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伟大梦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国家已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脱贫攻坚是出发点,共同富裕是落脚点,目标和方向具有一致性,两者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不同。脱贫攻坚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共同富裕既要物质上富足,也是精神上富有,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程度、艰巨难度比脱贫攻坚更大,必须继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很高,但区域和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因而,共同富裕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必须总结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经验,集中一切可以激发和调动的积极因素,创造性、系统性、历史性地加以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高阶形态发展与迈进。就地区差距而言,必须坚持东西协调、南北呼应、陆海统筹,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和海洋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引领作用,又要把广大农民凝聚好、吸引住,把各种生产要素资源聚集在一起、同步发展,共同富裕、文明兴盛。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凝聚起推进共同富裕的磅礴伟力,展开一场推进共同富裕的人民战争。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必须坚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突破口,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必须坚持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把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作为重点,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回首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公平,必定有更多的难题、更多的关隘去突破。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包括物质富足,也包括精神富有,这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这些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既追求物质富裕,又追求精神富裕,而精神生活富裕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几十年如一日坐得住冷板凳的科学家,扎根贫困山区坚持教育扶贫的老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无惧风雨的医护人员……无论青春少年还是白发老者,他们都用毅力、意志、信念与行动诠释了奋斗赢得美好未来的道理,也启迪我们奋斗者的精神最富足。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必须认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宏伟的目标激励人民,深入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意义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展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用火热的实践鼓舞人民,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要深刻把握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