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9-14 阅读量:0

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中央组织部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工作、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推动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突出学懂弄通做实,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头脑。二是突出高素质专业化,着力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是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四是突出立德树人,努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教育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一是组织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激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实施教育系统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修订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研究制定大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明确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加强在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5个体系,着力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办学规律的人选拔到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岗位上,不搞照顾性安排。四是继续加强对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学科研骨干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会同教育部每两年举办一次中管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持续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深入推进高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五是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在全体师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中央宣传部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冲锋号。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把中央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一,着眼入脑入心,宣传好、研究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推进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和高端智库的重要作用,组织专家学者撰写有分量有深度的理论文章,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真理力量。

第二,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在全体师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抵制和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弱化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等错误言行,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

第三,围绕凝神聚力,大力营造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浓厚舆论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只有动员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才能把教育这件国家大事、民生大计办好办实。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针和决策部署。要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典型。要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舆论氛围,凝聚起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合力。

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谋划了新蓝图。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履职尽责,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夯实立德树人根基。认真学懂弄通做实,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发展改革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握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的根本准星。

二、坚持优先发展,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规划,要统筹考虑、优先安排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协调衔接。

三、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教育活力动力。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消除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隐性壁垒,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招生计划和投资项目管理上,简化流程、优化服务。

四、坚持精准投入,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进一步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持续提高教育投资规模和比重。区分东中西区域类型、基本和非基本教育类型,实行差别化精准支持政策。坚持工程和政策并重,投入和改革并举,把有限资金用在群众需求的刀刃上、薄弱环节的痛点上、公平质量的关键上,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五、坚持协调共进,推动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发展改革委要聚焦综合部门主责,加强统筹协调和衔接服务,推动教育更好融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口,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力争在“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将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

教育部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大会。教育系统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准目标方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他们自觉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广大师生永远跟党走。

二、推进立德树人,加快健全培养体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时代要求,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振师道尊严,打造胜任教书育人使命的“四有”好老师。

三、聚焦公平质量,全面提升整体水平。要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择校热、大班额、负担重等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孩子、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给予特殊关爱,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打好教育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继续教育,有效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产出率和覆盖面。

四、深化教育改革,充分激发内在动力。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起一套促进发展、支持创新、引领未来的基础性教育制度体系。以基层探索为支撑,着眼培育新动能,积极推广各地各校好经验好做法。以教育部门自身改革为牵引,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新时代教育工作新生态和教育治理新格局。

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资金需要

财政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投入、调结构、强管理,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财政部门将按照本次大会精神,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资金需要,保持财政教育工作和财政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完善体制机制,着力促进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更加注重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进一步完善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促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改革划分各级财政投入责任。积极推进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促使各级财政按规定履行好教育投入和管理责任。

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支持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精准施策,更加注重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进一步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解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现应助尽助。进一步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进一步向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按规定落实好教师待遇。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推动深化教育教学等改革。

三、强化资金管理,着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坚持法治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突出绩效导向,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推进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管理监督。增强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防止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和超标准豪华建设,把钱用在刀刃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贯穿于资金使用全过程。

深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上海市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完善立德树人制度体系。我们将按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不断优化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等建设,把发挥中小学政治课和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作为改革核心任务。

二、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坚持公平与质量并重,不断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在坚守公平底线方面,继续通过郊区农村学校委托管理、名校赴郊区办分校、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和柔性流动等措施,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公办初中相对薄弱这一短板问题,结合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大力加强公办初中建设。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方面,坚持育人为“生命线”,切实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让教授的心思放到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坚持学科发展为“龙头”,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来提升学科能级,着力增强基础研究创新策源力和高端人才国际竞争力,努力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着力匹配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大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调整重学术型轻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结构、层次、格局,着力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办好高质量教育关键在教师,我们将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前提,创新教师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从2014年开始推行上海高校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且鼓励他们上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并以此作为教授任职的基本条件。每位教师都必须安排为学生坐班答疑的时间。高校刚留校的青年教师不能直接上讲台,要先担任2—3年助教后才能独立开课。中小学新入职教师必须接受1—2年的见习培训,即使学科合格但不适合当教师的人不能进入教师队伍。上海已经构建了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薪酬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力争用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引路人的责任

山东省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积极推动实践探索,努力开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加强教师党组织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守好阵地,站好讲台。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开展教师宣誓活动,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化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师范类本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用3年时间达到普通专业标准的1.5倍,实行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从2019年起,用3年时间为乡村学校培养15000名高素质教师。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和高校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坚持机制创新,激发教师队伍内在活力。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按照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完成“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周转编制专户、5%附加编制等政策,统筹编制资源,改革招聘录用制度,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乡村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的教师,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四、坚持保障优先,提高教师队伍地位待遇。以落实教师岗位设置标准为抓手,建立工资增长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设好乡村教师周转住房,保障乡村教师交通补助、教师体检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重振师道尊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最鲜亮底色

湖北省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

一、增强政治领导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落实。政治站位上践行“两个维护”。研究制定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实施办法,开展“千万师生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要求上实现全面领导。成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推动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构建中小学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增强思想引领力,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百万大学生“学习新思想同上一堂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办好办实“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常态化开展百名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百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理论宣讲”,百所高校结对百县“入户宣讲”。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推进“五个思政”,以价值塑造为核心推进学生思政,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学科思政,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推进教师思政,以协同育人为重点推进课程思政,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环境思政,探索“三全育人”有效载体。

三、增强群众组织力,确保党的组织体系建好建强。强化“头雁”效应。以政治标准为首要,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中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提升工程、党性修养提升工程。强化典型引领。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创建一批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推进“双带头人”“双引领人”培育工程全面覆盖。

四、增强社会号召力,确保党的执政基础筑牢筑实。构筑坚强阵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最鲜亮的底色,使校园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强阵地。凝聚精神力量,深入推进“党旗领航”工程,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高地。

扎扎实实办好民族地区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本次大会精神,扎扎实实把民族地区教育办好,以教育发展的实际成效,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制定民族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启动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投入730亿元实施教育提升八大工程,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是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到2020年新建550所公办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展普通高中百校建设大会战,重点支持民族县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加快办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优先补足配齐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加快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推动生活补助“提标扩面”,对乡村教师每两年安排一次体检,提升乡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坚持精准扶贫,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建好山村学校、国门学校、民族学校,保障贫困地区孩子就近“有学上”。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继续办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保障贫困学生“上好学”。

五是坚持扩大开放,打造面向东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高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打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平台,为民族地区教育增添活力。办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建好中国—东盟教育培训和研究智库基地,推进东盟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计划,扩大广西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确保教育扶贫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甘肃省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攻坚措施,实现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目标。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有力释放了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强音,为我们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指明了前进方向。甘肃省将按照本次大会的部署要求,书写好教育脱贫的“奋进之笔”,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聚焦全局性,坚定抓好教育扶贫这个优先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确保教育投入为全省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

二是聚焦精准性,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一市一方案、一县一清单、一户一对策、一生一办法”教育扶贫体系,落实落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意见、教育脱贫三年攻坚计划。

三是聚焦特殊性,着力破解教育扶贫的难点痛点。针对临夏、甘南两州民族学生义务教育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增办寄宿制学校,办好“学前讲好普通话”幼儿班,继续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

四是聚焦配套性,加快补齐教育扶贫的硬软件短板。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抓好1000多所贫困县新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全面完成“全面改薄”项目五年规划任务,按需求规划建设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将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延伸到教育体系“神经末梢”。

五是聚焦引领性,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实施教育扶贫“九大精准工程”,义务教育兜底保障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学前教育“应需尽入”实现幼有所育,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民族教育补齐“两州一县”发展短板,高等教育定点帮扶实施“百千万扶贫行动”,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