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最讲认真”,“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一心能成多事,多心难为一事,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必然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应摆正姿态、端正认识,大力践行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唯有如此,工作方能出圈、事业方能出彩。
认真必端正态度。态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彰显,有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态度。党员干部肩上所扛之责,不分大小轻重,均事关民生之忧、群众之利,日常办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只有在思想上真重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才能策励自己摆正态度、认真做事、履责于行。而认真之人,通常又都有可贵的品质:为人诚实本分、可靠可信,言必信、行必果,交代的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工作积极主动、用心尽力,审慎对待每项任务、细致思虑每条决策、严肃处理每个环节、扎实开展每场活动。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摆好端正态度,做认真之人,尽服务之能,方才不负重托、无愧信任。
认真应养成习惯。干事创业,光有认真的态度还不行。态度只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关键在落实、在平时,在于将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转变为持之以恒的工作习惯。一时认真容易,时时认真则难。正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要久久为功。党员干部养成认真的习惯,一方面须理性认识习惯养成之难,力戒浮躁之气,摒弃速成思想,杜绝“差不多”心态,秉持“绣花针”理念,时常自省自警、自检自纠,始终与己较劲、自我磨砺;另一方面须在精益求精上自加压力,把标准定得更高一些,把功夫下得更深一些,把事情处理得更周全一些。认真的习惯非生来就有,却有径可循,党员干部若能心无二用、沉潜其中,便能以一丝不苟之念、滴水穿石之力养成时常认真之功。
认真会变作能力。认真一旦成为习惯,必将转化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好工作的重要能力。认真的能力,是心无旁骛的专注力,能以“用心一也”的注意力,长时间关注一件事,一心一意做好手中之事,确保工作顺利完结;是坚韧不拔的持久力,能平静对待枯燥无味的工作和任务,坚持同一标准完成简单的事、复杂的事、重复的事、琐碎的事;是勤于总结的归纳力,能深入实际、反复钻研,摸清规律、看到本质,总结经验、分析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完成质效;是心细于发的细致力,始终注重细节、考虑周全,善于发现问题、敏于拾遗补漏;是不打折扣的执行力,秉承“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全力贯彻落实组织意图和上级决策部署。
认真当化为追求。“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人的一生,追求甚多,而好的追求,能塑造完全不同的人生、收获截然不同的感受、体会更有质感的生活。认真的态度、习惯及能力,应融入人之本性,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外在工作需求升华为内在价值追求,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党员干部受权于民、所为者公,自当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理应涵养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生活追求。党员干部只有把认真作为行为方式、生活追求,融至一言一行之中,才能于有限的时光内,拓宽生命的宽度与广度,让人生更加充盈饱满;才能于同等的周期内,延展事业的高度与厚度,让工作更加出彩出圈,让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加繁荣兴旺。
复兴之路,道阻且长;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标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力行认真之道,力戒敷衍马虎,力求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一件接着一件干,以认真之姿、认真之劲多办为民实事、多创真功实绩。(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