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作者:史为磊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22 阅读量:0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元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共19篇、65章、192节,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大类二十个主要指标,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共同的行动纲领。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梳理《规划纲要》,“高质量”一词频频出现,共计46次。可以说,《规划纲要》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高质量”。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经济发展”是作为总指标的。虽然我们将2021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但并没有设定2021年至2025年的具体量化指标,而只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种“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的表述方式”在我国五年规划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标志着中国正在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没有设置GDP增速指标,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GDP增速,而是意味着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灵活性,更加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留有充足的空间和余地,意味着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上。

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那么,我们应如何精准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此进行了深刻阐释,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因此,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立体化、时空化的整体性概念,绝不是一个仅仅追求数量增长的经济要求,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总要求,是涉及所有地区、不同地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要求。

从《规划纲要》看,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诸多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地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努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统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善于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的高品质生活上。创造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必须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公共服务弱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将再上新台阶,人均收入水平将向世界高收入国家迈进。鉴于此,我们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的社会建设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全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政府积极引导,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大力推进充分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保障目标的实现。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承担兜底保障功能的同时,实现由“低水平、广覆盖”向“适度普惠”层次发展,为抵御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更大作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建设教育强国,构建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教育网络,逐步实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高效化,确保教育优先、持续、良性发展。

《规划纲要》还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突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要求,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金融安全战略等作出了具体安排,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社会安全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持续改善环境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四五”时期,绿色必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新作为,应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动绿色发展,构筑起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大格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使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成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绿色创新能力的大型绿色企业集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低碳社会,促进绿色消费、绿色饮食、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办公,使绿色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继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役,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水平。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生态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在于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化产业的发展,在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十四五”时期,要不断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培育低碳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新技能、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动能,以绿色智造、绿色金融、全域旅游等为重点,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十四五”时期,要构建起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完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制度,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三力”,全面落实《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承前启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三新”是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如何将《规划纲要》落到实处?提高“政治三力”是重中之重,即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同时,将《规划纲要》落到实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发挥关键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规划纲要》明确将“加强规划实施保障”作为独立篇章,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远景目标提供强大政治保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