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涵与要求

作者:张杨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 发布时间:2021-01-13 阅读量:0

近年来,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积极的应对态度和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克服多重挑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习近平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详细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地位、目标任务、原则导向、对外传播、责任主体等问题,为形成与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一项根本制度,彰显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制度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制度上的保障。

一、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定位

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价值定位。这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既彰显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自信,又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功能价值与常抓不懈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征和独特政治优势。在最初关于人类解放途径的设想中,马克思就十分关注思想领域的解放、关注意识形态对人类头脑解放和身体解放的双重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接纳了马克思主义,也继承了革命先师们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这一优良传统,同时又开拓了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新境界,而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当西方世界意图用文明冲突论来降解意识形态的价值和功能,并以此为借口炮制诸多诋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言论之时,习近平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要明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黑、白、灰三个地带,更要警惕意识形态话语权缺失带来社会失序、政权易手的危机,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项政治原则、一项根本制度来把握。

二、以规范性的指向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

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以规范性的指向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在制度上进一步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要做什么,并且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和效果的问题。

实现“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稳定、坚固的思想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大厦,没有“钙”,精神大厦就会坍塌;同样,没有精神大厦,“钙”将无处安放。因此,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恰当合理地做好理论宣传工作,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讲清楚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讲清楚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讲清楚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使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信心,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二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的解析,无数的共同意志的结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也不是某个群体的梦,而是关涉每一位中国人的梦。因此,只有将理论与全体人民群众的结合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才能发挥理论本身的物质力量,才能形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合力。

三、以根本性的定位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导向

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以根本性的定位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原则导向。意识形态作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意识形态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由意识形态自身性质决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偏废其一。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讲党性、讲政治。意识形态工作要讲党性,核心要求是要以政治的高度、政治的自觉、政治的立场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介和传播,即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习近平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最高的政治性就是人民性。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承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到群众中去,首先是要从群众中来,记录群众的伟大创造,汲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把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凝练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其次是要坚持服务群众,意识形态工作要积极主动地走进人民群众之中,这与我们党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四、以战略性的视野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力

“传播好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以根本制度的形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有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是中国经济逐渐腾飞的40多年,同时也在为世界不断贡献中国力量。但由于我们没有把这种经验和成就很好地传播出去,没有解释好我们的发展逻辑和成功之道,造成了“中国故事,他人言说”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力,实现“自己的故事自己说”。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载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塑造中华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优势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空间。

五、以政治性的立场强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

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以政治性的立场强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即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责任主体本质上体现的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管理权在不同的主体手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识形态工作效果。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把握其领导权,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离经叛道。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思想宣传载体可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发声,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要价值导向,绝不允许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党性、政治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全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更需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否则,在市场化经济中,这些信息传播技术很容易转向“唯物质性”“唯利益性”及“去政治性”,将会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带来巨大灾难。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关键是各级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主持者,要时刻牢记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要深刻认识到思想舆论阵地要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绝不能允许任何违背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不和谐音扰乱人民的思想舆论空间。此外,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政治性,且涉及领域和范围极其广阔,绝不能依靠宣传思想部门单打独斗,必须全党动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因此,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打破“宣传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事情”这种传统思维,党内各部门、各条战线都必须树立高度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积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益、相互支撑的良好意识形态工作环境,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为党和人民守好思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